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373
颗粒名称: 人在旅途
分类号: I266
页数: 6
页码: 60-65
摘要: 人在旅途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作品

内容

天堂摩纳哥
  徐睿
  地中海的天堂
  水边的摩纳哥,也是山崖上的摩纳哥。从某种意义上说,摩纳哥是个因博彩业而生的国家,1911年才拥有自己第一部宪法,之前名冠欧洲的大赌场便都已宣布开业,从而开始了摩纳哥的黄金时代。好莱坞影片《蒙地卡罗的故事》所再现的不过是美国人对蒙地卡罗豪赌的皮毛之见,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摩纳哥的八个大小海湾永远塞满着阳光、绝色美女和供富豪贵族享受的豪华游艇。世界汽车拉力赛F1以及一年一度的顶级奢侈品展览会选址在这里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更增添了其贵族气派。
  摩纳哥是一个袖珍之国,国土仅一点九平方公里,拥有弯弯曲曲四公里的海岸线。它与法国尼斯和意大利北部相邻,相距不过二十分钟车程。
  毫无疑问,摩纳哥是首选的天堂住所,这里拥有地中海风情、纸醉金迷的夜生活、风景宜人的蓝色海岸、流连于碧波间的美女,还有多姿多彩的上流社会生活……除了优雅的生活环境,优惠的税收制度也是摩纳哥吸引世界新贵的原因。早在1868年,当时的摩纳哥大公查尔斯三世就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所有直接税收。相比于当时德国48.5%、法国48%和意大利45%的高税收,摩纳哥免征个人所得税成为了吸引众多明星的主要原因。塞纳、舒马赫兄弟都曾是这里的住客,库塔、巴顿、费斯切拉、维伦纽夫、巴里切罗都曾寄居于此。虽然摩纳哥免了税收,但这里的高消费还是会让口袋里的money像飞驰的赛车一样转瞬即逝。
  现实中的童话
  也许长留于人们心中的还是童话般的爱情——1955年春天,国王兰尼埃在戛纳电影节上邂逅了仿佛天使降临人间的格蕾斯凯丽,后者曾主演过《正午》、《后窗》、《农村姑娘》等影片,并获得了第27届奥斯卡影后桂冠。两人一见钟情,于次年春天在蒙地卡罗圣查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婚礼。然而一场车祸使美丽的格蕾斯凯丽王后香消玉殒,国王的世界从此孤独,他发誓不再娶。后来,他们的3个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个小公主像极了祖母——这是童话一样的国度里的真实童话。所以在童话的氛围里参观童话般的宫殿,会觉得神圣又恍惚,原来童话中写的一切都是真的。
  参观摩纳哥王宫几乎是做一次横贯几个世纪的旅行,从中世纪教皇时期到拿破仑战争时期都有踪迹可寻。16世纪意大利风格的长廊和壁画、金碧辉煌的路易十五厅、金蓝相间的蓝厅、彩色细木镶嵌的Mazarin厅、装有文艺复兴时期大壁炉的王位厅、十七世纪的Palaidne教堂、Turbie白石修建的SainteMarie塔、十七世纪的大理石双螺旋楼梯和大殿,无不富丽堂皇,尽显王者气派。
  顺着王宫的坡道走下去,临高眺望,摩纳哥港、康达敏区LACONDAMINE尽收眼底。这里都是天然港湾,泊在港里的都是超大超豪华的游轮,游轮们全是米白色,沉稳而帅气,它们让地中海所有海港的游轮都失掉了神采。
  午后暖洋洋的日光擦亮了游轮的桅杆,海水一波波轻拥船身,一派安闲。小鱼躲在海水下面午睡。海水上面,“大鱼”们在打盹——一些船上,时髦的男男女女,或晒太阳,或凭栏垂钓,亮晃晃的海面上像撒了一网金币。
  豪华F1
  除了游轮还有赛车。每年5月,Fl轰鸣的马达声搅动着蒙地卡罗的大街小巷,Fl迷的呼喊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摩纳哥人总会得意地说:我是站在我们家阳台上观看F1大赛的。
