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母校诉说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751
作品名称: 我对母校诉说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1
起始页: T00051_00.pdf
责任者: 刘庆珍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岁月如歌。芦台一中即将迎来百岁生日!百年来,这所神奇的学校不知培养了多少优秀学子。今天,当我们穿越时空,回首往事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会留下不一样的感觉。那一日,老友相聚,当一位朋友提起芦台一中即将庆祝百年华诞的时候,她对我说:“我用了半年的时间写了父亲。”她的父亲是董希知,曾任芦台一中校长,老校长倍受人们尊敬与爱戴。话语间,她的眼里含满了泪花。 晚上,我依然沉浸在朋友对父亲那种浓浓的感情之中。也许,是她的感情拨动了我的神经,记忆的闸门如潮水翻滚,在芦台一中上学时的前后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1969年秋天的一个上午,父亲送我到芦台一中上学。路上,看似孩子的我心事重重。本来上学对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可是,我的心里非常纠结。快走到驴尾巴河桥头的时侯,我停下来,对父亲说:“我不去上学了,还是让我哥去吧!”说着.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父亲说:“我和你妈商量好了,决定让你去。不是不想让你哥去,而是因他上学晚了一年,这次运动又耽搁了近两年,如果他再去上学,和同龄的孩子比就太大了。”我不再言声了,想起我和哥哥被无端停学的心酸事,泪水又模糊了双眼。 我和哥哥相差两岁。听妈妈说哥哥是早产儿,他出生的时候才七个多月,从小到大,身体一直很单薄。 在家里,都说挨肩的孩子爱吵架,而我和哥哥却从来没有过。我俩相差一年上学,学习成绩都很好。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憧憬着要上大学,要有出息。 可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当时,我们还小,不懂得发生了什么事:一天,村里一帮造反派凶神般闯到我家,他们说父亲是黑帮、是走资派,他们到家里乱翻乱砸,把家里折腾的乌七八糟,还把我家的门上、墙上、甚至连锅台上都贴满了大字报。相隔几天后,他们把父亲又拉回村里批斗,批斗会就在我家门口。那天晚上,奶奶和妈妈及全家人,关紧了门,不敢出屋。我们隔着门缝往外偷看,见父亲在门外被人推打,还被人背过手去搞燕飞;父亲在外遭罪,我们在屋内哭泣。年轻气盛的小姑实在看不下去了,她端起一盆水,想假借泼水看个明白,结果下场更惨,当场被人殴打。 以后,我们全家人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奶奶得了脑血管病瘫在炕上,母亲得了肾炎时常尿血,小叔得了胸瞙炎一病不起,我和哥哥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还是孩子的我们过早地担起了家庭重任,哥哥給生产队割草,我在家里织苇蓆: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和哥哥失学后那种悲凉的心境,永远忘不了哥哥瘦弱的肩担着青草吃力前行的样子,永远忘不了冬天冷、夏天热,我和母亲起早贪晚满手破茧织蓆的场景,永远忘不了母亲带病持家那勤劳的身影,永远忘不了家里土坯炕坍塌,我们睡在炕洞里的日日夜夜,更忘不了党的九大召开那天,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时候,我却因重感冒发烧,鼻子大出血,母亲顶着大风,用自行车推着我去芦台医院看病的惨景。 1969年秋季,父亲从104干校回家来,他挨整告一段落。考虑到我和哥哥年岁太小,经他反复找组织申请,有关部门根据我和哥哥以往的学习与学业情况,同意我们去芦台一中上初中。那时,家里生活艰难,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父母考虑哥哥超过了上初中的年龄,决定让我去上学,所以,这就有了开头那个场景。 当我走进芦台一中,我忘记了所有的烦恼,觉得这所学校太神奇了,我自问自答:这就是我梦寐以求上学的地方吗? 我到一中上学的时候学校早已开课,因为之前在家休学一年多,课程丢了很多。强烈的求学欲望激励着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出好的成绩。 文革中的芦台一中不同以往,以后发生的事更让我难忘。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初中生是二年学制。班级为连排编制。我在七连三排,我们自称七连三班。我到了这个班后才知道,自己是船破又遇顶头风,想安心学文化没有那么容易。我在校时,七连三班是最乱的一个班级。因受文革“闹而优则是”思潮的影响,一些同学除了学工、学农、学军外,不愿上课。当时,学校里的环境都不好。人们思想混乱,是非曲直难以分清,加之同学们年龄小,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学校秩序杂乱无章,学校不像学校。我是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去上学的,家里没钱供我上学。两个学年,我的饮食主要是饽饽当干粮。夏天天热,饽饽容易馊,每周我要往返两次,步行二十多里地回家背饽饽。有时饽饽吃完了,我就买些饭票,把粗粮吃了,攒些细粮,周末买斤馒头给有病的奶奶和小弟带回家。周末,是小弟盼我回家的日子。 在这种困境中,我的心倍受煎熬。自己时常想:现在家里奶奶还瘫痪在床,母亲身肾病没好,哥哥还在支撑着瘦弱的身体挣公分,我上学靠背着饽饽完成学业,去了学工、学农、学军,能学多少知识啊,何况我们班又如此现状!我心急如焚。 文革中,芦台一中的很多老师都遭难,有的被关,有的被打。