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172
颗粒名称: 纪实文学
分类号: I267
页数: 9
页码: 23-31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河县《七里海》期刊发表的小说《解读好人童乃望》、《有这样一个人》及《宁河警界的一颗新星》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宁河县 文学作品 散文

内容

解读好人童乃望
  张增荣
  童乃望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年人,中等身材,满脸微笑,偏黑的肤色总是带有光泽,善于思考的性格使他看上去与他的实际年龄极不相符,他任赵家园街党总支书记三年多以来,一腔热血扑在居民大大小小的琐事上,也许是由于过度劳心,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大的多。一双充满和善的目光透露着丰富的经历和智慧的光芒。
  走进他的家,眼前一亮,到处是名人字画,以及各种古玩收藏。给我的感觉是,他是个很有修养的人,有能力更有素质。学历虽浅,但勤奋好学,积极思考,付之行动,言而有信。
  编辑完这期杂志的时候,我像往常对待一位让我充满想要了解的兴趣的作者一样,迫不及待的又一次翻开了他的作品。不过,很快我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因为我了解作者,开始即使尝试着自己去进行强迫性的阅读,这也是工作。我虽然对他的作品喜出望外,却逐渐了解到关于他的与他的作品紧密相关的背景,也许是因为关注,他的名字也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无疑,童乃望是我阅读生活中注定要关注的一个人。
  童乃望在本刊曾发表过散文《父亲》和《母亲》。本期又推出他的散文《挥之不去的记忆》。
  作者创作的散文《父亲》和《母亲》充满了感恩的真情实感。而《挥之不去的记忆》是对老师的思念与感激。写得情真意切。
  这却不是因为同情他的遭遇,就不对他的作品提出严肃要求。事实上,所谓的创作,你得有生活,阅历丰富,饱蘸情感,包括积累知识,积累素材,长期坚持,偶有所得。
  在大量的自然来稿中,我发现了作者,虽然文笔有些朴拙,但有生活,就像一个壮汉长着一头乱发,看似无章无法,经过编辑的梳理,那么就是一片优秀的文章。如果你的文章没有“头发”,没有自己独特的东西,编辑怎么梳理也是徒劳的。
  着眼于他作品的真实性,更能体验作者的人品和习性,与所描述的事情如同心底流动的血凝成的文字。在阅读他的过程当中,也就对作者有了一些深刻的理解。
  阅读童乃望,之所以需要保持认真的态度,在我看来,是因为他诉说的,是他一个人的真诚,也是所有人的感激。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做过学生,但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当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但我们也都会成为孩子的父母,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这期间就能产生感动和感激,对于事情的感动,对于老师的感激,对于父母的感恩。这些是教人终生享用的东西,于是再一次读他,作为一个编者和读者,情不自禁地受到作者的情绪感染,我心就有怜悯之情、激动之情、感恩之情。
  这里我不由得牵扯到了我在编辑与阅读中形成的一种感受,有一些作者,也许你很早之前就知道了他的名字,也有着走近他的心灵世界的愿望,然而,当在你看来他的文字还年轻幼稚的时候,他绝不会向你开启他的大门,非要等上他的作品自己感觉成熟了不可,无论做事做文章,还是处世与为人,这像是一个陈放好酒的过程,只不过被陈放的不是你,而是他。
  我想说:阅读好人童乃望,不需要你做什么准备。一是了解作者本人,这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是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的。这位作者以前并没有惊世之作,却不是甘心情愿一辈子默默无闻,而是积极进取的人。他写作,只是因为他头脑中有着广阔的视野,有着心灵善良的世界,有着倾诉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某种情绪。
  并不是读者要具备一定的生活思想阅历,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生活思想阅历越丰富,阅读作品乃至任何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都会感受出自己的心越来越如明镜般透亮。
