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509
颗粒名称: 散文天地
分类号: I267
页数: 18
页码: 46-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散文作品情况。其中包括七里海母亲海、高山流水墨缘情、远处的靓山(外二章)、走基层散记——我眼中的电视新闻人、采风宁河后大安、十字绣、举手之劳等。
关键词: 七里海 作品 散文

内容

七里海 母亲海
  运志阳
  千百年来,宁河的人们在七里海身边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守着这孕育生命的风水宝地,就像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感受着沧桑老人心跳的旋律。
  一提到海,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碧波万顷、白帆点点的壮观情景。其实,七里海就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大洼淀。每当春天到来,躲在土层里憋足了劲的芦锥,就悄然探出头颅,像一支酣畅淋漓、饱蘸油彩的画笔,日夜不停地给大地涂抹颜色。先涂一层鹅黄,再抹一层浅绿,倏尔,又变成黛绿了。到了仲夏,茂密成荫的芦苇长到一人多高,芦杆婀娜,芦叶苍翠,芦梢上各种小鸟唱歌跳跃,阵风吹来,整个芦荡碧浪翻滚,奔腾不息,倒真成了烟波浩渺的大海哩。
  我的老家是潘庄镇西塘坨村,村前有一条宽敞、结实的大堤,堤的前面就是七里海。儿时我经常和雨生、来好等小伙伴们钻进莽莽芦荡,或捕鱼捉蟹,或采蘑捡鸟蛋,非常惬意。有一次,就在我们背着沉甸甸苇篓准备回家时,却不知不觉地迷路了。我们走呀走呀,一直在里面打转转,犹如误入了奇诡的迷宫。雨生忽然眼睛一亮出了个好主意,于是,我们就像小猴子摘月亮似的,一个顶着一个,把头探出苇梢辨别方向。突然最下面的来好承受不住重压倾倒了,我和雨生也随之扑通扑通地摔了下来,三人几乎同时掉进一条大沟里,就像三只落水的野鸭,扑腾来扑腾去,把一旁的二胖笑得前仰后合。倒也没白折腾,不一会儿,我们终于从芦荡里走了出来。
  在那贫困如洗的年代,有时大人们也会忙里偷闲,去七里海捞点外快,用来添补拮据的生活。我们生产队有一位运奶奶,从辈分上说应该是我的曾奶奶,她虽然年过花甲,但手脚勤快,身子骨硬朗。一天上午,运奶奶提着一个苇篓,腋窝还夹了一条布袋,迈着还算轻盈的脚步,独自一人走进了芦苇荡。当日头已经偏西时,还未见老人回来,这下,可急坏了家里人。全队上百名社员都出动了,大家敲着铜锣,呼着喊着四处寻找。原来,运奶奶也迷路了,白天饿了嚼几口蘑菇,渴了喝几口渠水,可到了夜晚就难耐了,铺天盖地的蚊虫袭来,任凭你不停地拍打,也无济于事。老人急中生智,用泥土把自己抹成了黑脸包公,然后把身子扎进水中,就这样在水沟里煎熬了一整夜。她的的四个儿子眼泪哭干了,嗓子喊哑了,也不见母亲的踪影。当第五天头上,人们才在芦荡深处一个摇摇欲坠的废旧窝棚里,找到已经奄奄一息的老人。大家用早已准备好的笸箩,系上绳子,穿上扁担,把运奶奶抬出了芦苇荡。
  七里海也有“风在吼,马在叫”硝烟弥漫的年代,一九四七年初,武宏领导的县大队神速出兵,一举捣毁了盘踞西塘坨村西大庙的反动地方武装红枪会,消灭、俘虏敌人共六十多人。第二天,驻扎潘庄镇的国民党正规军一个营的兵力,分三路开到西塘坨村,报复、围剿县大队。上千名军民早已接到通知,并迅速转移到七里海深处。敌人见村子里空无一人,就在村西边架起小钢炮,先朝东大庙开了一炮,顿时,碎石横飞,浓烟四起,紧接着,又朝七里海芦苇荡开了一炮。当时正值芦花飘絮的隆冬季节,如果炮弹炸响,整个白花花芦荡一定会变成火海。谁也没想到,炮弹一头扎进泥土就无声无息了,人们有幸躲过一场灾难。敌人一无所获,只好悻悻然收兵了。
  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周恩来与于方舟结下了真挚的革命友谊,周恩来曾多次到俵口村于方舟家中,二人划船到七里海芦荡中商谈革命大计。
  一九二零年秋,潘庄镇东塘坨村民李永信在七里海官沟渡口,把被反动当局追捕的周恩来等人从俵口一侧,摆渡到东塘坨一侧,并用渡船送到芦荡深处隐藏起来。临别时,周恩来给李永信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革命胜利后找周恩来”。遗憾的是李永信不识字,虽然纸条让人看过,但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等全国解放时,那张纸条已经无从查找。
  我曾经在潘庄、北淮淀两个乡镇工作近二十年,几乎走遍了七里海的每一条沟沟叉叉,一次次被她的深邃与妩媚所折服,儿时的朦胧变成了实在的清晰。现在提到七里海,京、津一带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这不仅因为宁河出了于方舟、于敏、冯克勤、武宏等历史名人,也不仅因为这里盛产七里海河蟹,还因为七里海是一九九二年被国务院批准的湿地与古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三大著名古海岸之一,是天津面积最大的湿地,也是京津冀空间发展战略“南北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宁河县西南部的七里海,被俵口、七里海、潘庄、北淮淀和造甲城五个乡镇所环抱,总面积约为一万公顷,潮白河由北至南穿流而过,将七里海分为东海和西海。七里海自然风光秀美,充溢着原生态的野情、野景、野趣、野味,给人一种恬静之美,秀丽之美,朦胧之美。漫步潮白河大堤举目远眺,展现在眼前的是广袤无边的翡翠世界,芦苇茫茫、碧水粼粼,百鸟云集,野趣横生,一幅北国水乡的迷人画面。
  七里海还是鸟类的天堂,栖息、繁衍着一百八十多种鸟类。其中,天鹅、白鹳、灰鹳、金雕等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鸟类三十多种。这里还具有典型的古海岸特征,牡蛎滩、贝壳堤和古泻河,构成七里海三大自然景观。牡蛎滩自然遗迹规模壮观,排列清晰,令中外专家叹为观止。上世纪七十年代,北淮淀乡乐善庄村民修渠时,挖出一条全长十二米的鰛鲸遗骨,经考古专家证实,距今五千年以前,七里海与渤海是连在一起的。
  七里海自然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就有“七里海三件宝,银鱼、紫蟹、芦苇草”之说。当地百姓最得济的还是芦苇,每亩产量一般在五百公斤以上,不论作为造纸原料直接批发,还是加工成暖箔、苇箔、苇席、苇篓等编织品到市场出售,都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人们吃的穿的,花的用的,都离不开它,要不咋亲切地称之为“铁杆庄稼”呢!
