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之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419
颗粒名称: 纪实之窗
分类号: I25
页数: 14
页码: 40-53
摘要: 本文收录了七里海的纪实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了九泉下的英雄您笑了吗、“赛白猿”唐维禄、人间真情等。
关键词: 七里海 纪实文学

内容

题记:
  记住每一位普通士兵,关注每一位逝者,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记住和公布他们的真实姓名,并记入史册,方能告慰过早逝去的同胞和他们在世的亲人。
  只有每一个死者的生命都被尊重,这个国家才有可能被所有人尊重。
  九泉下的英雄您笑了吗
  ——毕洪志烈士寻访记
  永承
  掀开尘封的历史
  2007年雨纷纷时节,在《宁河县军事志》编辑室,我逐本翻阅宁河县革命史存档资料,几十卷渗透着党史工作者心血的采访笔记和革命先辈的回忆录,将我带入了20世纪血与火的三四十年代。有几张字迹斑驳的黄草纸,是50年前原宁河县支队队长武宏的访谈录,密密麻麻的小字,灾荒年代劣纸次墨和年代久远造成的模糊,依稀显出“侦察排长毕洪志是县支队的一只眼”十几个字,我心头一震。“侦查排长”,多响亮的名称!我反复在字里行间寻觅,又反复查看了所有存档,没有再发现毕洪志的任何只言片语。在我的思维定义中,“侦察”二字,就是“智勇”的代名词,况且是“县支队的一只眼”。那他有什么事迹,是哪里人,还在不在世,能不能找到他的资料编入《宁河县军事志》?
  一次下乡碰到一位当年养伤未归队的县支队老战士,他说县支队有个叫二老毕(这里毕字读三声)的烈士挺能耐,名字想不起来了。迟钝的老人,再也说不出什么,但我感觉,二老毕可能就是毕洪志。我把重新整理过的1991年版《宁河县志》中的革命烈士英名录,摊在案头,800个名字看了一遍又一遍,再次翻看《宁河县革命史》和有关部门的存档,均未发现毕洪志、“二老毕”或接近的名姓。
  不久,我有幸得到原宁河县支队队长武宏离休后写的自传《革命生涯》,书中有三次战斗的记述提到了毕洪志。一次是1947年5月7日金钟河火烧敌船获全胜后给毕洪志评功发了奖,再一次是1947年夏县支队打盐警毕洪志战前曾往海辛庄侦察,还有一次是1947年7月毕洪志化装潜入芦台给县支队带路打下敌公安第二分局。三次战斗均没有毕洪志事迹情节,但可以看出,这三场战斗的胜利,毕洪志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他究竟是哪里人,还有什么事迹,是不是烈士二老毕?
  一次在汉沽旧书摊儿,买到一本《大沽口怒涛》,塘沽党史部门编印,没想到里边有毕洪志的事迹。书中《袭击美军新河弹药库纪实》一文中写到,毕洪志秘密深入新河侦察美军弹药库,通过工人许奎生和焦玉琴,了解敌兵力、库房位置等情况,县支队于1946年10月3日第一次攻打美军弹药库取得预期胜利,1947年4月3日动用800多人第二次攻打,彻底摧毁了美军弹药库。战前,武宏曾带毕洪志亲往了解情况。关于这次战斗,武宏在《革命生涯》一书中把两次袭击并成了一次记述,未提毕洪志,也未说他曾亲往侦察。显而易见,他简化了这场战斗的记述。我庆幸得到这一宝贵资料,不仅知道了毕洪志在袭击美军弹药库战斗中发挥的作用,也第一次知道县支队袭击美军弹药库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又是在汉沽旧书摊儿,拜求一位爱书的老者帮忙打听,老者热心,不多久打来电话告我,说毕洪志可能是汉沽农场那边的。就这一句话,连上了一个再巧不过的巧合,让我找到了毕洪志的儿子,完成了后来该做的一切。
  没时间跑路专访,我就把毕洪志的事委托给了颐养天年的叔父,叫他有一搭儿无一搭儿地在周围打听打听。没过几天叔父就打来电话,说毕洪志的儿子就在小陈庄,他是你的战友杨立志啊!
  杨立志1965年和我同入伍在一个部队,一名优秀的摩托车驾驶员,复员后当工人,后来在小陈庄安家。他告诉我,毕洪志烈士是芦台杨家洼人,当时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牺牲时妻子怀着孩子,后来妻子带着女儿和落生的二儿子改嫁,大儿子留给了奶奶叫毕井华,女儿和二儿子随继父姓,叫杨立珍,杨立志。他还告诉我,小陈庄有个烈士叫刘金瑞,是毕洪志的莫逆之交。
  第二天,毕洪志长子毕井华自己找上门来,自我介绍说,杨立志让我来的,我是毕洪志的大儿子……我上前紧紧拉住老人的手,如同见到了烈士毕洪志,让座,倒水,把老人扶到沙发上。毕井华不到70岁,高挑身材,干瘦的脸庞透着沧桑。我靠近老人坐下,把敬慕的眼神送给这位60年前烈士留下的儿子,极力搜寻着“县支队一只眼”的身影……
  日本鬼子的死对头
  毕洪志,原名叫毕少成,1918年10月14日出生于芦台镇杨家洼,即现在的新生街。他的祖上在河北省丰南县的毕家瞿阝,到了太爷一代迁到芦台,给大户人家看坟种地,坟边的地共三亩,后来坟主给了毕家,几代人以此为生。毕洪志八九岁时就帮着家里干活,经常到芦台火车站捡煤渣。13岁时,与火车站的坏人发生冲突,怕连累家人,连夜跑到海边的蔡家堡,找了个船家干活,半年后家里才知道他的下落。因为挣钱少,二年后回到了家,在芦台一家名叫“铜银号”的商号挑水、浇花,干杂活。17岁后扛活,干了将近三年。二十一二岁时,在本村的王守山、陈七等人的鼓动下,参加了抗日斗争,晚上活动在芦台火车站一带,期间认识了毕家瞿阝毕新文领导的地下党员武汉兴、皂甸村韩振福、小陈庄刘金瑞等。王守山也是地下党,后来参加了县支队,解放后牺牲在朝鲜战场。武汉兴抗战时期曾任丰(润)玉(田)宁(河)联合县第八区(海防区)区委书记。刘金瑞乳名大义子,后来被日军抓住挑杀致死。
