我是—中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805
作品名称: 我是—中人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2
起始页: T00059_00.pdf
责任者: 刘连生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1
主题词: 杂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摊开那张被岁月浸黄的肄业证书,一股从未有过的感伤在心海中奔涌沸腾。如今芦台一中迎来百年生日。母校呀!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母校。证书上“因家庭困难退学”几个纤细而又沉重的字,把我带回了尘封了多年的记忆。 母校呀,不知你是否还记得61届高二丙班沉默寡言的刘连生。 五八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芦台一中,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名校。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那个时侯,学校教室里的桌椅都很像回事。晚上住在学校的学生宿舍里,那宿舍就坐落在蓟运河畔,虽然是七八个人睡在一张大通铺上,但我们都悠哉,乐哉。晚上望着皎洁的月亮,枕着蓟运河的波涛,听着蓟运河的潮汐声入眠。白天在数理化的大海里畅游,那真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但好景不长,三年自然灾害,也同样席卷了芦台一中这个偏僻的中学。粮食不能定量分给学生,校园里“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开始了。所有的学生都被动员起来,去地里挖野菜,收白薯秧子,找来水莲蓬籽和粗粮和在一起吃。直到现在不知李天才老师是否还记得:那时的孟克弱校长也和学生一起在食堂用餐。即使他那么大的年纪,身为校长的他喝完粥后,都要用手指抹一下碗底,再用舌头把碗里的粥舔干净。而我那时饿得连动都不想动。我家里的情况就更加每况愈下了。由于我父亲在供销合作社上班,不挣工分,分不了粮食,家庭条件又很糟,我又是家里最大的孩子,所以我没有理由再上学了,这个家需要我回去。即使那时候只需两三块钱的学费,一个月只需十元钱的伙食费,我也不能再留在一中了。离开学校那天淫雨霏霏,老师和同学们把我送出校门口。我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当我走到刚刚修通的芦台大桥时,我克制不住内心的不舍,猛然回头,泪水扑簌簌流下来,学校,老师,同学都淹没在泪水里。这一走,我将再不能回到母校,做您的学子;这一走,我将永远离开母校,投入到社会大生产的洪流中去;这一走,我将再没有深造的机会,心中对未来的憧憬将化为乌有。 这份沉甸甸肄业证书时,给我带来了大半生的遗憾。多少年来,每次来芦台办事情,路过芦台一中时,我都没有勇气去端详一下母校,我怕那样会给我带来隐隐的痛。 母校呀!老师啊!自从我离开母校,我从未怠慢过自己的人生,我以一中人的信仰,追求着人生的真谛。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着东棘坨镇企业经济的发展事业,勤勉耕耘人生。我想我不愧于曾是一中的学子,为国,为家,我是母校的骄傲。 2012年,我的孙子考上了芦台一中,听到这个消息,我长吁了一口气,眼里挂着涔涔的泪水。开学那天,我亲自送我的孙子上学。当我一步步走近母校,我仿佛听见她翕合均匀的呼吸,仿佛听到她见到我时激动的心跳,仿佛听见她对我轻轻地呼唤。我依然能够嗅到我母校的气息,我依然还能够体会到母校那温暖的怀抱。跨过校门,我疾步进入校园。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图书馆那样庄严亲和。母校呀!如今你已不是那个衣衫褴褛,捉襟见肘的寒酸的姑娘,而是一位外表美丽,内心丰富的才女。一阵风拂面,岁月告诉我——我的母校历经百年沧桑,你更加美丽睿智,有胆有识。经过校内的高考排行榜时,那一个个红质烫金的名字在我的眼里跳跃。母校呀,整整一百年,你已有多少儿女扎根祖国大江南北,正在已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建功立业。 此时,当我再次审视整张肄业证书时,我不再遗憾。因为我秉承了一中的传统,延续了一中的精神。我创造了我多彩而有意义的人生。母校,我是你的骄傲。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连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