  七里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潘美墓、红心堤、八卦沟等历史文化遗存,海蟹救驾、神龟闹海、麒麟镇妖等民间传说,无不透着神奇、神话色彩。七里海湿地文化、捕捞文化、编织文化、食文化等则蕴藏着现代文明气息。七里海还具有光辉的革命传统,被誉为“津门之星”的天津共产党组织创建人于方舟,就出生在七里海畔的俵口村:武宏县大队在宁河一代奋勇杀敌的动人故事,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红族谱》作者梁斌,早年曾在宁河创作长篇小说《翻身记事》等作品;于方舟故居、于方舟烈士墓、七郎墓等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游人参观、瞻仰的热点。
  如此美丽多姿又颇具内涵魅力的七里海,人类应该对她倍加珍惜并加以开发利用。近年来,宁河县委、县政府积极打造七里海旅游品牌,从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到旅游服务等方面,都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芒。它集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将鸟岛、百草园、湿地公园和星罗棋布的鱼塘、蟹池连成一片,成为天津市又一旅游观光的新热点。尤其湿地公园和鸟岛,以其恬静秀美,自然天成的特征,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在茂密的青草丛,清澈的芦苇荡,众多的野鸭、白鸥、灰鹳,或三五成群,或成双结对,有的忙于衔草建巢,有的逍遥追逐嬉戏,还有的静静游在水面,全神贯注地捕食,只要发现目标,准能把鱼虾啄住,送到嗷嗷待哺的幼鸟嘴里。游人或坐上游船,或漫步观景天桥,呼吸着清心沁肺的新鲜空气,观赏可爱活泼的珍禽起落翱翔,俯视翠色欲流的芦苇婆娑起舞,远眺波光潋滟的湖水闪烁涟漪,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感油然而生,令人目酣神醉,流连忘返。
  在七里海钓蟹也是一大趣事,七里海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具有肉嫩、膏红、味鲜的特点,早在清朝时就是宫廷贡品。今年国庆节长假期间,我陪北京的客人来到乐善庄村一家垂钓园,只见一汪池水被苇箔圈起,池边一个个马扎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太阳伞把池塘点缀得十分美观。我们每人手拿一把或多把钓竿,钓竿一头系着绳子,绳子一头拴着钓饵,只要绳子一晃动,准是河蟹吃食了,就得顺势往上拉,河蟹刚一露出水面,再用小抄网捞进网里。不到半天时间,我们几人就钓到三十多斤又肥又大的河蟹。
  垂钓园主人是一名姓李的小伙子,他一边用竹篮、苇篓为客人打包,一边喜滋滋地晒出业绩:啧啧,才半天时间就入账三万多元。在一旁给小伙子打下手的是他的父亲,老李今年六十多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庄稼汉,他看着儿子点着大把大把的钞票,笑眯眯地对我说:“我土里刨食干了大半辈子,这么多年的收入加起来,也不如儿子一天挣得多。”
  中午,我和客人在蟹池旁边的露天餐桌,享用了七里海风味餐:有蒸河蟹、苇蘑炖小鸡、炒养殖大雁蛋、饽饽熬小鱼、小葱蘸酱、河蟹面……大家一边品尝渔家美食,一边欣赏七里海美景,客人们脸上无不荡着陶醉的神情,连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似乎对家乡有了新的感悟。这时,客人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大男孩走到我跟前,他忽闪着一对大眼睛说:“大大,我想过几天再来,带着我的几个同学到七里海找您。”我连忙笑着说道:“中,你们啥时来我都欢迎。”
  风光旖旎又饱经沧桑的七里海,有着母亲般博大胸怀和慈祥面庞,她用她那甘甜的乳汁,不知疲倦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宁河儿女,孕育了灿烂多彩的七里海文化,装点着美丽的津沽大地,默默地为中国乃至世界做着贡献。
  我爱你——七里海母亲!
  责任编辑:毛毛
  高山流水墨缘情
  童乃望
  一
  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酷爱书画艺术。虽不擅笔墨,但钟情于广猎华辞美卷,二十余载乐此不疲。一幅幅佳作和墨宝在我眼中争奇斗艳、瑰丽璀璨,或雄浑恣肆、或轩峻壮丽;亦或景色幽奇、细媚绚烂;无不锦绣盈目,气魄浩然,为我构筑起怡然自悦、超凡入圣的精神世界。
  一个偶然的机会,毕冠良这个名字闯入我的视野。或许这就是一个机缘的开始,让我和冠良二十年后相遇相识,圆了心中的一个梦。
  九十年代末,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知道我的喜好,拿出几幅墨宝让我欣赏。我当即眼睛一亮,几幅篆书写的工整有力,行楷、行草落落大方,字里行间无不让人感受到笔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卓尔不群的人文情怀。
  三幅字的落款上方都有一枚通红的、圆圆的篆体“毕”字印章,就从这一刻起,毕冠良这个名字便像一柄鼓棰重重地敲在了我心上。
  我细细观赏这三幅墨宝,眉目间不自觉的露出近乎渴求的神情。朋友见状,爽朗地一笑说:“瞧你这副馋涎欲滴的样子,要是喜欢就送你吧。”说话间又拿出一个纸卷,“这几幅也送你了。”
  正像古人所说,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水。朋友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如获至宝般欣喜若狂,也在心里赞叹朋友的慷慨大方。
  回到家里,和夫人小心翼翼打开纸卷儿,逐张揭开,奇迹出现了。一幅仿佛在春风中摇曳的墨竹斗方呈现在我的眼前,朱砂印泥清新的墨香一下子沁入我的心扉。墨竹上的一笔一式无不显现出钟灵毓秀的神韵,那股特有的气质真的让人如入芝兰之室。
  激动过后突然间略显失望,后面的四幅字只有落款,没盖印章。收藏者也好,喜欢者也罢,都知道艺术家的印章意味着什么。可我转念一想,我把“孩子”抱来了,却不知道孩子的父母是谁,当属一大遗憾。又或许这是上天刻意留下的悬念,让我多了一份期待。
  那时候,虽没和冠良谋面,但我和冠良的书墨情缘就从此生根发芽了。
  二
  我博客的昵称是“朝花夕拾”。每天闲暇之余,坐在电脑前,假作文人,舞动着笨拙的“二指禅”,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和朋友们发发纸条聊聊天,缓解自己一天劳累的同时,也结识了好多网友。
  有一天,我习惯性的打开自己的博客,发现博文下面有一条回复,署名毕冠良三个字一下子让我激动不已。我的心为之一颤,莫非他就是我二十年前在心田播下的那颗书墨情缘的种籽?而今枝繁叶茂耸立在我面前了?