  毕洪志是背着家人参加抗日斗争的。1941年,毕洪志同王守山、陈七等人,夜间摸入芦台火车站扒火车被日军发现,两边开枪射击,一个战友负了伤,毕洪志背着他跑了七八里,甩掉了日军追捕。1942年秋天,毕洪志与王守山、刘金瑞等人正式加入了抗日民族先锋队,他弟兄四个行二,战友们就叫他二老毕。毕洪志高个头,胆子大,动作机敏,腿脚快,练就了扒火车的本领。一次,他扒上火车扔下300多条鹅毛毯,亲自秘密运往冀东军分区。日军到处搜捕扒火车的人,闯到毕洪志的家里,挨个拷问毕洪志的下落,用枪把子磓打毕洪志的父亲,抄走了全部家当。毕洪志的父亲毕兆勋胸口遭重伤,又受惊吓,没几天离开了人世,死时才50岁。
  家里遭难,家人劝他别干了。毕洪志急眼说:不干谁干?就凭着我爸爸的死,也得干,不能让小日本在我们的地儿上横行霸道!一天冀东军分区送来密信,说当晚有一日本军列经芦台开往唐山,军列在芦台火车站加水,想办法搞点武器。毕洪志很快通过线人了解到军列到站开出时间,安排三个人在四里开外任庄附近的铁道外埋伏接应,他一人藏在火车站外半里地铁路坡下的树棵子里,待军列开到眼前还在提速时,看准了一节车厢,一跃抓了上去,攀登到厢门,几下扭开了门锁铁丝,将12捆武器扔到任庄附近。12捆武器全是长枪,毕洪志和他的战友当夜将其转移到蓟运河边,交给了冀东军分区秘密交通站。
  这一次,日军、伪军、特务,撒开了大网抓捕抗日民族先锋队,没抓到毕洪志,抓走了毕洪志的哥哥毕少祥。毕少祥哪里知道二弟的事,日本鬼子不信,扒了衣服用鞭子抽打,用火钎子烫,弄得死去活来。第二天一个在警备队混事儿的急匆匆找到毕家,快呀,快找保长吧,今儿晚上要往大河扔啦!大河指的是蓟运河,抗战时期,驻芦台的日伪军逮住抗日人员或所谓不良分子,拷审用刑后往往捆住手脚,在夜间扔入蓟运河。家人急慌慌找保长死说活说,保长出主意把毕少祥保了出来。
  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查报复,1943年毕家外逃。一次逃到肖家坊子刚刚住下,敌人就追了过来,毕洪志提前得到消息,跑到家里带着老小藏在远离村庄的壕沟里,躲过了一劫。在逃难的日子里,毕洪志更顾不上家。一天夜里,毕洪志按照上级部署,带领战友和民兵破坏北宁铁路,在裴庄二道桥遭日军射击受了重伤,刘金瑞将他背到家里,做了伤口处理后,刘金瑞和毕新文又将他转到野地一个地窨子里。为了防备敌人的报复,他们又连夜将毕洪志的妻子儿女弄到野地另外一条壕沟里,藏了几天才回村。毕洪志被组织安排在一户可靠的富农家里。不久,全家转移到田兰庄,在地下党齐宝和家中居住。日军经常带着伪军清乡,每次来,毕洪志一家人赶紧往大苇塘里跑,那里有提前挖好的非常隐蔽的地窨子。芦台有一个绰号叫“大金牙”的特务,专盯着毕洪志和他的家人,几次带人到村里搜查,有时家人跑不出去,乡亲们就把毕洪志的儿女抱走当作自己的孩子,把毕洪志的妻子脸上抹上锅灰藏起来。
  毕井华谈到毕洪志负伤夜里到家的情形,说那恐怖的气氛和满身的血,是爸爸留给儿子的最早记忆。他说,当时吓得妈妈哭,我也哭,爸爸还生气地说,嚎啥,有啥可嚎的。那年月,多亏了乡亲和爸爸的战友,不然,全家早没命了。
  1943年秋,毕洪志的战友刘金瑞奉命到艾蒿岭送信,回来的路上被特务逮捕,押到日军警备队拷打审问,刘金瑞没向敌人低头,死前在刑场上痛骂日军特务,高喊着“我十八岁,再过十八年,我又是一条汉子!”毕洪志失去了情同手足的战友,悲愤不已,对家里人说:为我担心啥?刘金瑞好样的,打鬼子就得豁出去!毕洪志还没有完全养好伤,又和鬼子干开了,不是摸炮楼,就是扒火车,弄得日伪军一提到毕少成(当时的名)就心惊胆战。
  县支队的一只眼
  毕洪志和抗日民族先锋队又坚持斗争一年多,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毕洪志一家又回到芦台种地。1946年6月,内战爆发,武宏奉命在宁河县组建县支队,毕洪志和民族先锋队的一些队员投奔了武宏,武宏一眼看上了他,叫他担任侦查员,又担任侦察班长,后提升为侦察排长(有说侦察参谋)。武宏高高的个子,红军出身,善于指挥打仗,在毕洪志的心目中,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为了表示坚决跟武宏干革命的决心,入队不久,取“宏”字谐音,把自己名字毕少成改为毕洪志。从此,就身影不离地跟随武宏执行各种侦察战斗任务。
  毕洪志到了县支队,如鱼得水,智慧和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圆满完成袭击美军弹药库、金钟河火烧敌船、海辛庄打盐警、袭击芦台警察二分局等战斗侦察任务,深得武宏等县支队领导的信任,深受干部战士的拥戴,称他是“县支队的一只眼”。毕洪志有志有谋,性格大大咧咧,从不为自己评功买好,武宏和战士们也都亲热称呼他“二老毕”。
  毕洪志的名声传到芦台,国民党统治当局和反动武装恨之入骨,抄了毕洪志的家,拆毁了仅有的四间土房。全家人无处安身,武宏说随队吧,秘密派人将毕洪志的妻子田宝荣和两个孩子接到部队,安置在解放区。毕洪志的哥哥带着母亲也转到田兰庄。当时县支队有三辆马车,有一辆拉着毕洪志的家属和武宏的家属,随着部队住过独立、田兰、肖家坊子、高庄等数十个村庄。走到哪个村就在哪个村号饭,行装非常简单,说走就走。随队生活,没有了像日本鬼子那样的前追后拿,但居无定所的日子也极为不易。毕井华说,我们在后边住着,部队在前方打仗,很少看到父亲,记得在汉沽的高庄他回家吃过一次饭,以后再没见过。
