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495
颗粒名称: 散文天地
分类号: I267
页数: 14
页码: 37-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散文天地的情况。其中包括幸福像花一样、修家谱、那些年我们所经历的欢声笑语、散文二题、花开花落、泥房、妻子去远方等。
关键词: 七里海 作品 散文

内容

幸福像花一样
  李梅英
  七夕节那天,满大街摆满了绚丽多彩的鲜花,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年轻恋人们手捧鲜花幸福相依的样子,让人好生羡慕。我爱人见状取笑我说:“要不咱也买一束?”我白了他一眼道:“恐怕送的人不是我吧。”哈哈,说实在的,也许是嫌贵舍不得买,或许是早已过了浪漫的年纪了,我还真不怎么稀罕那些鲜花。花瓶里顶多插一个礼拜,然后就拜拜了。可年轻人要的就是这份华而不实的浪漫,相信和我相同龄段的人更喜欢的是平实与自然。
  谁不喜欢花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凡是美丽的东西人必喜欢,我当然不例外。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农村那些野生的花朵。在农村生活很多年,浑身怎么都去不掉的土坷垃味,让我更垂青于田野里那些扎根于黑土地中栉风沐雨吸收天地精华的野花野草。不似在温室中娇生惯养,不似有贵妇人精心侍弄,只是一粒种子,随风一扬,落在哪里就在哪里发芽生根,无需浇水,无需遮荫,好一个悠悠天地真宽阔,一个生命就这样开始蓬勃生长起来了。
  农村那片广袤的土地生长着无数种繁花异草,但我最喜欢的有两种花,一种是牵牛花,一种是倭瓜花。呵,你能会笑我怎么会喜欢这么不起眼的花,但是于我来说,童年的幸福生活就像这些花一样缤纷美丽。花,是我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牵牛花
  牵牛花的生命力顽强,你将它们黑色的种子随意洒在土地上,他们就会很快生根发芽,顺着可以攀附的物体向上生长,直到开出美丽的花朵来。曾经从路边收集牵牛花成熟的黑色种子,拿到自己家的阳台上,种在花盆里,没过多久,牵牛花就成活了。夏秋两季,蓝色、紫色、枚红色的牵牛花开了,将家中的防护栏装点得异常美丽。
  过去的农村,不像现在都是家家庭院深深,户户高墙壁垒。过去邻里之间只是一道象征性的篱笆墙而已。我们把扎篱笆墙称为“夹宅(读去声)子”,用不易折断的树枝或是高粱杆、棒子秸之类的材料密实实地一溜排开插在土里,垫实,再用铁丝或绳子等捆扎结实,不让风雨吹刮倒就行了。其实这“宅子”既不防贼又不防盗,只是为象征性地区别一下两户人家而划的一道界限而已。其实本不该划界的,那时的农村充满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和谐融洽。张家的鸡顺着“宅子”缝隙钻进了李家院里觅食,李家的狗又顺着“宅子”缝隙钻进王家院里溜达,李大婶包了饺子会隔着“宅子”笑呵呵地送给隔壁王大娘一碗尝尝,张大妈又会把刚打下的枣子越过“宅子”高高地扬几把过去。牵牛花就是攀爬在这种篱笆墙上的缠绕草本植物,密密的枝叶相互交缠,像一片绿色的瀑布,花开时,五颜六色的,又形成了一片花墙,给和谐的农家小院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
  牵牛花也叫喇叭花,因为它的花朵形状就像一只小喇叭,花瓣里边有五道深深的印痕,是个星形。牵牛花大多开红色、蓝色和紫色几种颜色,白天炙热的太阳下它们才懒得开呢,它们只在清晨和傍晚时分绽放。牵牛花还有个俗名叫“勤娘子”,每当时针还指在“4”字左右的地方,绕篱萦架的牵牛花枝头,就开放出一朵朵喇叭似的花来。清晨开放的牵牛花上顶着滴滴水珠,真的好可爱!啊,一朵朵小喇叭开起来了,满墙、满院都是!蓝色、紫色、玫红色的牵牛花将每家每户的篱笆墙装点得五彩缤纷。
  我们在孩提时代小伙伴们都愿意摘下几朵别在耳朵上,“吹起那小喇叭啊,滴答滴滴答……”又唱又跳,又打又闹,无忧无虑,快乐无比。记得儿时,等花期过了,曾经很细心地收集牵牛花成熟的黑色种子,用纸包起来,等待来年再种,那种小心翼翼的样子倒也充满了童稚的可爱。伴随着小小的美丽的牵牛花,让我的童年增添了几许甜蜜的回忆。
  为什么叫牵牛花?牵牛花名称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是因为牵牛花的花朵内有星形花纹,花期又与牛郎织女星相会的日期相同;另一种说法是根据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载,有一农夫因为服用牵牛花种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余牵着自家的水牛,到田间蔓生牵牛花的地方谢恩,故而称之。但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足以让我产生美好的遐想了。