  我真的不敢相信,偌大个中国,同名同姓的人不胜枚举,他真是那位埋藏在我心中近二十年的毕冠良吗?
  为了保险起见,我在百度里快速地输入毕冠良三个字。打开网页,数十个关于毕冠良书画艺术的简介呈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早已印在我脑海里那个圆圆的篆体毕字印章我是再熟悉不过了。还真就是我“认识”的那个毕冠良!
  惊喜之余,我立刻给他发了纸条,向他核实一些信息。五大后他反馈的信息出现在我的博客上,果然信息相对天衣无缝!
  当时海峡两岸‘富春山居图’的故事炒得火热,难道我俩的缘分是第二个‘富春山居图’的故事?这种神奇,就像冥冥中上天在穿针引线一般。当我告诉他手里有他二十年前的书画作品时,火速收到三个字:不可能!
  当我把字画的来龙去脉告诉他时,他再次回复:当年的我在书画界也就相当于现在学前班水平,谁会把我的作品留到今天?麻烦您把作品发到博客里吧,我要印证一下,如果真是我的作品,您来北京,我给您换成我现在的作品。
  我高兴的说:“您还是先把联系方式告诉我吧,我要亲自带上作品登门拜访,送您二十年前‘学前班’的‘童真’!”
  我带上冠良的作品,风风火火如同进京赶考般驱车前往。当我走进墨香四溢的中国画创作院艺委会主任毕冠良工作室时,见一位带有时尚艺术家气质、相貌俊朗、身材伟岸的中年人站在画毡前,聚精会神的描绘着神州大地的锦绣河山。
  冠良听见脚步声回过身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我的面前,高兴地笑着说:欢迎欢迎,这两个多月,我每天都期待您的到来,茶余饭后我每天都在和我的家人同事们讲述着咱哥俩这段传奇的故事。
  寒暄过后落座,冠良端上早已备好自己精心熬制的奶茶,在我惊愕之余冠良解释说这都是夫人卢俊教他的手艺。毕夫人是来自呼伦贝尔的蒙古族姑娘,博士后,现在石油管理学院任教,中年得子,儿子图图刚满两岁,生活很是幸福。怪不得百余平米的画室,除了奶香再也闻不到墨香的味道。论年龄我比冠良年长一岁,冠良边给我续茶边口口声对我叫着四哥。和我同去的司机卢倩为之动容地说:你们俩哪里像二十年没见过面啊,分明是久别重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母所生。听完卢倩的调侃,我和冠良哈哈大笑,虽然兰亭不在,此情此景却胜似兰亭!
  茶过三巡,我手拿冠良早期书画走到画案前,逐一打开,冠良认真端详着早已淡出自己记忆的作品,他的眼神里放射着异样的光彩,仿佛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于回到了身边般激动。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虽然不如我现在的书法作品苍劲有力,但现在我还真的写不出这样的字了。”
  我接过话茬开心地笑着说:“四哥今天来就是完璧归赵的,谁的‘孩子’谁抱走吧。”冠良说:“不!虽然我同时期的作品可能就您这几幅,但它跟随您二十来年不离不弃,我不但不能收回,我还会更加感谢您的执着与真诚!还是放您那吧,就让这几幅作品当做兄弟俩相识、相知的物证吧。”
  冠良拿起那方二十年前用过的篆体毕字印章,在自己心爱的早期作品上,逐张深情地打上了再也抹不去的、留作历史传奇的‘烙印’。冠良把我领到画墙前,手指一幅四尺整幅山水说:“四哥,如今您也搞艺术了,今天我送您两件东西,一是这幅作品,二是我去景德镇创作了一个釉下彩的青花大梅瓶,这两件作品我已经给您准备好长时间了。”
  我一惊,脱口说道:“四哥知道你如今是书画艺术大家,画作每平尺逾万。那件大梅瓶更是孤品不能用金钱来考量,无功受禄我承受不起,还是把这两件作品托付给真正懂艺术的收藏家吧。”
  冠良谦恭动情地对我说:“您就是我心中最好、最懂艺术的收藏家!我们这些所谓书画艺术家,离开钱活不了,但是光认钱又失去了艺术家应有的品质。我当过警察,当过杂志的主编,当过律师等等。我可以放弃年薪上百万的工作,但唯一让我没有放弃的就是对书画艺术的追求与探索,还有小说、散文、诗歌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创作。我的个人宗旨是,在服务和符合大众“口味”的同时,能够养家糊口,能够与朋友同乐,能够把自己对艺术的追求有所升华就足够了。您说我是大家,我真的自愧不如,我的导师杜大凯、龙瑞、刘牧等等那些先辈导师们才是真正的大家。二十年前在书画界我是学前班的,现在我依然还是个学生,不管是书法还是画作,只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我就知足了。就算大多数书画收藏者、爱好者选择了我毕冠良,我也只能算在艺术的追求上有了一点点进步,但我永远不想当大家!唯物、唯事都讲究道法自然,一切还是像咱哥俩的今天相逢一样,情未尽,缘未了,顺其自然吧!”
