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500
颗粒名称: 论坛
分类号: I218.21
页数: 6
页码: 59-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论坛的情况。其中包括来自故园的温馨守望——李振起作品启示录、马尔克斯,百年不孤独等。
关键词: 七里海 论坛

内容

来自故园的温馨守望
  ——李振起作品启示录
  张学峰
  李振起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无不被两个字深深烙印着:故园。故园的泥土、花朵、树林、河流、天空、庄稼,故园的亲朋故旧,老少爷们都在他的笔下精彩地生活着。他们的精彩表现在对生活抱有的那份坚定、执着、积极、乐观的信念,也表现在对生活美好、幸福和精神面貌的改变上。
  吃喝穿戴往往是各自家庭经济状况的折射,人们的吃喝穿戴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李振起通过乡亲们的吃住穿戴变化这些生活细节感受到家乡人们生活的进步、思想观念的跨越。《土沟村的八爷们》这篇小说,从八爷们吃穿入手,让人们看到生活在乡村的人们的精彩。八爷们“铁”了一辈子的装束:免裆裤,粗布褂、油渍麻花的毡帽头、光了板的狗皮帽……居然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朱丽纹衬衫,黑色的柔姿纱、驼色针织服、绵软的雪地鞋,八爷们“人配衣服马配鞍”,吸引了众人目光“抛
  过来”,兴奋得他们脑门放着光彩,眉毛都笑弯了。
  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差不多都被人遗忘的老勒头成了小学校落成仪式的剪彩人,这个“地地道道纯纯粹粹的庄稼老”何以如此风光?因为他明白了科教兴国是民族自豪、自立赢得尊重的根本。他把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财富用在小学校的改建上,小学校改建造福后代也为自己建立了二座丰碑。故土上的唤妞、妨人种、含氮量、狗娃、王三……这些身上带着泥土,头上长着高粱花子的众相生,都是李振起的亲人,这些人都在他的笔下闪着动人的光彩。
  故园为他提供了绵绵不尽的创作源泉,故园为他打开了感悟世界体会人生一扇大门,是他呼喊、祈愿、奔波、痛苦、思考的诱因,是他爱恋、快乐、幸福、劳动、守候的精神家园。他总是把目光投向故土的人们,他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思考往往在他所刻画的人物身上得到体现。从国家政策、群众生活、农村建设、干群关系到人物命运、亲情友情、婆媳人伦、子女教育等等都在他的关注之内。养老问题是每个家庭都面对的问题,如何对待父母,是他十分关注的。《请祖宗》、《守灵》、《大崩豆开花》等篇什,对那些“活着不孝死后孝”,“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丑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而《冰》这篇小说则为那些一心奉孝,善待父母的感人形象给予了深情称颂。
  在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形态越来越呈现多元但是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焦虑、冲突、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愈加尖锐突出。新与旧、贫与富、先进与落后等矛盾更加迫切寻求解决的答案。作家不是社会学家,他不会开出救世良方,但作家必须直面人生与社会,生命与活路等种种问题,并加以深刻的关照。
  李振起无疑也把目光聚焦在这些方面,关注故乡,关注故土上人们的生命形态,是他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喜日》《婆婆》《二婶》这些小说,关注的是老人再婚、婆媳关系。亲情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要的感情,没有比亲情更让人牵肠挂肚,梦回萦绕,但是这也是问题出现最严重的地方,在当代,人们固然不能用“三从四德”约束妇女(包括婆婆媳妇),但是并不因为社会的现代化就把一切古老的道德礼仪传统撕破。