  一次无意中上网,在百度中了解到,牵牛花与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有着不解之缘。梅兰芳先生二十二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他去齐如山先生(戏曲理论家)家中办事。一进院,就被齐先生宅院中那五颜六色的牵牛花吸引住了。齐先生告诉他,娇艳妩媚、幽香暗送的牵牛花是勤劳的使者,尤其是夏天晨光熹微时,正是它纵焕神韵的良辰,每天是它最早吹响破晓的小喇叭。因此,齐先生培养和欣赏牵牛花,正是为了早起的缘故。梅兰芳听了,感慨不已。他想,自己每日早起练功,难道不也应有牵牛花的这种精神吗?回家之后,梅兰芳买了好多参考书,一面研究,一面进行试种。几年后,梅兰芳种牵牛花获得了可喜成绩。他在宅院内常年栽种了上百种牵牛花,其中经他培育成功的良种就有三、四十种。1924年,梅兰芳第二次东渡访问日本时,他曾专程来到东京都台东区的植物园参观。在这里,他发现自己培育的一种牵牛花“彩鸾笑”,竟可与日本园艺家培植的名贵品种“狻猊”相比美。梅兰芳还特地把这里培育的“大轮狮子笑”等优良花种带回国,引种在自己的花圃中。
  在梅兰芳的宣传带动下,他的一些朋友、同事也先后成了牵牛花迷。他们互相交流养花经验,有好的花种也相互串换。他们之间还常常举行一种不公开的花展:选定某个日子为花展日,在前一天,每人挑选马上就要开放的几盆牵牛花,送到某爱好者家中。送来的花,一律不标种花人的名字,放在一起混摆。第二天清晨,大家齐赴盛会,进门就观赏那千姿百态、争奇斗妍的牵牛花,评委的是几位不养花的朋友。而多次被评为最优等的那几盆花竟都是梅兰芳送来的。
  倭瓜花
  现在很多农家院子里都还种着南瓜。南瓜是雅称,我们农村人不大称呼南瓜,只叫倭瓜。倭瓜是每一个农家的必备蔬菜。尤其是冬天蔬菜不多的时候,家里又不舍得买那些时鲜的昂贵的棚植蔬菜,于是拿出秋天储存起来的倭瓜,开始变换着方式吃起来。一个大个的倭瓜中间一刀劈下来,再一刀横下去,能吃四顿。倭瓜有青花色和杏黄色两种颜色。一般杏黄色的特别甜,蒸着吃,煮着吃都特别好吃,不甜的就切成薄片炒着吃。
  在农村倭瓜可是一宝,又当粮又当菜。小时候家里穷,就拿倭瓜当主食,后来日子好了,有米有面了,家里没有别的蔬菜的时候,看到还有倭瓜,就拿倭瓜救急当下饭菜了。也许是小时候吃多了的缘故,我们小孩子根本不愿意吃这种东西了,相比辣椒、蒜薹这些细菜,当倭瓜、白菜这一类农家特有的常见蔬菜做熟了端上饭桌时,我们是不愿意伸筷子的。长大后常常在饭店里的餐桌上吃到南瓜饼或南瓜汤之类做工精致的美食,才知道这东西的可贵,原来吃倭瓜可以防治糖尿病,降低血糖和胆固醇,还有防癌功效,它是一种亦蔬亦药的高级食品呢。
  每户农家一般都在院里下坡处种倭瓜,因为倭瓜是非常皮实的植物,不用给它留存好地,脏乱差的地方它也能适应。倭瓜子随便一撒,就能存活生长,而且它在地上爬瓜秧,不用搭架,不用人工料理,攀爬中遇到草垛、树木之类就顺杆往上爬。所以,倭瓜花开,一片高高低低的金黄灿烂。花期过了,等到花朵枯萎了,就在花的底部做成了瓜扭儿,这就是倭瓜的雏形了。
  倭瓜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不几天就长成个小娃娃了,圆圆胖胖的非常惹人喜爱。
  其实对于南瓜,我们农家最早只是用来当粮食充饥的,后来才经美食家、药物学家研究所得,从而演变成一种保健美食。但不管怎样,我对吃南瓜不怎么钟情,但却独独喜爱那黄灿灿的南瓜花。南瓜花金黄鲜艳,且是营养家推崇的“全能蔬菜”。我们农村就曾经拿南瓜花当主要食材做过类似榆钱饽饽、槐花饼之类的许多美食,如南瓜花饼,南瓜花紫菜汤,青椒炒南瓜花,生苦瓜拌南瓜花,等等都非常好吃。
  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北京老张家做的倭瓜花让很多人垂涎欲滴,可望不可得,可是对我来说那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了。馋虫忍不住了,回到农村老家,摘一些黄灿灿的倭瓜花,倭瓜花在水中轻轻洗净,不要把花弄破!鸡蛋打散,加适量盐与鸡精在少量水中溶解,与鸡蛋混合,水不可太多,会影响鸡蛋粘稠度。倭瓜花放入鸡蛋液中裹满蛋液,拿出再放入淀粉中滚一滚,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热锅中油,油五六分热时放入倭瓜花,不要急着翻动,待一面略黄再翻动,等整朵花都呈现金黄色时捞出装盘。于是,油炸南瓜花出炉了,爽口又新鲜。
  不仅因为其鲜艳好看且好吃才喜欢倭瓜花,更因为它是蝈蝈的最爱。小时候我们都逮过蝈蝈玩,好不容易从庄稼地里逮回来一只蝈蝈,像得到珍宝似的爱不释手,于是央求大人给我们用高粱秸插个好看的蝈蝈笼子。
  爱到什么程度呢?玩了一天了还舍不得放手,于是就在窗前吊起来,这样清早睁开眼睛张开耳朵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心爱之物和听到它的叫声了。再就是饲养了。这时倭瓜花派上了用场。倭瓜花是蝈蝈的美食,可能是花瓣和花蕊甜的原因,蝈蝈最爱吃这甜丝丝的东西了,于是摘几朵倭瓜花喂蝈蝈,蝈蝈几撕几扯就吞了下去,精心饲养下的蝈蝈,不几天功夫就喂成了大肚子绿蝈蝈了,叫起来声音又响又脆,底气十足。那时候我们小伙伴们在一块儿玩,每人手里拎着一个蝈蝈笼子就比谁的蝈蝈大,谁的蝈蝈叫得欢。也不知我们喂大了多少只蝈蝈,也不知倭瓜花被我们毁坏了多少朵!