  三
  时光荏苒二十载,毕冠良已经是响铛铛的当代艺术家了。但是给我的印象还是如那几幅墨宝给我的感觉一样——真实。兄弟朋友之间没有一丝虚假,没有一点距离,相敬,相知。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这事还真得感谢墨缘。
  然而“缘由天定,份在人为”,缘摆在这儿了,我们俩心甘情愿地自投罗网了,这即是投缘!一如既往的纯纯粹粹,一如既往的相敬相知,剩下的交给时间。
  我的办公室里到处都能看到毕冠良的元素,朋友问我毕冠良到底是个什么人物,我告诉他,那是我兄弟,我们认识了二十年的兄弟!
  棋胜一筹风光满,艺高一筹红透胆。衷心希望冠良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我想,什么时候有了空闲,和冠良寻一处静谧所在,围炉而坐、煮沉水、斗旗枪、写青山、临墨妙,悠悠然自得其乐,体味窗外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的妙处,人生佳境也不过如此吧。
  责任编辑:毛毛
  远处的靓山
  杨树明
  一场夜雨把天空洗得湛蓝,连碧绿的平原都为之逊色。
  天刚亮,大街上有人扯着嗓子喊起来:
  “北边儿亮山啦!”
  “快看亮山呀!”
  太阳出来了,像刚出浴的美人儿,光芒是那么地柔美。
  不用站在房顶之类的高处,站在村子的小街上,放眼远望北边的天尽头,地平线上凸显一溜齐刷刷的远山,像乳儿萌生的牙齿,像魔幻般的海市蜃楼,若隐若现,朦朦胧胧,却是真实存在的。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亮山。
  我的家乡是冀东平原上一个普通村落,阡陌纵横,河渠交错,一马平川,是一处宜农耕的好地方。往北二百多里地就是横亘华北平原的燕山山脉,在平时即使爬上村里那棵四丈余高的老槐树顶尖,断然望不到二百里外的山脉。
  每逢亮山,全村老幼都高兴。按照老一辈人说法,这一年亮山次数多、亮得明朗,预示一年里风调雨顺、人畜平安,年景肯定不错。
  亮山大多出现在春夏或夏秋之交,一场大雨后天空初晴,雨水把大气中的尘霾洗刷干净,地面上升腾纯净的水汽把远处的山峦折射放大,是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自然现象。
  我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父母亲是地道的农民,经营着三十多亩承包田。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忙于播种,秋天忙于收获。逢上好年景收获颇丰,欠收年景也饱腹有余。
  父亲是典型的北方庄稼汉,耕耘耪耙是硬手,地里的活计每一样都拿得起来。就有一样不好:大男子主义。尤其是烧火做饭之类的家务,从来不着手。他始终固执地认为,围着灶台转是娘儿们的事情。于是,母亲就很辛苦了,她有些柔弱的肩上负担不轻,统揽全家老少吃喝拉撒一应家务事,累得直不起腰,还要和父亲一起下地干农活,撒在地里的汗水不比父亲少。
  那一年,我考取县城中学宿读,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乡下家园。以后又考上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个省会城市安家落户。我感觉,成年累月置身声音噪杂、空气混浊、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仿佛置身钢筋水泥的森林,有时憋闷得几乎窒息。
  我的心情不禁悲怆起来,像游子孤置海外。怀念儿时母亲缝制的粗布衣服,粗瓷碗里的棒渣儿粥和老咸菜,硬邦邦、热乎乎的老土炕,更怀念雨后亮山时的开心一刻。
  后来,我忙里偷闲地回老家几次,看望年迈的父母。可惜,由于季节不是时候,终无缘看得亮山。
  我怀念亮山。
  几年前,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远处的靓山》,投寄一家文学杂志社,可惜被退稿了。搬了几次家,手稿散佚了,不知所去。记得描写过一大段靓山的景色——哦,我故意称之为靓山。“靓”者,散发着光彩魅力的美丽。还记得那篇短篇小说描写的是夏秋之交的亮山。那是一个稻黍成熟的季节,庄稼人不太喜欢雨水了,下雨会让熟透的籽粒吸收过多水分而发霉。但这个时节的亮山景色分外迷人,雨后初晴,秋风送爽,水净天蓝,一行大雁从远处的燕山往南方飞去,天地间显得格外空阔明朗。
  亮山了!北边天地接壤之处的山峦仿佛就在眼前。
  对了,题目是远处的靓山,而我却说了远处的亮山,可谁叫我用“靓山”形容亮山呢?
  奶奶曲儿菜
  在我的家乡人们管这种野菜叫“曲儿菜”。
  奶奶在世时经常说:过去老百姓过苦日子,把曲儿菜当济命的食儿,曲儿菜味儿也跟着苦啦!
  每年初春时节,清明一过,奶奶成天念叨:老天爷快下一场春雨吧!让地里曲儿菜长出来吧!