  作者的父亲生前也曾经是父老乡亲的带头人,性格刚毅,助人为乐,思想豁达,乐善好施。上有父母下有八个子女,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又当村长又要操持一家老小的生计,可想而知,童乃望童年性格的形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密不可分的。父母是人一生中最好的老师,是的,一个人成材不成材,成人不成人与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耳濡目染出身农民之家,接触的都是普通善良的人,这只是一个大环境,是外因,真正起作用的是内因。
  其中自身气质的形成的根本还是在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家庭生活中所经历的父母影响。父子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亦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童乃望敏锐的窥探到这一点,将其合理的由本质放大出种种现象来,再在作品艺术中以善解人意的形式反作用于他丰富的心灵世界。可以说他关心社会生活和关心他人,更关心人的生存状态与自己的前途命运。
  青少年时期曾迫于生活中及自身的种种原因,虽然他喜欢学习,但他还是遗憾的告别了学校和老师。从他的作品中也能明显看出来,他有着强烈道德责任感,自然而然会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地方来为社会作出贡献。
  母亲,是这个人世间最神圣最高贵的字眼。每个人提起自己的母亲都会有很多很多话要说,但无论我们怎么说怎么做母亲的恩情是我们一辈子也报答不完的,所以一个人要把爱延续下去,那就是仁爱、理智、义气、诚信、善良、真诚,为他人也为自己!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童乃望关注着他的居民,无论是谁,尤其街里的老人孩子突然患病,只要有人找到他,他都会义无反顾,一马当先,亲自驾车跑市区,从挂号到就诊,直至医生检查出病因,他才松了一口气。是的,当一个人经历过不幸,对他人的不幸才理解的深刻。
  “孙老师还是和三十年前一样,没有过多的语言,在师母忙着为我沏茶的同时只是静静的听我倾诉对他老人家的思念之情和我三十年来所经历的风雨之苦。老师的眼泪涌出眼眶的同时,慢慢的站起来把我领到一张破旧的饭桌前没说一句话,当时的我眼睛一亮并且再一次湿润了。因为我已认出那是我在十五岁那年亲手给老师做的,没想到老师不管到哪儿,还都带着它。孙老师终于说出了一句话:“几次搬家扔掉了好多的家当,就这张桌子始终舍不得扔,因为这是我的学生在还没有成人的时候给我做的。”可见这张破旧不堪,满是裂纹,近乎古董的一张破桌子在他老人家心里占据了何等重要的位置,更可见孙老师是何等珍爱这份师生之缘,珍视这份师生之情啊。”
  读到这个细节叫人流泪。老师,亲爱的老师,我们知道绿叶的感慨:绿叶给大地铺上了绿阴,请你别忘了根,它默默地供给我营养。花儿说:我的艳丽美化了人间,要感谢埋在泥土里的根。果实说:请别赞赏我的甜蜜,要赞美根,是它给予了生命的延续。啊老师!有人说你像蜡烛,照亮了别人,消耗了自己。我说,你是根,你为学生埋没自己。你虽没有绿叶的翠碧,没有花香的艳丽,更没有果实的甜蜜,但你有默默的耕耘,你孕育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东西。没有你的昨天,哪有我们今天的美丽。感谢你,深深地感谢你,老师--无名的根系。是的,童乃望对于老师的想念,对于老师的感恩,宛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情感。
  自从童乃望当上老板那天起,凡是有募捐等公益活动,不管在本地还是施工在外都能看到童乃望的身影,都会有童乃望献出的一份爱心。
  在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作为党总支书记在号召居民百姓为灾区募捐的同时,自己身先士卒,捐出的一千多元不算,光特殊党费就交了一万元。
  当有人问起他时: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是说,以前生活艰难,现在生活好了,尤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我们富裕起来了,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了。我就力所能及地做点,要不我良心上过意不去。三十多年前,我们也曾遭遇地震灾害,全国人民给予了大力支持。作为一个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恩负义。唐山地震时我还是个少年,与现在的汶川父老乡亲感同身受。
  宁河县芦台一中搞重建校园庆典时,童乃望不计名利,以天津市彼得利床上用品有限公司的名誉捐款两千元。在他心里有一个感恩的情结,那就是他少年时代仅仅在地震后的一中读书一年多,而他仍然念念不忘。
  关注普通人容易,关注残疾人难,你是否理解残疾人,你心里是否具有平等待人的善良意识?我说好人童乃望,那是事实胜于雄辩的。
  童乃望自己掏腰包长期资助本街残疾人自己办的民间刊物《残疾人欢乐谷》。面向全国残疾人免费赠阅。天津电视台也曽作为专题报道过。每期如此,义不容辞,心甘情愿。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默默地奉献精神。富有爱心,事无巨细,积极向上的一个善良的好人!
