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312
颗粒名称: 谈天说地
分类号: I218.21
页数: 8
页码: 63-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谈天说地的情况。其中包括善良不再廉价、哈萨克斯坦警察(外一章)、知足者常乐(外二章)等。
关键词: 七里海 谈天说地

内容

善良不再廉价
  马成香
  善良是一种心理氛围美感。卢梭说,善良的行为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中华民族以勤劳善良著称于世。我们扶危救困,无私付出不图名利和报酬。雷锋和郭明义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身体力行地诠释着“善良”,引领我们一路善行。但在今天这个现代文明社会里,“善良”,需要我们用心“慎用”。
  一、硬币投给谁
  我曾问自己,这枚硬币该投给谁?那个暑假的夏天,北京很热也很美丽。
  我经常要从那个地下通道经过,每次都要毫无选择地目睹和被迫感受那些画面。那副画面的主人公在不断的变化着,今天这个拐口可能是老人,明天那个角落可能是位双腿不能站立的残疾人,不变的是他们都在等待着路人的施舍。
  那一次,刚迈向地下通道,耳边就传来二胡特有的深沉声。顺阶而下,一位邋遢疲倦的的男子拉着二胡小调,旁边一位三四岁的小孩手捧一个瓷印斑驳又有缺口的缸子。终是怜惜可爱的孩子,未加思索,投了一枚一元硬币,心情有一点轻松。没走多远,又一阵二胡声传来,心灵被大大震撼了。凄哀、令人愁肠百结的《真的好想你》配上好的二胡手,真是一曲绝唱。悲凉、深沉、如泣如诉,令人荡气回肠,整个人仿佛一下子浸入一个冰冷而柔情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二胡音乐啊!顺着声音,一位下身完全瘫痪的盲人出现在我眼前。他的头随着歌曲的节奏来回有力的摇摆着。他是在用心,用激情在演奏着。不忍再看,抬起头朝前走去,忽然觉得那枚硬币应该投给那位盲人。
  已不记得什么时候了,只记得寒风料峭,街道旁蜷缩着一位乞讨者,看不清他的面目。我下意识地紧裹了羽绒服,嘴里不住的叨叨,真可怜,真可怜。给他投完第一次钱后,我又返回去投了第二次。忍不住对他的怜意,再一次回头看时,他已从地上爬起,跪着双腿,两手托地,脑袋从烂烂的棉衣服里尽量向前探出,微眯着双眼。哦,原来在看他讨钱钵里的钱。也许,这只是一个非常平常的动作,但在那一刹那间,我分明看见他厚厚棉衣下藏着的那颗卑微的灵魂。
  是的,他们放弃了做人的尊严以求生存。
  乞丐是指以乞讨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或人群体,贫困是其产生根源。中国历史上,乞丐队伍中不乏声名显赫的政治人物。近代乞丐多供奉的“乞丐皇帝”朱元璋,幼时孤寒,被送到元觉寺当和尚,被逐出庙门后无奈挨户乞讨度日,后经努力终成一朝开国之君。“政治精英”的行乞是因一时际遇困窘,并非终生以行乞为事的真正意义上的乞丐。
  无论是以乞食为权宜之计的落魄者,或是真正意义上的乞丐,即生活没有着落又缺乏谋生手段的残疾人、老人和儿童——不能自食其力,自愿乞讨是他们的谋生手段,我们没有理由把哪些人逐出地球,理应胸怀正义善良与悲悯,给予他们帮助。
  二、“野蛮”乞讨
  根据所见史籍,乞丐的产生与文明社会的产生形影相伴。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已高度发展,乞丐群体作为现代文明的副产品,没见进步,没在原点,反与“文明”渐行渐远。
  古代乞丐不论男女老少、瘸瞎聋哑,都是穷家门人,为求生;今日“假乞”横行,男女老少齐上、卖拙陋之艺或抱小孩、残疾人或青壮年、单干或组团,形式多样,成为发家的投机者,为致富。古代沿门乞食,颇多辛苦;如今严守“地盘”待“钱”。古代乞者多谨言慎行,心怀虔诚感激;今日丐者多流气荒诞,装瘸装瞎装可怜,连骗带诈加恐吓。传说中的丐帮,除强济弱,重诺守信,为江湖上著名的正道组织;今日丐群,组织、胁迫、诱骗、利用、故意致伤致残儿童,为获利丧失良知、不择手段。
  最值得关注的是利用儿童乞讨形成的一条产业。乞童多扑通跪到人前,作揖要钱,揪裤脚,拽衣服或者挨着你来回磨蹭;小小年纪,可以叉腰对你怒目而视,脏话羞辱你吝啬;他们越来越大胆,敢与成年的男青年单打独斗,追打比他们大得多的女青年,一点也不惧怕;男乞童还可掀女士裙子,扑上去咬穿裤子的女士;会单独或配合大人“碰瓷”,装作受害者;遇到危险会大喊大叫,泼皮耍赖,引来围观,显得极为无辜。这些不文明或带伤害性的行为,原因是你没能痛快给钱,他们的乞求单一执着,就是钱。
  残疾的儿童乞丐,腿瘸或胳膊折,或有惨不忍睹的脸,是否被打致残,是否被泼硫酸,不知。看到《上海地铁乞讨小孩咄咄逼人惹怒男乘客被猛踹》的视频,会想是什么力量让乞丐小男孩如此充满斗志,倔强不屈,与高大健壮的男青年叫板,一副豁出去的样子。他的身后必有支撑他行为的强大力量,是强迫、监视与控制;他内心必有必须要到钱的坚定信念,或许要到钱的这些代价远比收工后交不出钱被毒打被虐待的代价小得多。