  那年初春,奶奶虔诚的念叨灵验了,老天爷真的降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
  一夜之间,春雨就把野地染绿了。等到天晴日出,漫野披上一层神奇的绿装,柳枝青青,桃红柳绿,芳草萋萋。喜欢踏青的人们纷纷出户,来到野外漫步,呼吸带着青草味儿、雨水味儿的新鲜空气,顿感五脏六腑涂满万金油。
  “蛋儿,快起来!挖曲儿菜去!”清晨天刚亮,奶奶就把我从被窝里拎起来。
  去野外挖曲儿菜的道路是一条不宽的土路,雨后路面有些泥泞,奶奶一双小脚儿像一副捣蒜锤儿,往前面奔得飞快。我手里拎一个小柳条篮,篮里有一把小铁铲,只有一溜小跑才能跟上她的步伐。
  曲儿菜长在朝阳的野坡堤埂上面,两三片嫩绿中泛紫红的叶儿破土而出,很是鲜亮抢眼。挖曲儿菜的时候,我和奶奶有严格的分工,我眼尖负责寻找“目标”告诉奶奶,由她动铲把曲儿菜挖出来,放入我拎的篮子里。奶奶挖曲儿菜很有门道,贴着曲儿菜根斜向下铲,从土下约一公分处带少许根茎挖出来。奶奶说这样挖法儿曲儿菜不散叶,还不伤根脉,再下一场雨照样长出来。她说,挖曲儿菜就像老百姓过日子,拿捏好分寸才能细水长流,吃穿不愁。
  趁着曲儿菜鲜嫩,我和奶奶每天到野外挖曲儿菜,奶奶说这是老天爷对老百姓的恩典。
  一连多天,我家餐桌上曲儿菜“唱”主角。曲儿菜蘸黄酱、曲儿菜掺玉黍面饽饽,一锅绿汪汪曲儿菜清汤,吃得全家人满嘴都是苦味儿,说话时免不了有些微词。
  “开春儿升地气易生瘟,多吃点儿曲儿菜避瘟,不染杂病!”奶奶在饭桌上絮絮叨叨地开导全家人。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旧事了。
  当年,我和奶奶挖曲儿菜的野地早已变成居民小区,漂亮的楼房鳞次栉比,宽敞的马路车水马龙。农贸市场上偶见小贩兜售曲儿菜,用奶奶话说“猴儿贵”,且没有当年那种新鲜味儿了。更让奶奶困惑的是,过去老百姓“济命的食儿”,如今身价娇贵了,当一道菜肴摆上酒楼饭庄的筵席。
  奶奶命好,过上了改革开放时代的好日子。整天一日三餐,喝牛奶、吃面包,精米白面,肉蛋蔬菜,四季水果,由我们孙辈孝敬。奶奶享晚年的清福,有一件事情使她终不释怀,吃不到当年那么鲜嫩的曲儿菜了。
  “蛋儿,你说曲儿菜大号叫个啥?”
  有一天,奶奶唤我乳名突然问我。奶奶所说的“大号”就是学名,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把我问住了。我查阅资料得知:曲儿菜学名苣荬菜,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叶子互生,广披针形,边缘有不齐的锯齿,花黄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奶奶高寿,九十八岁那年辞世。临终前说:“蛋儿告诉我那个大号忘啦!只记得它叫曲儿菜……”
  灵动的风铃
  我家有一个风铃,是我去国外旅游买回来的。它没有什么复杂的构造,由五根钢管组成,一个薄而宽阔的木片垂直悬挂在钢管下面,足有成年男人巴掌那么大。
  奇妙的是,风铃对风的感知非常敏感,即使是细微的风,它也叮当有声地响起来。
  风铃的声音很美,很悠长、很纤细,像小溪流水一般美妙动听。即使啼闹不止的婴儿,听到这种声音,也会在襁褓中安然入睡。
  风奏响风铃的音乐,风铃像一位技艺精湛的理疗大师。在酷暑难耐的盛夏,听到这种美妙的声音,顿觉周身清凉、爽快,原本烦躁的心境也渐渐冷却、平稳下来了。
  世上万物本无绝对静止,无处不在的空气也在流动。空气流动产生了风。风来无影去无踪,没有形象,没有声音,是风铃使风有了这一切。使人感知到,原来风还有如此的魅力。感谢风铃用音乐搭起一座桥梁,一座人与风交流的桥梁。
  任尔东西南北风,风铃都感知到风的存在,奏响一曲悦耳音乐,欢愉地告诉人们风来了。它的忠诚和职守,使人感动,使人觉得自愧不如。
  风铃的声音是风的音乐,使人追思过去,遥想未来。古人感叹,人生似流水,逝者如斯夫。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来去匆匆,如风一样地流过。岁月蹉跎,生命短暂,庸者碌碌无为,强者打拼一生,用生命的力量拨动生活的“风铃”,奏响一曲壮丽人生的乐曲!
  我敬畏风铃,就像敬畏先哲传下的一件圣物。如果说,风是上天差遣的信使,风铃奏响的就是天籁之音。只要你用心聆听,风铃的声音是多么美妙,好像向人们诉说着娓娓动听的故事,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参悟。
  我们需要安装一颗心灵的风铃,感知生命的脉动,尊重生命、珍惜人生,热爱生活,为生命与生命的幸运碰撞而雀跃,为人与人的机缘相会而感动。
  风铃的声音是间断的。只要世界上存在着风,风铃的声音是永恒的。因为有了风铃,风虽然吹过了,留下了美妙的声音。风铃是灵动的,就像人生每一步岁月的脚步,都会那样真实地存在。
  祝愿我家的风铃永远奏响动听的音乐!