  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仅一年又三个月的时间,赵家园的平改拆迁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开始进入了施工建设阶段,一座现代化的高层住宅新城将屹立在蓟运河畔,我想和县镇两级政府领导一样,童乃望的汗水和努力也会付出很多很多。。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利人利己,何乐不为?
  我所了解的童乃望不仅仅爱好广泛,不仅仅搞业余写作,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刻苦学习党的方针政策,领会党的宗旨,时刻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工作。我感觉他的所作所为,他的理想与信念就是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就是一个好人。
  有这样一个人
  孙志利
  在中国空军档案馆里,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武,浓眉大眼,和蔼可亲,为人谦虚谨慎,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处理问题坚持党性原则,因为他肩负着党的重要使命。这就是空军档案馆馆长李恩学同志。
  李恩学,男,1955年1月出生在天津市宁河县潘庄镇东塘坨村,1974年12月参军入伍,现任空军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专业技术5级,大校军衔。
  李恩学从事军队档案工作三十年,是军内外档案文献影像技术方面的专家,先后在专业刊物、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并有多篇在地方和军队获奖,主持完成科研课题6项,先后4次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出版3本专业著作,完成国家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6项,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并被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优秀档案工作者荣誉称号。
  由于李恩学在专业方面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聘任为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委员会主任,中国缩微技术情报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档案学会文献影像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军队档案高级职称评委会副主任。一
  李恩学是中国空军档案馆队伍中优秀的人才,生活中与人和睦相处,工作中雷厉风行,眼里不揉“沙子”。凡是与李恩学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为人襟怀坦荡,朴实率直,满怀激情。不论男女老少,只要跟他在一起都会被他那爽朗的个性所感染,被他那宽大的胸怀所感动。它在档案工作中脚踏实地,从不作虚以委蛇之事。他注意发现每个同志的长处和优点,重视发挥每个同志的积极作用,当他看到有个同志善于专研业务,就鼓励帮助,并把它调到技术室,手把手的教,并经常交任务压担子,使这个同志很快成了管理业务骨干,一次上级分给空军档案馆研究生学习的名额,并指定馆领导参加,他却安排了副馆长和其他同志去。他常说,馆领导就应该为大家做事,如果好事都留给自己,怎么有说服力,又怎么能做好工作。他坦诚的心胸,积极的工作作风,为人处事光明磊落的性格,使所有与他交往的人诚心,跟他一起工作的人舒心,通过他的努力构建了档案馆和谐气氛。
  作为馆长,李恩学每天坚持工作深入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处以身作则。真正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军事过硬,政治合格的模范带头作用。
  是的,李恩学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重要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事事身先士卒。他所在档案馆里的几位老同志个个心服口服。其实,他还是一个“性情中人”。他虽然工作严肃认真,有时甚至显得严厉、刻薄,但是他的管理方式却是人性化的,他用真诚的爱心关怀馆里的每位同志。
  说起李恩学的爱心,不论是馆里的老人,还是新来的年轻人,包括他去过的基层,进行过的学校,大家感受颇深。
  李恩学在国防大学档案训练队学习时,面对教员讲不清楚的缩微原理课,为让学员们理解把握,他利用业余时间,往返数十公里外的单位取来实物,并结合空军的缩微工作实践给同学们反复讲解,直到学员们掌握为止。
  这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李恩学与馆里几名单身干部在人民大学档案系业余大学学习期间,每周三的晚上都要错过晚饭时间,李恩学就嘱咐妻子把饭做好,热情招待大家一起吃。那时,他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一家人上有老下有小,全靠每月52元钱的工资生活。但他有一分爱心,对待同志像春天一般温暖。
