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武师张景富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741
作品名称: 侠义武师张景富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31
起始页: T00032_00.pdf
责任者: 李瑞林
雁军 责任编辑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1
主题词: 杂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张景富(1884-1942),艺名张剑铭,河北三河人。自幼随父逃难来在芦台。后去营口扛脚行。在芦台邱姓人的帮助下,返回宁河,在蓟运河宁河地段的码头附近做炸馃子、轧面条的生意,商号“富天来”,本人绰号“馃(果)子张”。 张景富非常忠厚,从小就爱运动,特别爱看别人练武术,回家后自己就琢磨着练。听说来了形意拳大师十分高兴,每天忙活完生意就往操场跑,买卖交由家人打点。他认真留心师傅所教的一举一动,少言寡语站在一边看。 张景富拜师申万林 申万林见这个腼腆的年轻人总来,倒先开口与其说话,问张为啥总来,是不是喜好?张景富见申大师先开口与自己说话,求之不得,有受宠之感,又有些激动,瞬间脸红脖子粗,连说:“喜好,喜好。” “以前练过吗?”申师问。 “没经过师,只是自己练着玩玩。”张景富的心紧张得蹦到了嗓子眼。 申看出张是一个诚实人,没有再问,直截了当地让张作一下表演。 这是张景富求之不得的好事。武术界有句口头语“高师一指点,胜似练半年”。机会来了可不能放过,张景富马上脱去厚衣服。几位在旁边练功的弟子也自动走过来围场一圈,有来看热闹的,也有的想看笑话。张也不会寒暄,上来就石轴砸磨盘——石(实)打石(实)地练上了。这一练不要紧,申万林都感到吃惊,那一招一式,动作到位、规矩,练得还真好。看热闹的,想看笑话的个个目瞪口呆,有称赞夸奖的,也有耷拉脑袋无言无语的。 申大师连声说“好!”当场允许张景富与他的弟子们同场练武。 与张景富有过接触或共过事的人,都称赞他人品好,懂事,办事到位。从和师兄们共同操练武艺开始,他就把申大师从客栈接到自己家里居住,每天四菜一汤,晚上备酒。师徒关系胜过父子。秋天的一日,申大师家中的小弟急急火火来找。当时申大师不在,张景富做了接待,问有啥事,可作一个口头传达。来人说一场大雨浇塌了申家老屋,老少遭了罪。来找哥要点钱翻建住房。张问需用多少,来人说得70块大洋。张翻找出180多块,又招待来人吃了饭。来人急着要走,张给来人备了好些路上吃的干粮。张景富悄声办了此事,大师回来后也没提及。 三年后,申万林大师回家,见自家老宅基上盖着五间高台阶的青砖大瓦房,房前屋后被菜园、麦地包围着。“这是谁家的豪宅,自家的住房呢?”申万林纳闷了。 正巧,申万林的闺女出门,见父亲在房跟前站着发楞,马上迎过来接父亲进屋。老伴十分高兴地说:“你风光了,周围十里八庄的人们都羡慕咱们盖的房子。”申万林问及周围的旧房子哪里去了,老伴也胡涂了:“你咋又把我们装在葫芦里了?你几次寄钱来信嘱咐,让我把周围的旧房子带地都买下,该拆的都拆了,变成了耕地。” 申万林拿着署有“申万林”的几封信,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激动不已,半天说不出话来。教了这么多年武术,徒弟逾百,比张景富穷的有,富的也不少,唯有张景富惦记我和家人。 师父申万林赐给张景富的《疮疡验方》手抄本局部照。封底有“光绪甲申五月望月十七日费君(篆体字刻)在新河拙抄”字样。 申万林为张景富开小灶,秘传拳术器械绝技三年,连把压箱底的点穴术、还原点穴术等技艺,全部传授给张景富,令张的武艺更加炉火纯青。还把自己收存的弥足珍贵,写有光绪甲申年(1884)五月(望月)十七日“费君”拙抄,出自“御国术馆”的《疮疡验方》,内收录验方800余条,留给了张景富。 张景富在临终前交给了汉沽高庄的刘庆祝,现仍精心保存。 1927年,师兄傅长荣去长江以南交流、切磋武艺。回宁河探亲,有一个不服气的僧人跟随傅长荣到芦台,要跟其交手。傅长荣经过长途旅行,已经十分劳累,没露面。张景富听说后,觉得人家既然来了,就不能慢待,决定替师兄圆场。僧人见出场者是个炸馃子的,没把他放在眼里。二人交手后,僧人做马步蹲裆崩右拳之功,动作有些大。张景富抓住对方的闪失,以电闪之瞬,顺捋前牵,让其倒地,而后扶起。武林界的规矩是:两人交手,先倒者为负。张景富热情招待了僧人,并送给僧人返回的盘缠钱。 “逞威欲引祸,谦习亦乐长” 汉沽李广平对张景富佩服不已,说张景富武艺精湛超人,多次当着后来习武人的面夸张景富练武的刻苦精神、精湛的技艺。说张景富练崩拳时手拧脚蹬、一步崩拳可跨出一丈二,震(落)脚把堂屋水缸里的水都震得溅出来。但张景富谨慎从事,从不对外张扬。 张景富常用他的座右铭“逞威欲引祸,谦习亦乐长”教育弟子,请书法名家写成挂轴,挂摆在正堂屋的中厅。 张景富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和弟子刻苦练艺,经常教育弟子:“武技软硬靠功夫,功夫过硬靠养成,调养功夫靠平时,一点一滴练功夫”。他用泥巴做了许多拳头般大小的泥球,阴干后放在炸果子的炉膛里烧透,而后分别放在弟子们睡觉的屋里、做(糕)点心的工作台周围,闲暇点滴时间也要求弟子们踩球,保持静动结合,且每条腿上都必须绑上5斤重的沙袋。 