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县礼俗抓周礼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1058
专题名称: 宁河县礼俗抓周礼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20/001
起始页: T00042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婴儿到一周岁时举行“抓周礼”。即:置食品、玩具、笔砚、马鞭、算盘于方矮饭桌上,让婴儿信手抓取,以先抓之物,测小儿成年后的功业,试其志向。比如,孩子抓到笔砚之类的物品时,人们会交口称赞这孩子将来定能成才,出人头地;若抓了点心之类食品,则被认为没多大出息,是个吃货。这日,还有试鞋的仪俗。即让小孩试穿新鞋,民间普遍流行的是虎头鞋,用黄布精心制作而成。鞋头绣一虎头,虎额绣“王”字,虎为“百兽之王”,小孩穿虎鞋可以壮胆避邪,顺利成长。孩子12岁,又回到他所属的那一属相年,要系红裤带,穿红色袜子,叫做过本命年,其后每逢本命年都要系红裤带。 民间信仰认为,小孩从初生到12岁,魂魄没有长全,不宜惊吓,否则会被“吓跑”,同时,幼稚的灵魂也像幼稚的孩童一样,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被伤害,或者迷失,因此需要大人多加监护。与此相应,形成了一些巫术行为和民间俗信。首先是“镇魂”,传统的“长命锁”、“百家衣”、“姑蓝紫”一类就是此种镇物,是用来“锁”小儿灵魂的,以免它自己走失,或被邪祟摄走。假如孩子受惊吓,无精打采,啼哭不止,会被俗信认为是“丢魂”了,需要“叫魂”。有时候孩子不小心摔跤、或从高处掉下了,母亲就会一手在当时小孩儿受惊吓的地方把孩子抱起来,回手轻轻摸一下小孩儿头和脚,轻声念叨:“不怕不怕啊,吓不着,采采毛,抻抻耳,吓不会儿,找妈来!”(毛是指头发,边念叨边摸,耳就是指耳朵)这一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无科学根据,尚无明确结论,但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习俗,却毋庸置疑。 透过“叫魂”这一类民俗现象,剔除其不合科学的成分,便可把它转化为一种科学的儿童心理治疗方法了。这样对于受到意外惊吓的幼儿,采用请幼儿父母或幼儿最信赖的人,站在儿童的角度,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来解释这类事件,并辅以最亲切的安慰,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并且在日后遇到同类事件时,不但不怕,并知道如何去应付。 俗信还认为孩子的灵魂与醒、睡有关,睡着时候灵魂便离去了。因而,孩子在外边睡着了,回家时一定要叫醒,否则贪玩的灵魂没有及时赶回到肉体,就要迷路找不到家了。12岁以后,人的“魂魄”已全,具备了自我保护能力。这时,“灵魂迷失”或被吓掉的情形少见了,但被邪祟摄走或被其他灵魂附体的情形则还可能存在。因此,黑夜行路、通过坟岗等情况下,还需要十分小心。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文明的逐步发展,在育儿礼俗中逐渐摆脱了一些原始的愚昧观念,在乡村,生孩子除在家中由姥娘接生,有条件的都要到医院妇产科由专业医生接生,减少了产妇的痛苦,同时也使母婴生命有了相应的保障。旧的习俗明显减少。但满月、百岁、周岁生日及以后每年一度的生日庆祝活动仍然保存至今,庆贺目的既是图个热闹,同时也融洽了亲朋关系,加深彼此感情。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普遍响应政府号召,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计划生育,一家1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贵子”。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享受独生子女津贴补助,一直到孩子16岁止。同时,在乡镇相继设立了妇幼保健站,为婴幼儿提供了医疗保障。保育院、幼儿园等场所也都为婴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启蒙教育。日常的防病疫苗注射、体格检查等都大大提高了婴幼儿的身体素质,旧时愚昧的祈求孩子长命的一些习俗已被现代化科学育儿方式所代替。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