  李振起的小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他在其小说、散文中一再昭示人们,婆媳之间既然同入一家门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互体互让,婆婆爱媳妇,媳妇敬婆婆,家庭重在和谐,家和万事兴。在《爷爷和孙子》《狗剩》则聚焦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在城乡二元文化冲突中,五光十色、灯红酒绿、浮躁喧嚣的城市文化,强势推进,攻城略地,乡村怎样保存固有的仁爱、朴实、厚道并冲破封闭和僵化,这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爷爷和孙子》里的爷爷那种担心以及对孙子教育采取的那种特殊方式,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儿媳妇跺着脚骂他“老杂毛”的叫喊中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把孙子带进大山,让孙子接受大山的爱抚。最终孙子用考上清华大学的“轰动”对爷爷实施的教育做了一份丰厚的回报。城、乡是耶非耶,留给人们一个沉重的考题。在他的散文《和孙子一起长大》《二爷》等作品中,同样也道出了子孙教育的问题,读来亲切感人。
  故乡的泥土给了他生命和灵魂,故乡以她独有的方式召唤他,而他的创作则是送给故乡的最好礼物。无论他身居何处都对故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人文牵挂。他在写《忽然想起挖河时》已经当上了国家干部,但根治海河所展示的那种坚定、战胜一切困难的斗争精神,不仅成了他灵魂的主导,使他深情怀念,而弘扬这种精神则是他的使命和献给故土的礼物。
  根治海河的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治理海河完全靠人扛肩挑,手掌、肩膀、脚下血泡一层又一层,用不多久就会磨出厚厚的老茧,常常累得他“脊椎就像断了一般的疼,有时会忍不住泪水簌簌地下流”在这种艰苦的岁月中“战天斗地”的豪情,让李振起其乐无穷,因为这练就了他宝贵的精神品质,这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应有的品质,苦难的生活给了他丰厚的灵魂滋养,使他渴望重温“那个挖河的日子”。这种感情并非是他矫情的非去真的再过那种“扁担炖肉”的生活,而他内心时时倾听故土的召唤,重新夯实给他建造攻坚克难品质的人格基础。这样他一次次触摸故土,感知故土心灵的脉动,无论《挖鼠洞》《种地的日子》无论《那个冬天》《小村》《集市》还是《大哥病好了》《村头那棵椿树》,无论是孙子还是老仲叔都是一首首情深意切的“乡间曲”,都成了他的人文牵挂。
  他的故乡情结是他家国天下情怀的表达和情不自禁的选择,他的精神在这里增加了厚度,只要打开他的篇章,仿佛就能听到故土的鼾声和朦胧朝雾涌出的清新。《柳州来到娘儿们》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节点,故事的背景是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最艰难的那段时光,这些柳州来的娘们千里迢迢,背井离乡所为何求?不过就是生存,活着是他们最迫切、最现实的需要。这样当她们一出现,就备受关注和质疑,她们不得不一方面要破除人们对自己的怀疑,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兴家立业过好日子。
  于是,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委曲求全,精打细算,成了她们最有利的武器。李振起从这些柳州来的娘们身上看到,改革先要改变割除自己身上的固守僵化观念,要勇敢的走出封闭落后的穷乡僻壤,开放则必须善于吸收外部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打开眼界设法破解各种困顿、迷茫才会拥抱一个灿烂的未来。这种情怀是他对故土给予的厚望,也是他家国天下情怀的真情表达。在《蔫叔旅游》这篇文章,他的这种情怀得到了更直观的流露,在这篇文章里,蔫叔的一句话道出了他的心声:“咱们老祖宗,虽然没有给咱留下名山大川,可留下了大平原,要说特色,咱那七里海不是世界有名的古海岸湿地吗?”振兴民族、振兴祖国、振兴家乡是他最根本的故园情结。
