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百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289
颗粒名称: 诗坛百家
分类号: I227
页数: 7
页码: 72-78
摘要: 诗坛百家收录了《今天是母亲节》、《春天的说明书》、《寂寞》等诗歌。
关键词: 诗歌 季刊 《七里海》

内容

今天是母亲节
  (外一首)
  赵振王
  今天有几个朋友
  起得很早他们顺着
  花开的方向给我发来信息说
  今天是母亲节
  我的电话应该打到哪里
  妈妈在山上放牧
  正在与牛羊交谈
  对话的内容
  肯定是六畜兴旺的祈祷
  我一定要在今天
  给妈妈打电话
  可我没有办法
  跟妈妈联系
  她在澜沧江边
  已经七十岁了
  履行着牧人的职责在牛羊之外
  把远方的儿子
  收集在昏花的双目里
  手机在我的手里翻来覆去
  寻找妈妈放牧的背影
  去年的秋天妈妈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按我的猜想
  今天妈妈肯定在爸爸的坟茔旁边
  放牧除了放牧牛羊
  妈妈还在放牧自己浓浓的思念
  在农村生活的妈妈
  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今天是自己的节日
  妈妈绝不会为了节日活着
  我想妈妈活着的理由非常简单
  就是为了老屋的延续也是为了
  庄稼的延续为了一切
  自己认为可以延续的东西
  妈妈活的并不枯燥
  今天一个没法打出的电话
  被儿子变成诗句在键盘上
  敲击出问候的声音
  妈妈呀只有等我回去时
  用彝族话翻译给您听
  我还得下载一些
  有关母亲节的资料
  随同诗歌给妈妈讲解母亲节的来历
  以及过节的必要
  让妈妈口服心服
  并同意儿子的提议明年为妈妈
  过一个充满萨克斯味的母亲节
  让大三弦站在一旁为她伴奏
  古都归来
  回望南京
  浓浓的秦淮气味
  像润肤膏
  香香的浮在我的脸上
  古都气质
  不肯走近空调
  使自己保持岁月风貌
  那是一座让人信服的古城
  总统府
  王者之气
  上个世纪的狂澜
  回响在历史的天空
  梦幻而难灭
  在古都的伤口撒盐
  一地落叶
  绝不是秋风的过错
  没有落叶退去
  哪有来年新枝再生
  南京的汗水
  让我流个不停
  深夜里
  在一只蚊子的体内
  我看到自己的血
  鲜红的颜色
  停滞不动
  我的血
  附在蚊子身上
  肯定会让
  蚊子躲过阳光
  停歇在某个角落
  软软入梦
  坐在红土地上
  回味南京
  呼吸秦淮之风
  品味自己的血液
  也是一种享受
  春天的说明书
  (组诗)
  张宏宇
  春的消息
  冬的画面渐渐褪色
  收藏起最后一朵雪花
  绿色在春的眼眸里
  清晰起来
  树林开始梳装
  草丛在作画
  露珠放大着
  蚂蚱的欢唱
  花儿有了努力的姿态
  溪水传出流动的音符
  大地的调色板
  迅速让单调变得多彩
  一个睡梦
  被一声鸟鸣
  惊醒
  忽然就看见春暖花开
  春天从一片绿叶开始
  冬老去的时候
  我总是惦记叶子
  我是从一片绿叶间倾听到
  春的声音
  春天在绿叶间跌醒
  然后用纤细的手指
  涂抹着春的气息
  绿点亮了春天的眼睛
  春天从一片绿叶中穿过
  我收集叶子间漏过的阳光
  用枝条蘸着春光
  便会飞出一阵阵鸟鸣
  春天是从一片绿叶开始
  叶片是可以作画的
  叶子一旦写满绿色
  便有了春天的影子
  桃花
  冬老的无法裹住
  桃枝的笑靥
  桃花片片的花蕾
  开放着醉人的容颜
  桃花满面
  春风绽放枝头
  含羞的花蕊
  轻盈地传诵着春的序曲
  漫天灿烂的时节
  飞舞着我追逐春的脚步
  那一片片桃红
  唤醒沉睡的大地
  一只蜜蜂开始新的旅程
  滴落花儿的轻吻
  触动了小草的梦境
  花丛中流传着蜜语甜言
  春草
  最先亮出春的底色
  春草绿了
  水面人们的眼睛
  闪亮春天多彩的画面
  春草在清晨
  滚动着晶莹的露滴
  只为了拥抱春天的阳光
  春风拂过
  春草习惯性地用手指
  划着天空
  写下绿色的梦境
  春草春天的代言
  写着生机和顽强
  我每年都会为这种
  富有生命的颜色
  惊喜欢呼
  春草年年发芽
  总是以挺拔的姿态
  叫醒春天
  春韵
  雪洁白的身影
  融入了溪水中
  春天开始清晰起来
  冰封的记忆被鸟鸣刺破
  绿色复制春的气息
  一片片涂抹大地的风景
  春色这幅油画上
  草丛在调情
  跳出一阵阵的蛙声
  面对晨曦
  草间的露珠
  滴落春的泪水
  那是冲破寒冬的喜悦
  寂寞
  (外三首)
  郑开忠
  白色是表面,飘洒的,全是寂寞。
  脚印是寂寞的,曲折的结果是再一次被掩盖。
  放开心思,躲避寒冷,蜷缩在某个角落。
  天地之间没有声音,没有生灵,没有生活。
  只有自己的心跳。
  或者围炉煮酒,将就着偷偷醉倒。
  雪色苍茫,酒也寂寞,没有对饮的可能。
  在路上
  走,一直走。
  生命没有终点,停止的肉体不叫生命。
  走,或者跑,大汗淋漓或者虚脱。
  被雪覆盖的世界,是一条平坦的路。
  昨天已经哭过,笑过。而今痛苦翻成淡漠,
  回忆不再贮藏。
  明天还要去哭,去笑,去走,去跑。
  回家
  看见白色就想到家。
  白的墙,白的梦,白的笑脸。
  就象那黑的瓦,黑的天。
  离开是在白色的季节,注定飘雪就要回归。
  母亲走了,我走了,更多的人走了。
  但家还在残破中屹立。
  白可以白到苍凉的时候,夜色是最干净的白。
  父亲的背影,夜色,这漫天的雪。
  我们回家。
  诗
  坚守是可笑的,这是一个没有立场的时代。
  文字如洪水泛滥,大街小巷,是人就随波逐流.
