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多三件宝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292
作品名称: 家多三件宝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19
起始页: T00044_00.pdf
责任者: 赵善香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散文-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家乡之所以美的古朴而纯厚,就在于家乡的蓟运河两岸恬静的秀丽,自然的生态。举目眺望,一片翡翠沃野映入眼底,摇曳在蓝天下的浩瀚芦苇无边无际,如沾满油彩的神笔,在画布上浓重而随意的挥洒而成,绿的深沉,青的饱满。那清悠的河水,唱晚的渔舟,啾鸣的候鸟,无处不展示着田野风光的秀美。 “遥看夕阳云水际,打鱼船过浪头生”这是古人对家乡人生活的生动写照。 我的家乡,处在九河下梢,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北国江南、水乡泽国”的美誉,家乡人多以打鱼为生,这里鱼、虾、蟹、苇丰盛,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丰富的物产,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而在丰盛物产中“银鱼、紫蟹、芦苇草”可称为家乡“三件宝”。 银鱼亦称“面条鱼”“黄瓜鱼”“葫芦鱼”,为海生河长鱼种,体小巧,长不过二三寸,无鳞无刺,周身透明,在水中游动时很难发现它的踪迹,你只能见一道水线,由远及近,水面微波荡漾,似离弦银箭,又如织锦银梭。 银鱼脆弱,一旦离开水的怀抱,身体渐渐由透明变得雪白,像一枚精工雕琢的玉簪,晶莹剔透。 乍寒时银鱼味鲜口美,有古诗云“一湾卫水好家居,出网冰鲜玉不如。正是雪寒霜冻候,品盘新味荐银鱼”,道出了冬季银鱼的极至美味。 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跟随爷爷、父亲去河里打鱼。 入冬,阳光柔和洒在河面上,微风吹过,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一条小船悠悠荡荡。爷爷摇橹,父亲撒网,我则拎着木桶站在船舱中。鱼网扇面形撒下去,父亲撑起篙,爷爷划着船,小船带着鱼网慢慢划过,河水荡起阵阵涟漪,泛起片片波光。 不知要过多长时间,总是我等得很不耐烦地不断催问什么时候才能打上鱼来?爷爷也总是不紧不慢地边摇橹,边眯起眼睛说,别急,爷爷给你讲个故事听不听啊?当然听了,于是我安静下来,听爷爷讲故事。 爷爷说,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叫孟姜女的,新婚之夜,新郎范杞良被秦始皇抓去修长城,一去不归,孟姜女携寒衣万里寻夫,得知郎君累死在长城下,悲痛欲绝,哭祭时的泪水坠入海中化为银鱼。 我听得很入神,银鱼之所以无骨无刺,原来是泪水化作啊!多么凄婉的故事、多么美丽的传说啊!孟姜女这个名字,古往今来,你那坚贞的爱情令后人折服,你那抗争精神,令后人鼓舞,你是华夏民族美的化身,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傲骨。 就在我发呆地想着银鱼和孟姜女的故事时,听到爷爷说,可以收网了。父亲连忙放下竹篙,抓住网绳收鱼网。网还没拉出水面,一股嫩黄瓜般的清香扑鼻而来,当鱼网刚刚离开水面时,你就会看到晶莹剃透的银鱼在网中欢蹦乱跳,煞是可爱。这个精灵一样的美丽生命,对于孩提时代的我是那么神奇,因为它纯净而鲜活,玲珑而碧彻。 小小的银鱼白如凝脂,清香异常。我轻轻地捧起,小心地放入木桶,生怕不小心碰破了它的皮,而让它嫩白的皮肉受损。提着满满一桶银白的精灵,一路伴随着清香回家。 后来由于修了防潮闸,银鱼在家乡的河流中绝迹,但每年早春季节,在市场上可觅得银鱼的踪影,由于年少时对银鱼的情有独钟,每到银鱼上市时,我都会买回几斤,或炒蛋或熬汤,边吃边回味清香伴岁月的童年时光。 如今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银鱼这一家乡之宝,又回到了家乡的水域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那一缕悠悠的清香。 家乡的水源充足,土地盐碱粘重,距河口仅30公里,历史上是河蟹主产区。生长的河蟹,壳青肚白,个大膏肥,在秋冬交替的季节,雌蟹的黄变为紫色,尤其是冬季破冰而取出的蟹,揭开盖子个个紫黄饱满,这个时候是河蟹最肥、也是最好吃的时候,民间称为“紫蟹”,是家乡名产。听父辈们经常说他们年轻时,每到“秋风响,蟹脚痒”的仲秋时节,常有蟹因趋光而爬到院内屋中,由此可见家乡的河蟹之多了。