  1947年8月初,宁河县支队在芦台西南胡庄打了一场恶仗,毕洪志在那场战斗中壮烈牺牲。当时,南胡庄蓟运河西是解放区,河东是敌占区,武宏为扩大解放区,搭了桥开进敌占区,练兵扩大影响。战前毕洪志通过芦台的内线得知,敌县保安队300多人要到南胡庄一带抢粮,武宏决定消灭之。武宏把四个连队埋伏在几个村里,一个连队在桥西作后援,战斗刚打响,从三面涌上来国民党正规部队3000多人,武宏知道中计了,命令部队狠狠顶住,随时过桥撤出战斗。从早上打到落日平西,敌人怕夜战,扔下了尸体,先撤出了战场。县支队战死40多人。原来敌人作了周密计划,放风敌保安队抢粮,暗里部署大部队跟进,想打个县支队措手不及,彻底消灭。
  仗打得非常残酷,连武宏都抄起了机枪。在一座砖窑旁,武宏将毕洪志臭骂了一顿。毕洪志眼看着一个一个战友倒下,捶胸咬牙,恨自己为什么没把情报弄清楚,他疯了一样,死力拼杀,不幸被炮火击中,一条腿被打断。他感到无颜面对朝夕相处的战友们,为了不拖累部队撤离,开枪打死了自己。这年,他29岁。
  毕洪志的母亲住在田兰庄,得知儿子死讯悲痛得死去活来。毕洪志的妻子田宝荣住在独立村,整日不吃不喝,以泪洗面,正怀着孩子,因此造成了难产,差点要了她的命。毕井华说,那时我懂事了,带着妹妹不离妈妈身边,不让妈妈为我们操心。武宏安排了几个乡亲照顾田宝荣,但独立村离敌占区太近,为了保护毕洪志妻儿的安全,派了两个化装的士兵,赶着马车绕过芦台,将母子四人送到田兰庄,与毕洪志的母亲住在了一起。
  1947年土改,毕家10口人分了一间半官房,母子四人和毕洪志的哥哥一家挤在一铺炕上,毕洪志的妈妈、妹妹、弟弟分别投宿。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经战友和乡亲们的撺掇,妻子田宝荣带着女儿和两岁的二儿子改嫁给肖家坊的杨庆海,是毕洪志的战友。长子毕井华留了下来,跟着祖母相依度日。毕井华当时才十来岁,给人家放牲口,每天天不亮赶出去,傍晚赶回来,雨雪天也得往外跑。那一年闹水灾,全家人连野菜都吃不上,政府优待烈属,送来了500斤小米,才度过了难关。毕井华说,没那500斤小米,那一年毕家不定谁就得饿死。田宝荣和杨庆海生了儿女,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两家来往不断,2008年田宝荣88岁病逝,毕井华带着孩子们前往发送母亲。
  武宏不忘毕洪志
  毕洪志参加抗日斗争有四五年,在宁河县支队有一年多,都参加过哪些战斗和侦察任务,受过什么奖励,有什么具体故事,甚至他的职务是侦察排长还是侦察参谋都无法再弄清,了解他的人很难再找到。但仅以上事例就足以让人信服,他不愧为“宁河县支队的一只眼”的称号。武宏在50年前给他以这样的评价,而在他后来的著作中,再没有说过这句话。武宏著作中有三次战斗提到了毕洪志,袭击美军弹药库和南胡庄阻击战两次最重要的战事却没提到,是否烈士也没有明确。为什么?不得而知。难道武宏把毕洪志忘了吗?没有。
  1993年,职任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副司令员的武宏旧地重游,特意找到了毕井华的家。毕井华惊喜万分,望着这位饱经沧桑的战将,泪水一下涌了出来。
  “四十多年了,您还记得我爸爸……”
  “二老毕,毕洪志,那是县支队的眼睛,我哪能忘记啊!”
  “我记得您,那您记得我吗?”
  “咱们还住过对面屋那,你和你妈我也没忘啊。”
  武宏说,你爸爸可是不简单,打鬼子,打国民党,好多胜仗他起了关键作用,他死的太惨了,是县支队的一大损失。你们家也遭了大罪,那时也顾不上你们,战争年代那么多烈士,我们不能忘啊。武宏拉着毕井华的手说,有什么要求吗?毕井华说,别的不想给政府添麻烦,只希望把我家户口迁回芦台,给我地基,没有其他要求,武宏说,这事儿我办,你就别管了。
  事隔几十年,把河北省户口迁到天津市,这事太难了吧,毕井华一家这么想。然而没多久,武宏就把毕井华一家的户口从河北省唐山市的田兰庄迁回到了芦台,在赵家园安了家。据说武宏回北京在部队领导机关开的信,又在两地政府转手续,具体咋办的,毕井华说不会太省事,武宏这么多年还想着父亲,我们全家感谢不尽。
  毕洪志牺牲后,县支队和地方政府将遗体先安葬在了江洼口,后迁葬到田兰庄,一直未动。2010年11月,经县烈士陵园同意,陵园主任郝会来亲自操办,将毕洪志的名字补刻在墓墙上,毕井华将父亲的遗骨迁到宁河县烈士陵园立碑安葬,碑上镌刻“革命烈士毕洪志”。墓前,毕井华、杨立志,以及毕洪志的孙辈,磕头祭拜,燃炮撒酒,念叨着,爸爸回来了,爷爷回来了……中午聚餐,餐前众者肃立,将第一杯酒敬献给了他们的先辈毕洪志。期间,《宁河县军事志》和革命史料选编《战斗的岁月》为毕洪志立了传,在《革命烈士英名录》中增加了毕洪志的名字。
  九泉下的一丝心愿
  毕洪志在《革命烈士英明录》上有了名,在宁河史书上有了传,他的骨殖迁葬宁河县烈士陵园,儿子一家从河北省迁回芦台原籍,这一切,给了毕家莫大的安慰和欢欣。我也为自己做了一点该做的事感到欣慰和满足。2012年春节,杨立志约我去他家喝酒,还约了另一位战友作陪。两瓶茅台摆在桌上,我说换酒吧,这酒太贵啦。杨立志高声大嗓,快言快语:老战友,好酒还有,就是为你准备的,我哥哥(指毕井华)不能喝酒,我代表他,代表毕家和杨家,向你致谢!三个人半天喝了两瓶多,我醉倒了。