  青壮年乞讨男子逆潮流增多。独行江湖却气势了得,大声呼喊“别磨叽,赶紧了,给1块钱没事”!是乞讨还是抢劫?对单身女青年,不给钱,就跪倒抱腿乱摸。装瞎装瘸者,会不小心在某时某地发现他们眼疾手快,急步如飞,会觉得是自己眼瞎了,白白可怜他们送了那么多银子。带孩子的行乞者每天带的孩子都不一样!白发的老头老太太,多想如对自己的爷爷奶奶那样多照顾他们一点。炎热的中午,你还在为生计奔波,为省钱买房只用两个包子充饥,在一个天桥下面,爷爷奶奶们围坐一团,有说有笑,你才发现,他们的盒饭是吉野家的。
  《中国青年报》报载,一群丐帮子弟在某旅游区行乞,一弟子讨钱有方,口袋鼓囊囊引起嫉妒,被其他丐人轰抢时从容掏手机拨打110。这是2001年,信息产业部统计至当年7月底,我国手机拥有量达到1.206亿户,可以算出当时人均持有量仅9%左右,可见“贫可以使人沦为乞丐,乞丐未必都穷”。乞丐开车去讨钱,家里住的楼房是讨钱盖起的,盖完楼房接着再去讨钱。他们往往在别的消费上出手阔绰,钱对他们来说,来得太容易了。一位的哥送一家乞丐到北京西站,一沓钱甩来不用找零,钱虽破旧皱皱巴巴但价值恒定啊!临走对的哥说,我们有的是钱。“下班”后,衣服一换,过着我们没有的自由逍遥的生活,甚至灯红酒绿、糜烂不堪。《中国乞丐调查》作者于秀通过调查推测,中国职业乞丐一年的收入不会少于公司的白领职员。
  夜晚灯火绚烂的建国门外,乞丐一伸手老外就给10元,老外会盯着你,仿佛在问对你们的同胞难道没有同情心吗?你可能把你知道的告诉他吗?同情弱者,是我们民族的美德。然而谁是真正的弱者?值得辨别和思索。
  三、善良不再廉价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王志祥认为,乞讨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也不可避免会存在。“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加快,贫富悬殊状况的加剧,已经使西方国家有越来越多的人无家可归。可他们仍要活下去,做乞丐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在中国地域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制造了流动所需的不平衡。而今天面临愈演愈烈的“假乞”,甚至我们无法触及到的犯罪,不断在把我们的善良逼向绝境,考验着善良人的智慧。
  旅美学者薛涌则建议,“要想杜绝携带和利用儿童行乞现象,关键还是建立儿童的全民福利。国家要保证儿童在教育、医疗、生活上的基本权利。拿着儿童福利还让孩子乞讨,则可以剥夺抚养权”。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足够能力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儿童权益保障体系之前,不要苛求太多。在杜绝利用儿童乞讨现象上,于建嵘表示“选择前行,是唯一”,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态度。
  制度上的缺失,我们可以逐步推进。而文化上的贫瘠,又如何来弥补?当许多乞丐“宁可街头乞讨,也不愿搬进救助站”,行乞演变成一个特定人群体的一种职业行为时,试图归化这一寄生群体,改变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种种努力是何等的困难。
  “别跪了,站起来”,是甘肃省岷县小寨村摘掉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乞丐村”帽子的具体行动标语。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亩,这是现实。“村里第一批富起来的人是讨要的人”、“不是生活困难去讨要,而是认为讨要来得容易,背后有利益驱动”、“最为严重的一个村子60户村民仅有4户没去讨要”,这些都曾是事实。近几年当地政府通过各种倾斜政策和长期的造血功能来拯救这个村庄。试要通过“勤劳致富是根本,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来唤回“夏天去北方,冬天下南方”乞讨的村人。“乞丐村”的乞丐近年来正在减少是不争的事实。虽救赎之路仍然漫长,小寨村却给我们很多信心和希望:乞丐中很多是可以自食其力的,是可以和我们一样为社会创造财富的。
  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乞丐到了家门口,不论自己是否肚子饿,千万不要冷落他,人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小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作为龙的子孙,秉承优良传统,“做一个善良的人,为人类去谋幸福”。善良的给予是一份火辣辣的热情,是一份真挚而浓浓的深情,是一份款款而丰厚的馈赠。她使给予者更富有,接受者更满足。正因为她如此的可贵,所以才不能随随便便被玷污。