  F1大赛从一九二九年举办第一届算起,到现在已经七十七年了。但那条蒙地卡罗赛道却依然如故,几乎没做过任何修改。它全长3.34公里,是Fl赛道中最短的一条,却也是最难开最惊险刺激的一条,赛道狭窄而多弯,车手们比赛时必须小心加耐心,稍有不慎,赛车的轮胎就会与防护墙亲密接触。
  摩纳哥站是整个赛程中最豪华的一站,一级方程赛事选址于此,也许是看中了这里优良的道路条件,也许是因为在这个风光旖旎的天堂里玩冒险更觉刺激。
  巴黎饭店
  巴黎饭店建于一八六四年,进入大堂,举目可见雕花大理石圆柱、意大利水晶吊灯和精雕细琢的天花板。
  摩纳哥巴黎饭店与巴黎丽兹饭店齐名,其他方面不说,单是饭店顶楼的餐厅便内藏玄机,在此不仅可以品尝天下美味佳肴,天花板还可以自动开启。天气晴朗的日子,打开天花板又是一道风景。巴黎饭店大堂中央有一座法王路易十四的骑马铜像,传说只要碰一碰路易十四所骑的骏马的膝盖,便会带来好运。
  入住这里的客人不仅可以在饭店的私家海滩上裸泳、晒太阳,还可以租用游艇出海或者驾驶直升机俯瞰蔚蓝海岸。大酒店的楼上有一个观海阳台,但想亲眼见识一下,必须支付一大笔钱,你买下的可不只是一片海景,层层叠叠的水湄山色和中世纪的小城都在视线之下,康达敏区海港水色湛蓝,旗帜飘扬,在那些高贵的太阳椅和雪白的太阳伞下面,躺着世界上最出风头的男人们和女人们。他们在吃吃喝喝之间,把自己的皮肤搞得古铜发亮。在靠海的阳台上,常常可以看到摆设考究的餐椅,客人们穿着盛装,即使只喝一杯咖啡也大讲排场。
  摩纳哥这个与尼斯齐名的蔚蓝海岸袖珍国家,自上世纪中叶便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假日胜地,穿着时尚的男男女女在这里寻求意大利和普罗旺斯美食、别致舒适的旅馆,当然还有赛车豪赌的刺激。奢华与享受,是摩纳哥骨子里能够迷惑人的两大要素。
  感怀嵩山
  郭明明
  嵩山是少林寺的故乡,一个令世人备感神奇和仰慕之地。古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今有少林武僧名扬四海,所以,一出洛阳火车站,我就信誓旦旦地对同行说,这次不仅要美美地游一番少林寺,而且一定要好好地爬一回嵩山。同行却一脸的不屑和神秘:“嵩高不可攀也。”我问为什么,他只是微笑不语。
  终于坐上了开往嵩山的旅游车,听了导游介绍方才明白,原来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两座大山组成,传说是当年治水的大禹的两个妃子所居之地。太室少室者,大妻少妻是也。嵩山山势平缓,绵延悠远,宛若淑女,仪静体闲,所以有嵩山如卧之说。在五岳中,嵩山既不算高也不算险,更不能称奇称秀,它之所以位列中岳而名贯古今,全是因为山上的寺,嵩山上有72峰,下有72寺,游寺也就是游山了。
  汽车一直开进山上的嵩阳书院,那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原为嵩阳寺,后在寺的基础上改建成书院。宋代的名儒重臣如朱熹二程以及李纲宗泽等都曾在此任过教。书院门前有“嵩山书院”的石碑,门上有“高山仰止”的匾额。走进院门,有一棵5000年树龄的将军柏,传说是汉武帝当年游嵩山时所封。书院的中部为讲堂,墙上挂着当年在此讲课的老师名单和壁画,中央摆放着老师用过的太师椅和学生坐过的方凳。据说这里还是当年程门立雪之处——程颐的两个学生杨时和游酢去见老师,恰值程正小睡,他们便在门外立等,待程醒来,门外的大雪已经下了一尺多厚……后院是藏书楼,一个神秘的所在,不知所藏何书所用何法,藏书很有讲究,只是我等无缘一见,因为二楼上面禁止参观。