  当晚,我做了一场梦。梦见杨立志和毕井华把我拽起,说,看看我爸爸去。我跟着他们哥俩儿奔跑,穿过硝烟弥漫的苇荡,越过烈火滚滚的丛林,淌过一片飘着血花的湖泊,到岸上一看: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数不清的人躺在那里,一排一排的,全部头朝东,脚朝西,一动不动。他们穿着土黄色衣服,好像都在睡觉。都是20多岁,有的含着笑,有的轻轻皱着眉。一个年龄大的翻身站起来走到我们跟前,毕井华、杨立志双双跪地,喊了声爸爸!毕洪志将两个儿子揽在怀里对我说,我都知道,谢谢你!我说,那您高兴了吗?他轻轻地笑了,又收起了笑容。他说,你看,那些皱着眉头的,就是因为世间没他们的名字,他们希望和难友们的名字排在一起,就像一块儿躺在这里一样,并不在乎其他。他们还希望别把名字写错,担心家人来信收不到……
  我一下惊醒,两颊涂泪。猛然想到,《革命烈士英明录》丢掉的不止毕洪志,仅河东有一个村就发现两名革命烈士没在册,全县其他村呢?《宁河县军事志》编纂工作已结束,革命烈士和他们亲人的呼唤——失去生命后远久的一份愿望,谁来启动良知当作责任来完成?
  我期待着。
  编者按:许多珍贵详实的历史资料及照片,佐证了早年的芦台、汉沽是“形意拳发展重地”。1899年,燕赵大刀尚汇川孤身战劫匪,解救多位从东北趸货回来的芦台商人,遂被请来宁河县传授少林武艺。1901年,走出朝廷御国术馆的教习申万林先生再传首地也是芦台。在抵抗外敌的侵略中,芦汉两地武林豪杰以血肉之躯、拳掌之力书写了惩恶扬善、辉耀中华、护国安邦的光辉篇章。
  本刊上期刊发了“御国术馆教习申万林”,本期“赛白猿”唐维禄,与读者朋友共享。
  “赛白猿”唐维禄
  李瑞林
  唐维禄(1868—1944),宁河东丰台人,自幼务农。
  唐凤华保存着爷爷唐维禄1916年在天津中华武士会获得的“毕业证书”。由“天津中华武士会”会长兼教务主任李存义先生亲自颁发。经历过90年的风雨,保存至今实属不易。兵荒马乱的年头,人无稳定的栖身之地,整日为饱腹奔波,生命不保;几次运动的冲击,给证书的保管带来了风险。特别是文化革命,让保管人左右为难,证书也几次易手,后来交由徒子、家居宁河县丰台村的烈属王振国保管。
  看似对习武人武艺高低的一张考察凭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中华儿女们在朝代更替、政府腐败、国家民众遭难的历史时期,不甘忍受洋夷、日本鬼子的侵略、欺辱,自发组织起来,以血肉之驱、拳掌之力、前仆后继,同侵略者做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的历史。
  2008年9月,是唐维禄武师140周年诞辰纪念,唐门传人前往宁河东丰台祭拜,并请唐先生的亲传徒孙王绍礼叙谈唐维禄武师及轶事。
  宁河县丰台镇曾经是著名的冀东木版年画、纸制品生产、销售的疏散地。每年冬闲时,唐维禄都趸些年画、祭祀品沿村叫卖,补贴家庭生活。他了解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生活,深谙世道之昏暗、之邪恶,人间之不平,百姓遭受欺凌无处诉苦和申冤,是任人宰割的牛羊。
  唐维禄决心尽自己的有限力量,帮助百姓解遭受欺辱之苦。1903年,形意拳师申万林来芦台教武术。35岁的唐维禄也来跟着习武学艺,决心为百姓掌握一门扶正铲邪的本事。文化不深悟性好的唐维禄,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武艺已经不凡,多次比武均在榜眼,在宁河县的地域方圆已经颇有名气。
  唐维禄的老伴去世时,大女儿唐福娟才15岁,下面还有三个儿子。为了生存,唐维禄常年在汉沽沿海的渔村教武艺,把女儿唐福娟带到汉沽,让她认弟子李汉章的母亲为干妈,后来出嫁在汉沽。又送长子到锦州学徒,把次子过继给了自己的兄弟。又通过师兄孙禄堂,把三子唐耀庭送到保定军校混饭吃。唐耀庭从军校毕业后从戎西北军,是杨虎城、张学良将军的联络官,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被释放后,遣送扣押他的西北军到了新疆。唐耀庭定居新疆几十年,惟1976年的大地震后回汉沽探望家人一次。
  2007年12月25日,作者在韩子衡的弟子李朋会保存的笔记本里发现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唐维禄,字云崑,在武士会弟子阎家祥、赵宏崎、张汝林、王俊林、王振东”字样。
  唐维禄从天津中华武士会学艺毕业后,到汉沽给盐灶商户“桐裕成”看家护院,在汉沽渔村教武术多年,徒弟全是卖苦力的穷人。
  和唐维禄有过接触的老人们回忆,唐先生平易近人,不讲究吃穿,在汉沽区沿海渔村教武术,能吃到棒子面窝头、虾酱蘸大葱就满足。
  唐维禄收徒弟不搞拜帖仪式,不办酒席,一句话,不让学艺的人破费。看你是块练武的材料,就让你跟着练,如果有培养前途,交给你一份李存义先生传下来的治病秘方,算是承认了你。
  唐维禄拜师李存义
  唐维禄除腿脚快外,脑子也灵通,见事不忘,一琢磨就透。见缝插针,点滴时间都用在练艺上。手脚还勤快,初拜师李存义时,已经42岁。李存义认为唐年岁已大,不收。唐维禄求张鸿庆做了“通融”,又自报奋勇地给李存义打工,李存义才答应让唐维禄留下,干些传达、搬运的杂事。
  唐维禄留心观察会员们的习武动作,夜深人静时刻苦习练。“无心插柳柳成荫”。八年后结业考核时,名正言顺的习武弟子过关还都挺费劲,经常干打杂活计的学员唐维禄却一路顺利过关斩将。李存义彻底改变了对这位大龄“农民”的看法。认为唐维禄是一个有心计、有毅力、业有所成的人,离别时把自己手中握有的嫡传武林药(秘)方五行丹给了唐维禄一份,认可了唐维禄是自己的弟子。
