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219
颗粒名称: 散文天地
分类号: I266
页数: 13
页码: 43-55
摘要: 散文天地收录散文大爱无疆、永远的父亲、秧歌、广西散记。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作品

内容

大爱无疆——谨以此文纪念外祖母逝世30周年
  冯友民
  1976年地震后姥姥和家人合影
  我的童年是金色的,这个金色的童年,是姥姥给我的。
  许多年前,我就想写一篇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以完成和姥姥霄壤之间的对话。虽然,姥姥在天,我在地,但是我相信,即使云泥之隔,姥姥也能听见我所说的一切,姥姥会用那双慈祥的、含笑的眼睛注视着我,倾听我的诉说。我迟迟没有动笔,是因为我不想轻易开篇。因为这样的机会不多,和姥姥做这种仙凡之间的对话,也许一生只有这一次,所以,我必须想好我要对姥姥说什么,那些从心底淌出的语言和文字,应该是最真挚、最朴素,饱含着人间真情的肺腑之言。
  或许是心有灵犀,当我正要动笔之际,姥姥又一次走进我的梦境。梦境中,姥姥再次把我带入金色的童年。我和姥姥行走在十月的田野上,田野间稻浪滚滚,和我的童年一样,稻浪也是金色的,在金色的稻浪之外,有果实满枝的果树,果树的叶子,绿的浓稠,鸟儿啼叫着飞上蓝天,青蛙跃上田埂用鼓鼓的眼睛看着我和姥姥。姥姥手搭凉棚遮在眼眉上眺望着无际的稻田,姥姥问我:“落儿,你闻到大米的香味了吗?”
  这个金色的秋天,壮美得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一
  姥姥家是我幸福的乐园,这个温暖的乐园,记录了我童年的所有快乐。
  按照民间习俗,每年的大年初二,我和父亲母亲、哥哥、妹妹、弟弟们要去姥姥家给姥爷姥姥拜年。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日子,这个日子带给我们的欢乐远远超过过年,换句话说,一年一度最快乐的日子对我们来说是大年初二。
  初二这天,我们早早起来,母亲把我们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家人高高兴兴地上路,我们几个孩子一路上蹦蹦跳跳,冬日的太阳虽然淡淡的,但我们的心中却是阳光灿烂。我们都知道,姥姥也会一大早就起来,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好崭新的压岁钱,一趟一趟的到大门口朝村东头张望,心里念叨着我们这几个外男外女的名字,村头每有人影出现,姥姥的眼睛就会亮起来。
  姥姥家是个普通农家,生活并不富裕。姥姥给我们的压岁钱,是从牙缝里一点一点挤出来的。那时候我们小,不懂事,不知道每次从姥姥手里接过的压岁钱是姥姥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而且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压岁钱的数目也在增长。姥姥说:“孩子们眼巴巴地盼了一年,咱庄稼院里也没啥稀罕东西,这压岁钱,就算饿上几顿肚子也要给孩子们攒出来,要不,这年过的就没滋没味,孩子们也就没了盼头。”
  姥姥给的压岁钱虽然不多,但那的确是我们盼了一年一季的“福利”,是我童年时期的一件大事。区区一元或者几角的压岁钱,给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也正是这乐趣,滋润了我的童年时光,它更是一笔精神财富,伴随我漫长的人生之路,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不会让我感到寂寞孤单。
  一年四季,我都是姥姥家的常客。有事没事就往姥姥家跑,姥姥家的门槛都让我踢平了,姥姥家吸引我的东西太多太多,我的童年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五颜六色。
  那时我才十来岁。姥姥家过年时的热闹劲是我最贪恋的。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糖果、苹果、鸭梨,姥姥包的香喷喷的包子、饺子,还有我喜欢的小鞭儿,有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和村里要好的小伙伴儿,还有露天电影、村剧团唱的大戏。
  永合表弟常年陪伴姥姥,是姥姥最喜欢的孙子,也是我最要好的伙伴。白天,姥姥家是我俩的游戏场,在姥姥的炕上我们常常追逐打逗,嘻笑玩耍。家里玩的不尽兴,就跑出屋到戏台、庙头儿和小伙伴们玩弹球、毛片儿。那可真叫“摸爬滚打”,玩到激烈时各不相让,为一张毛片儿和一个玻璃球争得面红耳赤。到了晚上,我和表弟及小伙伴们走东家、入西家,走街串巷,五十头的小红鞭满街甩,“二踢脚”鸣叫着直钻云天,把星星都炸碎了。偶尔,我们也会点燃街面上的杂草堆儿,围着一堆堆“篝火”,奔跑着、嬉闹着,家都忘了回,直到姥姥颠着小脚喊我们回去吃年夜饺子。
  大姐(四舅家的长女)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二新姑爷要来“拜头年”。那天一大早,表哥表弟们就聚到姥姥家,按村里的令儿逗“姑爷”,目的只有一个——让新姑爷破点财,掏点喜钱给我们。尽管大家使出浑身解数,姐夫就是不买帐,后来大家把姐夫折了底儿的皮鞋强行脱下,我奉命把鞋藏起来,来他个“釜底抽薪”。但姐夫宁可光着脚也不肯“出血”,我们没见过这么铁的铁公鸡,气得表哥表弟大声喊道:“姐夫,你也太抠门了吧!”
