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会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0196
专题名称: 狮子会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T00800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汉书·礼乐志》记载,汉时已在民间流行,据老人回忆流传到芦台有200余年。道具主要是两件狮子皮,每件狮子皮为一竹架、纸糊制的狮头,连上一个布制的狮身所组成。两狮一红一绿,红为雌,绿为雄。在狮子皮的脊背上,似骨节般地扎一溜红色的小布袋,宛如脊骨块块,在狮子的颈上,拴铜铃一串儿。狮眼内镶两只多节手电筒,在夜晚射出光亮。 每件狮子皮内有前后两个演员,前演员双手擎住狮子头中的两个拉手,放在肩上支撑狮头,而后演员头部紧紧地顶住前演员的臀部,双手拉住前演员的腰带,二演员腰身一动,狮尾随即摇动,狮子浑身的长毛也随之抖动。狮子张口摇尾,摆头晃臀,铃声叮铃作响。狮子会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表现温顺的性格,表演搔痒,舔毛,打滚,抖毛等动作。武狮则以勇猛见长,表演跌打、跳跃、登高、腾转、踩球等动作。伴奏乐器多以打击乐器为主,常以花点、闷点烘托气氛。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