  唐维禄练形意拳
  李存义言:“克敌制胜,惟形意拳独擅其长。”而“独擅其长”又是什么?答:“世之练艺者,必目有所见而能有所作为,故白昼遇敌尚能侥幸取胜,若黑夜猝遇仇敌,目不能视,将何以取之?唯形意拳,处黑夜间,随感而发,有触必应。形意拳的精要,不是练视力、听力,而是练感应。”
  唐维禄的形意拳技艺非凡,但他不满足,积极吸收师父申万林及李存义的长处,认真汲取师兄弟尚云祥、薛颠、傅长荣对形意、八卦的练法、操法所长,努力把别人的本事学过来,变成自己的。
  唐维禄对掌门弟子褚广发说:“形意拳的功夫出在腿上,腿快的人打腿慢的人,犹如拳击里重量级打轻量级的。而且腿上出了功夫,拳头的冲撞力就大,技击就厉害。”他鼓励弟子汲他人之长,用脑练艺。
  唐维禄“快腿”誉武坛
  唐维禄的胳膊、腿比一般人都长,以腿脚利索、速度快著称。老人们说,唐维禄从丰台到芦台往返的百里路只需一个时辰。我听了以后,还对自己的耳朵有不信任的感觉。2006年采访汉沽百岁老人韩树仓,老人讲,唐维禄走路速度特别快,短距离内可以赶超火车。本人起初没敢引用,担心有误。芦台的许多老人都和我讲了唐维禄“取刀”的事情,众人之共言,改变了我起初听说唐维禄走路速度快之半信半疑的态度。一年正月十四下午,有人找到唐维禄,说芦台晚上出少练会,急需用一把大件的春秋刀。唐说自己是有一把,但放在东丰台的家中。借刀人抬头看,日头已偏西,离天黑也就还有俩多小时,而东丰台距芦台街往返还有百里路的距离,远水解不了近渴,感觉挺无奈。
  唐维禄说:“你别着急,我现在就去拿,不影响晚上用。”唐维禄一路低身前行似飞燕,超速度地走形意地行术,双手配合,紧比划着助力。待取回春秋刀时,出少练会的人们还在化妆。
  唐维禄家居宁河丰台,离天津200余里路的距离。在“天津中华武士会”期间去北京“铁脚佛(爷)”尚云祥的家,都是在自家睡到午夜,睡觉前解下绑在两腿上的沙袋,夜里子时起身,出发时从后脖颈插进一根备好的小木棍,下端插至腰带里,衣领处露出寸长,为了散发汗湿气。顶着漫天眨眼的繁星,蹚着夜行步前进,天明到达。尚云祥问其是咋来的?唐维禄总是笑着回答说:“(坐)做疾步飞行。”
  唐维禄赢得了“赛白猿”誉称,与武林界的“赛活猴”孙禄堂绰号旗鼓相当。二位大师均有超人的轻功技艺,飞身翻墙越脊如吃一碟小菜,天津中华武士会的同仁们誉他俩是“河北二禄。”
  唐维禄在天津和李存义学艺时,和“铁脚佛(爷)”尚云祥切磋过技艺。尚云祥脚下的功夫非常厉害,每逢练武都踩碎地面的青砖一片。唐维禄发挥腿长、转动轻快手灵活之优,紧紧贴住尚云祥的身体,不让其发挥。无胜负的过招,尚云祥赞叹唐维禄的腿脚有神韵。
  傅长荣自1919年闯关东下江南至1952年。期间,唐维禄与师弟张景富支撑着宁河县芦台镇、汉沽镇武林界的大小事宜。
  唐传形意
  唐维禄先生熟悉多拳种,尤提倡弟子们练形意拳。严守古拳法:“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大前提下,坚持练武与强身相结合的原则”。弟子们把唐维禄先生教的形意拳称做唐传形意拳,被武林界认可,成一体系。
  唐维禄要求弟子练拳首先练习站桩:“站桩有无穷的益处。打拳是练功,站桩也是练功,练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还虚。以前老拳师少识字,但气质高雅,有涵养,是练形意拳起了作用。练形意拳不但改造人体,还改造心态。”
  练擒拿功夫,在唐传形意中叫“大小缠丝”;用胳膊去拿人,叫“野马分鬃”;用身子去拿人,叫“懒驴卧道”;用整个身体去拿人,是形意拳的特点,十拿九稳”。“形意拳的练法和打法迥然不同,练法讲以身推肩、以肩推肘、以肘推手。直至练到川流不息的程度。而打法则先要将手象鞭子一样地甩出去,再以肘追手、以肩追肘、以身追肩。”
  “缺德行的人不能习武”
  唐维禄对弟子说:“习武练艺要遵守武德,不得逞强好胜。习武人的大忌是鱼肉百姓。练武是为百姓,为了除暴安良,为了至尊报国,每一个习武之人必须遵守。”
  武艺高超的唐维禄认真恪守武林规矩,严格收徒标准。
  民国初年,一个卖艺的来到唐维禄家居地东丰台撂场子。为了挣钱,他大话连篇,大讲自己的铁布衫、金钟罩如何厉害,随便埋汰练武人。唐维禄实在是听不下去了,主动站出来,要求与其交流、切磋。卖艺人脱口“开始”后,唐维禄发出快似箭飞的崩拳,卖艺人瞬间倒地,爬起来后十分尴尬。唐维禄找熟人借了两块大洋给他,说:“我今天砸了你的场子,打了你的饭碗,是想让你知道,身怀武艺的人,要把艺用在除暴安良、杀敌护国方面。说话要讲义讲德,谦虚留余地。会个三拳两脚不可忘乎所以,信口开河。”
  三年后,卖艺人又来到丰台,要拜唐维禄为师,说话间突向唐发新练的羊撞石碑功,唐维禄抓其破绽,瞬间做了个“金鸡独立”,用提腿提膝的姿势,把卖艺人顶了回去。卖艺人当时门面肿胀,脑袋也懵了。待卖艺人清醒后,唐维禄告诉他:“在武门搞突然袭击的人不懂武德,没有道德。即便有功夫,缺德行也是丧心病狂之徒,会给武门抹黑的,不会有人收你为徒的。”
  民国年间,宁河、丰润、玉田三县武林界人士在丰润县比武。唐维禄和一位当地赫赫有名的气功大师过招。唐维禄施展“巧打不如拙拿,拙拿不如巧打”之招术,打打拿拿,见机行事,困缚住了气功大师。众人哄喊之下,大师觉得丢了脸面,便违反武规乱来。唐本想狠狠教训他一顿,又不忍心伤害他,咬了对方一口,裁判提出质疑,唐说这在形意门叫猴吃桃,是武门息事宁人的规矩。裁判查谱后,抱拳向唐维禄致敬意,连声说:“钦佩!”