父亲说,小时候小伙伴们总是相约晚上去捉河蟹,他们来到河边或沟边,先趴下身子用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听是否有蟹向上爬的声音,听到声音就立即打亮提灯,河蟹见到光亮爬得更快,都朝着灯光方向而来,所以捉河蟹不费吹灰之力,真真是手到擒来。有时一晚上捉一、两桶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回到家里蒸、煮,剩下的就淹制成咸蟹、醉蟹,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螃蟹,一边说着捉蟹的经过。真是河蟹飘香,笑声阵阵,童年无忧啊! 直听得我既羡慕神往又遗憾万分。羡慕的是父辈们有趣的捉蟹岁月,遗憾的是我没有捉蟹、吃蟹的童年生活。 我的遗憾如今得到充分弥补,家乡的水产养殖业空前繁荣,尤其“七里海”河蟹养殖,风声水起,发展迅猛,河蟹养殖面积已达3万多亩,呈规模化发展,形成了环七里海旅游、观光、垂钓于一体的滨海新区后花园中独具特色的渔业发展格局。河蟹加工业也逐渐兴起,醉蟹、咸蟹、蟹酱种类繁多,河蟹已成为家乡的一大主产养殖品种,“七里海”品牌河蟹已远销全国各个地区,家乡的紫蟹和着家乡的文明香飘全国。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芦苇养育了蓟运河边世世代代的人!家乡的绿水养得鱼肥虾美,家乡的花草惹得莺歌燕舞,家乡的芦苇诱得候鸟栖息。家乡,绿得青翠欲滴,美得诗情画意。 生长在这片土地,我曾将芦苇看作家乡最平凡的植物,它的滋生衰灭都不曾在心中有过多的感想,当我意识到芦苇的生存与家乡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已近成年,离开了家乡,离开了滋养我的那片土地,我才明白,蓟运河畔一望无边的芦苇荡是家乡人民生活的全部来源。母亲用双手成年累月编织着芦席,供我上学,使我走出村庄,走上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家乡的芦苇生命力旺盛,不需要施肥浇水就可以茁壮成长、繁衍成片,芦苇全身是宝,芦叶可以包粽子,生火烧炕煮饭,芦根可入药,清热解毒,芦苇杆主要用来编席子。 每到春天,当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时,芦苇第一个带来春的消息,在料俏的寒风中,在刚刚解冻变软的广袤的大地上,便有了嫩嫩的尖尖的苇笋,破土而出,几阵春风吹过,瞬间便是绿油油的一片生机。 芦苇滩上的柳蒿菜是早年春荒时一家人的口粮,清明过后,苇滩上就齐刷刷长满柳蒿,与芦苇芽一起装点着寒冬后依然冷清的大地,几乎是家家都靠挖这种野菜才能度过春荒。 夏季,芦苇滩是候鸟及孩子们的天堂,候鸟成群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迁徙的鸟儿也会把这里当做中转站,驻足休息、养精蓄锐以便飞向更远的地方,鸟儿们唧唧喳喳的啾鸣声此起彼伏,悦耳动听,给芦苇滩带来生机、增添魅力。而孩子们则把芦苇滩当做天然的游戏场所,每到周末,他们背上竹筐,拿上镰刀象出笼的小鸟,成群地飞入芦苇荡,一头钻进茂密的苇丛,踏着苇丛中透过的细碎斑驳的阳光,割猪草,挖野菜,采苇蘑。累了就在芦苇荡中吹芦笛,捉迷藏,其乐无穷。 端午节到了,人们在苇丛中穿行跳跃,精挑细选摘下宽大的苇叶,回到家后,母亲们围坐在一起,把苇叶浸泡到木桶里,泡好糯米和红枣,裹成四角尖尖的粽子。这时村子上空袅袅的炊烟升起,不一会儿粽子的清香溢满故乡的大街小巷。 春去秋来,金秋的暖风慢慢的把苇叶吹得金黄,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一片,如烟似雾,天空中飘舞着苇絮,飞过村庄、河流,散落到世间的无数角落,空气中弥漫着乳白色馥郁的味道。收获的季节到了,村里的男女劳力拿着镰刀浩浩荡荡去苇滩上收割,运芦苇的马车川流不息地把成捆的芦苇一车一车运到村庄的场院中码好。 冬季,男人们用特制的苇刀将芦苇批成苇篾,用石碾反复轧成柔软的苇片,女人们日夜不停地编苇席,打苇帘。一车车的苇席、苇帘带着家乡人的辛勤汗水走出村庄销往外地,鱼米之乡的特产就象绽放的芦花一样飞向全国。 从春到冬,芦苇无私地滋养着家乡人,给我们以清新的空气、美的享受和物质财富。 与它相处虽未感受到春天的花香,但却沐浴了夏日养眼的绿色。特别是当秋天芦花飘荡时,那种恋恋的情怀、淡定的平凡,无时不激励着我,鼓舞着我。它那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影响着我的一生,多年来,我带着银鱼的洁净、带着紫蟹的清香、带着芦苇的坚强在人生路上脚踏实地地走过一春又一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未来的征程。 家乡的人、家乡的情、家乡的景、家乡的三件宝、家乡的一切,影响着我,鼓励着我,让我充满感激与钦佩之情!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善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