  责任编辑:毛毛
  走基层散记
  ——我眼中的电视新闻人
  李鸿旭
  暑假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跟随我们家乡电视台的记者一起下基层去采访。因为宁河电视台计划2015年推出一档大型文献纪录片《记忆宁河》,旨将宁河历史文化及一些传统文化打造成一部感性立体的地方影像志。
  这样一档电视节目非常有意义,也是电视台前所未有的盛举,很多文人墨客都踊跃参与进来。作为文稿撰写人之一的妈妈要跟着记者下基层去采访,我大学还没开学,正好有时间,加上感兴趣,就凑数当了一回跟班。没想到,这一天的出行,让我对新闻记者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们今天的任务是采访几位农村柳州籍的妇女。因为《记忆宁河》在首季52集拍摄计划中有一集叫《柳州新娘》,反映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广西柳州过来的一大批壮族女性,她们与我们宁河人通婚,在此扎根落户,成为当时热议的社会现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们当年背井离乡来到宁河与我们汉族男人通婚的呢?这种跨民族、跨文化、跨地域的婚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婚姻呢?她们又是怎样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善良的品性来创建美好的家园等等话题需要去探究,我们今天此行就是要穿越四个乡镇去走访四位平凡而伟大的柳州女性。
  同行的记者是个80后,高高的个子,名字叫马小宇。马记者人不但年轻,人又长得帅气,还很健谈,充满活力。因为他大不了我几岁,所以我就叫他小马哥。记者去采访嘛,一定是很风光的,我想此次行程一定是轻松快乐的。
  从来没有去过农村,真是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奇感。路边的花草树木,葱茏蓊郁的田野,徐徐吹来的清风,还有乡间幽静的小路,好一幅田园风光!加之有帅哥记者开车陪同,真有一种郊外旅游的轻松惬意。
  然而中间出了一点小插曲,正当我们从一个乡镇采访完后想绕近道横穿另一个乡镇的时候,我们好像迷路了,车子下了高速后开到了一条僻静的土路上。路两边都是高高的青纱帐,不见人影,小马哥赶忙打开手机导航,导航显示这条路是对的。可是前面越走越荒凉,当时我有些害怕了,心里敲起了小鼓: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要是有拦路抢劫的,我们这车上三个人岂能应付?小马记者好像看出了我的紧张情绪,笑着安慰说:“没关系的,实在不行咱们就回原路。我以前刚到电视台的时候,比你大不了多少,也没来过农村,更甭说去具体的某个村采访了。后来就是靠一点一点地闯,现在哪个乡镇哪个村庄我大致都能找得到。有一次为了一个好的新闻线索一个人开车下乡采访,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目的地,恰巧手机又没电了,天也黑了,当时我真慌了,可是不都挺过来了嘛,这样的情况太多了。”小马哥说得很轻松,好像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我却听得新奇,还久久沉浸在他的故事中回不过神儿来。说话间,车子驶上了正道,原来是这一带修路,我们不过是走了一段弯路而已。
  通过一路上的聊天,我突然发现,原来小马记者光鲜的外表下,还有这般的艰辛,还吃过如此的苦头,还有这么丰富的阅历,这跟我想象的差距太大了。我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他披星戴月沐风栉雨的工作画面,对他这样一个看似弱不经风,实则能吃苦耐劳的文艺小青年不禁心生一番敬意。
  我原以为记者都是无冕之王,像明星一样走到哪里都要受到追捧和欢迎,没想到他们有时也会吃闭门羹,也会受到冷落,也要平易近人地去协调去沟通去闯难关,也要凭借一个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去完成好本职工作。这一点我从小马记者身上看到了。
  采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点小波折,就是一个采访对象有抵触情绪,说是儿女们不愿意她在电视中露面。当时没法继续采访了,局面一度僵持下来。小马记者口才真好,苦口婆心地先是做主人的思想工作,然后又亲自给她的儿女打电话沟通,说宣传勤劳坚韧的母亲,弘扬她们的美德,这对社会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唤起社会对她们的尊重和认可,我们应该支持伟大的母亲,有什么理由反对呢。说得一双儿女都欣然同意,采访得以顺利进行。我在心里暗暗佩服小马记者,他小小年纪,遇事不急不躁,沉着应对,真有大将风度啊。
  中午,我们一行三人只是在马路边的小饭店简单地吃了点儿饭,我看小马哥吃得很香,没有一点挑剔。他一边吃一边和我聊,他说能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就很知足了,有时他们记者跑新闻,为了能采编到一条有价值的新闻,说走就走,没有正点吃饭的时候。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心里充满了感慨,也充满了感动。
  下午五点钟我们采访完毕,我以为大功告成了,没想到,小马记者说还要赶回电视台去做今天的新闻。从捕捉新闻线索,到下基层采访,再到新闻的编辑,直到最后的播出,原来这一条龙的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在做。我问他:“你们记者是不是太辛苦了?”他笑着说:“习惯了,再说熟能生巧嘛,开始工作不熟,觉得累,后来就觉得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了。”
  啊,累并快乐着,这就是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讴歌生活,去传播正能量,肩负着使命,传递着百姓的声音,推动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着,挥洒着。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等《记忆宁河》播出的时候,我一定会坐在电视机前,我一定是那个忠实的观众和粉丝。因为就是通过那一天的出行,我体会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艰辛,我懂得在这些专辑的背后是那些可敬的新闻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责任编辑:毛毛
  采风宁河后大安
  远方
  在文友H的组织下,2014年9月的一天,我们开始了一次新的乡下采风活动:接地气,寻找农村最美的建设者。
  此行之前,H没有告诉我们具体地方,原以为她是保守秘密,给我们一个意外的惊喜,后来她一路上的几次手机联系,方知她根本就没有记住那个村庄的名字和位置。