  牵牛花和倭瓜花都是农家院子生长出来的蔓生草本植物,虽然土气些,且没什么名气,但其香醇中透着一股朴实,一股纯真,一股清新,一股自然。对于我来说,那是家乡的味道。每次回农村老家的时候,面对绚丽的花海,我都禁不住驻足观赏一下,还要摘几朵把玩,或夹在书中做标本,它们勾起了我许多童年美好的回忆。但我也隐隐地有些担忧,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花,这些植物已经不被现代人重视与留意了,再加之将来农村新城的建设与发展,那些村居平房都将不复存在了,那么这些花草它们是否还会存活下去?是否会春去春来地年年生长繁衍?是不是将成为我纯真农村生活的永久回忆呢?
  修家谱
  运志杨
  前不久,我参加了《运氏家谱》审定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与会人员中,无论长幼、贤愚,都同姓同宗。大家济济一堂,会场上洋溢着同根同族的亲密情意和久违重逢的喜悦气氛。
  我曾经在文化部门工作多年,对国史、县志多少有一点点研究,但对自己的家谱,包括运氏的起源却知之甚少。现在,运氏家族已经发展到近二万人,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可运氏在国人心目中的陌生程度,甚至超过许多少数民族。我近亲哥们儿运志国曾获得市级某种荣誉称号,当市长在会上宣读表彰决定和受表彰单位、个人名单时,却把运志国读成远志国,我哥们儿幸福之感、激动之情顿时荡然无存。我年轻时当过几年市报通讯员,开始,编辑也总是把我的姓氏搞错。一次报社回信时,把我的名字阴错阳差地写成了杨志运,真叫人哭笑不得。我以为,这不单单是市长和报社编辑的疏忽,还体现出运姓在国人心目中的生疏程度。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国史、地志、家谱是我国的三大历史文献。尤其家谱,可以说是家族的历史文化瑰宝。古语讲: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一部好的家谱,就是一部好的家族史。它既能传承和珍藏族史资料,又能弘扬祖德,勉励后人见贤思齐,并从中得到经验、借鉴和启迪。如果利用网络家谱等平台,搞好备案登记和宣传交流,还能收到凝聚族人亲情,提高国人认知的双重效果。从上述意义说,运氏修谱的发起人、撰稿人运新茂等诸位叔侄,无疑为运氏家族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我等族人无不心存感激。
  通过阅读家谱,运氏起源、发展的脉络才逐渐清晰。运氏是从张姓繁衍出来的,明永乐二年(1404年),始祖张清遵照皇帝诏书,携家从微州歙县(今安徽省歙县)北迁至顺天府宝坻县塘尔坨(今天津市宁河县西塘坨村),常年以种地、养苇、捕鱼为生。后来大部张姓子孙又从西塘坨迁至本县宁河镇西官村等地。现在的西官张姓用字辈与西塘坨运姓志、新字辈乃同辈家族。明朝中期政治腐败、黑暗,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加重了农民负担。明正德五年(1510年),近祖张运铎(张清之曾孙)因不服官府巧立名目多征“灶粮”税,与官差发生争执并还手殴伤对方。为躲避官府迫害,张运铎及其家人外逃避祸并隐去张姓,改名为运铎,此事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于是,后代子孙自然随之改成运姓了。
  我国修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绵绵不断。近年来,家谱热又悄然升温,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修家谱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可以预测,未来若干年内,家谱必将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课题,从当前许多论文写作倾向中也能感受到这一点。
  那些年我们所经历的欢声笑语
  李鸿旭
  我原来住的一所大院共有五户人家,大家亲密无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和谐,可是随着县城改造,我们这片平房都搬迁了,大家搬进了楼房,彼此很少再看见了。我真的很想念他们,尤其是想念那些我小时的玩伴。
  在我的眼前,经常浮现“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画面:一群孩童嬉笑打闹着进入浓得化不开醇香的田野,那里的油菜花一眼望去满满的都是金黄,黄蝶好似与他们开玩笑似的,转眼间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孩子们红彤彤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喜悦,天真的活泼。原来诗人也会被这原始的童趣所吸引从而写出这般好的诗句。我非常喜欢杨万里的这句诗,生动地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的欢乐场景。因为我心中也有一片和诗中一样的“油菜花田”,是这片花田最先牵引我进入童年的回忆。
  我的童年大都是在爷爷家度过的,爷爷家就住在一个单位的大院子里,院子里有五户人家,自然就有五个小朋友。吴爷爷老来得女,所以四十几岁才有女儿小燕姐,李奶奶的孙女叫点点儿,胡奶奶的孙子叫小凯,王爷爷的孙女叫涵涵,当然还有我。这些爷爷奶奶家的小宝贝们无疑就是我玩耍的小伙伴了,除了小燕姐,我比其他三个大一点,所以我也算是个孩子头了。