芦汉地区的师兄弟们也经常找张景富交流切磋武艺。铁脚佛尚云祥,借中秋节晚上的皎洁月光,和张景富来到芦台天奇庙大院切磋武艺。恰巧被攒木筲的冯老头看到,听与张景富同行的矮个子说话腔调不是芦台人,更引起了他的注意。冯曾多次要求张景富教他练武术,景富说他年岁大了,手脚不利索了,担心有闪失。但冯老头总不死心,总看景富练武,回家自练。冯老头见张景富后面跟了一个人进了庙,也跟在身后。两扇庙门直对大院,庙的对开门的下半截各缺一个犄角,门坎中间也被频繁出入者踢凹了一块。门合上后,恰是一个多半圆形的大圆洞,能钻进人的脑袋。 冯老头趴卧在门口,头顺洞伸进,大饱了眼福。只见张景富和来人一拱手,就开始表演步法、身法。这边走一个换影式,那边来一个逃步磨身法;这边上打盘旋,那边来个走马灯穿梭;几个动作过后,尚云祥一个崩拳照张景富打去,张一个掩肘化解。尚又连续发几个崩拳,都被张景富化解。尚想搥到张景富,张把尚云祥发出的拳退步化解,又返冲,用连珠炮般的快崩拳冲击尚云祥。张景富连续化解尚云祥的拳,令尚云祥佩服不已,说:“师弟功夫太了不起了,还没有人能接化我的拳。” 张景富赶紧把夸自己的话题岔开,说“师兄‘铁脚佛’果真名不虚传,我练武这么多年,地面无大损,师兄才转了几圈,脚下大青砖碎了上十块,师弟佩服。” 第二天,张景富与尚云祥在天奇庙里演练精彩的武术,还踩坏不少庙里的大青砖的事象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芦台的大街小巷。 顺带说一下,尚云祥此次来芦台,由张景富陪着,出于和唐维禄的武友关系,顺势来到汉沽。有约在先,不露声色地观察了唐维禄汉沽弟子们的习武情况。 师兄试武艺,景富德艺馨 申万林、申剑侠父子在辽宁收徒教武术。因技艺精湛赢得良好的口碑。儿子申剑侠,以动作迅速、腿脚快著称,深受当地习武人之崇,誉其“闪电手”、“小神行太保”。傅长荣在沈阳车站传授武艺的空闲,也常与其交流、切磋,申剑侠受益匪浅,武艺大有长进。 在赞誉面前,申剑侠有些飘然,父亲申万林有察觉。聊天中,谈及自己的弟子,夸奖“义侠”张景富武技高超、人谦虚,是块好材料。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申剑侠把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 春节过后,申剑侠离家返回东北。中途在宁河芦台下了车,来到师兄张景富的家。师兄、嫂来开门。师兄张景富见是师弟剑侠,非常高兴,伸出左手,下意识有礼貌地迎请师弟进屋。 双脚还站在门外的剑侠,突然向师兄发出崩拳。面对师弟突如其来的举动,丝毫无思想准备的张景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把剑侠发出的右手崩拳用左手化到自己的右肘窝,眨眼之间又顺势发出自己的右拳,点到剑侠门面前。景富还夸奖剑侠,久日不见师弟面,武艺大有进渐,技艺高超反应快,气质不凡,师兄佩服。 俗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简短的接触,简单的话语,申剑侠感到师兄张景富炉火纯青的武艺、谦虚待人的态度,果真名不虚传。剑侠看到了自己在做人与习武方面存在着的不足,对自己所做的莽撞举动,深感愧疚。 习武人要培养涵养 芦台有个好吃懒做的泼痞,整天无事生非,他走到那家商铺,哪家必须得出点血,否则就给你挑起事端。百姓把泼痞当成流行的瘟疫、祸水,哄孩子的杀手锏。 一日,泼痞来在张家馃子铺“富天来”门前,破口大骂,至于骂谁,谁也不清楚。张景富不搭理他。把泼痞气得七窍生烟,找来破铁器乱敲。 有人劝张景富“轰”走他。张景富一笑。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的功夫,张景富端来一个板凳,一杯水,笑着对泼痞说:“跟谁发这么大的火,坐下,喝口水润润嗓子。” 泼痞见张景富不出血,只端一杯水来,更是气冲脑门,大骂特骂,一直骂过了晌午,也无人理睬。几个学手艺的弟子,早已经是怒火冲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师父。如果师父发令,你一拳、我一脚,打死泼痞的可能都有。 也有人让景富掏俩钱,打发走泼痞算了。 景富说:“他耍泼痞就用钱、物打发,随了他的意,给大家留了后患。” 时至骄阳的晌午,没人搭理的泼痞自觉没趣,蔫溜了。 第二天,泼痞又继续来骂,仍然无人理睬。直到晌午,泼痞找景富要吃的,景富给了他,还告诉他,以后不要到处无事生非,把自己搞得臭不可闻,见了你都躲得远远的,要给儿女们留点抬头说话的地方。打那后,再也见不到泼痞到处生非。 景富就事论事地和弟子们说:“人,必须要培养自己的涵养。尤其习武人,要有德行,不能遇见柴禾就点火。有人骂你,首先要反省自己那些地方做得不对。你给捣乱的人一拳,事情就能收场吗?要结友,不要结仇。特别是习武人,做事首先要考虑后果。你拳头硬,打了别人,让别人怕了你,说话做事躲着你,你是在把自己孤立起来,还有啥趣?” 弟子们深受教育,为人处世打交道,总是毕恭毕敬的,也给芦汉地区的习武人留下了一个印象:“张门的理法严格,弟子们厚道宽容、德行好,有涵养。”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瑞林
责任者
雁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