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县

知识类型: 地理名称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地理名称: 宁河县
唯一号: 021933020230000040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05/001
起始页: T00001_00.pdf
层级分类: 县(区、旗、县级市)
起始年代: 公元1731年
隶属: 天津市
经纬度: 位于东径一百一十七度一八至一百一十七度五五,北纬三十九度零九至三十九度三六之间。

介绍

宁河县自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分于宝坻开始立县。位于东径一百一十七度一八至一百一十七度五五,北纬三十九度零九至三十九度三六之间。东连丰润,西与宝坻毗连,北与玉田接壤,南临汉沽与渤海相望,系京津之东大门。 据史书记载,宁河县系退海之地,早在一万年前(大理冰期末期,全新世界的开始。)宁河县的大部分地区,还在茫茫大海之中。距今四千年的时候,才在海水回降中露出水面。由于地球上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海进、海退,使地处海滨的宁河县成为海陆交替地带,造成在宁河县原海滨地区出现大量的贝壳堆积和蛤塘。由于退海成陆,古代时期,沼泽、海流遍及全县境内,故有“泽国水乡”之称。近年来,在宁河县北部张广庄和县东北部的西己坨等地出土的原始文化遗物证实,早在夏朝以前,距今四千年左右,我们的祖先在宁河县境内就留下了活动的遗迹。 四千一百年前(公元前2100年),虞舜时期,雍奴县(今武清、宝坻、宁河)属幽州。公元前770—221年春秋战国时期,雍奴县属燕国。秦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雍奴县属幽州之渔阳郡。后随朝代的更迭,宝坻县(含宁河)的隶属关系也变化多次。自清雍正九年(1731年)以宝坻之梁城所(明时称梁城守御千户所)为宁河县,由此建置至今。境内主要河流有蓟运、潮白、金钟、青龙湾、还乡、小新等六条主要河道,灌溉着近七十万亩耕地。京山铁路和津榆公路由县内通过,全县交通比较便利。 由于地势低洼,又临渤海,土质盐碱脊薄,自古盛产海盐。据历史记载,远在公元九百二十五年(五代唐庄宗同光二年)就为开发盐产在芦台设场。芦台盐始于唐,而盛于辽金,以长芦盐驰名全国。由于境内河流较多,漕运兴起较早,早在公元九百年左右,各地送交皇粮的漕船经常蜿蜓驶入蓟运河源源北上,直抵京都。宁河的漕运为历代皇朝经济发展和加强北部防务起到重要作用,也促进了宁河县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境内的芦台,史称“京都东部之重镇,人烟繁庶,货物茂实,其地五方集处,不独甲于宁邑也。”后又有“金宝坻、银武清,不如宁河(指芦台)一五更”之说,可见当时之盛况。由于宁河县地势低洼,河流密集,境内盛产芦苇和鱼、蟹,多年来在人们口头上传颂着“宁河三宗宝,银鱼紫蟹芦苇草。”用芦苇织成的苇席远销全国各地,特别是在东北享有盛誉。银鱼和紫蟹经常输入京津市场,蜚声传于北方各大中城市。由于宁河县地势低洼,适于种水稻,早在十四世纪中叶,就有人开始试种水稻,后因经营不善曾中断一个时期。到清雍正年间,又有人提出营田种稻,几经挫折才逐渐成功,因产量高、米质好,种植水稻的人越来越多,后来成为宁河县主要农作物之一。因此,宁河有“鱼米之乡”之称。 宁河县虽无名山大川,但它濒临大海,河流密集,历史上也曾有过名胜古迹。县志载宁河县有八景,即“海天东胜”、“文阁回澜”、“芦台玉砂”、“潮河银练”、“宁沽樵影”、“江口渔歌”、“七里烟波”、“北塘双垒”,从不同侧面记载了宁河县的自然景色,反映了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勇于斗争的高尚品德。除此八景之外,芦台镇中街有三阁:东阁、中阁、西阁。镇内还有十三座庙,即:文昌阁、宝塔寺、天齐庙、白衣庵、财神庙、关帝庙、龙王庙、药王庙、三官庙、萧神庙、六道庙、魁星楼、盐母庙。解放后,这些庙宇有的改建成中、小学,有的改作它用,有的因年久失修逐渐倒坍。此外,县内建筑最宏伟的是丰台的天尊阁。阁为三层,高十七点四米,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康熙年间,在阁的底层供奉着元始天尊的神像。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时,阁周围的房屋尽皆倒塌,而天尊阁如鲁殿灵光,巍然独存,是震区仅存的古代高层建筑,它为研究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抗震性能提供了很好的资料。故此,一九八二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重修,并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河县初建县时,县城设在宁河镇,无城墙,四面环水,以水为城,城西架石桥以通往来。因为此镇距公路、铁路较远,交通不便,于一九四九年解放后将县城迁至芦台。 宁河县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境内有远近闻名的芦台一中(前身为宁河县中学)早在民国初年由乡绅、军阀和社会贤达人士集资办起的一所私立中学。一九三八年改为县立,一九四〇年改为河北省立。第一任校长张石葛。一九一九年省教育厅派杜书田为校长。杜书田老先生在该校任校长三十年,兢兢业业,惨淡经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学校,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由于校风严谨,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均列全省前茅。