  书院内一大一小两块石碑格外引人注目,一个在院内的碑亭里,是佛像碑,二米多高的碑身上刻着数百尊佛像,个个精美绝伦;另一个在殿外,叫做“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碑”,碑高8米,碑文为李林甫撰,书法家徐浩书八分隶体。巨大的碑额上有二龙戏珠的纹饰,就像一顶大帽子戴在头上,造型雄奇,雕刻精美。传说上天对大奸臣李林甫撰写碑文不满,于是派神龙前去摧毁,可神龙到跟前一看那字,当时就惊呆了,但又怕回去不好交差,于是就把碑额上方无字的地方轰去了一块,不过,现在遭受雷击的地方早已修好了。
  从书院出来,拐个弯就到了永泰寺。永泰寺因永泰公主入寺为尼而得名,与少林寺相对。进寺门有一影壁,影壁背后,左右各有一个大大的福字和寿字。守门的女尼发给我们每人一个圆形小纸牌,上面是佛的造型,要求贴在胸前。前行是天王殿,殿前有一棵连植物学家都为之惊奇的500多年树龄的杨树,殿后则是一棵桫萝树,树下有大网在收取树上的花,有女尼正在出售,据说饮之可以祛病。天王殿后面是皇姑楼,里面有一尊玉佛,游人脱鞋才能进入。面对玉佛,不禁使人想到了当年的永泰,也联想到了嵩阳书院。彼时,书院里的人们正在为出人头地兼济天下而奋斗,而永泰却放弃了所有的荣花富贵只身前来修行,入世济人不易,出世修身更难,更何况是身处荣华中的女子,需要何等的决心和定力啊。如今,寺里设有全国第一所女子武术学校,但不知能否与少林平分秋色。
  出寺时,游人要把贴在胸前的圆牌取下,按照自己的愿望贴在门后影壁的福字或寿字上,并有女尼专门监督。我则趁人不备把它贴在了上衣口袋的内侧,回到驻地后顺手取下贴在了一张门票上,翻过来一看,恰恰正是少林寺的门票,想揭开时已经揭不下来了,不知这是否也是一种缘分。
  离永泰寺不远,就是名满天下的少林寺。走进一个大大的广场,远远地就能看见一个上书着“嵩山少林”的牌楼。买票从大门进入,向前才走数百米,又有一个上书着“天下第一名刹”的牌楼。再往前是高高的台阶,台阶上的照壁上有“少林武术馆”的字样,我以为这里就是演武的地方了,忙张罗着找位子坐下,忙活了半天,却被人告知演武的地方还在里面。又往里走,进入西面楼房围着的一个院落,院落四周的墙上全是少林武术石刻,白色的线条,漆黑的底色,全是拳谱。拐进一个小院,一个十分精致的广场上矗立着达摩等禅宗六祖塑像,再往前进入大楼里的表演大厅,厅中央是一个大大的表演台,四周是由低渐高的看台,足可容纳数千人,坐位已是满满的了,就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年轻的主持人用中英两种语言主持着节目,接着表演了轻功,硬功,童子功,拳术,器械,单练,对练,群练等,台上闪展腾挪刀光剑影,台下唏嘘感叹目眩神迷,表演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令人大开眼界。
  穿过武术馆继续往前,方才是少林寺,寺门前有两株1500多年的的银杏树,都为雄性,不开花,一如少林寺里的和尚。走过大雄宝殿,有一立雪亭,原名达摩殿,说的是二祖慧可要拜达摩为师,达摩嫌他冥顽不化不肯收纳,于是慧可就在达摩殿前立求。达摩说要我收你为徒,除非上下血。这本是一句回绝的话,谁料慧可竟误以为是达摩在点化他,竟真的拔出腰间的佩剑砍下自己的左臂,围着大殿走了三圈,鲜血染红了大殿四周。深受感动的达摩终于收之为弟子,后来成为禅宗二祖。此后,天下僧人凡出身少林的,都是单手合十,即因慧可而来。
  立雪亭后是藏经阁,墙上有500罗汉习武的壁画,地上有当年武僧练武时踩出的48个脚窝,如今已被覆以石板加以保护。
  出了寺院便是塔林,无数的舍利塔,有砖的有石的,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生前清苦,死后孤独,小小的斗室,怕也只有僧人才能享受。
  步出塔林,远远望去,少室山的顶峰上立着达摩的雕塑,达摩面壁的洞前正晃动着无数身影。嵩山真的不高,不奇,也不险,但我此时却觉得嵩山高不可攀。这高不在于山的高度,而在于书院和寺院所蕴含的学问、功夫、胆识、气度,这些才是嵩山真正的高峰。登嵩山,不就应该去攀这样的高峰?