  我的童年也有这片“油菜花地”,那是一片种着一种叫“死不了”花的花田,是我爷爷亲手经营的。这种花真是花如其名,它们的生命力极强,只要把它的花籽摘下来收集起来,来春播撒在土地上就能存活,不用对它呵护有加就能生长得很旺盛,而且把它连根拔起都不会死掉,只要种下就会开一大片的花,颜色五彩缤纷,有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白粉相间的等等。
  等到花开败了,就要打籽了,花籽会附着在花瓣下,那是一窝窝小小的黑色的颗粒,多的数不清。每到花期尽的时候,爷爷就叫我把花籽摘下来,虽然任务繁重,但我和小伙伴们都欣然接受。因为来年又有的玩啦,因为我们愿意玩的一个游戏,就是把死不了花的花瓣捣碎和水拌在一起,粘稠的花汁就被我们这些臭美的女孩子们涂在指甲上,调皮的小凯弟弟受我们的影响也开始涂涂抹抹的,脸上东一道紫色西一道黄色的,惹得我们哈哈大笑,颇有贾宝玉摆弄胭脂俗粉的趣味。这就是我童年的花田,虽不比诗人笔下的热烈,但也让我时时回味。
  我爷爷奶奶退休后闲居在家,没什么事就养养花,种种草,喂喂鸟,倒也是一种乐趣,经爷爷手种的这些花草树木是我们乐趣的主要来源。什么核桃树啊,桃树啊,柿子树啊,榆叶梅啊,还有月季花,茉莉花等等,同时在院子里还有一颗高大的歪脖老树,这棵树年代可久远了,树干粗壮,也许是在爷爷家搬来这里之前就长在那里了,树上结满了很多类似海棠的果子,秋天刚一结果,小孩们就吵着要树上的果子吃,都嚷着大人们去摘果子,年龄小的骑在大人们的脖子上伸手去够,年龄稍微大的就蹦蹦跳跳地拿根竹竿去打果子。其实果子一点也不好吃,又酸又涩,但是吃的就是一股闹腾劲,一个个呲牙咧嘴吵着闹着,却都是一张张笑脸,仿佛那果子吃起来比糖还甜。
  说到吃,现在唠起家常来听奶奶说我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总是认为人家的饭比自家的好吃,今天去王爷爷家喝绿豆粥,明天去李奶奶家吃菜饺子,所以我从小就不挑食,长得健壮。
  非常怀念奶奶家大院路边的那一排商店,我清楚地记得第一家是卖渔需的商店,第二个就是早点部,那里既卖日用品又卖家常饭,因为紧靠着芦汉路,经常会有一些工人、商贩光顾,大米粥啊,包子啊,小鱼咸菜之类的早点非常好吃。小的时候,奶奶就经常带我去那里喝粥,那粥真比家里的不知好吃多少倍呢。然而更让我魂牵梦萦的就是五块钱一大板的巧克力,外面一层红色的纸包着,上面用黑体打印着巧克力三个大字,里面又有一层锡纸包着巧克力,每次去都吵着让奶奶给我买,所以小时候没少长虫牙。那种最原始的巧克力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像德芙这样高价的巧克力,虽然口感好千百倍,但是不敌伴随我童年的巧克力。
  最怀念的还是放暑假的时候,孩子们没有作业的负担,院子里的人吃过晚饭后,都聚集在大院子里,奶奶在地上铺一张凉席,爷爷奶奶们和孩子们都坐在凉席上,老人唠唠嗑,孩子们就互相打闹着玩耍,虽然玩的东西很有限,不过就是几样简单的玩具,几个布娃娃,还有折下来几枝花草树木玩好人捉坏人的游戏,天天玩,孩子们似乎也玩不腻,都玩得不亦乐乎。这时如果胡奶奶家蒸了豆沙馅的馒头,就会拿几个过来让孩子们尝尝,李奶奶家熥煮青棒子了,就会拿过几个来让我们啃个鲜儿。如果哪个孩子过生日了,全院子的人都要吃上主人送的鸡蛋。
  每年我过生日午饭之前,一项大任务就是给全院人发鸡蛋,我端着满盆鸡蛋,挨家去送,有几口人就送几个,说是大家给“嚼灾”,孩子一年就平安无事了。所以我非常虔诚地去每家送鸡蛋,直到盆子空空才大功告成似地回家。
  大院里几个家庭就是这样你来我往地生活着,虽然彼此送的都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可正是这些东西才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印象最深的还是吴爷爷一家。靠院子里边住的吴爷爷一家充满了神秘色彩,据说吴爷爷家里藏着一个金元宝,是他在煤建公司废弃的煤灰堆上挖煤渣时挖到的,他怕人家公司找他麻烦,所以一直不敢公开承认这件事。我们大家知道他的苦衷,也就不再提了。吴爷爷一家不是本地人,是南方人,吴爷爷长期生活在这边,口音已经被我们同化了。吴奶奶操着一口浓厚的南方口音,让我感到非常好玩,所以很愿意听她哇里哇啦地说话。她能听懂我们讲话,她的话我们却有些费解,每当听她说话时,我都是三分听七分猜,实在听不懂的就嗯嗯啊啊应和着。
  记得有一次我在大院子里闲玩,一条蛇突然出现在我脚下,我哇的一声惊叫引来了吴奶奶,吴奶奶往地上一瞅,见是蛇,非常淡定。只见她徒手揪起蛇尾,在空中像抡绳子一样地抡蛇,然后就抡到墙外去了,当时我被吴奶奶的神勇震惊了,这招比打蛇打七寸还管用,只不过增加了几分危险系数,蛇嘴吐着信子,我生怕她被蛇咬到。她乐呵呵地说,蛇在她们南方太普遍了,她们那里还吃蛇呢。
  啊?我又不由地惊叫起来。自此,吴奶奶在我心中的神秘色彩又增添了几分。后来长大后知道了鲁迅笔下人物——那个摆着“大”字的长妈妈,吴奶奶在我心中就和长妈妈联系在一起了,觉得这两个人物都是女英雄。
  随着我的长大和课业的紧张,奶奶家也不经常去了,只是在周末或过年过节去和爷爷奶奶吃顿饭。就在前几年,奶奶家连同院子里的邻居都搬到了一个小区里,而我童年的百草园也早已被夷为平地。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侯奶奶家串门。侯奶奶还是那样健谈,只不过身体大不如前了,侯奶奶还一如既往地爱花,在她的卧室里和客厅里摆满了花。奶奶她们老姐俩聊了起来,说现在过的是多腻歪,这里谁也不认识,邻居间的感情也不如以前,顶多是电梯里碰到了说句话,甭想像原先那样坐在一块唠家常。从侯奶奶家出来,感触良多,真想念小时候的大院生活,可异那只是回忆了。