  善良是有对象的。有句话说得好:“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我们革命的首要问题。”我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哪些残疾人、老人和儿童,关心哪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雨果说,善良的心就是太阳。改变我们善良的方式。用行动让他们知觉,唤醒和照亮他们懒惰的灵魂,善良才可发出她应有的光芒。口口
  责任编辑:方奇
  哈萨克斯坦警察 (外一章)
  田国栋
  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有一个很大的中国市场,老板大都是中国人,营业员则基本上是当地人。哈萨克斯坦政府对外国人工作有着很严格的规定,你可以在这里投资、经商,但若要来打工,条条框框就非常多了。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吸引了很多当地顾客,只是,有钱和有身份的人大都不愿意进去。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商品档次低,去中国市场是一件很掉价的事情。
  这其实是老观念了。十几年前,很多中国倒爷把大批假冒伪劣商品带到了阿拉木图,时间久了,不仅中国商品给当地人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就连中国人的形象也都被搞坏了。哈萨克斯坦政府规定,外国人入境后72小时内必须再办理一次落地签证,即向哈萨克斯坦政府报告你的居住处所。为方便外国人,哈萨克斯坦很多星级酒店里通常都会留出一个房间办理这道手续,但在房间门口都会贴上一张令人不快的告示:中国人除外。中国人想要办理落地签证必须去移民局。这是前些年那些缺乏职业道德的倒爷们留下的后遗症。而且,在哈萨克斯坦的街上警察也会经常性地检查中国人的护照,即使你的签证没有任何问题,他们也会习惯性地为难你一番,甚至敲竹杠。这不能全怪人家。前些年我们有些同胞确实太不自重了,除了倒卖假冒伪劣商品外,他们还到处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这都给别人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而一旦遇到什么事情,中国同胞又习惯性地塞钱去解决。日子久了,当地警察也都被惯出了毛病。
  近几年类似的事越来越少了。中国商品继续价廉,而且也逐渐物美。在乌鲁木齐到阿拉木图的航班上,每天都会载有大批的中国商品,那些归国的哈萨克斯坦人并不是在倒货,他们大包小裹地往回带东西,大都是自家用的。盛产石油的哈萨克斯坦物价非常高,到中国的乌鲁木齐走一趟,回去时带一大包东西,哪怕抛除了机票开支都还很划算。那些有钱和有身份的哈萨克斯坦人现在也很想光顾中国市场了,只不过他们是偷偷摸摸地去,生怕被熟人看到丢了面子。看来旧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过来的。
  那次我离开阿拉木图时,在机场还没来得及办理登机手续,一名警察就拦住了我,拿着我的护照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虽然听说过很多哈萨克斯坦警察为难中国人的事儿,但我的签证没任何问题,所以我也不怕他看。最终警察也的确没有把我怎么样。我遵纪守法,刚刚还在机场商店里消费了很多美元,我凭什么习惯性地塞钱给他们?
  代言不要进错门
  明星走进大学校园已经是屡见不鲜的现象了。谁说大学生就一定要把自己读成老学究?谁说大学生就没有追星的权利?谁说娱乐明星就不能成为大学生的偶像?所以,深谙此道的大小S姐妹俩才手拉手地、穿得粉嫩粉嫩地、嗲得奶生奶气地走进了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大概她们是想试一试自己的S形身材对那些高智商高素质的高材生到底有多少影响力。
  首先,必然会有一大帮人趋之若骛。百年讲堂乃学家庄重圣地,然来了大小S两姐妹,学术之风自然锐减。人人状似小粉丝,不管你是高考状元还是优秀学生,即使一票难求也要争先恐后地去目睹一番辣妈和甜妞的风采,看一看传说中的这对姐妹到底有多神奇。凭借着混战娱乐圈多年的影响,大小S姐妹在北大校园里还是不乏追随者的,他们崇拜她们的表达能力,更喜欢她们的活泼个性,也顺便羡慕一下她们的豪门生活。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有多俗气,名人效应在任何人群里都具有普遍性,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凭什么就该例外呢?