  没有精华和浓缩,有的只是延展、拖沓、
  堆积⋯⋯
  反刍往事就是毁灭,神韵不再,内涵不再。
  越突兀越值得信赖,越暴露越吸引眼球,
  越幼稚越引人遐想。
  雪一样高贵的诗,可以潇洒的飘落,
  却不能和阳光一起覆盖世界。
  那就融化,
  渗入大地的深处,救赎该救赎的灵魂。
  王作金作品选
  唱响人生壮歌
  青青的草,一岁一枯荣,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只为铺开万里春色。
  弯弯的月儿,和夕阳交替,
  不辞劳苦,热情似火,
  只为人间撒满欢乐。
  想想青青的草,比比弯弯的月儿,
  还计较啥失与得?
  争朝夕,莫磋砣——
  调好音色唱响人生壮歌。
  红红的花儿,深情藏心窝,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也把微笑留给世界。
  绿绿的叶儿,胸怀最宽阔,
  甘当配角,无怨无悔,
  只为扮美万里山河。
  想想红红的花,比比绿绿的叶儿,
  还分什么你和我?
  为理想,去拼搏——
  选好音符唱响人生壮歌。
  出去走走
  为自己找个理由,
  把一身疲惫抛在身后,
  出去走走,出去走走——
  去看看山的险峻,
  去赏赏水的清幽。
  让山野的清风,
  涤荡心灵的污垢。
  让大海的浪花,
  叩响人生新的追求。
  为自己找个理由,
  忘掉所有的烦恼忧愁。
  出去走去,出去走走——
  去尝尝农家饭菜,
  去住住山寨竹楼。
  让开心的笑声,
  撒满云海和田畴。
  给多彩的人生,
  储存回味的美酒……
  放飞梦想共创辉煌
  熊熊燃烧的圣火哟,
  点燃缤纷的向往。
  2008,我们欢聚北京,
  放飞梦想,共创辉煌。
  一次次同场竞技,激情飞扬,
  共同谱写健与美的乐章。
  一个个龙腾虎跃,奋勇争先,
  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啊,奥运、奥运、奥运,
  你是我们永久珍爱的天堂。
  高高飘扬的五环旗,
  凝聚五洲的目光。
  2008,我们欢聚北京,
  放飞梦想,共创辉煌。
  一次次国歌奏响,心潮激荡,
  我们共同把快乐分享。
  一回回互相激励,情深意长,
  友谊的花朵在心中绽放。
  啊,奥运、奥运、奥运,
  你让世界洒满和谐的阳光。
  故乡的杨柳堤
  你是故乡放飞的希冀,
  起舞在花开遍野的春季。
  彩蝶是你忠实的舞伴,
  雨丝把你雕琢得妩媚靓丽。
  你给人们送去阵阵凉爽,
  你日夜编织着温馨和惬意。
  啊,牵动儿时多少梦幻,
  让我品味不尽乡情的醇厚甜蜜。
  你是乡亲心中的亮点,
  艳阳下尽情挥洒着柔情蜜意。
  百鸟迷恋你的婀娜多姿,
  星辉把你装点得神奇迷离。
  你是孩子们快乐的港湾,
  你激起恋人们多少爱的情丝。
  啊,时时拨动游子心弦,
  摇落我心中阵阵思乡的雨……
  家乡的枣树
  前些年欣逢春风雨露,
  枣树哟成了掌上明珠。
  房前屋后栽满欢笑,
  沟边路旁飘荡红色云雾。
  家家编织多彩梦想,
  户户种枣脱贫致富。
  树叶沙沙唱喜歌哟,
  枣儿串串来伴舞。
  如今种枣闯出致富路,
  种类繁多成了市场宠物。
  珍珠玛瑙流光溢彩,
  香飘四海令世人瞩目。
  棵棵枣树描绘远景,
  片片枣林捕捞富庶。
  小小枣儿穿针引线,
  绣出小康美画图。
  爱笑的姑娘
  是美好时光呼唤你,
  放飞串串醉人的笑?
  啊,爱笑的姑娘,
  你一笑就像那百灵鸟在叫。
  是开心生活滋润你,
  绽放甜甜的动人歌谣?
  啊,爱笑的姑娘,
  你的笑夜夜在我心中缠绕。
  哦,爱笑的姑娘,
  你的笑早把我的心俘虏了,
  我多想你只对我一个人笑,
  让你的笑刻在我心上抹也抹不掉。
  哦,爱笑的姑娘,
  你的笑在我的心海日夜飘呀飘,
  一想起你的笑我的脸就火辣辣地烧,
  真想变成一顶花轿抬回你的笑……
  本栏目责编:闻平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