  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间就是童年,童年给予了我很多欢声笑语,让我不知不觉地长大,然而那些年那些事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不让时间将它封存。时隔多年,吴燕姐都大学毕业工作一年了,我也快要上大二了,点点儿和小凯她们也都上高中了。我的小伙伴们,好多年没见了,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经历过的欢声笑语、可否知道我想念你们吗?
  散文二题
  刘庆霞
  夫妻与家庭
  经常与姐妹们小聚,闲聊中,聊到一些有关家庭不和睦,造成孩子犯罪行为的现象。大家在聊天的同时,也从中受到了反思和启发。
  家庭是否和睦,关键是看夫妻双方是否能相互包容、理解,老夫老妻之间虽然少了一些浪漫,多的是义务和责任。日子不怕清贫,只要是生活在祥和的家庭气氛中虽苦还乐,其乐融融。
  融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个良好的基地。反之,那些失和的家庭,除了夫妻间性格差异外,主要还是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没有考虑到,孩子会因父母亲失和或者离异会给他们内心留下的是不可磨灭的伤害,甚至造成孩子扭曲的心态,更会使孩子走向一个非正常的人生道路的严重后果。
  夫妻之间相处要有相互包容理解的心态,土有土性,人有人性,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特性,不能以自己的生活习惯一统天下,更不能以自己的恶好来统治整个家庭。行为做事儿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要体会子女的感受。大家相互迁就包容,日子也会过得有滋有味。
  每个家庭都不会永远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也会有疾风骤雨,电闪雷鸣,这也是每个家庭必须接受的洗礼过程。
  疾风骤雨过后,不要仍然乌云密布。生气不能解决问题,不能总是有一种你不让我顺气,我也不让你舒心的抵住情绪。想到以后还要过日子,相互退让一步,让这个家庭经受了洗礼后,看到的是绚丽的彩虹。要让家庭中的成员明白,这绚丽的彩虹也是疾风骤雨后,才能看到的景色,应该更加珍惜才对。
  夫妻相携到老,是要经历很多的坎坷和相互的磨合。女人要相夫教子持好家务,虽然如今的女人也与男人一样打拼事业,回到家里,她的角色是妻子,是母亲,不能和男人一样,累了就倒头睡觉,一家人还在等着你做饭吃,所以,女人在一定的程度上,付出的会比男人多很多,作为男人,要多多体谅女人爱唠叨的性格,她们只是唠叨一下而已。
  男人的责任心,是想怎样能让老婆、孩子生活质量好些,过得开心幸福些。
  源于这些,男人在的思想压力相对要比女人大很多,男人虽然有一个坚强的名称,还有一副好强、好胜的性格,表面会装出一副藐视一切的神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很脆弱,他们内心的苦衷不会轻易让自己的老婆、孩子知道。在他们苦恼时,更想有一个赖以倾诉得到安慰,这个人就是自己温柔,体贴的妻子。
  做一个知书达理、不与外界女人比穿戴,温柔体贴的妻子,做一个不与外界的女人比风光的妻子,在丈夫烦闷时,少些唠叨,多些宽容,只需要你安静的坐在他身边陪陪他,丈夫内心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很多。
  所以说世界上不能说好男人与坏男人,好女人与坏女人。事情都是相对的,如今社会的一些不良之风,导致很多家庭受到一定的冲击。除了一部分人有钱以后不满足现状家庭生活模式的,到外面去寻花问柳外,大多数的家庭还是稳固的。尽管有一些夫妻相处的有很多的不尽人意的各种情况,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也能相扶到老。
  人生滋味
  姐妹们聚在一块儿,谈论起人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每件事情中都不乏体现生活中的无奈和感慨。
  细品各中滋味,生活中有很多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快乐的活着,这是每个人的愿望。一位姐妹谈到了她在病中的姨妈,那是一位刚强而慈祥的老人,瘫痪在床一年多,因此,改变了每天迎着朝晖晨练的习惯。老人没有因此消沉,仍然用微笑,迎接每一天照进窗子的太阳。
  还有一位姐妹,谈到了给远在外地生病的父亲打电话。电话的对话内容让人感受到,血溶于水的亲情,父女之间的相互牵挂,还有,女儿不在父亲身边尽孝的苦恼和愧疚。
  姐妹们谈到了网恋和婚外恋。一些人,恋的天昏地暗,岂不知它的伤害有多大,更不知它能给当事人的幸福,能有几分。一些人当温饱时,想要快乐,快乐来了,想要幸福,有了幸福,又想要享受,当疾病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时,最想要的就是活着。
  每个人都希望平淡是真,平安是福,看淡一切快乐生活。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么,我们也就不再强调这些希望了。这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几句话,却是人们从内心迸发出来的呐喊。人生短暂,人生不堪回首。人生,应该放下的东西不少,但是,从古至今,人类还是有很多东西,放不下得多。