  那年春天,和李恩学同住一个楼层的邻居找了一个小保姆,说是保姆年仅13岁。邻居给的条件是每月管吃管住,工钱10元。李恩学夫妇得知小姑娘的情况后,心中感觉可怜,虽愤愤不平,又考虑到邻里关系,千方百计做小姑娘的工作。小姑娘觉得委屈,但又觉得一个人离家在外,有人像长辈那样关爱她,心里非常高兴。每天做好保姆工作的同时,一有空闲就到李恩学家里串门。长此以往,李恩学夫妇对小姑娘的家庭有了些了解:小姑娘3岁时,父亲病逝,母亲靠给人家干些杂活生活,生活得很是艰难,家中的住房破旧不堪,濒临倒塌,辍学在家的小姑娘很懂事,她想以外出打工挣钱来减轻母亲的负担。哪曾想,一年下来,本想用挣来的100多元钱为母亲买点什么,雇主却借口说,工钱已为她买了火车票。小姑娘向李恩学一家人告别时声泪俱下地说:“我妈妈连香蕉都没吃过……”李恩学一边安慰她,一边让妻子去商店为小姑娘准备回去尽孝心的食品,还给了小姑娘100块钱。半个月后,李恩学夫妇收到小姑娘的感谢信。夫妇俩读着来信,眼睛湿润了,同情中产生帮助小姑娘的念头。由妻子执笔,连夜写信,邀请小姑娘再来北京,情真意切地说,“一切事宜都由我们负责。”小姑娘带着“世上真的有好心人吗”的疑问,回了一封谢绝信,表示“就是苦死,再也不离开家,不离开母亲”。李恩学的妻子董蓝敏为了打消小姑娘的疑虑,又一次去信诚恳邀请她,并保证让她尽快自立,还附上夫妇俩的军官证及身份证复印件。面对恩人的真情呼唤,小姑娘终于来到了北京。没想到,小姑娘这一来就是十多年。自从踏进李家大门的那一天起,夫妇俩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她。为她专门准备了一个房间,从里到外帮她置换了新衣服,又烦人给她找了一份临时工做。小姑娘面对既不沾亲也不带故的李恩学夫妇感慨万端,二话没说,扑通一下跪在李恩学夫妇的面前,从此,由叔叔阿姨改称为爸爸妈妈。
  经过李恩学夫妇几年的帮助与小姑娘的努力,小姑娘为家中翻盖了新房,使家中逐步摆脱了贫困。后来小姑娘变成了大姑娘,女大当婚,谈婚论嫁,“小姑娘”出嫁的那天,李恩学夫妇像送亲生闺女一样,租来豪华的凯迪拉克轿车,将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幸福温暖的家。
  李恩学在北京的家被家乡亲人们称赞为“宾至如归的招待所”、“看病转院的接待站”。一点一滴,事无世细,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着素不相识的人,何况是家乡来的人了。他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但他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经他多方协调与努力,2006年4月、2008年10月两次为家乡中小学征集到20万元的图书,使学校条件得到改善。
  李恩学任宁河北京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曾经在东塘坨小学担任过老师的空军某部大校李恩学在仪式上,向同学们寄予了情真意切的希望,他对曾经养育了他的这块热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在捐助仪式上,他还组织东塘村北京同乡会为该校捐助了5000元人民币。
  李恩学富有一颗爱心,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为家乡的快速建设出谋划策不遗余力。如今,空军档案馆在李恩学的影响下,关爱部属已成为空军档案馆的光荣传统,只要下属病了,或遇到难事,他第一个送去组织的温暖,做为领导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致。他关心他人如同关心自己,拿自己当他人,拿他人当自己。将心比心,令人肃然起敬。
  二
  回顾30年来李恩学走过的道路,那是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地做到了脚踏实地,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事事以人民的利益为己任。他由助理员、室主任,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尤其担任馆长以来,把“科技兴馆”作为开展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在学用结合上出成果。他认为:当今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成为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军队档案工作作为一种信息服务事业,作为信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须把握时代进步的大趋势和军事变革的大方向,紧紧抓住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主动,才能实现档案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因此,他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领导部属,齐心合力,向着一流档案馆的目标迈进。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空军档案馆率先引进缩微技术,在全国档案界名噪一时。加之研究制定的《档案缩微摄影技术使用手册》被全军推广,从此,上门取经的人络绎不绝。在一次接待来访的过程中,由于来人颇多,李恩学情急之中找来一个坏凳子凑合,没等坐稳,“咔嚓”一声,食指夹进木板缝里,等他起来一看,食指的一小节已经被挤成肉泥。为了工作他不计个人得失,草草包扎后又投入到接待工作中。