  “学艺传艺为了强国强身”
  日本侵华期间,唐维禄常和弟子们说:“武术是国民的宝贝,它能强身壮体,要为强壮国家服务。宁可人死,也不把武术传给日本人。”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之处,一片血腥气。宁河县芦台镇也是兵荒马乱之地。唐维禄的长子唐福恩在辽宁北票谋生路,唐维禄也经常外出授拳术,儿媳、孙女在家也没有安全感。唐维禄送她们去找唐福恩。
  日本人提防冀东游击队的袭扰,在冀东公路沿路途设卡,唐维禄爷儿三个被截在山海关。唐拿出天津中华武士会的证件,想蒙混日本人过关。
  翻译是个中国人,当知道站在面前的唐维禄是个武林豪杰时,立刻觉得自己长高了三分,腰也挺直了,说话也有了精神,骗日本人说,这是中国的武术大师,关东军最高司令要见。唐维禄为了减少麻烦,证实自己是个习武之人,给日本人打了一套拳。
  日本人让他返回来时到此当教官,唐为过关答应了日本人。
  唐趁天黑返回,轻身如燕地过了岗哨,用鹞子翻身的技艺爬过了长城墙,施白猿攀援的技艺,轻巧、稳步地跃过了坑坎、崎岖的障碍路,以箭离弦般的速度通过了山海关城楼,悄无声息地轻身过了日本人设的路卡,捷步刹身化拳、马不停蹄地连夜返回了芦台。
  唐耗费心血,培养出许多高徒。不求徒弟报恩,只愿徒弟多汲取各武术高师、门人所怀国术之精粹胜过自己。他深知一个人的武艺再高,也必定有限度。为提高弟子们的武技,唐维禄甘为人梯、铺路石,根据弟子们所学武艺之侧重,又为他们选新的师父,厚实每个徒弟掌握的武艺。
  夜幕枪口下救穷人
  唐维禄侠肝义胆,体贴、同情穷人,憎恨明火执杖、欺凌百姓的黑恶势力,诸事多有口头传说。笔者的祖父18岁时,亲历过唐维禄办理的一件事:唐维禄为汉沽盐灶户“桐裕成”看家护院。秋季的一个晚上,天色漆黑一团。“桐裕成”商号老掌柜的过世,全家族举行祭奠,还从名山古刹请来了和尚念经、道士走方,热闹非凡。
  突然,从三四十米外的蓟运河方向传来清脆的枪响,祭奠戛然止住。唐维禄瞬间赶到河边,只见有两个黑影在晃动,从帽沿上的白边和白绑腿看,是两个缉盐警察,仔细听着船划浆时发出的水声,对河水中影绰绰的一条小船影在举枪射击。
  “既然是盐警打枪,倒霉的肯定是草民百姓”,种地出身的唐维禄一看这情景,心中很不平静。他贴近举枪人,还没等缉盐警有查觉,已经麻利地缴下第一条枪。
  第二个缉盐警觉得几米外的声响不对劲,想掉转枪口上前支援,唐维禄紧跟一步出一崩拳,缉盐警还没反应过来,已经应声倒地,还掠响了枪机,一道火光斜飞过夜空,唐维禄瞬间又夺下第二个缉盐警的枪支。
  突如其来的举动,使两个缉盐警发懵,待清醒过来,已经两手空空枪易人,赶紧下跪求饶。
  河水中漂流的小船,是汉沽营城村民邵士品、邵玉通二人,借漆黑的夜色把偷来的盐顺蓟运河往北部山区运,想给家中忍饥挨饿的老少换些粮食吃,被缉盐警发现,他们紧追不舍,边跑边开枪捉拿。
  乱枪之下的二人均受伤,邵士品大腿被子弹打穿,邵玉通肩锁骨受擦伤。唐维禄教训两个缉盐警,说:“知道你们俩是为混口饭吃才干了这行当,可他们俩也是因为生活所迫,被逼无奈才这么做,以后再遇见这样的事,枪口必须抬高。”
  两个缉盐警心里明白,身家性命已经落在了武术大师的手里,双膝跪地、磕头如捣蒜,连声说:“是、是、是。”
  唐维禄考虑到缉盐警也是为了全家老少糊口,不得已而为之,把两只大杆枪还给他俩。走出老远了,俩人还回头说谢谢。
  邵姓二人感激地说:“多亏了唐大侠,要是落在缉盐警手里,不死也得扒层皮。”
  为民惩恶痞
  天旱无雨的民国初年,地里的庄稼旱枯而死,没有收成,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宁河至丰台60多里杂草丛生的蜿蜒路上又闹起了歹徒劫道,他们连抢带夺,打家劫舍,闹得人心惶惶。人们告到县衙,要求捉拿、惩办,可无人敢出面。原来这个歹徒曾是个兵痞,手中有枪,枪法又好。县警察局无奈,让唐维禄办理此事,唐愿为家乡父老除害。
  劫道的歹徒强行霸用了一辆木制小轿子车,来回逛荡在芦台至东丰台的路上,找抢劫的机会。唐维禄找到赶车人问情况,得知歹徒在半路还要睡一觉,把枪压在身底下。唐维禄和赶车人交换了意见,转天,唐维禄迎出20多里路,埋伏在预定的地点。日上三杆高,车赶进预定地点。赶车人的鞭子在空中连索三下,狗皮梢子连续发出清脆的“啪、啪、啪”声。
  得到提示的唐维禄提身如燕,飞窜上车,左手黄鹰掐嗉递过,右手顺出手枪。还带着困盹的歹徒明白自己遇上了“茬子”,急忙伸手摸身底下的枪,划拉不到了,心凉了半截。忙睁眼,见枪口正对准着自己的脑门子,顿时象泄了气的皮球。
  唐把赶车的“教训”了一顿,让其把车快速赶到县警察局。
  孤身化解讹财案救了全村人
  从东北方向过来了一拨约四五十个“红胡子老抢”,路过芦台党庄子时,勒索该村宋绅士两天之内拿出千两银子,否则血洗全村。
  危言传出,人心惶惶,全村大乱。宋家也是有苦难言,哪里去找千两银子?全家老少心急如火燎,不知咋办好。经官?闹不好落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局,打不死狐狸还得惹身骚,以后日子还咋过?