  其次,必然也有一大帮人恨之入骨。大小S说到底就是个艺人,唱歌演戏虽超出常人,但若论文化素养可就无颜诉说了。小S本身只有中学水平,常常在节目中说错话念错字,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搞笑艺人。更有不买账的北大学生说大S是“只会追逐名牌的拜金女”,而小S“除了露点就知道炫耀三围尺寸”。抵制之风也在悄然盛行,北大学子们奔走呼号:这样低素质的艺人,能来给我们讲什么?
  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大小S的北大之行喜忧参半。思想前卫的大学生未免有些偏激,其实她们的行程不过是一次服装品牌代言而已,大小S还没有神经到好为人师要给北大学生上课的地步,这和李湘李老师做客座讲师完全是两回事。只是为人高调的大小S也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她们此行真的是在一个错误的舞台演了一段错误的戏。北京大学世界知名,学生敢怒敢言的个性人所共知,敢进北大校门的艺人必定要艺高人胆大,套用朱军的口头禅就是“德艺双馨”。还记得那年王家卫为宣传电影前往北大演讲时,因为迟到了,一到现场就被学生们戗了,记得一位北大学生说:你一上场,就应该先对北大学生道歉。王家卫问:为什么要道歉?那位北大学生说:因为你迟到了。我这样说你会不会很尴尬?王家卫说:是的我应该道歉。我怎么会尴尬呢?大学就应该这样,大学生就应该这样。
  大小S的遭遇显然早就可以预料到,何德何能的她们大摇大摆地走进北大的门,就像演员不会接戏一样,选错了片选错了角色。不是一个道上的,何必要往一起凑合?与其进门被人骂,还不如不进门。艺人代言不要进错门,下次若再代言,还是选在高级酒店的大厅更合适些,既上了档次,又可以自如地搞笑,何乐而不为呢?口口
  责任编辑:方奇
  知足者常乐 (外二章)
  闫焕成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生存下去,就得有基本的生存条件。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生存的条件是越来越丰富了,但人们并不满足,所以,人们还得奋斗,还得拼搏,来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欲望。
  欲望是可贵的,欲望是动力。没有了欲望,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欲望也是可怕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壑是填不满的,它会把人推向罪恶,推向深渊的。
  欲,不可怕,可怕的是欲无止境。
  在明、清之际,有一本书《解人颐》,书中有一篇很有哲理的白话诗。诗是这样写的:“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样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薄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欲望是多么可怕,欲望是永无止境。有了一就想要二,想要更多更多。
  欲望是一种永不知足的冲动。这种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更大的欲望。俄国有个寓言故事。说一个渔夫一次在海边钓起了一条样子很古怪的鱼,这条鱼向渔夫说你把我放了吧,只要你把我放回海里,你提出什么要求,我都会满足你的。渔夫想了想说,我的要求是只要我和老婆能住进一幢小房子就行。鱼告诉他说你回去看看吧,你妻子已经住进了房子里。
  渔夫回家一看,妻子果然坐在了自己的房门口。渔夫向妻子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妻子却骂她太死心眼了,向鱼要一幢楼房该多好啊。当鱼满足了她的这一要求后,她又要求有一座宫殿,有了宫殿后,又要求有侍女卫兵。有了这些,她还不知足,为了满足她日益膨胀的欲望,竞要求那条鱼来侍候她。
  这是一个捕鱼人妻子的欲望,胃口竟是这么大,这就叫得寸进尺,欲壑难填。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因为知足,他就不知道自己缺什么。他心里总是满足的。一个乞丐得到一元钱的资助,他会满足地连声道谢,得到拾元钱,他会高兴半个月。因为他的欲望并不高,只要求人们施舍点小钱够他糊口就行,所以他容易满足,也常常享受着快乐。
  知足者就是富有。一个贫穷的人,虽然没有豪华的房子、车子,但一家人能平安度日,一年到头,不欠外债,已是相当的知足了,他不怕半夜鬼敲门,不怕有人暗笑他,他心里踏实,出气匀称,难道这不是财富?这可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财富本是人们生产出来的,是人们赖于生存的条件。但随着人类私有财产的出现。财富就由人的生活条件变成了人的行为目的,由人的创造物变成了人的主宰,由人用它来生活变成了人为它而奔波,忙碌,由它为人服务变成了人为它而献身。
  这一切皆源于人的欲望的不知足。
