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说(外二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358
颗粒名称: 悟性说(外二章)
分类号: B017
页数: 2
页码: 69-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悟性的概念和墨子对悟性的看法。悟性是指由迷惘到明白的过程,人们认识事物就是感悟事物的过程。悟性快的人能够更快地形成对客观事物最全面、深刻的认识。文章还讲述了老子和他的恩师常枞之间的一次对话,常枞通过“经过故乡要下车”和“经过高大的乔木要缓步而行”这两句话,向老子传达了尊重故旧、尊重长者的思想。这些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悟性和人生的思考,让人们深入思考自己的生命和价值。
关键词: 悟性 墨子 思考

内容

悟性,是指由迷惘到明白的过程。人们认识事物,就是感悟事物的过程。认识事物有的快,有的慢,这里的差别就是人的悟性各不相同。悟性快的人,会把感觉接收来的各种信号在大脑皮层迅速进行碰撞、组合,最终形成对客观事物最全面、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要高于感觉阶段的表面反映。这就叫有悟性。
  墨子认为,悟性就是一个人对外界世界的咀嚼能力,他就很推崇老子的悟性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常枞是老子的恩师。有一年常枞老了,快要病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扶着老师的手问:“老师怕快要归天了,有没有什么遗教可以告诉学生的呢?”
  “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常枞缓缓地说:“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
  “知道了”,老子回答:“经过故乡要下车是说不要忘记故旧。”
  常枞微笑着说:“对了。那么,经过高大的乔木要缓步而行,你知道吗?”
  “知道了”,老子回答:“过乔木小步而行,不就是说要尊老敬贤吗!”
  “对呀!”常枞微笑着点点头,想了一会又问:“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
  “在呀”
  “我的牙齿还在吗?”
  “一颗也没有了。”
  常枞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老子想了想说:“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是因为它柔软;牙齿之所以全掉了,是因为它大刚强了。”
  常枞这时摸着老子的手感慨地说:“对呀,天下的事情,处世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没有什么道理可以告诉你了。”
  这个故事的真伪我们不必太在意,我们从这一问一答中可以看出常枞的简单一问,是想给老子一个深奥的大道理,而老子就不能象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的一样,问什么就答什么,他的大脑也在积极碰撞,要从老师给予的信息中捕捉到更深层次的含义,迅速作出意想不到的判断。这就叫做有悟性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事物,掌握知识,认识人生,悟性都是必不可少的。就象吃饭一样,只有经过细细咀嚼,才能品出味道。象陈佩斯在《吃面条》的小品中那样,一海碗面条狼吞虎咽下肚,问他什么味道,回答说“没味道”。象这种吃法,只能是延续生命,这也只是动物最低的本能。
  悟性是认识的升华,悟性也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有了悟性就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悟性的人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悟性的人也只能看到一个一个的物体。例如苹果落地这种现象,唯独英国的牛顿,却突然对它产生了兴趣,经过反复无数次地研究,终于发现了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了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我们今天能够认识地球、太阳、月亮及各类星体,这不正是在享受着牛顿悟性的成果吗。
  孝的真谛
  中国的传统道德是非常注重孝的,叫做“百善孝为先,”就是说一个人在立身处世中不管有多少善行,首先是以孝开始的。试想一个在家不知道孝敬父母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施善于人。孝是人生中最深刻的亲情,是谁都避不开的。
  那末怎样做到孝呢?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论心不论迹”,就是说要做到孝,要当一个孝子,不在于要有多少钱财,也不在于要有多高的地位,而是要有一颗深刻的心愿,那怕是一件朴朴素素、微乎其微的小事,有了一颗诚挚的心,也就足矣。
  孝是古今国人讨论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子游就问孝于孔子,探讨怎样才能做到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花语·为政)
  孔老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现今说的孝,以为能养活自己的老人就是做到孝了。但是这真的是孝吗?孔老接着反问,犬马这些动物都知道饲养,如果只是做到让父母衣食无忧,但对他们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这和饲养犬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看来,仅是做到供养父母衣食无忧,还不算是有孝心了,孔老的观点是不在于“养”,而在于“敬”。
  子夏听了老师的解释还是不明白,于是也凑过来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经为孝乎?”(花语·为政)
  把这段话译成白话文就是:做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忍的就是做到对父母和颜悦色,今天的所谓孝,就是有要做的事情,孩子们抢着干,有酒有饭,让长辈吃喝。难道,这能算是孝吗?
  两个学生问孝,孔老做了两个反问,似乎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其实不然,从两个反问中孔老已经说明了,“能养”、“顺其劳”、“先生馔”,皆不能算是孝,真正的孝,就在于一个“敬”字。我们常常说“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和“敬”总分不开。“孝敬”一词,认真分析起来,其实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没有那份深深的敬,诚挚的心,有了这份心,也就算是孝了。
  孔老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相去两千多年,时代变了,条件不一样了,那时生产力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填饱肚子尚属不易,在那样的条件下有人拿“能养”来说事;在今天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再拿“能养”来说话就太苍白无力了。中国有句老话“养儿防老”,是说自己老了,爬不动了,抓不来食了,就靠子女来养活,今天的老人多数有退休金,病了有养老保险,即使爬不动了,还可以雇请保姆,实在不行,还可以进敬老院。也就是说过去要“防”的,该由子女完成的任务,社会给承担了,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怎么去尽一片孝心?其实不难,吃的、穿的、用的,都不是问题。这时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一句热乎乎的话,是最平常不过的“常回家看看”,是能放下繁忙的工作坐到老人跟前随便聊聊,十分钟就行。
  孝的真谛,说到底只是一个心字。
  父母的年龄
  说到自己的年龄,特别是自己儿女的年龄,可以说是张口就来,不仅能说出出生年月日,甚至能说出是几点几分生。在儿女生日到来的前几个月,年轻的父母们就忙着策划儿女的生日该怎么过?买什么样的生日礼物,去哪个饭店订桌?年轻的父母们相聚在一起,谈论的热门话题莫过于此了。
  但是说到父母的年龄,能说父母的岁数、属什么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尽管都在争着当孝子。
  《论语》里有一段话就说的很实在,原话是这样说的:“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篇)
  这段话分两层意思,前一层意思是说为人子者,应该知道父母的年龄,这是最基本的,是前提,而不是目的。
  第二层意说的是知道父母的年龄之后的态度,一是喜,喜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还有机会去孝敬父母,还可以尽儿女的一片孝心。一是惧,惧的是父母的年事又高了一岁,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陪在父母的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还能再听几次咿呀学语时那些带着乳臭的故事呢?
  父母之年在子女的心里可能不会那么可怕,因为父母的身体“还好”,不象别的老人。可要知道,高龄人的生命是倒计时的,是极其脆弱的,一句话、一粒米不合适,可能就会撒手而去。有一种至深的悲伤叫做:子欲善而亲不待。如果真是到了那一天,我们就是捶胸顿足,涕泪滂沱,再三追悔,父母在的时候少顶一句嘴多好,多做一件事就来得及啊。但是,一切都过去了,来不及了,这些遗憾将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底了。
  当然,我们知道父母的年龄,并非要给父母去办什么豪华的寿宴,而是要多在心里反思一下父母几十年的拉扯之苦,养育之恩,有一点感恩的心就行了。
  学会珍惜父母的有生之年吧!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闫焕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