  姥姥和姥爷都是讲“古今”的高手。讲故事通常都是在晚饭过后,姥姥和姥爷轮番给我讲述那些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和故事。那些美丽的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有的神秘,有的浪漫,但主题大多是惩恶扬善,教人学好。这些故事为我做了人生最早的启蒙,它们帮助我学会如何认识世界,让我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功德无量地为我建造起一座神圣的精神家园。有的时候,姥姥也会讲起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讲那场民族抗日、国土沦陷的灾难岁月,为了避开日本鬼子的刺刀,一家人东躲西藏。姥姥也会讲起家乡的抗日英雄大武宏带领游击队如何和鬼子周旋,声东击西端掉鬼子的炮楼……
  在姥姥家,我还早早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每到初春,我都会跟二舅家的表哥到摆渡口放羊、割草,跟在羊群后面把牧羊鞭甩出一声一声的脆响;夏天,我陪姥姥去菜园摘茄子、辣椒、豆角和西红柿,我像一条欢快的小鱼,在豆角架和西红柿架间穿来钻去;秋季,和小伙伴们去西岭头儿刨红薯、掰玉米、砍秫秸,捧着沉甸甸的果实体会收获的快乐;冬日,跟大人们滑着冰去邻村看戏和电影,日子就这样过得五彩缤纷有滋有味。
  二
  姥姥家在七里海岸边的付台村。听母亲讲,姥姥家境贫寒,在那民不聊生的年代,和旧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农村妇女一样,受了不少苦,遭了不少难。但是生活的坎坷和磨砺也炼就了姥姥的勤劳与坚强和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
  姥姥养育了七个儿女,其中四舅英年早逝、五舅儿时夭折。在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艰难岁月里,姥姥节俭度日,家中无粮时,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挨饿,她四处奔波借贷,想尽一切办法借来粮食让家中不断炊,把大舅、二舅、三舅、四舅、六舅和母亲从战乱、贫困的年代拉扯过来,使他们长大成人、安家立业。
  姥姥最疼爱的孩子是我母亲。母亲是姥姥惟一的女儿,也是最小的。那时候,一般的人家由于传统观念大都不让女孩子读书识字,但姥姥和姥爷却坚持让母亲读书。姥姥认为,不管男孩女孩,有了文化才会懂得更多的道理,才会有本事。
  作为家中惟一的女儿,母亲是最让姥姥操心的一个。母亲生来身体单薄,性情温顺,夫家日子艰难,一间房子半间炕,家中唯一的一件家具还是娘家的陪嫁——大舅从天津旧货市场买来的一面大镜子。后来连房子也没了,串着房檐住,日子过得朝不保夕。一次,姥姥听说母亲受了欺负,便和姥爷连夜起身去母亲家看个究竟。刚刚发过大水,二十里的泥泞路,漆黑的夜,对于裹着小脚的姥姥来说有多难走可想而知。但姥姥此刻心里想的只有自己的女儿,她老人家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跌倒了爬起来,黎明时分,满身泥水的姥姥和姥爷终于赶到了母亲家。
  姥姥一生与人为善,慈祥的脸上常年挂着温和的笑容,从不和人吵架,也没和别人争过一样东西。但是这次,姥姥却和欺负了母亲的人好好“理论”了一番,为母亲讨回了公道。
  在我的印象中,姥姥是美丽的,皮肤白皙,脑后挽个发髻,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大襟袄清清爽爽。尽管家具陈旧,屋里屋外总是窗明几净。不但小伙伴们愿意来玩,老人们也经常到姥姥家相聚,唠唠家常,念念过日子的经,屋里经常是欢声笑语,高邻满座,姥姥每每沏了茶水,炒了瓜籽热情款待众乡邻,成了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
  岁月无痕,一转眼我已经上了中学。每到周末,我就骑上自行车去姥姥家。姥姥总是拿出她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一个人在灶台前忙碌得头上是汗、身上是灰,直到把香喷喷的可口饭菜端到我面前。然后就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我,口里念叨着:“姥姥的落儿又长高了”。姥姥拉着我的手,眼中溢满了欢喜。临走,姥姥也总忘不了把平日积攒下来的粮食、鸡蛋,甚至每天用一簸萁一簸萁灶灰换来的一盒盒火柴让我带回家。那些东西把我自行车的后筐和后座装得满满的,即使这样,姥姥还要再看一看屋里屋外、大缸小桶地翻一翻还有没有什么可拿的东西。满载的自行车有时沉重得过不了门坎,这时姥姥就在后面使劲的搬,使劲的推,大声叮嘱着:“路上小心啊!”