到我去上学的时候虽然部分老师已经解放出来,但有的老师还是心有余悸,不敢管理。我们班因为太乱,先后换了三位班主任老师。 1970年,学校调来骆萱老师为我们班主任。在我眼里,她是老师,她是挚友,她是影响我当时乃至以后人生发展的一面镜子。至今,我一直敬佩她。 骆萱老师是上海人,她天生丽质,不但人很俊美,而且忠诚于教育事业。她对学生有颗母亲般的心。骆萱老师命运多舛,文革中她挨了整,被踢了光头。她的爱人三十多岁去野外勘探得了血吸虫病,不久人世。在骆萱老师担任我们班主任时,她辛苦的让人心疼,既要照顾病夫,还有照顾一双儿女。为了扭转我们班的落后局面,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她在儿子刚出生56天,就毅然把爱子留在了上海老家,回校继续任教。她把全部心血用在了教书育人上,不计前嫌,每天早出晚归做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我曾多次与她一起去同学家做家访。 后来,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一个从农村来一中上学的黄毛丫头,会因一件小事在芦台一中出了名。 文革时期,芦台一中学生教室都是平房。我们班的教室南边是二连高中班,北边是老师办公室。 自骆老师到到我们班后,班级的管理有所好转。但受大环境影响,课堂秩序仍然很乱,自习课难上。一天下午,我们又上自习课,老师因事不在。刚上课不一会,教室里就炸开了锅。一些同学蹬桌子,打板凳,把个教室闹翻了天,直闹得南排二连高中班上不了课,北排老师们备不下课。 我从上学起,见多了这种情况,从不言声,只是默默地看书。那日,因为教室里人仰马翻,现场让我心烦意乱,我呆坐在课桌前。突然,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奶奶病重在床的身影,浮现母亲托着病体忙上忙下的身影,浮现出哥哥顶着太阳吃力割草的身影,浮现出骆萱老师走家串户做家访的身影……此时,我的热血沸腾,似乎有一 股力量給我助力,我猛地站了起来,高声说:“同学们,请你们静下来,听我说几句话!” 随后,我滔滔不绝,像发连珠炮一样讲了应该好好学习的道理。可能是压在心头的话太久、太多了,一时间,我的话越说越带劲。同学们都直勾勾地看着我,有的似乎还没醒过昧来,有的似乎听出了一些认同的道理,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们教室突然宁静,让二连讲课的老师和办公室备课的老师都很奇怪,他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先后围观到我们教室外,静静地听着我在说些什么。而后,老师们感动了。 后来,他们叫来了骆萱老师和学校领导,校领导认为学校纪律差,到了整顿的时候了,就借此整顿课堂纪律。 我自己觉得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该说的话说了,心里痛快了,不压抑了。可几天后,学校广播里传来了报道声,报道稿件是紧挨着我们教室二连高中生罗克利写的,题目是:毛主席的好红卫兵刘庆珍。开头第一句我至今记得:阳光普照着芦中茁壮成长的翠柏……听到这篇报道,特别是听到报道中说我是毛主席的好红卫兵,我的心潮翻滚,我是一个黑帮、走资派的子女,哪是什么红卫兵啊!我转身跑到无人的地方,一个人失声痛哭。那一刻,我的泪水瞬间倾泻而下,哭的是那么伤心。 实在说,我痛哭不是因写稿人误认我是红卫兵,也不是因为自己遗憾没有当上红卫兵,而是想起了从文革开以来,种种磨难我扛到今天却无人知晓。 在芦台一中将近二年时间,老师同学们只见我乐观的一面,不知我内心痛苦的那面。当然,是我从没对我的老师和同学说过家里的事情。 这件事发生后,班里的秩序逐渐好转。我心里明白,芦台一中从乱到治不是哪一个人的努力,而是党的拨乱反正的路线和全体师生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在那个时期、特定背景下,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已。 就在那一年,芦台一中全校同学政治考试题是如何向我学习,仅有我一人考试题例外。没想到一件小事让我在芦台一中出了名。直到转年后,一中农场的教室墙上仍贴着同学们写的学习心得。 1970年底,我初中毕业了,家里困境仍没转变。当年全县分配800名初高中生,我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决定弃学上班,为家里承担一份责任。我找到骆萱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骆老师苦心劝我要继续上学,可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骆老师拟出了班里学生分配名单交给了学校,其中有我。 1972年1月21日,我走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工人。 当我走入社会以后,又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文革期间学校不像学校,上学不像上学是普遍现象,不是校方和同学们的责任。至今,我还在为那些曾经调皮的同学惋惜,因为,他们和我一样,也是受害者。 多年后老同学相聚,我与一位曾经上学期间主闹的同学说心里话,道出了上学时我的家境和心境,他知晓后,我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在芦台一中上学期间留給我的是苦涩的记忆,但我还是由衷的感谢母校,是她給了我那段难以忘怀的经历;给了我人生最初的勇敢,;并让我认识了一位好师长,更感谢母校培养了我们母女两代人。2000年,我的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 今天,当即将迎来芦台一中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作为她的学子,愿把自己心里的话向母校倾诉!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庆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