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二题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1113
作品名称: 随笔二题
文件路径: 0219/02/object/PDF/021911020230000002/013
起始页: T00062_00.pdf
责任者: 闫焕成
邹猛 责任编辑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7
主题词: 随笔-中国-当代

作品简介

求人不如求己 诗僧佛印经常和苏轼一道游山玩水,吟诗作对,两人经常妙语如珠,还不乏的幽默与机智。 一日,他们走进一座寺院,看到观音手持念珠,苏轼不解的问:“观音既然是菩萨,为什么还要数手里的念珠呢?”佛印说:“他也象凡人一样在祷告呀!”苏轼感到更茫然了,便说:“这不是自己在向自己祷告吗!”佛印忍俊不禁,便笑笑说:“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嘛。”这就是“求人不如求己”一语的由来。 “求人不如求己”这句普普通通的话,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在人的一生里,从小至终总是有所求的,婴幼时期需要大人的关爱呵护,自不必说了,就是成年以至老年人,也还是要求人的。当然这里求的人,多是自己的亲人如儿女、伴侣、兄弟姐妹们,求这些人本无可说的,亲人嘛。但是要真正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人生的幸福,还是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切能够自己动手,能吃能喝,才能真正享受到人生的快乐,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说穿了就是“求人不如求己。” 每个人的幸福、快乐、健康,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善良、宽容、坚强、乐观,就是幸福。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对你微笑,你对它皱眉,它也会对你皱眉。幸福不是某种物质,而是一种感觉,在人的心里,也是你的感觉,而不是别的什么人。譬如,面对幸福,悲观的人会说“好花易衰,美景易逝,”是何等的苍凉;即便是面对灾难,乐观坚强的人也会坦然笑对,在心里鼓励自己:人生哪能没有坎坎坷坷,总有一天会好的。这是何等的达观。 人生何其短,我们都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小水泡,那何不高兴再高兴,让这个水泡清澈圆润呢! 还是求人不如求己的好。志当存高远 在《庄子》的书中,讲了一个任公子钓鱼的故事,至于这任公子何许人也并不重要,我们只要通过故事,深谙其中蕴含的道理就足矣。 任公子其人与众不同,它胸怀大志,为人宽厚。它为了钓鱼,做了一个硕大无比的鱼钩,用又粗又结实的绳子做钓绳,用五十头牛做鱼饵。这个举动用今人的眼光看,绝对算得上是大制作、大手笔。 任公子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于东海,天天守钓不误。别人嘲笑他是头脑发昏,是异想天开,是脑子进水了。他不为所动,只是一门心思钓他的鱼。一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鱼还是不上钩。任公子依然从容自若,不为旁人的闲言碎语所动。终于有一天,鱼上钩了,大鱼吞下鱼饵,动静非同小可,鱼在摇头摆尾的苦苦挣扎,翻滚腾跃,搅得海水白浪如山,巨大的声响吓坏了方圆千里的人们。经过激烈的较量,大鱼终于被弄上了岸。他把鱼肚剖开,晒成鱼干,分给大家吃。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都品尝到了大鱼的美味。这时候,那些贯于嚼舌根的浅薄之徒,才奔走相告,惊叹任公子的才能。 庄老师的故事说完了,他由此生出感慨:那些手拿细竿小绳,直奔小河沟渠的人,是永远不会钓到大鱼的。目光短浅的人难以和志向高远的人相比,浅陋无知的人也不能和经世之才相提并论,二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任公子大气、洒脱、看得高远,毫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只专心于大海,耐心坚持到最后,终于成就了自己的愿望。 古今中外的许多事实表明:每个人在生命的起跑线上,起点都是一样的。但选择什么目标,树立什么志向,却关系着他的前途命运和事业的成败。只有那些立志高远、奋斗不息敢于坚持到底的人,才能干成一番事业,才能以优异的成绩跑到人生的终点。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谁都可以去疯上一把,甚之成为前一百米的领跑者,但这可不一定就是最终的优胜者。在漫长的征途上,它考验的,既是人的体力,更是人的始终不渝的意志力和耐力,只有那些认准了目标敢于坚持到底的人,才能象任公子那样笑的到最后。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伟人在节制中实现自己”。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力和始终清醒的头脑。当别人对你的所为不理解,甚至嘲讽、打击,这就需要节制,象任公子那样不为所动。只有超越了种种外在的欲望和干扰,让心灵安静,专注,志存高远,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昂首前行。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闫焕成
责任者
邹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