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梁书院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唯一号: 021935020230000143
作品名称: 渠梁书院记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T00789_00.pdf
责任者: 关廷牧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269.6
主题词: 杂著-现代文学-中国

作品简介

国家立学兴校,以鼓励多士,故自邦畿达于郡邑。非徒育之以胶庠也。又必广立书院,而萃处之士,既得其讲贯之所,故能争自濯磨,以称上意。自宋迄今,凡所以宏储才之道,而收得人之效者,胥由乎此也。宁河距神京二百余里,为天子甸服。自宪皇帝分建以来,于今垂五十年,则书院因所宜亟讲也。乃前之人,多因陋就简,视为泛常,而罔加之意,将所谓藏修游息之道,意置之弗论弗议乎?况今天子,方以七旬万寿,特开春秋两闱,广吁俊之恩,敷作人之化,惠至渥也。吾宁为畿辅望邑,科名鼎盛,士多能文章,重儒素,苟萃其秀良以讲明乎先王之道,仿鹅湖鹿洞之规,而训迪之,安见人文蔚起,不较前而增美哉?邑之东,有文昌祠,前临方塘,后瞰潮河,文阁矗立于祠之左方,厥位为巽,兆文明之象焉。爰与都人士谋,即祠之后序,离而二之,更筑东、西厢为讲堂,为斋舍。祠之旁,别启一门,以达往来。名曰渠梁书院,延硕儒而为之师,诸生时讲习于其中。月有课,季有考,拔其尤者,而奖进之,规模盖粗备矣。虽然,吾于是更有厚望焉。夫有其举之,莫敢废者,人为之也。予令于兹五年矣,经营规创,今始得与都人士共观厥成,而是岁之游于泮与举于乡者,适于书院称最,岂非一时胜事哉?然日久则恐视为泛常,而因陋就简之见复起,为循苟且,渐即荒废,未可知也。尚其志比,而勿失乎!继自今登堂肄业之士,应思圣天子久道化成之治,互相切劘,经明行修,以仰承寿考作人之意,于勿替欤。而赞襄斯举者,例得并书也,并勒其姓字于碑阴。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宁河县志》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载了宁河县情,包括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更易、县城、乡镇、村庄、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水利电力、工业、商业、社会经济、民俗风物、文化及人物资料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关廷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