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迎娶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0981
专题名称: 七里海迎娶习俗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T00288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迎娶:于正日子清晨天不亮,男方请一位官宦人家或有名望的老妇(必须是“全可人”)和吹鼓手等随花轿到女方接新娘,接新娘的花轿要到附近城镇“轿铺”去租赁,花轿与普通轿不同,有两个,内有小轿,放在大轿内;小轿名曰“轿心子”,备抬入新房门口用的。“轿铺”备有新旧程度不同的“轿围子”,轿围子绣工精细,多是南绣,图案以“龙凤呈祥”、“榴开百子”“丹凤朝阳”“牡丹富贵”的图案为主;第一次出赁的轿围子,名为“头水”赁价也高。赁花轿要提前一两个月,不但花轿,连执事仪仗队都“一包在内”,包括:串灯(十六个;四个上下为一串)、高照(手持大牛角灯一对,高照取高灯下亮之意);轿前有开道锣(大锣两面),门旗两对,肃静、回避牌各一对(红漆长方有柄,黑扁宋体字),红、绿扇各一柄;身着明朝皂隶服装的“皂役四人”轿前有顶马;轿后也有马两匹随轿而行。并且,轿后还跟着乐队——俗称“吹鼓手”,吹者,管乐器;鼓者,打击乐器,吹鼓手身穿红袍,明代时戴袱头;清代穿满官黑袍,头戴红缨帽(夏天白凉帽;冬天绒暖帽)。坐花轿出嫁,是明媒正娶的标志。有钱人家租赁八抬大轿,一般人家多是租赁四抬大轿,贫寒人家只有用马车迎娶了。轿至新娘家,燃放爆竹,给抬轿、压轿者喜钱。接送人员同时随往。有“姑不接,姨不送”之俗。娶亲的花轿到男方家门口,鞭炮鼓号齐鸣。此时,新郎家大门紧闭,新娘须连唤几声“妈妈开门!”后,男家才将大门打开,迎接新娘,这么做的意思是“闭性”,是让新娘在婆家没有脾气。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