  为了保护档案馆的特色,加快发展,李恩学又在谋划新的思路,开辟新的途径。他提出加大馆存信息。2001年以前,他几乎走遍了空军军以上所有的单位,使“九五”期间军以上机关的档案空缺得以填补。2000年国际“三八”妇女节前夕,他从抢救史料的角度出发,主动策划了一至七批女飞行员捐赠史料活动,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1998年,当第一个抗洪英雄高建成被军委命名后,他及时建议派人当天出发,前往英雄牺牲的地方和英雄的家乡,收集有价值的资料存入档案,全方位展现英雄的足迹,为馆藏增添了大量实物史料。
  2003年抗非典斗争中,李恩学以档案人的主人翁意识,亲自带队深入抗非典一线,征集了第一手史料,又一次丰富了馆藏。如今,档案征集工作以由被动等待到走向主动跟踪空军重大活动的良性循环。如2003年的世界航空百年庆典,空军四次大的飞行表演都圆满地记录在案,留下了一套完整的活动资料。2006年4月,他亲自带队赴中国空军发源地—黑龙江省密山市征集空军老航校档案资料,征集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期间的汇报材料》、《1940年12月王弼、常乾坤关于成立航空局给军委及中央的建议信》、《军委关于成立航空局的抄电》等珍贵历史资料9件约3万多字。反映老航校初建时期的工作、建设和生活照片档案300余幅,进一步完善了空军档案馆空军老航校专题档案,为空军史料档案的查阅提供了更为详实的依据,将空军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年限前移了9年。主动工作的态度,增强了领导机关的档案意识,密切了与首长机关的联系,赢得了档案工作的新天地。
  李恩学采取的第二步是加大经费投入。经他多方奔走反映,得到上级领导支持,争取到资金。以超前的思想,一步到位的做法,更新了设备,实现了科学信息化管理。
  第三步是增强服务意识,方便机关部队的档案利用。他认为,存史与用史,是档案工作的双重职能,存史实天职,用史生活力。“存”的问题解决不好,处置不当,“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李恩学又推出参与中心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专题提供档案服务的工作思路。如在2002年空军组织的首都防空演习中,他带领档案馆有关人员加班加点,把馆藏历次首都防空演习的资料找出来,汇编成册,为首长机关提供了翔实的历史依据;2003年,针对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主动将历次改革方案提供军务部门,为制定新的方案提供参考;为配合法规清理,组织人员把空军成立50多年来所有规定进行梳理,为严肃法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步是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在2005年全军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对馆藏档案提出了按全宗性质、职能范围、利用频率和产生的效益,分为重点全宗和非重点全宗,重要信息和一般信息。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对重点全宗和重要信息优先按着“二次鉴定,全文彩色扫描,专题使用”的办法进行系统扫描,为信息化建设性的开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为了便于人们的理解,李恩学用诗的形式概括了档案数字化的重点:“网络建设保重点,二次鉴定取精华,广泛征集加精品,图文并茂出专题。定向服务设权限,加密控制保安全,系统设计注实用,优质高效为机关。”尽职尽责,爱岗敬业,为了党的档案事业贡献了自己聪明才智。
  三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李恩学怀着对人民军队的无阻热爱和对军人的崇敬心情,告别生他育他的宁河大地,告别了美丽的七里海,应征入伍到北京空军某通信团当报务员。这对于一个农民的儿子来说,仿佛鸟儿飞向了蓝天,鱼儿跃入了大海,他跃跃欲式,暗暗下决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遇,决心干出一番事业,告慰父母和乡亲。
  当初李恩学的家庭人口多劳力少,生活还很贫困,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与李恩学一起参军的四个人中,三年后仅留下他一人。翻开李恩学的日记,成长的足迹历历在目:下到连队,就被任命为副班长,半年后任班长。一年内得到部队的4次嘉奖。一次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入伍第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代理排长;三年多时间提了干,任某分队参谋,半年后,作为优秀人才调空司档案库。
  从此,在档案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0个春秋,任助理员成长为室主任、副馆长、馆长。
  2006年,李恩学自己掏出五千元在家乡学校设立了奖学金,鼓励家乡学生好好学习,多次资助家乡文艺演出和村镇建设,多次为中国红十字会捐款;帮助困难群众,对家乡上年纪的老人每年利用拜年之际,发放一些钱物。多次组织宁河在京同乡联谊会,为家乡发展建设出谋划策。
  在李恩学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农民纯朴的本色,感觉到一个有修养的文人气质,想到了一位将军的威风凛凛的气魄。为人处世真诚而友好,工作学习、管理档案认真而创新;生活态度平易近人,与大家交流很亲切,他是个富有人情味儿的善良之人,是个很有修养的具有亲和力的档案馆馆长!