  因为放不下金钱美女的诱惑,致使一些贪官在自己的仕途上栽了跟头,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努力毁于一旦。因为不能放弃亲情和至爱,权势和名利的追逐,一些人便使用各种手段买票拉拢,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满足置换快乐,真爱制造幸福。真正地做到放下,是需要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无欲的心灵。
  社会就是一座桥,人生,是桥下的流水。站在桥上,看着桥下的水是静静的,其实,他没有停止前进。那悄然无声的流水让岸边的树绿了,让路旁的花开了,而桥下的水,没容得多看一眼那绵绵的柳丝,灿烂的鲜花,无声地走了。而那座桥,仍然在那里承载着行人走到岸的对面,让他们看到更美丽的景色。
  人类有多少情爱,演绎过多少荡气回肠凄美的爱恋故事。爱江山不爱美人,李隆基为了社稷,放下了杨贵妃的爱,那不朽的长恨歌永世长存。为行母孝陆游沈园题诗错!错!错!唐婉含恨离人间。“朝官难做事难料,忍辱伺机弄朝官。”李太白为报当年羞辱醉写蛮文,让杨国忠磨墨,高力士托靴。当年韩信忍胯下之辱,为的是得以生存,后力助刘邦攻打项羽,统一天下,成为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放下了,留下了终身的回忆和痛苦。放下了,成全了自己的人生。人生就是这样,为了人类的发展,放弃了多少恩恩怨怨,放弃了多少缠缠绵绵。人生,有多少事情不能自己,人生,放弃了多少不忍放弃的东西。
  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画中仅是人生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人生是一个舞台,舞台上的角色,仅是人生的一个缩影。人生中有很多让人怦然心动的东西,甚至能让你爱不释手。在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德行的影响中,还是应该放弃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弃了诱惑,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才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演好自己所充当的角色。
  花开花落
  关学翠
  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心境。每天周而复始的劳作,使一切都显得那么淡然,就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照常从西方落下。但看似平常、平淡的事物,却无不蕴藏着一种非凡的潜在的能动意识。
  平淡的日子偶尔会有惊喜;平淡的心境偶尔会激起波澜;平静的水面因鱼跃而水花四溅,涟漪重重;宁静的天空时常会有雄鹰振翅高飞,划破苍穹;日出蓬勃、绚丽、光芒万丈;日落光亮柔和、蔼然、余晖茫茫;美丽的花朵有璀璨绽放,也有衰败凋零!
  与往日一样,我怀着一种素日里平淡的心境下班回家。一进小院,呀!井台边那盆我养殖了几年的韭菜莲开花了。顿时,一股激动和喜悦的情绪倾刻间冲散了平日的淡然,让我激情满怀。
  太美了,难以置信,昨天还是一个个紫红色的形状如毛笔头一样的小花骨朵,今天却开成了一朵朵娇艳无比,鲜活靓丽的花朵。我不由自主地俯下身去,爱怜地小心翼翼地抚摩着那粉白粉白的薄如蝉翼的小花瓣,唯恐一不小心碰伤那美丽柔弱的花片。然后低下
  头,屏住呼吸,轻轻闻着花香,用鼻尖轻吻着花瓣,仿佛喝了一杯浓香四溢的陈年美酒,醉了,醉了!又仿佛品了一
  滴沁人心脾的浓郁香茶,美了,美了!心间那股甜畅、愉悦的情感无与伦比。这时的我,彻底脱离了世俗那纷繁复杂的欲念,心头激荡着一种对大自然,对生命的赞叹与敬佩,惊叹这生命绽放的神奇与美丽。世界如此精彩,不正源自于这生命的神奇吗!仔细望去,足足有三十几朵花,她们开的参差、错落、疏密得当。有的三、五一群凑在一起笑微微喜盈盈的,仿佛在亲密的低声细语;有的抬头仰望天空,尽享阳光的沐浴,;有的排成一行眺望远方的风景,享受自然的风光;有的像初涉世事的小姑娘,微垂着头,脸上泛着羞涩的红晕:还有的在微风的伴奏下,轻歌曼舞……
  这荷花的纯洁,百合的淡雅,茉莉的幽香集于一身的精灵,在她们六个粉嘟嘟的小巧玲珑的花瓣的中心,一只细而长的洁白的雌蕊,头上戴着一顶洁白的皇冠,周围六只金黄色的雄蕊簇拥着她,淡淡的花香从花间柔柔地散发开来,似乎整个小院的空气都变得清香温馨了。
  花开朵朵,朵朵娇艳迷人。她们没有做作、妖媚的姿态,天然、舒展,亭亭玉立。加之她们窈窕的风韵,淡雅、不张狂的个性,宛若一群翩翩降临凡间的仙子,飘逸、脱俗。花朵下面那绿油油泛着油亮光泽的细长的叶子,仿佛是仙子们淡雅衣裙上的飘带,袅袅娜娜,更衬托出花朵是那么的楚楚动人,令人望而生爱,由爱而生怜生惜。
  然而,越是珍爱的东西,就越怕失去。花开能有几日红?花期的生命是短暂的,所以在绽放的每一刻里,她们都尽情展现她们的风姿,努力散发着生命的光华。进而我也想到人的一生。学龄少儿就如含苞待放的花蕾,蕴含着无限的希望和未来;年轻就象初期绽放的花朵,充满活力,意气风发;而饱满成熟的花期就象人到中年,通达而不惑;后期的花朵看上去虽然萎靡,蔫枯,却历尽沧桑,饱经风霜,就像我们的老一辈,虽然已是夕阳西下,却依然释放着余下的光和能。
  人在浩瀚的宇宙里可谓渺小,人生几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谓短暂。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生命。有的人庸庸碌碌,浑浑噩噩一辈子。年少所谓不衔世事、潇洒走青春;人到中年所谓时间尚早,享乐趁早;病了感叹时间不多了,得过且过吧;老了所谓夕阳西下人生几何?混了!