  姥姥对自己却特别的苛刻。每天都是简简单单的饭菜,这顿剩了下顿热一下再吃,经常是一碗咸菜陪伴着一日三餐,身上穿的,也总是那件早就褪了色的蓝大襟袄。
  姥姥一生善良淳朴,无欲无求,也从未享受过安逸的日子。姥爷过逝早,舅舅们希望姥姥他们一块吃,但姥姥就是不肯。有的时候,母亲让父亲把姥姥接过来住上几天,母女俩说说悄悄话,姥姥帮母亲干一些家务活。但每次姥姥都不肯多住,三两天就回去。父亲母亲再三挽留也留不住姥姥。姥姥一辈子都在为他人着想,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姥姥一贯的宗旨。
  三
  都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姥姥和所有的母亲一样,爱自己的儿女,还把这份母爱延续到了隔辈人身上。
  记得我第一次和大姐去姥姥家,因路上跑了一身汗,又去地里帮着舅舅家放羊,让冷风吹了,一下子就病倒了,身上滚烫滚烫的,嘴里不停地说胡话。当时村里没有大夫,姥姥急命二舅划船到邻村去接大夫。等大夫的这段时间,姥姥在我头上敷毛巾,寸步不离地守在一旁,直到大夫来了,打了针吃了药,烧退了,姥姥才松了口气。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年的夏天,天气闷热的厉害,在外面玩累了的我进屋便倒在了炕上睡着了。当我睁开眼时,姥姥正晃动着芭蕉扇为我扇凉,而姥姥自己的脸上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还记得一个阴天,我不听姥姥的劝阻硬要回家,半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我顶风冒雨在泥泞的路上把载有近百斤粮食的自行车推到家。后来姥姥的邻居们告诉我:“外甥你走后,你姥姥就一直站在雨中浇着,我们怎么拉也不进屋,你姥姥说,我外孙正在路上受罪,我也要陪他一起受罪。”
  装在心里的永远是别人,放在最后的永远是自己,这就是我的姥姥。
  姥姥没有文化,却深谙育人之道。上小学的时候,姥姥把珍藏多年、四舅当年用过的砚台、毛笔和字贴送给我,嘱咐我用功学习。姥姥说:“上学了,就不能睡懒觉了,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不能迟到,不能让老师操心。”多少年过去,姥姥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里。从那时起,我就想,我一定要按姥姥说的去做,做一个勤快有出息的人。有了姥姥的教诲,我上学时勤奋用功,多次当选过五好、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勤勤恳恳干活,被老少爷们称为勤快的小社员;参军入伍,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入了党,提了干,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转业地方后,进了县委机关,走上了领导岗位,仍然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为家乡平安、社会和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让我刻骨难忘的是1976年7月26日,这是我应征入伍的日子。那天,已近八十高龄的姥姥执意要为我送行。岁月可以冲淡一切,但在我离开家的一刹那,姥姥那双虽已混浊却充满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的眼睛,那依依难舍的眼神,眼神中溢出的爱总是让我记忆犹新。我知道姥姥舍不得我走,但姥姥还是拉着我的手说:“落儿,好好当兵,当个好兵,记着给姥姥写信。”姥姥紧紧握着我的手久久不肯松开,那一刻,微风吹起姥姥的满头白发,姥姥那张被岁月雕刻过的脸虽已沧桑,但慈祥依旧。姥姥眼中闪动着泪光,含泪带笑地向我挥手告别。走了很远很远,我回过头,姥姥在母亲的搀扶下还在那里朝我挥手,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在心里说:“姥姥,落儿会回来看您的。”
  可是,这一走,竟成永诀。
  1980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五),这一天,姥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疼爱的儿孙晚辈,离开了她朝夕相处的众乡邻,还有与她相伴数十载的两间老屋。留下的,是她心中无尽的爱,是执著的人生态度和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一幕幕动人画面,那是我们生命中刻骨铭心的记忆。姥姥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念念不忘我们,惦记着她的儿孙,她嘱咐母亲:“落儿要是来信了,你一定要到坟前念给我听。”
  母亲泪流满面,紧紧抱着姥姥,直到姥姥闭上眼睛。
  1981年初春,探家归来的我,和大姐来到了姥姥的墓前,我俯身跪下,轻轻抚摸着姥姥的坟墓,泪水止不住地涌出眼框。我对姥姥说:“姥姥,您最疼爱的外孙落儿回来看您了。姥姥,对您,您的落儿有更多的遗憾和愧疚。为了我,您不知操了多少心、落了多少牵挂的泪水;为了我,耄耋之年的您与我的父母家人在抗震棚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姥姥,曾记得您的腿摔坏时,我和母亲去看您,本来可以给您买条大鲤鱼,我却买了两条小的,尽管您很知足。在您病重期间,我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国,未能守在您的病榻前尽一份孝心。姥姥,落儿对不起您……您虽然走了,但您的爱还在,您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陪伴着我们。
  姥姥,如今可以告慰您的是,您一直关心的我们过的都非常幸福,您所放心不下的我母亲和您所疼爱的外孙们都很安康。您的外孙落儿也已从天府之国回到了母亲身边。外孙落儿只祈求您和姥爷在天国开心、平安、快乐。”
  我把一束金黄色的迎春花安放在姥姥墓前,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迎春花轻舞花瓣,一只百灵鸟鸣叫着从蓝天飞过,把春天的第一首歌唱给天国的姥姥。
  姥姥,您听到了吧?
