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宣武及其他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296
作品名称: 崇文·宣武及其他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19
起始页: T00061_00.pdf
责任者: 戴冠文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7
主题词: 杂文-当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北京市的东城区和崇文区合并后叫东城区还是叫崇文区?西城区与宣武区合并后叫西城区还是叫宣武区,定论都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这让人们产生了许多看法。 毋庸讳言,东城·西城,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方位指向外,大约不会再给人以其他思维。崇文·宣武则不然,断开来是一副工整的联语,贯穿下去是一庄重词组。这里,只是字面上的简单比较,其实历史上京城九门取名时都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比如朝阳门即指“迎宾日出”,阜成门指“物阜民安”,由于正阳门居中,视为最高,取“圣立当中、日至中天、万民敬仰”之意。而据史料载,宣武门是源自张衡《东京赋》中的“武节是宣”一语,有“武烈宣扬”之意;崇文门取“文教宜尊”之意,是才子赶考必经之门,因而被称为幸运之门。以后的行政区划中,原来有的城门名字就成了行政区划的名字,所以,崇文、宣武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沉积而且显示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具有五千年文字可考历史的中华文化宝库,给中国的地名学浩如烟海般的资料选项,就在我们身边,天津市县级以上的地名就有“宁河·静海”这样的精品,行政区划前的河北省也有“宝坻·玉田”这样的绝对,此类地名不仅是我们国家地名库中的瑰宝,更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华彩辞章。不言而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地名在区划改革中的修正或撤销是不可避免的,但孰去孰留?优胜劣汰必是题中应有之义。十几年前,天津市将毗邻市区的东郊、西郊、南郊、北郊四个郊区的名字修改为东丽、西青、津南、北辰四个新的行政区划名称,现在看来,无疑极具前瞻性和现代感,因为原来的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四个郊区今天早已和市区浑成一体了,由是,我们不能不对当年提出和实施这个方案的先生肃然起敬。不过,中国当代出现最疯狂的改名风是“文革”时期,不论地名、人名、企业名无一幸免,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唐山的开滦煤矿改成了“红旗”煤矿,不错,名字是“革命”了,但外国人把订单全退掉了。 记得五十年代,北京颐和园附近有一所中学,排序为“一〇一中学”,当时一位作家发过这样的感慨,学校坐落在这样的位置,叫颐和中学多好,众人信然。不错,今天我们已然进入了数字时代,但我们依然相信,即使再过多少年,当人们填报履历时,也不会将籍贯写成“第18省、62县、406村”。有人说,美国人不差文化,纽约市不也是把大街一、二、三、四……地往下排吗?也许美国人不差文化,但它绝对差历史,它如果也有《春秋》、《左传》、两汉隋唐,它一定不会这么干。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有些城市有些新建区也照搬过来,这无异于东施效颦,既荒废了历史,也无视自己的文化资源。 短文至此,记起一则故事,旧时一位苏州师爷,忽见手下诗中有“一轮明月照姑苏”一句,师爷愤然:明月岂能只照姑苏一地?抄起大笔,遂改为“今察一轮明月,遍照姑苏各地。”全面倒是全面了,诗意却荡然无存了。不论是东城、西城,还是一大街、二大街之类,方位感强了,现代味儿足了,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追求却一笔勾销了。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冠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