  李恩学在《我是一个兵》的感言中写道:在档案馆里,虽然看不到战场硝烟,听不到炮声隆隆,但它确实是浓缩的历史,凝固的战争。走进档案,先人们那超越常人的见解,出奇制胜的创造,机敏应对的韬略,解颐醒世的良言,无不闪耀智慧之光,朗照历史穹宇,成为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面对档案,面对历史,我常为自己能有幸成为一名档案工作者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我立志,决不辜负党和领导对我的信任期望,争取在档案工作中有所建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
  是的,沿着李恩学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不难看出他的成长轨迹和他担负的重要任务:1983年空司档案库改名空军档案馆后,鉴于他在缩微工作中所做出的成绩,被提升为室主任,一下子由正连跃升为正营;1992年,他主持研制的《缩微拍摄技术在35mm卷上拍摄科技档案规范》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组织研制的《通用文书微机管理系统》获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主持研制的《空军光盘档案图文管理信息系统》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参加编著的《档案缩微摄影技术适用手册》获国家档案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作为主要撰稿人完成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国家标5项,参与《军队档案缩微工作指南》等4部专著的撰写:发表档案专业论文数十篇:此外,还担任全军档案系统高级职称评委,《缩微技术》、《信息管理》编委,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缩微技术情报网副理事长,中国档案学会副主任。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1999年被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优秀档案工作者称号。他领导的空军档案馆分别被总参评为军队档案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国缩微摄影技术协会评为全国缩微摄影技术应用一级单位;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评为全国档案优秀集体;2005年又被空军和总参评为空军和全军档案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并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纵观李恩学的人生态度是超然的,是淡薄名利的。在仕途上,他有过三次机遇,两次商调总部机关,都是实惠位子:一次选调某院校执教,对方许诺了优惠条件。面对诱人的待遇时,而李恩学一笑了之,他爱自己的档案事业。因为他注重情感,舍不下他付出了满腔热情和青春的集体,更舍不得离开空军档案事业。
  李恩学不仅是一位雷厉风行的将军,也是一名多才多艺的诗人。尤其为空军档案馆事业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他有将军风度,诗人气质。有人问李恩学:“凭你自身的条件,干什么都是好样的,为啥偏选档案,一干就是三十年?”老李回答说:“热爱。”有了热爱才有了学习,才有了创造,才有了无怨无悔。他言行一致,工作中同甘共苦、乐于奉献、忘我工作的精神以及他的人格值得人们尊敬与钦服。
  是一粒石子、就去铺路吧
  不必非得雄踞于大厦之顶
  是一支蜡烛、就去燃烧吧
  哪怕只能照亮茅屋的一角
  在这首短诗中,我们发现了李恩学的人生观,也是他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做人的座右铭!