  责任编辑:闻灵
  永远的父亲
  马作鹏
  一
  又到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怀着特别的思念,来到您的跟前,轻轻地叫一声:“父亲,我来看您了。”
  也许,我不该流泪,因为父亲不喜欢眼泪,更不喜欢男人流泪。可是,我的眼里还是一片晶莹,静静的伫立在父亲的遗像前,从心底里发出一声问候:“父亲,您还好吧?”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八年了。今年,是老人家诞辰九十周年。站在父亲的遗像前,父亲的音容笑貌再一次浮出我的脑海,父亲那张善良的脸、脸上的质朴笑容,再次把我带回岁月的深处,回忆的小河满载着父亲的故事缓缓流过。
  父亲出生在七里海边南淮淀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生不逢时,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民不聊生,敌寇入侵,生灵涂炭,国土沦丧。父亲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中国农民,受尽了人间苦难,尝尽了生活的辛酸,就像一条逆风逆水的小船,父亲在险滩密布、礁石林立的苦海中艰难前行。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八岁起,父亲就提着篮子卖糖果,帮助爷爷维持生计。稍大一点便随爷爷下地打草、耪地、挖野菜、采草籽……父亲给有钱人家打过短工、扛过长活,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受过。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人口多,生活的担子格外重。父亲是老大,遵从“长兄为父”的古训,他像慈父一样非常疼爱自己的弟弟们。
  听母亲讲,闹日本那些年,日本鬼子、讨伐队,三天两头到村里抢粮食、抓劳工、烧房子。一次,八路军在村东头庄稼地里打死两个鬼子。日本人对整个村子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他们杀气腾腾冲进村子,见到青壮年举起枪托就打。当时,父亲和我的三个叔叔在村街上和日本鬼子迎面相遇,为了保护三个弟弟,父亲挺身而出挡在前面,任日本鬼子的枪托一下一下砸在自己身上,父亲被打得鼻青脸肿伤痕累累,头上的鲜血直往下流。尽管如此,父亲咬紧牙关护住自己的三个弟弟,直到日本人打累了为止。
  父亲是家中长子,为了减轻父母的重负,父亲过早地担起了生活的重担。他带领着三个弟弟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种田、打鱼、捞虾摸蟹,靠这些东西换些零用钱维持生计。二叔回忆说:“大哥和我们干活时,总是带头吃苦受累,时时护着弟弟们。有一年的冬天,金钟河的两侧已经结成了碗碴厚的冰。我大哥和我到河边拉鱼,拉着拉着,拉网的绳子一下卡在冰缝里,怎么甩绳就是甩不开,大哥不顾天寒地冻,卷起裤腿就下河,坚硬的冰碴划破了大哥的腿,伤口渗出了血,河水冰凉刺骨,冻得大哥直打哆嗦,上牙和下牙一下一下地磕打出声音。可大哥根本不顾这些,只想快点摘下网绳,不能耽误了拉网打鱼,一家人的温饱全在这张网上了。”说起这些陈年往事,二叔眼中泪光闪闪,在那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难岁月里,肩还有些稚嫩的父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勤劳朴实的父亲,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奉献给了这个家,他也成为三个弟弟的楷模,正是因为这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家人主要靠野菜、草籽来充饥。那个时候,我上边有四个姐姐一个哥哥,我还小不懂事,哭着闹着要吃棒子面饽饽。母亲把仅有的一点粮食用小磨磨成面,掺在草籽面里做成饽饽,给父亲和干活的姐姐哥哥带干粮。可父亲却一口也舍不得吃,把干粮藏在怀里,留给年幼的我,我经常吃到带着父亲体温的干粮,这些干粮在那饥荒年月算得上是黄金食品了。而父亲自己,却躲在一边吃黄须面饽饽,这种东西一点营养也没有。终于有一天,由于严重的营养不足,父亲一下病倒在炕上。两腿浮肿,肚子胀得老大,躺了好多日子,差点要了命。
  记得七十年代初期,尽管家里粮食不够吃,父亲还得用一些粮食换来粮票供我上学。一次,父亲搭车去外地用大米换玉米,途中遇到车祸,父亲被掉下来的大米袋砸折了大腿。为了不影响读高中的我,父亲不让母亲和哥哥姐姐们告诉我。周末回家的时候,看到父亲躺在炕上,大腿上缠着绷带,连坐都坐不起来,我吓坏了,扑过去问父亲怎么了,父亲像没事人一样含笑说道:“没啥没啥。”等我问明了情况,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抓住父亲的手泪如泉涌。父亲,您已经历尽生活的磨难,老天为什么还要把灾难降临到您的身上?
