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谋反立帝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0850
专题名称:
谋反立帝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T00447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朝末年,光绪时期,从山东来了一个姓于的壮汉,为大月河一财主扛长活,既受累又受气。他住在娘娘庙的西厢房。那时庙里香火冷落,只有一个法号叫觉月的和尚。觉月和尚很同情姓于的人,想帮他摆脱受气的困境。于是就在姓于的前身和后身刺了两条龙,嘱咐他一年四季都不要脱内衣,千万不能让别人看到身上的龙体。姓于的虽然处处谨慎,但终究还是被别人发现了。一时间传言四起:“姓于的是真龙下凡,是真龙天子。” 当时大月河镇东街居住着两位武士,一个叫丁轱辘磙子(绰号),一个叫李天寿。二人都是膀宽腰圆,力大无比,武艺高强。他二人独霸镇东的东井(现在村东北道池子地一带)。传说东井水是神水:“东井东井,大有神灵,喝了壮力,力大无穷。”他们不准百姓挑水和饮用。镇里的百姓,特别是镇东大部分百姓,在丁李二人组织下,参与了暗保姓于的做皇上,并在镇东修筑了一处“点将台”,约一亩地,中间垫的更高的一块是皇上摆座的地方(这些建筑直到1980年才铲平,建了民房。1991年版《宁河县志》中第604页“文物古迹”有记载:大月河保护范围3.6平方米地下遗物,又名“假皇上遗址”)。 朝廷得知大月河造反立帝的消息,当即派兵“剿匪”。第一次来的兵不多,丁李二人正在担水,他俩每人用一根铁扁担挑两个水缸,见朝廷来兵,抡起大铁扁担,一阵风响,把清兵打了回去。不久,第二次“剿匪”,朝廷派遣了武将,率领众多弓箭手,来到大月河镇。当时丁李二人正在镇东遛马,手中没有武器,被清兵乱箭射死,就在现今村东老窑地。 朝廷继续镇压逃窜的“残匪”,要把大月河抄为平地。幸好朝中有个大官力保大月河西半部,奏明圣上:“谋反的乃是东大月河,西大月河并未参与,还望圣上区别对待。”皇上采纳了他的奏章,下诏把东大月河(以药王庙为界)全部抄平。镇东百姓纷纷外逃(1980年推土建房时发现很多瓦砾和碗盆碎片,还有好多灶坑土)。大月河镇从此改为大月河村。朝廷仍然给大月河留了两个集日(每年腊月二十二和二十七日),一直流传到1959年。当时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大月河,真不离,一年还留两个集。”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十辑》
本书从宁河历史、七里海为中国漕运之源、光绪之死与高赓恩、宁河民俗、宁河县民间文化等几方面描述了宁河的历史发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