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念的芦台一中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804
作品名称: 我怀念的芦台一中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2
起始页: T00057_00.pdf
责任者: 胡宇辰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1
主题词: 杂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今天是芦台一中的百年校庆。纵览校史,倍感创业之艰难,民国二年建校,那应该是个军阀混战,列强割据的时代,鲜有执政者关心教育。宁河县中学校(旧称)成立之初,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校董会、盐贡等民间组织的捐助,而一场直奉战争就让学校“三遭兵燹,七次搬迁”,直到民国二十七年,学校经费才由政府划拨,校舍才得以重修。毫不夸张地讲,前二十五年的辛苦经营的岁月既是时局动荡的真实写照,更是近代地方中学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共和国成立之后,芦台一中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河北小宝塔”的称誉不胫而走,即使在整个华北地区都是一流的高中学校。而我们家与一中的渊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那时高中文凭的含金量还很高,“男女授受不亲”的旧观念还很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对青年男女在芦台一中高中部师训班相识了。如今这两位老人已经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毕业后也一直在教育工作者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实践着一中人“勤、慎、朴、洁”作风。他们,便是我的姥姥和姥爷。 1983年,文革后高考已恢复多年,全国都是一派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恰逢一中七十周年校庆,芦台一中83届的毕业生有五位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个被称为理工学科的最高学府,寄托了一代代一中人的理想与情怀。三十年后,芦台一中已经被授予“清华大学优秀生源基地”的称号,这与前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而1983届高考的县状元,是我的舅舅。三年后,我的母亲也顺利从一中毕业,被山东建材学院(现济南大学)录取。 而我与一中的初识是在2007年的寒假,还记得一中棕红色的大理石校门,庄重里透着几分神秘,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将在此度过中学生涯最重要的一段时光。在我眼中,一中的学风是非常严谨甚至严酷的,三个星期放一次大礼拜,每天上完第四节晚自习已经十点,每逢寒暑假也都需要补课。起初,我对这样高强度的学习节奏非常不适应,但随着自己知识水平的精进,与老师同学们越来越深厚的情谊,乐在其中便成了学习生活的常态。此外,我还特别留意到,身边有很多来自外地的学生,从近郊的河北唐山、张家口,到山东、内蒙古甚至东北吉林省,而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背景的学生,也让一中变成了文化交流的平台。 也许是受清华的影响,一中不但重视学习,同样重视体育锻炼,每年的秋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长跑比赛都是传统的节日性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校运会中长跑项目上我连续两年都是第三,还在县级比赛拿过第八,比竞技成绩更重要的,是我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对健康投资、健康工作的观念已经深植,这也许就是一中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吧。 回想那几年的求学生涯,最令人难忘的当属高三那年。高考,对于每个同学来讲都绝对是一次里程碑。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每道大题的得分点,每张考卷的分数,每次模拟的排名,都在考验着我们。在此我必须要感谢我们的班主任,高凤霞老师。因为高三带来的巨大压力,很多同学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情绪波动和心态问题,高老师总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每一个同学的感受,协调各方面的学习需求,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高考前夕,高老师对我们说“希望大家到了新的环境里依然能用一颗敬畏之心对待自己的学业”,这句寄语让我记忆犹新。 转眼五年过去了,我们都已经大学毕业,步入工作岗位或是继续深造,每逢节假日回芦台,三五好友小聚,沿着蓟运河畔一直往东走就能看到一中标志性的体育馆和教学楼,想起在芦台一中曾经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光,依然令人心存感激。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宇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