  他曾说:“我最想念的是生我养我的乡村,最引为自豪的是我当农民的日子。贫困的农村是个大熔炉,我稚弱的身躯曾在那里受到人生的锤炼,痛苦的是血肉,磨砺的是筋骨,熔铸的是精神,收获的是成熟。”这段话一方面表明他对的故土的感情,另一方面表达了他的精神品质和创作取向。这种深扎故园沃土的创作方向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无数文学巨匠共同母题。他们对人生、世界,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往往来自故土的山川草木、蓝天白云、马嘶犬吠,对故园的依恋、思念、守望,为人类文明培植一块块异彩纷呈精神花园,让人流连忘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游子思乡的羁旅哀愁和孤独寂寞的回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满地月光和着思念送给远方爱人的情思;鲁迅儿时的梦成了《呐喊》缘由;老舍的北京风俗,胡同里的吆喝深系着故都的乡愁;莫言的高密东北乡,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及福克纳“邮票一样的小镇”;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都是故园为他们提供的无穷的创作灵感,虽然李振起的作品还不能与这些大家比肩,但是他的创作无疑给了我们一个并不遥远的样式。只要坚守这个充满温馨带着丰厚泥土的路途,我们相信李振起还会有更多的好作品呈现给我们。
  二
  不疾不厉地叙述,讲古经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传达着他的思考,臧否事物、鞑伐丑恶这种温柔敦厚的文学传统,如故经一样润泽着人们的心田,传递着小溪清流般的正能量。
  千百年来人们就是在这种故经里接受教育和熏陶,圣人的教诲慢慢地在心灵扎根,诗书继世,忠厚传家。李振起的这种叙述方式和价值取向与当下一些人热衷明星八卦,有着根本的不同。那些八卦传达的是诸如婚变、畸恋、插足、纷争、大腿、丰胸、投怀送抱、勾三扯四热闹得可以,然而,这些八卦除了满足某些人猎奇、邪嗜还能向人们提供什么呢?李振起的小说(他的散文也是以叙事见长)像一个“故事篓子”坐在炕头上娓娓道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质朴得像一个农村老汉,述说着他的所见所闻,褒扬贬抑就“埋”在故事里,让他的故事有了嚼头,有了味道。
  为什么人们把讲故事叫讲故经,就是因为好故事是把经典的道理、智慧和对事物的判断蕴含其中,人们听故事从中得到悟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准则和方式、方法。这不是经典的意义所在吗?李振起的小说和散文无一例外地可称得上讲故经。
  例如:“老儿大孙子,爷爷的命根子——老俗话这样说。孙子生下来时,爷爷那七皱八褶的脸笑成了九月菊。三天看媳妇,百天看孩儿”孙子百岁,白胖胖、水灵灵。“嗯,‘贵相’爷爷端详着想着,心里像揣了蜜罐罐。”《爷爷和孙子》开头这样叙述。
  再如:“二爷今年六十八,老妈今年八十八。二爷说:“俺要去看妈。”急煞了儿女孙男一大家。”(《二爷看妈》)故事从这段顺口溜开始,诙谐幽默,波澜起伏,饶有趣味。说故经可不就这样朴素吗?再看《含氮量卖虾》开头讲述了含氮量绰号的来由,这是故事中的故事,趣味横生,将人们在艰苦生活境遇中的无奈、挣扎、抗争、自嘲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娓娓道来毫不矫揉造作,而且起伏有致,紧扣心弦。
  虽然他的故事叙述的这样平静,但是故事的悬念却一环扣一环,读者不能不跟着他去追寻人物的生活轨迹和生命流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向读者传达着他对人物性格发展、人物命运的思考,对生活、时代,对人的塑造所生发出的赞美、悲悯、感慨投递着作者给予人物的真情、温暖与希望。《爷爷与孙子》里,当爷爷看到孙子身上在县城那个环境里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爷爷明白“挨金似金,挨玉似玉”的道理,于是决定用山里这块璞玉对孙子进行教育,这个故事让人不禁联想到“孟母三迁”的故事。由此我们不能不感到传统文化在当下人文重建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这大概就是故经永恒魅力的所在吧!