  父亲替我擦了一下眼泪说道:“男子汉,不能轻易流泪,眼泪帮不了咱们。人这一辈子,啥事都能遇上,不管遇到多大的难处,也要咬紧牙关闯过去。”
  家里的日子本来就不富裕,父亲的这一受伤,少挣多花,等于雪上加霜。这迫使我做出一个决定,我要退学,我要回家帮家里干活。母亲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父亲,一向性格温和的父亲破天荒地对我大发雷霆,黑着脸对我说:“为了你上学,你哥和你姐姐们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为了让你上学,他们都中断了自己的学业,为的是保证你好好上学,将来有出息,你不上学对得起他们吗?对得起我和你妈吗?”我站在一旁默默无语。父亲缓和了语气说:“孩子,爸爸没本事,不能供你们几个全都上学,你是家里惟一的希望,你一定要把书读好,长大了做个有用之人。”就这样,全家人省吃俭用,早出晚归下地干活,一直把我供到到高中毕业。毕业后我当上了民办教师,再后来又考上了师范学校,师范毕业后成了国办教师,如今又成为国家机关的一名机关干部。这一路,一步一个台阶地走过来,如果没有父亲,我的人生就是另一种写法。父亲用一颗诚挚而坚强的心,为我们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宇,让我们在这片蔚蓝的天宇里沐浴阳光。
  而父亲的腿却落下了终身残疾。拖着残疾的腿,为了这个家,为了供我上学,父亲在生产队里坚持出工干活,什么活都干,从不叫苦叫累,从不抱怨,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给人们带来了致富的生机。父亲更是不放弃这一机遇,与人合伙承包菜地,没日没夜地劳作。俗话说春种秋收,几年下来,家里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哥哥姐姐们都劝父亲不要干了,该歇一歇了,在家里享享清福和天伦之乐,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健健康康地多活几年。但父亲从不乱花钱,吃穿上更是不讲究,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心满意足了。
  二
  一九九九年父亲父亲做了一次肠梗阻大手术,本应该在医院多住些天,但父亲坚持早点出院,他老人家心里想的,还是为儿女们多省点钱。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凭着一股顽强的精神和毅力,硬是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住院期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咬紧牙关,从不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医生、护士都惊叹父亲的乐观豁达,由衷地赞叹父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老人。
  出院后不久,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父亲就一切自理,不愿麻烦别人,包括自己的老伴和儿女。没过多久,父亲又开始拉起小车,或扛起大钐、锄头出现在田间、地头。打柴、耪地、锄草,把水缸里的水挑得满满的。
  父亲是一位坚强的老人,凡能自己做的事绝不麻烦别人。
  家里的活,也不用母亲操心。在寒冷的冬天到来之前,父亲把买好的大白菜擗帮、打叶、晾干、入窖,大葱拧成一把一把的存好。收获的大豆、芝麻也早已颗粒归袋。父亲常常嘱咐我们:“别人的东西不拿,自己的不丢。”这是父亲为人处事的准则。
  每年春天,父亲都从荒地里采来许多“马莲辫儿”,在院里晒干。闲暇的时候,母亲便和父亲一起,一边整理一边剥皮儿,马莲辫儿露出白花花的杆儿。父亲用一根绳子绑在自己的腰上,另一端绑在一根横着的木棍中间,将剥好的一把马莲辫儿缠绕在绳子中间,两脚一蹬木棍,马莲辫儿被刹得紧紧的,再用铁丝紧紧地捆绑,照此程序连绑四五道后,再用斧子或刀在一定尺寸内剁下,一把刷锅用的炊帚便成了。父亲和母亲将这些炊帚分发给来串门的邻居们,当然更少不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至今我们家里还有父亲扎的炊帚。
  因为会织网,父亲从不拒绝上门求助的人,我们经常看到,灯光下,父亲一边和来串门的乡邻聊天,一边不停手里的织网梭子。有时带着织网梭子到养殖场给养殖鱼、虾、蟹的人们补网。有的人过意不去,非要往父亲衣袋里塞点钱,父亲坚拒不收。我们都明白,父亲在乎的不是钱,父亲在乎的,是自己还能为别人做点事,父亲可能不太明白什么叫人生价值,但他老人家却在用自己的行为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父亲也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一辈子与人为善。无论老人、孩童都愿意跟父亲接近。同辈人亲切地称他“马大哥”。晚辈们称他“马大伯”。隔辈人称他“马爷爷”。在父亲居住的三间老屋里,经常是高朋满座,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把这里当成了活动中心。聊天、拉家常、说说笑笑、谈古论今,热闹非凡。
  终于有一天,父亲的生命旅程已经接近终点。走之前,父亲嘱咐身边的子女,后事要从简,寿衣和棺材要买最便宜的。父亲说:“不要太铺张,不就一把灰吗?埋进黄土就行了。”
  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一个为了儿女奔波劳碌了一生的老人的临终嘱托。
  父亲出殡那天,灵车路过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活动中心里的中老年人一下子围拢过来,他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向父亲叩头拜祭,长长的拜祭队伍排出去老远……