  无奈之下,宋家掌门人找到唐维禄,诉说了情况。
  第二天,唐维禄一大清早就来到宋家门口。旭头高升,从客栈里哩哩啦啦地走出来歪脖淘气一大帮,连呼带喊地向宋家走来。来人灌了满满的一街筒。尽管是一帮歪脖淘气,毕竟人多助势。唐维禄心中也有些忐忑,但在气势上必须要威慑和压倒对方。
  唐维禄迎面上前,拦住他们的去路,说:“认识一下,我叫唐维禄,是天津“单刀李”李存义的弟子。我出面代表党庄子父老说两句话,你们从我的家门过,吃顿过路饭还可以,若有非份之想,请换个地方。”
  说话间,一个土匪小头目向前跃了一步,高举拳头向唐劈头盖脸打过来,没等其拳头落,唐维禄的头一闪,用猴洗脸的动作,化解对方着术,顺势用猴登枝的腿法,将其蹬出几米远。另一个小头目见狐朋狗友吃了亏,马上掏枪。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唐维禄先生用眼一扫小胡子们所做的笨拙动作,知道是一帮还在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的小雏,尽情地施展起自己不凡的武艺,一个腾步跃上前,用鹞形拿法,拿住了对方的手腕部,对方疼得直叫。唐维禄取下其手中的枪,扔给大土匪“斜眼”。其实大土匪斜眼听唐维禄说是天津单刀李的弟子,心房已经在不停地颤抖,连说:“失礼、失礼,多有冒犯。”
  小头目见大头目都折服,忙跪地连呼:“大爷饶命。”
  大胡子斜眼本想领着弟兄们来芦台讹诈些银两,做沾花销魂挥霍,却遭遇到单刀李的弟子唐维禄的阻拦,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想起两年前在山海关外劫李字镖车,差点被赶车驭手用鞭子索(抽)瞎了眼睛的事,就心里打哆嗦,双腿打颤个不停。
  清王朝的灭亡,使当年在朝廷做官员的n氏家族失去了地位,也断绝了经济来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家族掌门人想顺从张勋复辟势力东山再起,去助阵,结果踏上了不归路。后世儿孙们的生活没有了往日的骄奢淫逸,加之满肚子秕糠无本事,倚仗着学过三拳两脚的功夫,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营生。听说有一大批虎、豹、狐狸等名皮货及人参等东北名贵药草山货要过关进津,他们来了精神,认为发财的机会到了,集结了一大批乌合之众,不论棍棒刀枪,每人持一件,决心用人多势众的方法劫下这宗货。他们在离山海关不远的拐弯山路处摆了一大片石头,居高临下地趴在乱石山处观察、等待,企图在阻挡镖车前进的同时拿货。
  一溜由膘肥体壮的骡马组成的马车队浩浩荡荡地前进,显示出凛凛威风。头车车辕子上插着一面红绸布做的角旗,缀着黄龙脊软翅的边沿,一个黑色的李字压住一把白色的立式单刀,在北风的劲吹下猎猎作响。每头骡马都身躯浑圆,四蹄踏雪,两眼之间挂着一朵绸布扎的红花,脖子上套着一圈牛皮套,挂着五个铜铃铛,走动起来发出铜铃的响声。尾车插着一面大于头车的“李”字镖旗。
  赶头车的驭手发现拐弯处有石头,朝后边的驭手们大喊了一声“有水(武门行话,意为有劫道的)”!
