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幡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0192
专题名称: 中幡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T00799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在唐、宋年间就有,流传到芦台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中幡也叫“竹幡”,用竹竿制成,它是演员用身体的某个部位顶起一根毛竹做表演,竹底部直径3寸以上,高约3丈有余,重约30余斤,其上挂一面巨大的方形布幡,上书“天下太平”“百花齐放”“富贵吉祥”等字样。幡顶有三角旗和多面方绸布,并系铜铃多个。风儿吹动,旗幡摇摆,铜铃作响,十分悦耳动听。因中幡较大,分量较重,舞者需力气大,掌握平衡,舞动起来,身手翻转变化无穷,一起一落,只见旗幡一会东摇,一会西摆,脚尖一挑,置竿于顶,头顶一挺,竿落于颌,身后一背,环身落肘,肘上一颠,哈腰落肩,动作干净利落。上下左右翻转,置于演员的顶额、肩、肘、足、背、牙等部位,做出许多惊险动作。该会的舞式主要有:1.朝大一炷香;2.金龙盘玉柱;3.张飞大骗马;4.二郎担山;5.腰缠玉带;6.浪子踢球;7.寒鸦凫水;8.青龙探爪;9.怪蟒翻身;10.单峰扯旗。此道花会不用乐器,舞起来眼花缭乱,扣人心弦,叹为观止,技巧性极高,难度极大。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