  李振起的文字一如他的为人——质朴、方正、亲和怡然,像故土上一株野草,平淡、自然、幽默、不事张扬,仿佛一股淡淡的清香,一种牧歌式的情调,在明镜高悬的夜晚,从婆娑的树影下慢慢浸润过来。
  他的作品让人有一种触手可及的亲近,对故土弱势群体所展示的人道主义情怀,对陷入困境痛苦不幸人们的同情,对父母兄弟姐妹和后辈子孙等亲人的爱心,对友人乡亲的仁心,对世间各种事物的关心,在作品中都有一定的呈现。亲近则意味着不是冷硬粗糙,更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易近人的与人交谈、唠嗑似的叙述,因此读他的作品始终有一种细腻温婉的感觉,感到了他对生命的爱意,对生活的期许,对真善美的坚守。
  他的作品是一种客观的再现,让人觉得他不是在那里“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诉说着生活的本然。当然,这不是说他的作品没有想象和虚构,但生活总体的客观性表达,使得他的作品里的想象虚构也给人以真实感的呈现,不由人不信。《请祖宗》是新年重要习俗,请祖宗的王伯味就楞请出“鬼”来了,这好像挺离奇夸张,但是他为此作了许多铺垫:哥俩暗中较劲儿比着早起,乃至半夜让他心里发毛,“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关键是他心里有不孝敬爹妈的“鬼”,这些细节的铺垫王伯味不遇见“鬼”才怪。细节的铺垫让故事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含氮量”的故事则是那个时代的真实故事,在那是的农村,含氮量的裤裆,尿素牌的屁股何止一个,只不过此一含氮量集中地承载了那个物质困乏年代的共同辛酸。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读他的作品让人在充满着爱意和幸福之中升华出一种力量,诚如他给女儿写过的一句话:“文学即人学,总要追求一种精神,一种品味,一种情操。”在李振起作品的阅读中,会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他为人做事的方式方法,他对亲人、友人的情感,他对事物的态度都给予人们正确的熏陶和影响。人们会由此懂得困境中乐观向上拼搏抗争的意义,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时自持勤谨的价值,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剥茧抽丝、开动脑筋的成效。这样的阅读是惬意愉悦的,在阅读中会轻松得到一份并不轻松的收获。
  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振起的作品,虽然都是短篇,然而并非因其短而少韵味。他的作品几乎都传达着我们这个民族最古老的人文气息。仁、义、礼、智、信这样的道德原理,成为他作品坚守精神故土,这在功利世界的生活环境中是及其宝贵的。历史的演进特别是经过文革摧残,李振起这一代人的作品还能深刻地闪耀着孔子思想的光辉,表明孔子所代表和提倡的人类基本道义,即“仁者爱人”思想的永恒力量,这也是孔子思想在道德的赤贫和世风的恶化世态下遭到野蛮、卑劣的裂解和毁灭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匡扶正义,重塑良知,倡行仁爱,无疑是作家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在李振起的创作中则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在他的笔下,八爷、狗剩、王园主、二婶、婆婆向我们走来,说说笑笑地“展示”着自我,呈现着仁爱,给予人们输入着正能量。
  我们知道真情、悲悯、温暖、希望是支持文学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是作品具有强大穿透力和生命力的所在,只有这样人们在阅读中灵魂才会得到慰藉和安适。反之精神动力的缺失导致作品只剩下日常生活的碎片:吃喝拉撒、打情骂俏、云山雾罩,这种感官故事从而使一些文学作品患上了“软骨症”。这样的作品因失掉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及作者对生活、对时代的是非曲直、爱恨情仇、高尚卑微、优劣善恶的判断,使读者不能从中寻求积极的人生感悟和有益的人生启示。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这种“软骨症”,病因在于功利至上和市场原则。冷漠的个人主义、不知廉耻的享乐主义、庸俗不堪的拜金主义造成了一些作者道德精神的滑坡,他们把兴趣、经历、笔墨用于各式各样的利益分羹上了,“文以载道”的传统日渐式微,起码的道德感、责任感丧失了。令人感动的是李振起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在对故土的关照中抗击着对儒家精神的野蛮消解,仁爱精神一直氤氲着他的作品。他在《我当民办教师》中写自己做民办教师,从对学生循循善诱、挑灯夜读的孜孜不倦中,体会到作为教师应有的职责和受人尊敬的那份喜悦。由此他懂得孔子之所以被举世公认为圣人,那是因为在孔子身上体现了社会意志、历史意志和文明世界的公意选定。他刻骨铭心地感到“仁爱”才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因而他的作品令人感动地传达着这种悠悠古香。