  返回路上经过一个山口,导游说那里就是轩辕关,是当年大禹治水时化作黄熊开山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地方。嵩山是大禹一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为那里有他的家。嵩山书院的过去和少林寺的今天所表现出来的所有精神,可以说都源于大禹,那是一种为济困扶危而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突然,嵩山在我眼里不仅高耸入云,而且心生一种高不可攀的崇敬感。
  壮哉,武夷
  程艳
  从厦门坐火车到武夷山,然后搭上接我们的巴士前往宾馆入住。坐了一夜火车,本想睡个懒觉后再去游览,可时间有限,大家只好带着疲惫去游武夷山了。
  一线天
  武夷山的一线天风景区距离我们住的宾馆很近,乘坐大巴只需要二十分钟。我们首先来到那里,那里盛产白蝙蝠。导游在车上风趣地介绍说,过一线天时大家一定要闭紧嘴巴,不然就会品尝到天然的“雀巢咖啡”了。一线天最宽的地方一米左右,最窄的地方只有一尺三寸,超过这个腰围的人就不要去一线天了,因为会卡住的。
  进入洞口,顿时有一种超低度空调的感觉,里面黑乎乎的。景区的人有经济头脑,很多人在洞口做起了手电筒的买卖,租用费用为5元。但使用的人不多,因为两山之间只有一线天这一处过道,用手攀着两边跟着别人走就可以过去了。我们高一脚低一脚地行进着,有时踏了空,有时踩了水,一点一点地往上移动。洞里太潮湿,再加上阶梯太窄,所以队伍走得特别慢。越往前走视线越开阔,渐渐地,阳光如线般从中间斜透下来。这时洞口突然瘦了,身体苗条点的侧身能过去,有点肚子的人这下变得艰难起来了,侧身偶尔能过的,身体的两边也都蹭着岩壁。《武夷游记》里关于一线天有记载:“山中之洞,莫巧于一线天,裂天空于一寸,两片微分”。一线天的长度只有180多米,但由于游人太多,走出洞花费的时间不少。
  出了山洞,视野突然开阔了不少。那种充满焦躁与刺激、豁然开朗的体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九曲十八弯
  武夷山之行最让人兴奋的就是九曲漂流了。小小竹排在溪水中轻轻荡漾,抬头,两岸苍郁青黛的群山矗立,眼前,一弘碧绿的水绕着,美丽异常。
  来到漂流区,导游告诉我们,坐竹筏跟坐火车一样是有班次的,若误了班就要等很长时间。
  一排竹排只能乘坐6人,我们坐上了竹排,跟随两位艄公开始了漂流的旅程。坐在竹排上,清澈的溪水在脚背上缓缓地漫过,阳光撩开厚厚的云层轻撒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如同穿行在世外桃源中。艄公一路上讲解着沿途的风景:孔雀开屏、狮子山、乌龟下水、象鼻岩、青蛙山、玉女峰……无不惟妙惟肖。
  整个行程一个半小时左右,游人可以安静地品尝“两岸景色遮不住,小筏缓过万重山”的感觉,一路上还可以听到很多有趣的笑话。每个竹筏上有两位艄公,没有来武夷山之前,我还以为竹筏非要两人一起划动才成。来了才知道两人是有明确分工的,后面的掌舵,前面的“卖唱”。前面的艄公非常风趣,他会讲一些很搞笑的段子。给我们讲段子的艄公在这里度过了25个春秋,看起来他不是很强壮,但他的心态特别好。艄公的笑话层出不穷,差点没把我和同事笑到河里去。
  地方特色的说唱,加上两岸的美丽风光,舒适的九曲带给我们的是在都市中感受不到的轻松与惬意。
  天游峰
  天游峰峭壁千寻,壁立万仞,岩势巍峨,壮观雄伟,是武夷第一胜地。“不登天游峰,白游武夷山”,这是武夷山人给天游峰的赞誉。在武夷山爬山,当地还有一句顺口溜叫做“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不上不下脑膜炎”。山势之险,攀登之累,可见一斑。
  一大早,我们便启程登天游峰,急于一睹它的姿态。一路而上,发现武夷山景色最大的特色是巍峨之中有秀丽,秀丽之中透着挺拔。回头向山脚望去,峰峦叠嶂,白云萦绕,雾气扑朔,烟雨迷离。微风轻吹,云散云聚,峰颠若隐若现。南方的天气如同小孩的脸一样善变,天突降大雨,导游说这样的天气山顶会有难得一见的景色。
  天游峰山势极险,上山的路是在山石上一级级地凿出来的,只容一人通过,那石梯陡峭得令人望之却步。我们打着雨伞继续前行。远远望去,游人如甲壳虫般蠕动。雨伞一片,雨水遮挡住了视线,能看到的全是蘑菇云似的伞顶。云海环绕着群峰,群山点缀着云海,迎风而动,不禁悠闲自得。越往上去,空气越清新,气温越来越低,山越来越高,云越来越低。在穿过一层云雾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山高云低的壮丽景色:重重叠叠的山峦中,白云在中间静静地蜷卧着;飞流直下的瀑布呼啸苍天,扶摇大地……站在山颠,真有一种神仙般的感觉。旅行家徐霞客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故第一也。”
  登上天游峰,武夷山水尽收眼底。云海茫茫,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栏目编辑:方奇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