  最后,还是听听老子是怎么说的吧“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用今天的白话来说就是:知道满足就不至于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只有这样生命才可以常存。
  知足都常乐矣。
  当好演员
  老聃同志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饱学之士,是古今的一位大智者,他的全部学说的核心就是“道”。
  至于什么是道?老子反复强调:“道”不可言说。把这句话调过来说就是:可以言说的就不是“道”。通常人们总会问:“那么‘道’是什么呢”?按老子的思想,这种提问的方式就不对,“道”不是个什么东西,也不可用语言来说明。
  按照这一思路来理解。道不可言说,能用语言说出来的就不是道;道不可听,听得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见,见得到的就不是道。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道是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它无形无色,它不生不灭。可它确实客观地存在着,它是万事万物的根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老子比马克思他们早了一千多年。
  “自然”是老子“道”的特性,也是他倡导的一种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无为”是“自然”的延伸,一切人为的东西都不自然,要“自然”就必须“无为”。为人处世也应该顺应自然,办任何事情都不可凭主观欲望胡作非为。
  老子崇尚一种自然的人生态度,用这种态度来看人生,人生就象河流,源头处狭小,夹在两山之间,容纳百川,由小溪变成大河,由潺潺细流变成滔滔江河,在两岸间奔腾咆哮,冲撞岩石,激起浪花朵朵,飞下悬崖,形成瀑布,雄伟壮观,越到下游河面越宽,河水也慢慢流得平缓,最后流进大海,与海水浑然一体,河流的界限也消失了,它不争名不争利,不居功不自傲,悄悄地结束了它作为河流单独存在的一段历程。把自己的生命融汇在大海之中而毫不惋惜。这是多么地自然天成。
  这就是人的生命里程,自然地由幼年、青年、壮年、老年地发展着,生存着,由激情火热到沉稳老练,由自然地来到人间,自然地生存发展,最终自然地回归自然。这就是老子对人生的诠释。
  细细琢磨,人生确实有趣,我们身外的客观世界就是一个大戏台,每个人就是这戏台上的一个演员,每个人都在这个人生大戏里扮演一个角色,该谁登场(出生)时登场,演完了你的角色就退场(入死),一个演员不能总将舞台占着,不让别人登场。正因这样,人生大戏台是绚烂多彩生生不息的。
  过来的戏,古人演了;未来的戏,由后人去演。今天这场戏,就由今天的人去演。我们应该把握住今天这个人生大戏台,珍爱生命,演好今天的戏,即使我们退出了舞台,也可以自豪地说:我无愧于这个舞台!
  把生命融入自然吧。
  钱和命
  这里说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故事,说曾经有五六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横渡湘江,船到中流,被激浪打翻,大家都落了水,拼命向岸边游去。其中有一位汉子使出了全身力气,也游不了几尺远。同伴奇怪地问他“平时你的水性很好的,今天怎么游不动了呢?”汉子喘着粗气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枚大钱,重得很,所以游不动啦。”同伴说“眼看命都没了,要钱还有什么用呢,还不快把钱扔了逃命吧。”他不回答,只是摇着头。不一会儿,他更游不动了。已经上岸的同伴对他大声叫道:“你好蠢,命都顾不上了,还要钱干什么!”可是他已经翻着白眼,沉下水底淹死了。
  不可否认,钱确实是个好东西,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没有钱就寸步难行,几乎什么事也办不成。所以谁不抓住大好时机,拼命地抓钱呢!
  当然,话说回来,钱和命比起来孰轻孰重?回答是肯定的,命当然重要,命是自己的,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有了命,就可以创造出一个辉煌世界;钱是死的,是身外之物,没有钱可以凭双手去挣;钱还是个魔怪,它可以使人失去理智、神魂颠倒,甚至把人埋葬掉。
  钱,这个东西,还是理智地对待,适可而止。
  故事中的汉子为了钱而送掉了命,实在是干了一件蠢事,为了区区一千枚钱而丢掉了命,难道一个生命就值一千枚钱?要知道,钱是有价的,生命是无价的,以无价去换取有价,这个投资就太大太大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干着这种亏本的买卖。报载某企业的老总,事业如月中天,四十多岁,却创下了数十亿的财富,突然一天不明原因的死去,他创下的数十亿财富一个也带不走。如果他能活下去,敢想他不会创造出数百亿、数千亿的财富呢!
  在钱和命这两个选项中,命永远会是第一位的最佳选项。口口
  责任编辑:戴雁军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