  一个人只有站在传统的高地上,内心才会强大、自信和深刻。一个作家只有用他的作品引领人们在传统的高地站立,才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景。李振起无疑具有这种自信,他站在传统(创作手法和表达的思想精神)的高地上,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有深刻的自信去追求更加灿烂的生活。土沟村的八爷们是这样,柳州来的娘们是这样,这些外来的“娘儿们”如不是以自己的仁爱、勤劳、诚信、自强不息怎能在陌生的环境里立足?她们正是站在传统的高地上开拓自己新生活的道德,而且一路顺风顺水。事实上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才会使创新之树根深叶茂,这样的自在之为供养,也一定成为未来的传统。
  在以传统为根基的创作中,李振起注意审美与人生,审美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与价值追求的关联,通过一个个形象塑造再现着生活的真善美,给人以价值追求的启迪,成为人们生活的某种参照,引导人们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
  马尔克斯,百年不孤独
  张春波
  互联网时代,文学好像是一种文字游戏的符号,无足轻重。但在某个重要的节点,文学却来得有点排山倒海,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点燃了全民的文学之梦,可没过多久,潮退了,梦也渐行渐远。
  这次,哥伦比亚著名作家马尔克斯逝世,海啸般的缅怀让人又一次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那些曾经的文艺青年,那些从未显露过一点点文艺细胞的新新青年,那些隐约知道“百年孤独”这四个字,但一时拿不准它到底是王菲唱过的一首歌,还是某位作家写过的一本书的人们纷纷读诵着《百年孤独》的著名开头:“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或许这就是对文字的敬畏,哪怕仅仅是为了闲暇时的谈资。记住马尔克斯,阅读是更好的缅怀,因为大师虽已百年,文字却不孤独!
  马尔克斯,在写作上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天才,他的文学之路坎坎坷坷,历经“魔幻”色彩的生活,不屈不挠,最终登上了文学的殿堂。在谈到几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内在联系,马尔克斯说:“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实,文学是人学,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马尔克斯的“魔幻”著作很孤独,马尔克斯的“现实”多情感。
  记得,马尔克斯在一封告别信中写道:“如果我有一段生命,我不会放过哪怕一天,而不对我所爱的人说我爱他们。”这,就是现实中的马尔克斯,怀着爱而生活。翻开《霍乱时期的爱情》,扉页上有一段文字:“自然,此书献给梅赛德斯。”注意,这不是梅赛德斯-奔驰的植入广告,此梅赛德斯乃马尔克斯的夫人。当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时,梅赛德斯也开始了跑“当铺”的生活,当汽车,当首饰,当电视机,甚至寄书稿的邮费都是靠当取暖器换来的,为此马尔克斯曾感慨:“她瞒着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承担起来了。要是没有她,我永远也写不成这本书。”有这样一位好妻子,笔下“自然”二字便很温馨,那是马尔克斯的心扉,一句浓缩在扉页上的爱情。如今,我们还要摆放一枝玫瑰花在书的扉页上,像他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说的那样:请用一枝玫瑰纪念我。
  诺贝尔文学奖给莫言的颁奖辞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此刻,缅怀马尔克斯,我们仿若有时空转移的感觉,大师好像找到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那就是莫言。读莫言的作品,总能寻到马尔克斯的影子,都是魔幻,都是对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注。光怪陆离的魔幻是为了真真切切的现实,马尔克斯说:“现实是最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任务,也许可以说是如何努力以谦卑的态度和尽可能完美的方法去贴近现实。”
  活过,写过,爱过,马尔克斯虽已百年,但你并不孤独,魔幻早已融入现实,读者的书柜里永远放置着一本叫《百年孤独》的书,那是不能忘却的纪念。
  栏目责任编辑:袁野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