  我把父亲比作一头老黄牛,一生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虽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也没有给子女们留下大笔遗产,但父亲的精神永存,父亲的养育之恩,将永驻于我们这些子女的心头。
  父亲的一生也是一首诗,写在故乡的小河边,写在多彩的田野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父亲与黎明一道醒来,伴着晨风一起上路,清新的田野是父亲的稿纸,青青的禾苗是父亲写下的绿色诗句,父亲用生命的热情,驱散了淡淡的晨雾,捧出一轮又一轮朝阳。
  父亲,我想和您相约,如果有来世,我还是您的儿子,您还是我的父亲。
  责任编辑:闻灵
  秧歌
  李振起
  腊月的一个夜晚,我漫步在灯光璀璨的大街上,忽然远处隐约传来锣鼓声,我的心为之一振:秧歌曲!我追逐着循声而去,一个社区的门口,人们在为春节的到来排练秧歌.看着翩翩起舞的人群,我想起家乡的秧歌。
  我已经十几年没看见家乡的秧歌了。
  我的家乡在县城的西北大洼,每临春节,劳作一年的乡亲们,为了庆祝丰收,增添佳节的欢乐,总要张罗闹秧歌,也叫扭秧歌,或叫扭会。从腊月开始准备,大年三十吃过年饭就开始演出,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结束。
  记得很小的时候,村里闹秧歌,当时正值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为了配合政治宣传,节目里增设了一个反面人物蒋介石,需要一个给苟延残喘的蒋打气的角色,有人推荐了我。我是相当的卖力气,个子矮小的我抱着一个大气筒子,跟在蒋的屁股后使劲地揣气,可能是我的滑稽可笑赢得围观和叫好,连那个装扮蒋的人都不好意思了,摆手使眼色叫我离他远点儿,得意忘形的我根本不理睬他的告戒,我行我素,揣得更起劲了。
  从那时起,我和秧歌就有了不解之缘,但认识是朦胧的。二十年后,我当了文化站长,才对家乡的秧歌有了较多的了解。
  家乡的秧歌,也叫花会,属地秧歌的一种,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形式上为排街秧歌,适于游街转巷,让不能出屋的人也分享快乐。戴的“缨子帽”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棒、鼓、扇子、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或威武雄浑,或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演员们通过自己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的灵活扭动和诙谐有趣的表演,博得阵阵喝彩。
  在早,各行当均由男性扮演。漂亮的小伙子反串扮旦角常常以假乱真。更有别出心裁者,穿上妻子或姐妹的鞋子,引得不少女人追逐围观,评头品足。文革以后,“妞”的角色开始由女性扮演。
  每个角色都有自身的特点和精湛的艺术表演。如英俊公子哥挥扇扑蝶的潇洒、俏摆绢舞绸飘飘欲仙的轻盈、白发鱼翁辛勤捕捞的快乐、傻柱子接媳妇的憨态、打钱鞭的威武、锯大缸的诙谐、跑驴的机敏灵活……人们在代表吉祥传播友谊的载体上,淋漓尽致地表达着他们对丰收的喜悦,对生活的追求,对和谐安康的期盼。情趣横生的表演引得人们追逐着秧歌队伍,走了一街又一巷,看了一场又一场,仍是欲罢不能。
  扭秧歌的人全是自发参与的庄稼汉。既没有物质刺激又没有行政命令,只有纪律要求。而且同村住着,乡亲邻里特别抱团,一人受委屈,众人讨公道。到外村演出,稍有不慎常有麻烦产生,故有“宁带千军,不领一会”之说。听村里老人们说,解放前去邻村有过一次演出,由于地方绅士作梗,邻村以会接会时鼓声不停,搅得客会乱了节奏,非常不友好,引起一场大的械斗,许多年中断往来,甚至解放后俩村关系也疙疙瘩瘩。而我带队出会的第一个村就是那个村。
  临近那个村子,远远看见村头彩旗飘扬人山人海,而听到了鼓乐声。秧歌队迅速列队成行,以踩街的方式缓缓行进。双方的鼓乐象行使的汽车会车那样文明礼让地恰到好处。渐渐地到了村头,对方的鼓乐戛然停止,我们激动了,这是友好礼让的表示。只见会头把手猛地一挥大喊一声“起鼓!”鼓乐声震天动地地响起来,秧歌队沸腾了。但见两个村的会头冲出队首,在众目睽睽之下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进得村来,家家门口都摆了桌子,上面放着点心茶水,拉着演员热情相让,很多人的眼睛湿润了,缕缕亲情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大街小巷都充满友好、和谐。秧歌间歇的时刻,更动人的情景出现了:执着而善良的乡亲们,双手紧拉、双臂相连,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述说因会结怨“亲不亲、友不友”的尴尬和别扭;袒露以会解怨、尽去前嫌、世代友好的喜悦。
  闹秧歌属村民自娱活动,充分体现着他们的自觉性和奉献精神。人们用自己的心呵护着自己的秧歌。每年一进腊月,村中心的墙壁上鲜艳的大红纸公布出捐赠者的姓名,那是村民引为自豪的事。那年会头老张下雪天自报奋勇去县城买演出用品,一路跌跌撞撞,摔得鼻青脸肿,第二天照样笑呵呵出现在排练现场。买来需要加工的布料,不用摊派,也不给一分钱,村民们自愿拿回家裁缝制做。每临下村演出,百八十号人的化妆是很累人的活儿。凌晨三、四点就要起来忙碌。那些乡间的化妆师,没有一点怨言。我有时凌晨起来帮助化妆,耳闻目睹他们的热情,心里十分感动。
  演员们全是自愿且无报酬。有的是家庭选代表参加,有的是夫妻抓阄参加,有的干脆全家老少齐上阵。老人教新人,会的教不会的。家里练、场里练,有的干脆在大街上练。用庄稼人自己的话说:“学这个是没羞没臊的,锣鼓一响,全村震颤,猫儿狗儿都撒欢,何况人呢!”