  在进入宁河县南部农村境地不久,美丽的景观映入眼帘:不太宽的、平坦的乡村柏油路两侧,站立着的是两排首尾不见的绿油油的大树,那样子,极像穿着整齐、光鲜的主人,在列队欢迎我们这些客人的到来。目光透过车窗,穿过一棵棵树干的缝隙,我看到的是辽阔以及玉米等农作物和野草的生机勃勃。再将目光上扬越过树冠,发现天是格外的蓝,云是雪白雪白的那种。
  七拐八绕,车停在了“后大安”村的指示牌下,于是知道了此行即在此村。
  在H的一个刚刚认识不久的“农民姐姐”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村长家里。村长姓董名广成,62岁,清瘦的面庞、高挑的个子,看上去顺眼。他那朴实、热情而又不失风雅的话语和粗糙而热情的大手送过来后,让大家愈发觉得此行颇有价值。
  我们走进了董村长正在装修的老屋,简单地浏览一番后来到后院。院子很长,有四五十米,西面是个鱼坑,是专门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垂钓准备的,为体现纯天然的“野”味,他和家人都不往坑里撒食儿,靠鱼的自身能力维持生活和增长身体。客人钓到钓不到鱼,老董也不闻不问,全凭垂钓者的技能和运气。老董补充道:“这个鱼坑,还有北边的一个鱼坑,都是我自己花钱雇“挠”(挖掘机)挖的,就是让客人、朋友找一找户外活动的感觉,体会一下乡村垂钓的乐趣。”
  院子的东南面有几棵枣树,正是果子密密麻麻的时候,像一盏盏红灯。
  休息片刻,董村长带我们在环村路上转悠起来,他说:“这路是去年刚刚铺设的,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大家都说好。”我们一边观赏着田野的风景,一边认真地倾听着他的讲解。后大安村,原名蛤蜊堼,解放后才改的这个名,含义是:从此以后,这里的人们不再过动荡不安、朝不保夕的日子,而是在一种安安静静的状态中生存。”现在的后大安隶属于东棘坨镇,有220户村民,700多人,家家生活的幸福美满。日子好,村子的气氛就自然和谐。去年,村里打了一眼井,别以为少,全镇40多个村中才有3个村挨上。如果老董他们干的不好,“上边”是不会把打井的一个指标分给后大安的。老董又介绍说:“我们村委会刚刚在村东头修建了小广场,灯、围栏等设施还没有安置好呢,村民们就急不可耐地跳起了舞,除了雨天,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少的时候20来人,多的时候50多人,岁数也参差不齐,小的五六岁,老的七十多岁。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我们还在广场旁建了一排新房,准本备设置娱乐厅、老年活动中心……要让村民们的生活更美更靓。”
  正说着,村支书黄士杰来了,朴实得像田地里的一株玉米秸。黄村长51岁,已干了三届村官了,比董广成的资格还老。黄支书说:“现在村委会有6名干部,大家非常团结,争取在任期内多为村民办好事,要让大家挑大拇指而不是戳脊梁骨。”说起村子的下一步工作,他们信心满满,董村长说:“我们打算在路灯杆上都挂上广告牌,一来可以赚点收入,二来让村民养眼,感受一下城里人生活的环境氛围……我们做这些实实在在的事,不为别的,到时候村民们说这活是谁谁他们干的,我们就知足了。”黄支书接过话茬说:“咱们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做了重要指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现在正全力以赴地极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到明年你们再来,我们的村容村貌还会有新的变化。”
  坐在返回滨海新区的车上,H和几位文友仍在热议着在后大安村的所见所闻,我则咀嚼着董村长和黄支书说的明年村子一定会更美的变化的话,感动之余,心中就涌出了这样一句诗:
  和谐后大安,
  幸福恒久远!
  乡缘
  张敬
  晨光中的鸟儿欢唱动听
  扩充的视线里
  栾树相拥 绿柳成荫
  那该是怎样的地方
  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村口的女人们
  憨厚的笑容略带羞怯的转身
  乡村的淳朴
  令人亲切万分
  在一个宽敞明净的会客间
  村长和支书
  谈起乡村工作建设
  聊起坎坷的生活
  历年的磨练
  风霜炫白两鬓间
  黝黑的皮肤是汗水浇灌出的良田
  这两个铮铮铁汉
  用心妆点家园
  环形村路边花丛争艳
  时尚的舞曲
  催动起村民朝气蓬勃的笑颜
  不辞辛劳的夜以继日
  换得百姓万安
  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村官
  踏着茵茵的小路
  欣赏满目的繁华
  我们膜拜了坚韧与顽强
  看见的是宁河新农村的希望
  十字绣
  王薇
  古代女性,种种品行之中就有‘绣’这一项,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会绣。我发现,现代女性也不会失去‘绣’这一项的。不过现代了,由于时代的发展种种新潮事物的出现,十字绣盛行起来了。
  十字绣是在一种带有网眼的布上绣上十字,十字一多成片,就会形成图案,故而称作十字绣。每件十字绣都由绣针、绣线、布、图纸组成,另外有些十字绣中还会增加些水笔笔芯。一般一件十字绣中会赠两枚针,因为线要好几股缠在一起穿进针眼里来绣,所以它末端针眼比较大,针尖也和普通针的针尖不一样,它的针尖比较钝,从网眼儿穿过后绣出来非常整齐。线有很多种颜色,一缕一缕的排着号拴在纸板上,色彩斑斓,而且它是有一定长度的,由六股构成,绣的时候用不了六股,就会把六股线劈开来绣。
  里面的布,其实也有好几种颜色,白色居多,上面带有网眼,这些网眼的距离都是一定的,构成一个一个小方格子。这些小格子大一点儿的称作大格,大格一般用四股线绣。比大格小一点儿的是中格,中格由三股线绣。最小的是小格,小格就由两股线绣。因为保证了绣线的股数,绣成的图案就会显得有立体感。
  还有就是图纸,图案已经把各种符号印在了纸上,绣的时候看哪里是什么符号就绣什么颜色的线,再明确不过了。
  十字绣兴起之后到处热卖,大到商场,小到便利店,一件一件的绣品样子挂满了墙壁。各地旅游景点也有十字绣的身影,还有人通过网购、团购来购买十字绣,方便快捷。店里还负责装裱,一面一面被裱好带玻璃镜框,图案上还洒满星星点点的小金星,看起来颜色图案甚是漂亮,特别引人注目。许多人路过店里看见了被裱好的十字绣作品时,也不免捎上一件十字绣回家去绣。
  十字绣作为一种时髦的事物,成为当下一道风景。市场上各摊位的女摊主,闲暇时间就会拿起绣针来绣;劳务市场等活的女工,会把十字绣搭在电动车的车把上绣;退休的阿姨大婶们,闲来也会拿起绣针来绣……
  时至今日,十字绣大军已经蔚为壮观。当你看见一位男士坐在沙发上穿针引线的时候不必惊讶,他们双手的灵巧、绣品的精美一点不逊色于女性。
  十字绣之所以吸引人,不光是它赶时髦,追流行,一大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它图案多种多样,成品种类繁多。图案有《婚礼图》、《花开富贵》图、《百福》图、《马到成功》图、《家和万事兴》图、《紫气东来》图、《五福》图,等等数百种图案。种类更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装裱完了是钟表,有的装裱完是装饰画,还有的绣完是抱枕靠垫、小挂件、钥匙扣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进行选购。