  驭手们提高了警惕,严阵以待。
  第一个胡子刚冲出山凹,连续两支金镖已经从驭手手里飞出,重重扎进胡子的胸下部,顿时倒地。除了个别的抵抗外,其余的胡子立刻六神无主,象无头的苍蝇、倒了树的猢狲,纷纷撇下刀枪四处躲藏,想逃脱惩罚。
  其实这趟镖车只是挂了“李”字镖旗,并无镖局的镖师。
  俗话讲“武门出身、不练也会三分”,何况是李存义受任的万通镖局派出的车队。大胡子见驭手都备有“家伙”,吓得钻进不足一人高的灌木丛。驭手见状,摇起扎着犀牛尾毛缨子的狗皮鞭子,甩起来劲抖,鞭子的狗皮梢子如磁石吸铁,又如同长了眼睛,照着半蹲在乱树棵子里的劫镖贼脸面“索”过去,鲜血顿时顺眼角流下。
  遇到今天的架势,斜眼担心出现无法收拾的后果,想办法要脱离开这块是非之地,提出“合计着办”的主意,其实是在自找台阶。
  进了宋家大院,大胡子先给唐维禄道歉,说弟兄们不知深浅,望大师海涵。唐维禄摸透了对手心虚之脉,斥责他们不义,让迅速离开。
  宋家掌门人怕再返回来报复,拿出二百块大洋打点,但在唐维禄眼皮下,根本没有人敢伸手拿。
  大胡子发“撤退”令,小胡子们争先恐后逃出宋家院。
  一场可能要发生的血腥案,短时间内被唐维禄做了化解。宋家人、党庄子老少爷们儿对唐维禄感恩不尽。此事在民间至今流传。
  (待续)
  责编:雁军
  人间真情
  王士玉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现实中的名利与金钱埋似乎已经高于一切。但这并不能改变人心的本真,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点滴的真情编织成一条条七色彩带温暖着人心。真情更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得人间处处春;真情也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的航船找到港湾;真情又是一柄撑在雨夜的小伞,使漂泊异乡的人得到亲情的萌庇;真情是一道飞架在天边的彩虹,使满目阴霾的人见到世界的美丽和阳光的灿烂……
  我身边有一位老人,她叫刘承珍,是我们盘鼓队队长。姐妹们都称她刘姐。刘姐今年七十二岁,身体健康,神采奕奕,和蔼可亲。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老人。她每天带领姐妹们打鼓、跳舞,排练了许多精彩节目。给社会送去欢乐和温暖。也为本地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年前的冬天。那是一个中午,一位残疾老人,在时代金街二楼楼道里步履艰难地走着,不知何故摔到在地上,正好被在保健站工作的刘承珍大姐看见。刘姐十分吃惊,她猜测这位残疾老人是不是病了,来不及多想,一贯助人为乐的刘姐急忙跑过去把老人扶起来,让进店里,倒了一杯热水让老人喝。经过一番交谈后,刘姐得知老人今年六十三岁,膝下一个儿子远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也不给家里寄钱,好象忘记了自己还有个父亲。孤独的老人一年四季游走于芦台的大街小巷,靠捡废品为生。刚才是因腹内无食,身体发虚,全身无力而摔倒。刘姐听后,一股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她在心中谴责老人的不孝之子,马上端上饭菜让老人吃。老人怀着感激的心情,眼含热泪端起饭碗。
  刘姐看到老人衣服褴褛,面容憔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的多,那两条残疾的腿让刘姐心里很难受。善良的心,让刘姐在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我要帮助他,无条件的帮助他。刘姐热情真诚的对老人说:“从今天起,您每天中午到我这来吃午饭,不管饭好坏,但能让你吃的热热乎乎。”刘姐的真诚和热情,让老人感动的留下了泪水。也许是孤独的太久,被人遗忘的太久,老人接受了刘姐的邀请。也就从这天起,老人觉得自己有了亲人,他感受到了久违的人间温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刘姐帮助残疾老人的事传到儿子和儿媳那里。夫妻二人很不理解母亲为什么做出这种“愚蠢”的事情,这不是没病找病吗?他们当即赶到母亲这里,儿子劝说母亲道:“您这么大年纪了,能把自己照顾好就已经不错了,何苦给自己弄个包袱背上。再说,他和我们素不相识,您这么做又是何苦?自己累病了,还要连累我们照顾您。”儿媳妇说的更难听:“妈,您这是有钱没处去花了,虽然我们家条件不错,不差钱,可也不能把钱往水里扔啊。”
  刘姐听了这些话,并没生气,而是心平气和地跟他们说:“我也不要求你们能理解我,也不指望你们能支持我。自古人心向善,只有善待别人,别人才善待你。我就是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也不会给你们增加任何负担。而且,这不是钱的问题,钱买不来温暖,也买不来真情。就说唐山大地震,那时你们还小,什么都不记得了。可在在我心里,却永远有抹不掉的记忆。那时候我们一家人被埋在废墟下面,伸出援手救我们的人是路过的陌生人,是无亲无故的邻居。当时我受了伤,不能动。那些好心人帮我们找来水和吃的东西。素不相识的大夫无偿给我治伤,解放军给我们搭起了简易棚,让我们一家老小有了挡风遮雨的地方,他们可曾提过钱?可曾要过回报?”
  听母亲说了这些,儿子和媳妇都沉默了。
  刘姐继续说道:“长江洪水泛滥,四川大地震,你们都知道,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多少人无私奉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中央领导亲自到灾区慰问,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帮助灾区百姓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有多少人为了灾区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们不也为一次又一次为灾区捐款,怎么在这件事情上你们糊涂了呢?”
  母亲的一番话让儿子、儿媳改变了态度。儿媳拉着婆婆的手说:“我们也是一时糊涂,怕您受累,今后,有需要我做的事情您就说话,我们和您一起帮助这位残疾老人。”儿子也说:“妈,我太自私了,今后我得跟妈一样,多关心他人,尽我们的能力帮助别人。”第二天一大早,儿媳就抱着几件衣服放在婆婆面前说:“妈,这些衣服都很新,给那位残疾老人穿吧。”刘姐抚摸着衣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刘姐是个心细的人,对那位残疾老人无微不至。每次看到老人吃饭少了,精神状态不好了,马上拿出体温表、血压表给老人体检。感冒了、发烧了,买药给老人吃。每次饭后,刘姐都会建议让老人做保健仪器,同时找来报纸、杂志让老人看,让老人生活得十分充实。有一天老人边吃饭边说:“时间过得真快呀!算来我在您这儿吃了快一年了。”刘姐忙说:“别算了,只要您高兴在这儿吃,就长期在这儿吃。”老人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口口声声叫恩人。刘姐不同意老人这么叫,对老人说:“你叫我大姐就行了。”
  今年的七月份,刘姐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被车撞了,住进了医院。老人知道后,恨不得马上生出翅膀飞到医院去看刘姐。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他想起应该给刘姐带点礼物,拿什么礼物呢?当他把手伸到衣兜里,只掏出了一元五角钱时,立时额头冒汗,这点钱能买什么?但老人下决心一定要给刘姐带上一份礼物,他惟一的办法是马上去捡废品,凑钱买礼物。烈日炎炎,天气非常闷热。老人顾不得喝水,也顾不上歇一歇,从上午捡到下午,累得满身大汗气喘嘘嘘,可卖废品的钱,只够买一个西瓜。老人自言自语地说:“对不起了大姐,我只能送你这个西瓜了。”
  当老人提着西瓜出现在病房门口的时候,刘姐十分惊讶。看着老人汗湿的衣服和脏兮兮地的脸,刘姐什么都明白了。她在这一刻体会到了温暖,享受到了人间关爱,能得到别人的关爱,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大的幸福吗?
  责编:柯岩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