  虽说村民们自娱但不忘寓教于乐,如人们选用“锯大缸”、“四大景”等曲调,填上计划生育、尊老爱幼、勤劳节俭、戒赌宣传词等,扭秧歌下场时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或多人同唱,加上演唱者自创的诙谐动作,为人们喜闻乐见,收到很好的效果。
  别小瞧庄稼人,会编会演的能人很多。东棘坨村有个姓王的木匠,当年五十多岁,精明伶俐,一副“锯大缸”的担子挑在肩,吹奏过场的十数秒内就能现编现演,出口成章,合辙押韵,语言鲜活生动,朗朗上口。大都是根据身边发生的事,或讴歌、或鞭挞,很有针对性,也很有教育性。当时乡里有领导不相信,担心他乱编出错。我领了他们到现场观摩,几场下来,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从那儿开始,凡是乡里有重大喜庆活动,此村秧歌队必到现场演出,而此人也必到现场编唱,成为东棘坨一带的名人。此人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见其才思机敏。那年秧歌队演出小戏,他有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台词,不料台词说出后跟他对戏的人不配合存心逗他,说你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明天天气如何?根本没这台词,村里土导演捏了把汗,谁知他不慌不忙地说:“天机不可泄露,贤弟你俯耳过来”。那个人凑过去,他咬着牙小声说:“小心我让你当了王八!”那人一惊,装做恍然大悟的样子,点头颔首说:“知道了知道了。”随后俩人哈哈大笑,台上的人也哈哈大笑,台下的人莫名其妙,说没有这个台词呀,也跟着哈哈大笑。
  锣鼓声停息了,排练的人群渐渐散了,我仍徜徉在大街上,耳畔响起家乡的鼓乐声,眼前幻化出家乡正在载歌载舞的秧歌队……
  责任编辑:戴雁军
  广西散记
  赵善香
  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起桂林,我心里一直有一份放不下的美好情结,这份美好缘于读书时贺老的一首《桂林山水甲天下》诗,那精湛的语言、细腻的描绘、真挚的抒怀,给人画映眼前、身临仙境之感。许多年对桂林的痴迷和神往,促成了我的桂林之行。
  桂林,以她特有的温婉芳香迎接了我,满城的桂花,馨香弥漫、浓烈争奇、娇艳芬芳,令我心旷神怡、倍感亲切。
  来到桂林,漓江是不能不去的。“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真切地道出了桂林的灵魂所在。
  老天真的眷顾我,清晨时分,烟雾朦朦胧胧、秋雨淅淅沥沥,亦真亦幻,梦幻一般,愈加诱人,愈加魅惑,别有一番景致。随船顺流而下,每一处风光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江水清沏见底,水草摇曳生姿,鱼儿随船若隐若现,山峦叠嶂,峻峰错落,由近及远,依稀天边,又在眼前,碧水迂回,青山倒影,漓江美景真是名不虚传。
  中午时分天空放晴,阳光铺满江面,景象更加明媚。九马画山栩栩如生,或奔或跃、或饮江水、或啸长天,鬼斧难雕难琢,神笔难描难画;八仙过海神态各异趣味横生;黄瀑倒影如诗如画美不胜收;七女下凡、笔架峰、望夫石、鲤鱼挂壁,无处不美景、无处不传说。真乃是“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才觉船行前方画已尽,却又峰回路转景更幽。“百里漓江百里画廊”,名不虚传。难怪从宋至今王正功的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流芳千古。桂林山水以她精致独到的美千百年来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吟诗做画,倾倒了无数善男信女来此笃信爱情。漓江的景,超凡若迷人的仙境、漓江的美,脱俗如婉约的少女,向游人展示着千年的英姿、千年的贞洁、千年的风采。穿行在碧水萦回中,早已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登上甲板,将漓江风光尽情拍摄,让我的身影与漓江风景融为一体,“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贺老的诗得到完美诠释,此情此景,曾多少次在我的暇想中出现,景色与幻想交替,时光与人情恍惚,在风景之外幽幽落入我的心底。
  漓江能否永远保持引人入胜的美丽风貌而千古传承,象历代文人咏叹的、特别是象贺老描绘的这样至情至美,让我们的后人到此游玩时还能如我今天这样享尽无穷的美感?这不由得让人深思,要想把这幅优美诗般的画卷更完美的留给后人,供我们子孙享用,漓江两岸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这其中不仅是漓江人的责任,也有中外游人的份啊,桂林的自然文化瑰宝不仅是中国的也世界的。
  漂流遇龙河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到了阳朔,遇龙河漂流是一份挡不住的诱惑。于是,来到遇龙河边的一处码头,上了一条竹筏,做青山秀水间的漂流。竹筏由十几根粗大的毛竹捆扎而成,筏头微微翘起,两个坐椅并肩安放,由一位五十开外的妇人撑篙,平稳而利索、潇洒而安逸。