  是的,谦虚谨慎是他的工作作风,与人为善是他生活态度,完善理想是他的奋斗目标。李恩学用枪也用笔,饱醮情感书写着人生,他吃苦耐劳,能文能武。这是军人和诗人综合素质的道德情操与自我修养的一种精神境界。在这种精神境界里,你能感受到军人的帅真,诗人的思想;军人的性格,诗人的气质。
  漫漫人生征途上,那些丰富的经历是不能忘怀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回忆着,你会感觉变成了一种温暖,变成一种激情,变成内心深处地感恩。将军始终坚守着真理,完善着自己的精神追求;用诗意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用军人特有的素质去探求人生的意义。他惦念着乡村、珍视着亲情,热爱着故土,积累着生活,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满怀激情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宁河警界的一颗新星
  马权友
  “工作中,我既是一名交警,又是一名刑警,还是一名巡警,严格执法、回报社会是我所干所乐!”这是公安宁河分局交警支队芦台大队副大队长“宁河十佳警星”苏宝龙常说的话。
  提到苏宝龙,芦台镇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但要提到为县城芦台镇交通秩序好转而风里来雨里去的那个黑脸汉子无人不晓,而这位黑脸汉子正是苏宝龙。那为什么宁河人对这位黑脸的交警这么熟知呢?最近,笔者作为公安宁河分局主管宣传的主任,采访了苏宝龙,发现一颗新星正在宁河大地闪烁!
  38岁的苏宝龙从警11年来,他以满腔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安工作之中,踏实敬业,奋发进取,事迹平凡却感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无私奉献是人民警察的天职,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起点,也是终点。接触苏宝龙,了解其二三事,足已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热爱。
  着眼全局,立足打击,积极构建平安宁河
  苏宝龙同志在工作中自觉淡化警种观念,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不分上班下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擒敌意识,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不能为自身职能所限,而应该立足和着眼于公安工作的全局,工作中,我既是一名交警,又是一名刑警,还是一名巡警。”这种理念和强烈的责任心成为他工作上不断进取的动力。
  他在干好交管工作的同时,针对辖区芦台镇城区治安复杂的特点,利用交警值勤巡控时间长、工作面广的优势,提线索、打现行,忠实履行了人民警察的职责。
  2005年3月间,苏宝龙在巡逻时,于芦台镇震新路封闭市场附近发现一辆形迹可疑的夏利汽车。在盘查过程中,细心的他发现驾驶该车的司机言语间存在破绽,遂对车辆进行细致的检查,发现该车的发动机号和架子号均被涂改过,立即将该车扣留。后经查实,这是一辆被盗汽车,驾驶该车的司机刚刚作案得手,在逃离时被苏宝龙及时发现。
  2005年10月中旬的一天,苏宝龙在芦台镇中医院附近值勤时,发现两名男子正推着一辆摩托车前行。当二人看到民警后,有意地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行进。苏宝龙顿感可疑,遂上前对二人进行盘查。当苏宝龙检查该摩托车钥匙时,两名男子突然弃车逃进了附近的居民小区。原来那只是一把掩人耳目的假钥匙,他立即与分局指挥中心联系,请求支援,并迅速追赶。在追出100余米后,他运用娴熟的擒拿技能,将其中一名男子擒获。经审查,二名男子均系汉沽区人,当天在汉沽区杨家泊盗窃该辆摩托车后,一路推到芦台镇,准备销赃时被苏宝龙查获。在打击盗抢机动车行动中,他查破案数名列全市交管部门第一。
  2006年7月15日10时许,苏宝龙在205国道214公里处执行路检任务时,一辆车号为冀RB2971的红色华利车发现民警后突然加速。苏宝龙立即果断对该车进行拦截、检查。经核对,该车司机无驾驶证和行驶证,此车号牌为挪用牌照。在检查中,还发现该车发动机号和车架号都已被破坏掉,而且风挡玻璃上的年检标识所标注的车号与车牌照不一致。苏宝龙当即将人车扣留,后经网上查询,确认该车系本市红桥区被盗车辆。
  2006年11月17日晚18时许,苏宝龙驾驶警车从芦台百货值勤岗回队途中,在沿河路与商业道交口处发现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子不是用电动的形式前行,而是一路骑着行走。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对这辆电动自行车进行仔细观察时,他发现电动自行车前面钥匙孔处没有插钥匙。联想到近期芦台镇屡发电动自行车被盗案,苏宝龙立即将骑车男子拦住进行盘查。盘问中,该男子神情慌乱,不能说出电动自行车的来历。苏宝龙随即将该男子控制住,并用手持电台呼叫分局指挥中心请求支援。芦台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将该男子和所骑电动车一起带回所里审查。经查,该男子名叫裴某,山东省定陶县南王店乡人。经工作,裴传海交待了当日晚17时20分许,在芦台五中附近用撬棍等工具盗窃所骑电动自行车的犯罪事实。
