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之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511
颗粒名称: 纪实之窗
分类号: I267
页数: 4
页码: 66-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纪实之窗的情况。其中包括冀东名将武宏、啜姓溯源等。
关键词: 七里海 纪实之窗

内容

冀东名将武宏
  王洛
  金钟河岸边的战火
  一九四七年五月,据侦察员报告,敌宁河县长兼保安队长王绍鹏,亲率三百余人,在南淮淀抢了大批粮食、鸡鸭和芦苇,用抢来的上百条民船装运,准备沿金钟河运往天津。据说,王绍鹏是河北雄县人,是当时国民党河北省主席兼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的外甥,他依仗权势,非常狂妄,一再扬言:“宁河有我王绍鹏,就没有你大武宏。”
  歼灭王绍鹏的时机已到。武宏迅速在桐城集结部队,令县属支队的宝坻一连在西堤头方向实施警戒,并做后援,宁河支队的一连和二连担任主攻,三连为第二梯队。在暮色苍茫中,部队从小庄河向南疾进。武宏率一、二连到达金钟河,顺河岸往东搜索。在赤碱滩(现在是赤土村)与胡张庄交界的地方,发现了敌船。武宏在描述这一次战斗时依然带着满腔的激情,仿佛一下子他又回到了那炮火纷飞的金钟河畔。
  武宏说:“岸上敌人的哨兵先发现了我们,大叫:‘谁?’排长蒋焕忠机智地反问‘你们是谁?’当时我们跑步快速向东展开。敌人先开了枪,于是,我们的步枪、机枪、手榴弹一齐向敌船开了火,敌人当时大部分还都在船上睡觉,我们一下扔了三千颗手榴弹过去,那次战斗主要靠的是手榴弹,子弹打了也有上万发,因为芦苇船一打就起火,几里路长的火光映着河水,像一条大火龙,敌人慌乱不堪,有的往水里跳,有的向岸上爬。这一仗俘敌二百余人,缴获小炮三门,轻机枪十挺,长短枪二百来支。敌宁河县军事科长仇小川被俘,敌伪县长王绍鹏跳入水中生死不明。宁河县群众把这次战斗编成了《火烧敌战船》的快板书,后来还编成了戏。
  “撤退时,惊动了当时驻南淮淀的国民党一个团,结果刚到了西塘头,就有国民党的一个营追上来了。我留下一连担任阻击。让其它三个连带上俘虏快速往北撤退。我对一连说,国民党这次主动送上门来了,给我狠狠地揍他们。那时我们的一个连已经有十来挺机关枪了,结果一会儿功夫就消灭了国民党的一个排。我一看差不多了,告诉部队赶快撤退。那时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马了,我上了马呼呼呼地没十分钟就追上了队伍!”武宏此时一边做着骑马的动作,一边爽朗地大笑,惹得屋里人跟着也一起哈哈大笑。
  “国民党打跑了,其它的增援部队一时也赶不上来。因为七里海里只有一条路,没有别的路可走。从那下来后,我给军分区报功,说在金钟河打了一次大胜仗,没伤一兵一卒,却消灭了三百多敌人。军区人哪信啊!刚好不久,曹诚参谋长来我们这里。我说,将咱们缴来的十多挺机关枪都给我摆在院子里,他们一看最后都信了……”
  汽车的故事
  一九四七年三月,武宏当时正率部队在宁河淮淀一带休整,当时的金钟河南岸胡张庄、赤土一带还属敌占区,那里沟壑纵横,苇塘密布。当地人多以渔猎为生,那时驻在塘沽的美军海军陆战队与国民党军经常到这一带来打猎,他们仗着手中有武器经常用卡宾枪往苇塘里乱扫、往水塘里乱扔手榴弹,由此伤人、伤牲畜之事总有发生,当地百姓怨声载道,纷纷要求县支队教训一下这群坏蛋。
  “这一天,我率了一个连,埋伏在赤土和胡张庄附近的盐碱滩边,大约十点钟时,路上开来三辆美军吉普,正好在我们的伏击圈里停下来。下来五个人,都是美国鬼子。有的拿着望远镜,有的提着猎枪,有的提着卡宾枪,嘴里乱叫着朝苇塘里乱射。我一声令下,大家从苇塘里一跃而起,举枪便冲了过去,美国鬼子一下吓呆了,不知我们什么时候从天而降。待他们明白过来,我们已经将他们的枪缴了械。当时只有五个美国兵,又没翻译,我们只好将三个美国兵押上车,我带着一个警卫员和一个通迅员坐在车上,另两个美国兵被部队押着步行往北撤。我当时还年轻才二十四岁,第一次坐车,看着部队走得慢,心想,汽车跑得快在外面兜两圈回来时间都富裕。结果便让美国人开车兜开了圈,结果这一兜可就兜出麻烦了,转了一大圈后我们又回到了原地。这时,再一看前面开来两辆军车,也分不清是国民党还是美国兵,朝着我们就是一阵乱枪,当时只有我们三个人,部队离得又远了,我定下神,心想跑是来不及了,三个人怎么也能干他一下子。结果我们跳下车,集中火力一阵乱枪,敌人见状掉了车头逃跑了。”武宏说到这儿,顿了一下,说:“当时年轻,事后想想真是后悔,如果敌人真要冲过来,就有可能当了俘虏,回到潘庄驻地,我向排以上干部做了检讨。”
  关于汽车的故事,武宏将军还讲过这样一件事:“那是一九四七年夏,我去遵化的西大营,蓟东军区司令部开会。会议结束时,在院子里看到停了几辆缴获的汽车。有人逗我说,武宏会开汽车吗?我说,会。他们知道我不会,就故意激我开两圈。上半年在缴获美军汽车时我看到美国人开过,所以上了车便学着鼓捣起来,谁知,还就将车开走了。可不知道当时水箱是空的,刚开出去十几米车便着了火,吓得我和大家忙扑灭了火。事后,我提着心跑到司令部找潘峰司令员去承认错误。潘司令只是挥挥手说,去去去,乱弹琴!我说,司令员,您放心,我烧了您一辆汽车,回头还您两辆,我武宏说话算数!