  遇龙河素有“小漓江”之称,是阳朔山水的精华。她以山青、水碧、竹翠、桥奇、村巧而闻名于世,是桂林山水中不可多得的美景,也是阳朔风光的精华体现。如果说漓江的美是大气的,像一幅气势磅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那么遇龙河则是一首淡雅清新、自然纯朴的田园诗。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就是“小家碧玉”了。河面清悠,河水静流,妇人竹篙轻点,竹筏悠悠驶向河心,转而悠悠荡荡向前漂流,遇龙河好似一卷画轴,在我眼前徐徐展延,两岸山峦百态,错落连绵;河畔翠竹千姿,翩翩起舞;农舍错落,绿树成荫,芳草萋萋、花枝招展。更有身着民族服饰的浣纱少女,山歌阵阵袅袅入耳,诗情画意尽收眼中。遇龙河的水,清澈见底,荡漾萦绕,你会觉得,头顶上飘荡着千型万象般的白云,脚底下流淌着海市蜃楼般的美景,山风拂面,吸一口滋养心脾,水花溅起,掬一捧清沏甘甜。小小竹筏,于无声中飘流在河面上,载着如痴若醉的我,驶向通幽的曲径。
  前面就是遇龙桥了,她就那样含蓄恬静地婷立于遇龙河两岸上千年。关于遇龙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有个进京赶考的书生,途经这里遇到大水,过不了河,书生愁容满面不知所以,这时龙王的女儿出现了,得知书生的遭遇后,便化成了一座桥,使书生顺利进京赶考高中状元,状元回乡与龙女喜结良缘。从此,人们就称这座桥为遇龙桥。
  我仰望桥面,悄悄在心里祈盼,穿过此桥时得遇真龙,从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
  过了遇龙桥,一道拦河堤坝现于眼着,原来是为游客漂流增添兴奋、驶向高潮而人工修建。由两名渔工把竹筏抬起来,放到堤坝上,待我们坐稳后,就用力推下去。小小竹筏,汹涌地冲过拦河堤坝,顿时溅起串串水珠,溅起声声欢笑。待一切平静下来,竹筏已是悠悠前往。
  一河清水、几点水墨,自然纯朴的恬静风光,让跌宕起伏的心瞬间平静下来,赏阅中混然忘记了身在何处,今夕何年。
  信步西街
  西街的美在于华灯初上之后,当万物归于沉寂之时,那西街热闹就更显其繁华的难以形容了,夜欲浓,街欲狂,这是对西街真实的写照。
  不到一公里的西街,房屋建筑古色古香,林林店铺商贾云集。沿着一个个店面走来,尽情欣赏着一件件未曾见过的蜡染、银器、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地方小吃,像极了地方民族博览会。你可以随意浏览,也可以触摸细看,整条街人头涌动、熙熙攘攘。一路逛过来,你会发现许多意外的惊喜。与友踏进一画室,里面陈列的山水字幅琳琅满目,店主热情介绍,我们逐一欣赏,驻足在店中,大饱眼福,店主毫不介意,更不会催着你买,一句“随便看看吧”,道出了地方人情大度典雅的民俗,淳厚地让人踏实放心。
  西街男女老少都能说外语,故西街又称为“地球村”、“洋人街”,是中外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就达150万人次之多。许多外国人,被阳朔的美吸引,被阳朔的人留恋,异国情缘纷纷开花结果。在西街,中国母亲和洋人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散步比比皆是。
  西街是灯红酒绿的圣地,是适合小资的场所,西街生活选择了一种悠闲慵懒的、时空倒错的方式,在这里充满了迷醉和闲谈,也充满了各种浪漫和奇遇。西街酒吧是最热闹的,常常客满,酒吧场地不大,灯光柔和,音乐舒缓,常有乐队演唱,可以听到老歌旧曲,也可听到流行音乐。消费也随意,一杯啤酒可以消磨一个晚上,一掷千金也只是一瞬的事情。于是西街就带有了某种狂欢的气质,尤其是对于现实生活比较压抑的小资来说,不啻是开了一扇通向自由天堂的窗户。这里的生活充满了狂热、激情,冒险和泪水。
  逛西街完全是一种体验,只为不虚此行。
  别了,美丽纯朴而又狂放不羁的西街。
  刘三姐
  广西不仅有迷人的风景,更有美丽的传说,歌仙刘三姐与阿牛哥的爱情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坐在《印象刘三姐》的观赏台上,已分不清是三姐山歌的吸引,还是三姐爱情的诱惑。夜幕下,以江面为舞台,以群山为背景,张艺谋大胆地在山水间创造了艺术——美伦美幻。
  “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险滩弯又多……”一叶小舟,几盏渔火,三姐放歌,歌声如天籁般飘散于迷蒙的江面上,由远及近,灯光柔和地打在三姐的身上,成了夜色中唯一的亮点。清山秀水间,三姐深情的歌声从云端飘来,闭目聆听,给人以天上人间的感觉。歌声、乐声、涛声跌宕交叠,轻重缓急,忽而细水长流,忽而波涛汹涌,真是扣人心弦。忽然,乐声陡然荡起,灯光骤然明亮,光束从不同方向打向江心,从江的此岸到彼岸,像是彩笔在描绘、像是彩绸在翻飞、像是水帘在跳跃、像是神仙在起舞。场景热烈,激进高昂,气势恢宏,尽情演绎了漓江人民丰收的喜悦。
  一勾弯月,上面一位披着轻纱的仙子,随着美妙轻柔的音乐翩翩起舞,如飞燕一般,从月亮的一勾飞向另一勾。渐渐地,江面的轻风吹落了她的披纱,仙子舞动着的美丽身姿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美艳动人。岸边,漓江儿女们,嬉戏、采茶、洗衣、淘米,对歌,勾勒出一幅民风纯朴、岁月静好的渔家欢乐图。
  责任编辑:戴雁军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作品

大爱无疆
相关作品
永远的父亲
相关作品
秧歌
相关作品
广西散记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