  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这世界不会因他的存在而多一份美丽,也不会因他的失去而黯然失色,即使他活上一万年,又能怎样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长河里,多少仁人志士,无论生命的长短,就像那璀璨绽放的花朵,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了人性的光辉;又有多少无私,无谓默默无闻的平凡的人们,他们无怨无悔的为他人为社会默默奉献着自己,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就像花开,装点了自然,美丽了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不正是生命美丽的意义所在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当你鬓发斑白时,回首虚度的过往岁月,再“空悲切”,也远不如花儿开在短暂时日里所绽放出的生命芬芳。生命无论是平凡还是伟大,只要你在有限生命的过程中,充分让你的生命之花怒放,就不枉此生了。
  凝望着这盆盛开的旱莲,由于诸多的爱惜和不舍,我不禁在想,你们开的如此美丽、娇艳、芬芳,是否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伤呢?而那些美丽怒放的花朵却显得那么的平静,依然微微笑着,又象在笑我。我则怀着满腹的爱怜,用摄像机拍下了她们美丽的永恒。
  花开到第四天,她们已经完全枯萎,失去那光艳照人的风采。我悲戚的望着她们凋零后的落魄,感叹着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的悲哀。忽然,我惊奇地发现,每朵凋零的花瓣下面都有一个长圆形的绿色的比米粒粗大一些的果实,那里面孕育着一颗颗旱莲的种子。原来她们在努力绽放自己,装点着美丽自然的同时,也孕育着她们的未来,她们的希望,她们生命的延续!
  旱莲花已经谢了好几天了,我的心境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们赞美、感慨花开的美丽动人,花落的悲戚、伤感。那是文人们感情波动的产物。他们赋予了花儿的灵性,花儿赋予了文人墨客的灵感。其实花开花落自身是自然的,平静的。和万事万物一样,顺乎于自然规律,在这平静的自然里展示着各自生命的芬芳罢了。
  人和物一理,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自然既然赋予了我们生命,我们就应该象那美丽绽放的花朵一样,为自然增添一份美丽,一点芬芳,那世界就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美丽,更精彩。
  泥房
  姜茂树
  几十年前,乡下人家住的几乎都是土坯房。它墙码得宽、房顶苫草厚实、压泥多,搪风隔热,冬暖夏凉。
  土坯房虽然优点很多,但它却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遇到长时间的雨淋,房顶会漏雨。墙皮脱落斑驳难看,严重的还会有土坯掉落甚至坍塌的可能。
  村里有句祖辈相传的老话:不拍顶风撑渔船,就拍连阴老雨天。假如谁家今年不泥房,经过一年雨雪风霜的侵蚀,泥层已松软。雨季来临,再遇上连雨天,那可真是老天下大雨,老房里下小雨,浑浊的泥水像从屋顶撒下的豆滓子,噼里啪啦地屋里人无处躲藏,孩子哭闹大人抹泪,这是渔家人最为担忧的事情。
  为预防和阻挡漏雨、掉泥皮的最省钱的好办法就是泥房。土坯房结实不结实、延年不延年,泥房最关键。到了谷雨后,风轻日暖,水汽上升平缓,黏泥摊薄不易裂,晾干更结实。所以不论多忙多累,人们也会挤时间、抓工夫泥房,这样心里才踏实。因此,年年泥房,就成为村里家家户户的一项重要活计。
  常听老人说,阳春三月燕子回家的时节,村东高岗子的松凌土一捏会有粘手的感觉,和出的泥,特别筋道、黏糊,是最好的泥房土。用它泥好的扁指厚的泥层硬挺、瓷实、光滑,雨水落上很快就会流下去。
  童年时期,父亲在城里工作又经常出差。哥哥是乡医,每年春季渔汛,都要随船出海为渔民服务,家里泥房的事谁也顾不上。就在母亲发愁之时,舅舅们领着表兄,拉着装满泥房用的马辫子草和工具的排子车来了。
  他们很快和完泥并反复地倒腾‘熟’。让我纳闷儿的是,和泥是在地场宽绰的西窗跟前,可他们却把泥抬到放着酱缸、干活很碍手脚的东窗底下。大舅指着房顶跟我说,老祖宗留下的习俗是,东屋为大,应该住长辈人。这头一锨、头一抹子的泥,就得从长辈人住的那屋房顶开始。我想,这应是乡村人家讲孝道的一种方式吧。当我长大能干泥房的活儿时,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表兄站在地面甩出的泥,犹如一只只觅食的海鸥,准确地飞落在预定的位置。老舅在房顶上接泥、倒泥既累又很危险,需有胆量和耐力。端着黏稠的泥,在很陡的房顶上走,须集中精力、格外小心,稍不慎就会出现闪失。那年,老舅因惦记晌午后回自家泥房的事,就着急地催促二舅手头再放开点,稍一分心踩在泥上,跐溜溜便收不住脚了,母亲吓得登时就呆了。老舅依仗年轻,身手灵活反应快,忙用力蹬房檐,使身体迅速改变方向,所幸落在泥堆里,大家的心也都跟着落了地。