到现在七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的输送到全国各个高等学校,有的在各级部门担任领导工作。一九五〇年芦台又成立了师范学校,为小学培育师资。一九五四年改为中学,即现在的芦台二中。一九五六年丰台、宁河、潘庄皆成立了中学,以后由于就学人数日渐增多,学校也随之不断的建立,仅芦台就有中学四所,师范一所,小学七所,一九八八年下半年又成立了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一所。此外,各乡大都有乡办中学,小学则村村皆有,教育的发展壮大,真有一日千里之势。 纵观宁河县的历史,曾经出现过不少有名人物。远的不说,清末以来至今就有四、五十人之多。如清嘉靖武举、近代史上著名的定海三总兵之一王锡朋,清光绪丙子翰林高庚恩,清光绪庚辰、殿试二甲第一名翰林戴彬元,积极参加维新变法活动的清光绪进士王照和五四运动时期天津最早的共产党员和党组织创建人于方舟、卢绍亭等。当代,本县籍和长期活人在本县并有较大贡献的客籍人士中,地(师)省(军)级的干部有:李青、黎明、伊敏、刘舜华、武宏、石青、谈立人、李恩葆、鲁志、朱奎、马良等人;文化教育界全国知名人士,有经济学博士侯树桐、物理学家于敏、水利学家李丕济、修建中印战略公路工程师李家驹、数学学博士冯克勤、生物医学高级工程师周思敬、地质学家吴凤鸣、核能技术副研究员孙世仁、地理学副研究员郑长在、著名记者张高峰、著名画家李昆璞、李仲云、周思聪、著名剧作家丁一三、著名工人作家万国儒、诗人郑愁予、盆景艺术专家苏本一、著名话剧演员张瞳、评剧演员王曼玲,以及经济贸易界著名人士白福耕、张震等。 宁河建置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虽然时间较短,但是变化很大,特别是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发展速度更是一日千里。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兴修水利,开荒造田,与沥涝盐碱作斗争,改变了过去“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在斗争中摆脱了穷困,取得了温饱,过上了幸福生活。一九七六年七月廿八日凌晨唐山发生强烈地震,给我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人口伤亡和经济损失。全县共有一万六千余人遇难,四万多人受伤,四百零六个孩子成为孤儿。房屋震毁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工业设备毁坏百分之八十一,农业设施也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仅芦台镇直接经济损失就达一亿二千万元。震后,广大灾民在党的领导下,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转。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河县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努力发展生产,从温饱走向了富裕的道路。一九八五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三亿四千三百七十五万元,相当于地震前(一九七五年)的二点七倍。粮食总产达到二点六亿斤。财政收入实现了二千七百二十四万五千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五百二十元,是震前的四倍多。宁河震后的十年是艰苦创业的十年,阔步前进的十年。工业、农业、交通、邮电、文教卫生,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城乡建设的成绩更为明显。十年间,为了宁河的新生,国家共投入恢复建设资金一亿四千万元。到一九八五年底,全县恢复建设累计竣工面积三百八十五万五千多平方米,其中全县共建成各类住宅三百一十四万五千四百多平方米,已有五万零一百多户搬入新居,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在恢复建设中,芦台镇内的街道也得到了重新规划,通过增辟新干道,拓宽路面,裁弯取直,在主干道路口设环行路和花坛,使镇内街道形成了宽窄相间,疏密有致,分布均匀,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目前,芦台镇层楼相接,雄伟壮观。尤以商业道最为繁华,两旁商店林立,街中短柏成行,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为繁荣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九八七年经国务院批准,宁河县又确定为经济开放区,这给宁河的发展更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预示了宁河县的美好前景。

知识出处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宁河文史资料·第一辑》

本文介绍了宁河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概况,包括宁河旧八景、宁河新八景、田庄坨古遗址、芦台稻史话、水运、渔业生产合作社、开滦矿和芦台闸口缘起、火车站史话、烟囱的故事、古建筑和庙宇、芦台一中、板桥小学建校始末、天尊阁与丰台小学、丰台木板年画考察记、丰台花会、芦汉会、宁河故教育家杜书田先生传略、津门知名画家李昆璞、王照的二三事、聂士成和苗如兰的一桩私案、白宝山的兰、四事、阎海的发家术、齐燮元的生平事略以及税收工作和武装斗争与税收的配合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市
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