  “时隔不久,一次我们在北辰区双街附近设伏,先伏击了敌人的一辆满载物资的火车,当时在火车上共缴获了西药有十几箱,布匹四十多捆,香烟有三百多箱,当时大部分分给了六区群众,正当我们要撤的时候,忽然见公路上又开过来两辆卡车,我们急忙隐蔽。等车开到跟前我们一拥而上,因为我们都穿着便衣,敌人开始还不以为然,等他们明白过来,已然成了我们的俘虏。车上都是猪肉、香烟、白酒等。就这样我们押着敌车回到了大龙湾驻地。第二天,我们将两辆车都送到了军区。不久,一次开会时碰到了潘峰司令员,他风趣地说,你开坏了一辆,还两辆,还真有点办法啊!我说,是同志们共同努力,流血换来的。他说,现在当上团长了,别再耍小孩子脾气,任性胡来了!我说,司令员,我一定接受教训,再不乱弹琴了”。
  历史不会忘记
  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年间,武宏在冀东组织、参加了大小战斗有数十次。而这几十次战斗,对于武宏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来说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不可能每次战斗都记得清楚。当我问到在东丽区发生的一些小的“破交”战时,将军回忆起了其中的一些情节。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查阅一些历史资料,当年将军的一些战斗足迹又凸显了出来,我择选了其中的三件记述下来。
  一九四七年三月的一天夜里,县大队在大队长武宏的率领下带领三个连包围了小东庄的自卫团。小东庄自卫团位于铁路南,离铁路很近。当时的六区区小队队长魏义才和区武委会干事魏国亮带区小队及民兵四十多人随同县大队携带着担架配合县大队作战。这一仗首先切断了小东庄村东西两侧的铁路线,防止敌军的铁路装甲车增援。到了小东庄,部队迅速将村子围了起来,战斗打得很顺利,县大队队员无一伤亡。随后区小队及民兵负责将铁路沿线的通讯线都剪断,前后共剪下一千多斤。因为去时为了抓紧时间没有组织马车,所以电钱剪下后都是由区小队与担架抬着交到了军区,受到军区的表扬。
  当笔者将一九四六年的宁河县六区区划图摆在武宏将军面前时,他指着“小东庄”三个字一下子回忆起了当年的那次战斗。将军说:“那次战斗不算激烈,仗打得很顺利,我们将部队展开后,三个连一下子就将敌人的一个团包围了,枪缴得不多。可印象深的是那里的地形,沟壑纵横,水渠相连,部队行动很不便。因此我们出发前带了不少用木梯子做成的折叠式的简易浮桥,遇到沟壕将梯子往上一放,一展开,这个方法还真管用,部队可以快速通过了……”
  一九四七年三月,敌军粮城乡保安团,用搜刮来的钱财派人由市内购买机枪四挺,企图扩大武装。六区敌工干事刘启成等侦察到这一情况后报告给了县支队。县支队经研究决定,在敌扩编前消灭这股敌人。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县支队长武宏带领三个连由区小队配合,刘启成带路跨过金钟河,直取军粮城。军粮城的中心据点位于苗街村,周围设有电网和碉堡,驻有保安团几百人。
  部队到达军粮城北的兴农村时,支队长武宏作了战斗部署:三连首先出发,分两部分负责军粮城东西两侧的警戒,并炸毁铁路防止敌铁路装甲车增援:一连由苗街村东突破;二连进入刘台村北,经塘洼村向中心据点逼进;区小队组成担架队做接应。战斗打响后,东西两个连的战士如猛虎般冲了上去,并迅速地展开,很快便割断电网直逼中心炮楼。但在军粮城西担任警戒的战士没有及时炸毁铁路,正当战斗激烈进行时,敌铁路装甲车前来增援,顿时敌人的照明弹、炮弹满天飞,战斗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无法再和敌人战斗下去了。面对这种突发的战情,支队长武宏果断地下令各连吹起冲锋号迷惑敌人,一边却命令各连队迅速撤出战斗。这次战斗震惊了军粮城保安团,破坏了敌人的扩编计划。