  掌抹子是技术活。二舅用大抹子把泥往四处一摊,娴熟地抖臂、转腕、左推、右拉。他的手劲大压得实、到位;赶得均匀、平滑。经他反复赶压过的泥面,立即就会显露出一层水光。看他们泥房的动作,如观赏魔术表演似的。
  刚泥好的房顶光滑平实,墙面平整,就像为乡下女人的脸上抹了一层厚厚的雪花膏,又像给老人穿了一套新衣裳,使满院子都显得光鲜。正可谓:粘土春泥抹老房,残墙旧顶换新装,老少全家安乐业,刮风下雨不心慌。
  泥房这活儿,绝不是哪一家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亲朋、街邻的相互帮忙。大家在泥房的过程中有拉不完的家常嗑、扯不断地新鲜事。又说又笑,既增进了友情,又是乡情、亲情的相聚。
  如今村里土坯房早已绝迹,住在有暖气、空调的砖瓦房里,乡亲们再也不为泥房的事情操心费力了。对于泥房和住老土房,老一辈人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结,也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妻子去远方
  王晓柏
  你走了,走得那么急。
  我相濡以沫,劳苦奔波的妻子,带着对世界对家庭对丈夫对一双儿女的不舍,留恋地合上了双眼,永远地走了……
  我多么希望你能再看我们一眼,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然而竟这样出乎意料,你那么急地离我而去。
  夫妻三十三载,你没有享受一天的幸福生活,家庭的重负全压在你一人身上,两个孩子全凭你一人养大。十几亩农田耕种,你含辛茹苦,四季忙碌,积劳成疾,为我为孩子为家默默承受着风摧雪压、日晒雨淋、苦痛艰辛。
  你走了,走的那么突然。从发病到离去仅仅两月余,就扔下我、扔下孩子、扔下你每日洒扫庭除、倾力支撑、日渐红火的这个家。
  你走了,走的让人猝不及防,你不是不爱这个家,是你身体实在无法支撑,是病魔吞噬了你最后的一点力气,是命运不公平的碾轧。
  你走了,我们失去了彼此的依靠,孩子再也见不到妈妈……
  妻,你在的时候,我没有刻意的陪伴和温存,你走了,我才感到形单影只。我才知道,对于我、对于孩子、对于我们这个家,你是多么重要。
  结婚以来,我一直为书画收藏奔走四方,无论酷暑严冬,只要稍有闲暇,我就要赴京、津及全国各地。访名家、拜方家,微薄工资,地里产出,罄尽收藏。其回报却茫然无期,但你知道你丈夫的选择就是你的选择,只要丈夫热爱的,你就设法满足。你虽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没有多少的学识,但你理解丈夫的事业,你懂我,你毅然选择了承担。你担起的是对丈夫的信任和期待;你担起的是家庭的和谐美满;你担起的是孩子的成长和幸福。
  春耕夏种你忍着劳累从不叫苦,秋收冬藏身无分文你从不哭穷。在你身患肝癌重病的时候,你选择了忍耐,为了不给家人带来痛苦,你从不呻吟从不喊疼。我在外面遇到不顺之事和烦恼,回家后无端向你发怒时,你还是选择了忍耐,忍耐成了你生命中最美好的品德。
  你无意塑造隐忍的崇高和伟大,但你的坚忍和包容成为我心中最深刻的感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无私奉献,身体垮了倒下了,你无怨无悔。
  你走了,走的那么让人痛心不已。你来不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来不及把刚刚买来的衣服穿上身,来不及等儿子结婚,为你生个孙子叫你一声奶奶……
  你走了,带着对生命的留恋、带着深深的遗憾,走向另一个世界。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晚矣。
  我书画收藏三十二年,小有成就,是你,用生命支撑了我的精神世界。于我,你恩深似海,于孩子,你母爱无边。
  我没有能力挽留你,没有能力和你重走人生路。我只能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祝福你,我乞求来世,你还做我孩子的母亲。
  或许你能看到,在你去远方的路上,鲜花遍地。让鲜花伴你同行。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作品

幸福像花一样
相关作品
修家谱
相关作品
夫妻与家庭
相关作品
人生滋味
相关作品
花开花落
相关作品
泥房
相关作品
妻子去远方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