  别看小小的绣针,这样一针带线在布的上下穿来穿去,小小一块图案就得绣上一段时间,还有因为那时候要想绣就得在布上用水笔画上格子,再对照图纸做上标记,这样也得浪费好多时间,所以呀,十字绣也有发展,现在流行水印颜色布了,就是把图案每一段绣什么,用差别比较大的颜色印在布上,而且每种颜色对于布的样子精准度精确到百分之百。再附上图纸,就可以省一大部分时间,大大提高了绣十字绣的效率和速度,绣起来也更容易。年龄大的奶奶、姥姥们容易接受,可以轻而易举的绣成了。
  绣十字绣对人们来说已经是一种乐趣了,这种乐趣吸引着人们去绣,有的就会一件一件的绣,绣多了,就会拿来送给亲人,朋友,闺蜜什么的。很多作品表示祝福,如《婚礼图》祝福白头到老;又比如《长相厮守》、《心心相印》,是送给新婚夫妇的。有的作品代表祥瑞之气,比如《紫气东来》,—般送给刚乔迁的朋友;《家和万事兴》则要送给上有老下有小的朋友,代表子孙满堂,和和美美。
  有的作品是祝福事业顺利的,比如《马到成功》,一般送给事业有成的朋友。有的是祝福朋友越过越富裕,比如《年年有余》;还有祝福发财的《财源广进》、《财神爷》,送给做生意、开店的朋友。
  人们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爱绣十字绣的人越来越多。绣十字绣能培养人的耐心,改变人的性格,磨练人的意志同时又能陶冶情操,得到艺术享受。
  责任编辑:毛毛
  老村长
  杨春明
  老村长
  笑容质朴 顽皮
  用摇下的收获招待客人
  远处玉米的身姿摇曳
  近处池塘的笑容迷人
  村长还谈起曾去香港的趣事
  个性鲜明得可爱
  可我们
  最关心这村官们为村里办了什么事
  百姓的生活是否改善村委会没办公室他们有了
  别的村没环形路他们有了别的村没小广场他们有了
  那些大爷大妈可以扭出幸福
  那些孩童多了追逐的地方
  一个自来水工程遍布全村
  三个厕所隐居全村一个泵站服务全村
  村子建成市级生态村
  成绩真不少
  投以赞许的目光
  让老村长的皱纹开成了花
  边讲解边弯腰拔起地面的杂草
  他不觉得
  是在介绍他们的成绩
  始终感觉自己是在田间
  劳作
  举手之劳
  刘洪春
  今年春天的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在400路汽车站等车。等了一会儿不见车来,就与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姐攀谈起来,我问她到哪儿,她说到建行。当我仔细看她时,忽然对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接着又问她,以前在那个单位工作,她说在新华书店。我一听,急忙上前抓住她的的双手说:“马姐,您让我好找。”
  老人看着我说:“我姓满,叫郁文。”
  我在汽车上对她说起三十六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是1978年的春天,也就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当我准备再一次参加高考时,急需一份一九七八年高考复习提纲。一天,我的师傅关老师告诉我新华书店正在卖高考复习提纲。我一听,顾不上回家吃饭,披上雨衣冒着倾盆大雨奔到汉沽新华书店。当我进到店门后,见书店非常安静。只有两三个营业员在交接班。他们见满脸淌着的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的我,唐突的闯了进来,就问我要买什么书,我焦急的说,我要买七八年高考复习提纲。
  一位女营业员说提纲十一点前就卖完了。我一听就像泄了气的的皮球,满脸的无奈。看到我的神情,这个女营业员问我,你是自己用还是别人用。我着急的说,是我自己用,因为七七年我参加了一次高考,我都体检了。但志愿没有填好,才没被录取,我今年再想试一试。她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现在我手里有两套为别人代买的提纲,如果你是真的那么需要,我就匀给你一套。”
  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急忙说:“谢谢您。”她一边为我包装书,一边说她说:“不用谢,一个小忙。”我感激的说:“这个小忙,可能会改变我一生的命运和前途。”临走,我问了她的姓,她说姓马。
  我按照提纲要求,日以继夜的投入紧张的复习中。至今记得,数学提纲要求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但我两年高中只上了半学期的课,许多知识根本没学。于是我翻出旧课本从头自学,反复做例题。结果数学考试圆锥曲线的四、五个小问题我全答对了。复习化学时,我认真复习了提纲中的重点例题。结果考试中就有一道类似试题我也拿了分。语文提纲要求掌握文章的缩写和扩写,在考题中缩写一篇文章,而且这篇文章,我在工作中曾认真学习过,成绩也不错。当时我非常感谢这套提纲,我更感谢卖给我提纲的马姐。
  但是,让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当我朝思暮想上大学时,我的录取通知却迟迟没有下来。当我看到南大三分校的学生佩戴的校徽时,我几乎不敢从汉沽三中门口过。但是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六日早晨,我在给我的学生买早点时,遇到教育局的胡局长,他严肃的批评我为什么不去及时到南大三分校报到。我说我没考上,胡局长说你的录取通知已下发两三个月了,是我亲自签发的。并警告我说:“若再不报到就除名。”
  我顾不上买早点,一路跑步冲进校长室,拉开她的办公桌抽屉,抓过我的大学通知书,急忙跑到南大三分校报到。办完入学手续后,我来到美丽宁河风情
  新华书店,想告诉马姐这个好消息,不巧她没在书店。
  从那天起,我的人生发生根本的变化。我在南大三分校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我又在天津师专数学系系统正规学习三年。后来,回到家乡汉沽,一直在城乡中学任教。虽然我曾几次去书店找马姐,均没如愿。没想到在今年的春天在车站与马姐邂逅,时隔三十六年后,我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马姐。
  两个星期后,我专程到塘沽为马姐买了一条漂亮的纱巾并带上水果登门拜访。当我到马姐家时,我竟一时语塞,难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是,马姐且非常平静、和蔼的对我说:洪春,我姓满,这件事情你不要太在意,这是我的分内之事,举手之劳而已。”
  就因为满姐这次所谓的“举手之劳,”我由一名从农村选调的知青,普通的教工兼代课老师,步入了正规教师行列,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多么的希望人间多有一些这样的热心之人,这种“举手之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多么的美好啊!
  责任编辑:毛毛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作品

七里海 母亲海
相关作品
高山流水墨缘情
相关作品
远处的靓山
相关作品
采风宁河后大安
相关作品
乡缘
相关作品
十字绣
相关作品
老村长
相关作品
举手之劳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