  深入辖区,搞好宣传,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苏宝龙在工作中始终透着一股激情,体现一种责任,他把对交管工作的热爱化作了踏踏实实的行动,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搞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他深入辖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家企业、每一个社区,和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开展“五进”活动。他创新宣传方法,在他的倡导下,交警芦台大队在辖区的数十个村队、学校和企业设置了内容新颖、指导性强的交通宣传专栏,与数十个学校和企业达成警学共建单位。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深入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给师生上法制教育课,使广大师生真切地体会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并转化成为遵守交通,支持交通的实际行动。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上“助学岗”,保证学生上、放学出行安全,受到了师生家长的广泛赞誉。数年来,他所在的“助学岗”没有发生过一起中小学生交通伤亡事故。在去年开展的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活动中,他在做好相关交管工作的同时,还深入师生家长中间,全面查找影响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找准工作着力点,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他先后在芦台四小、芦台二中等学校门前抓获五名违法分子,收缴管制刀具、镐柄等器械数把,为校园周边治安秩序的进一步改善作出了贡献。
  严格执法,回报社会,诠释了对人民群众的爱
  在执法工作中,苏宝龙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差错,正是这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他在多年的工作中没有发生一起复议上访事件,做到了零信访。
  遇到群众不理解是经常有的事情,但是在苏宝龙的工作中,这种不理解很快就能化解,有时还会变成群众对他工作的全力支持。以前,他在纠正一起违章时,开始当事人对他的处罚不理解,苏宝龙耐心地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事人被感动了,不仅端正了认识,而且在后来还主动出资赞助了我县第一届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去年9月,一次路检巡逻中,他在对违章司机郑某进行处理时,开始郑某不理解,态度强硬,通过苏宝龙的耐心说服解释,他欣然接受了处罚。那时,天色已晚,他得知郑某的车上有40余万元的巨款,经过请示领导,他亲自驾驶警车驱车60余里,将郑某安全护送到家中。
  苏宝龙说:“党和人民给了责任和荣誉,我就有义务负起责任,回报社会。”采访中,我发现他确实是这样做的!
  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资助着芦台四小的三名特困学生。2005年,他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上级奖励给他一千元钱,他将这笔钱全部捐赠给了芦台五中的贫困学生。更为可贵的是,当校方领导准备宣扬他的这一义举时,却被他拒绝了。他说:荣誉是人民给的,但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回报社会,扶危助困,我心里才踏实。在工作中,他还注意发现并积极帮助遇有困难的群众。
  “宝龙和他的弟兄们是我们娘俩的恩人,没有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不知我们家的日子该怎么过……”这是笔者在了解中听到的芦台镇特困户徐淑霞的声音。芦台镇特困户徐淑霞和女儿相依为命,在其房子漏时是苏宝龙带人为其修好;在其生活拮据时,又是苏宝龙等人扛米送面提油前去慰问;在其面对寒冷的天气刚皱起眉头时,苏宝龙驾车及时将取暖的煤送到;当其女儿因生活困难要辍学时,苏宝龙带头捐出所用学费,并时常关心其女儿的学习、和升学问题。
  多年来,他所帮助或资助过的群众无以计数,他爱民助民的事迹,也曾多次被新闻媒体报道。
  苏宝龙以其扎实苦干的精神,勤奋务实的行动,为芦台镇的交管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以上只是苏宝龙工作中的点滴,然而一滴水能反映太阳的光辉,仅从苏宝龙工作的二三事中不也能感到这颗新星在冉冉闪烁吗?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