  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区小队配合县大队袭击张贵庄机场。缴获飞机用大型炸弹六十余发、电线六千余斤。说到攻打机场的战斗,武宏将军的记忆已完全模糊了。但建国后,在他担任工程兵副司令员期间,他却主持修建了天津机场扩建工程,武宏说:“当时我曾先后三次亲往现场勘测、指挥。那时的机场是日军侵华时遗留下来的简易军用机场。进去后,就是一条简易的跑道,四下里一片荒野,工程进行得非常快,我们只用了三个多月就完工了……”这或许也算是武宏将军与天津的一份缘吧。
  啜姓朔源
  啜殿信
  公元一三九八年,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农历五月,明太祖朱元璋病逝。因太子朱标早逝,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五年立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就是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元璋皇子众多,生前把皇子分封到全国各地。燕王朱棣其人善战,被分封到北平。朱允炆继位后他从不把侄皇帝放在眼里,后因不满朝廷的削藩作法,起兵造反。
  公元一三九九年明建文元年农历七月,燕王朱棣发兵造反,至一四零二年明建文三年农历六月,历时三年,直抵南京,自立为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哪里去了?历史没有记载,只是说“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事实却是,在明建文三年农历六月,京城失守后,建文帝朱允炆命宫人放火焚宫,皇后赴火身亡。后建文帝乔装剃发扮僧人模样和随行人员,分两路,一路从鬼门出,由神乐观道士王升助帮助乘小船到神乐观,另一路从水道御沟而行,奔神乐观,后坐船逃往京口(镇江市)。
  建文帝朱允炆到京口小住,便秘密通知其三位弟弟到京口会面。不久,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坚、徐王朱允熙都秘密来到京口驿舍。见面后兄弟几个抱头恸哭,此时雷声大作、暴雨顿盆、江水暴涨、百舸停游。满堂哭声,被雷声雨声吞没,这里发生的一切无人知晓。傍晚,建文帝设宴款待三兄弟和一起出逃的人员。席间吴王朱允熥问皇兄:“意欲如何?”建文帝说:“诸王叔恨我,武将叛我,文官弃我从燕,良臣捕,贤臣诛,我意已决,一心向佛,云游天下,以经书为伴。今会诸弟一面,日后实难再见。望弟弟们小心从事,早做准备,我儿文奎,年纪尚幼是我子孙之根。托付程济去汴梁,代我育养,为安危改祖姓,传世子孙。习诗书懂礼仪,勿为仕宦,务商农,求生存乐在其中。”这时程济和太子朱文奎离席,同时跪在建文帝面前,请求皇帝赐姓,建文帝忙扶起程济说:“小儿安危先生任重。我应该拜谢与你,姓氏还是程先生提个字吧。”翰林院编修程济没有推辞,沉吟了一会,说:“此地是京都门户,京口(镇江市),取口字为首,刻记改姓之地,取万岁帝号文字去点为皇帝去发之象,为又字,莫忘帝变之因,又字叠并,为兄弟聚首落难泣泪之样。合为啜字,意有吃吃喝喝永享口福之含。此姓帝意如何?”建文帝笑说:“好,就姓啜也,让子子孙孙都知道曾遭之不幸,五百年后啜氏遍布九州,都是允炆子孙。”
  翌日晨,建文帝起程,过六合(江苏六合县)至襄阳,往云南。朱氏三兄弟与兄允炆泣泪相别,各回府地,同年农历八月,兄弟三人的封爵全被燕王不同程度予以削废,以后也都非正常死亡。程亨和太子文魁与建文帝同行,后改道去汴梁,隐姓埋名以教书和帮人写文书为业。公元一四零三年,燕王朱棣迁都北平,改年号为永乐元年,帝号成祖。明成祖在农历二月下诏把北平改为北京。
  镇江城,当时有谣传,“靖难生永乐,京口变镇江,京字带北去,口字搁姓旁。”可人们很少知道其中的缘由,实际意思是:京字被燕王明成祖迁都带往北平,将北平改为北京,口字是建文帝,拿去作为姓氏的偏旁了,所以京口的城名就不存在了,改成了镇江。
  栏目责任编辑:袁野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