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档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096
颗粒名称: 诗人档案
分类号: K825.6
页数: 7
页码: 59-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诗人档案的情况。其中包括根植乡土——评包宏纶(阿吾)的诗歌创作等。
关键词: 七里海 作品 诗人

内容

根植乡土
  ——评包宏纶(阿吾)的诗歌创作
  松茂
  序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我想起一个人,我的师弟,我的朋友,文学知已——诗人包宏纶。
  想起诗人不能忘记我们的恩师陈道华老先生。他倾心创办并主编了《宁河文艺》小报、《风帆》杂志,为宁河培养了一大批业余作者。我当时协助陈老师办报纸,期间总能收到包宏纶给家乡投来的诗稿,那时诗人还在师大求学。毕业后他回家乡工作,忙碌奋斗间,他始终创作不辍,硕果累累。不久前,因为工作需要,他调到县文化局工作,我们接触的时间自然就多了起来。
  一、认识诗人
  诗人生于六十年代的乡村,从小命运不济,性格却从未低头。坎坎坷坷走到现在,积淀了苦也享受了甜。80年代读大学中文,做过诗社社长。毕业后回到故里,阴差阳错官至七品,仍感时世艰难。
  诗人的少年时光是孤独的,童年时期因地震灾害失去母爱,一个人蹒跚在求学的路上,过早地形成独立生活与思考的能力;他的青年时代是苦闷的,为了爱情,为了理想,积极求索,执著追求。不断成长的忧患意识,教会他既为现实而惑,又为美好而歌。应该说,诗人坎坷的生活经历熔铸了他丰富的人生,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不尽的源泉。
  诗人性格内向,善于思索,冷静处世,仰面观天,俯首看地,平等待人,荣辱不惊。正因为经历坎坷,铸就了他一颗不屈的心灵。踏踏实实工作,清清白白为官,断断续续写诗,完完整整做人。偶尔发表诗作,谦虚谨慎,与人为善,完善理想,书写人生,能文能武,能屈能伸,这是诗人道德情操与自我修养的一种精神境界。
  诗人说:“自然的四季,时令明显;人生的四季,或长或短。顺也好,逆也罢,喜怒哀乐皆为诗,我们从不悲观。”
  诗人说:“因为生活而写诗,而诗本身就是一粒萤火虫,点亮今天的生活”。他一直认为,“诗不是一种技巧,不是一项专利,也不是一柄权杖。诗是生命流程中的渲泄。言之无物的诗,除却生命本身的价值,包括它的节奏、韵律和色光,必将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垃圾。因此,诗必须真诚”。
  漫漫人生中,有些经历是不能忘记的,甚至是铭心刻骨的痛。随着岁月的流失,回忆起来,有的变成了一种温暖,变成一种激情,变成内心深处地感恩。诗人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精神追求,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自然,看待社会,去探求生命的意义。他追念乡村、怀念亲情,珍惜泥土,沉思生活,洞察本质,以一份理想和激情追求美好的明天。
  今夜,我独自坐在案前,打开电脑,我喜欢浏览我偏爱的文学作品。说心里话,我个人创作最早应该是从诗歌开始的。尤其欣赏包宏纶的诗,感觉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
  我的眼前出现了《根在乡村》:我不知道\视泥土为脏物的人\根扎何处\我不理解\进城的农民\被人看作是一只只灰鼠\\小镇曾经生动可亲的脸\在享受现代化的过程中\已成为由钢筋水泥组成的拼图\\无论种多少草栽多少树\我敢肯定\你们的孩子什么都见识过\除了蓝天和鸟\还有对大地的生疏\\在这座小城\被霓虹灯沉醉的人\总怕面对无月的星空\\他们不知道\即使一弯残月也是进城农民眼中\散去的盛宴\会慢慢地淡出\没有谁\不梦想着成为城里人\我只是想知道\一旦梦想成真\他们会不会善待乡亲\会不会珍惜泥土。
  《根在乡村》,乡土气息浓厚,诗的内涵厚重,诗的哲理深刻。诗人的才思,诗人的情绪,诗人的爱一旦融入诗中,那便有一种温暖滋润着你,有一些哲理让你情不自禁的感动,有一种激情注解着人文关怀。每一句诗饱蘸笔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对乡村的悲悯情怀。
  欣赏包宏纶的诗篇,总会浮想联翩,心潮起伏,因为诗人的诗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为时事而歌,为真诚所动,为人生而写,是的,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通过诗的语言载体,体现着诗人深思熟虑的思想感情,鞭策着什么,寄予了什么,让人受益匪浅。
  回首以往,那是一段如此美丽而忧伤的旅程,应该说谁都有爱与恨,哭与笑,甚至把大好时光浑然不觉地错过,甚至有过遗憾,甚至有过不幸,当然还有幸福。幸福与不幸加上遗憾就会形成真实而复杂的人生,这个人生也就是我们共同的解释——命运。
  我知道\是山就有坚实的底座\是水总有冰封的时刻\但我更知道\大海要浩瀚\每一滴水都应是活泼的性格(《祖国,我是你流动的河》)。我们不屈服于命运,就像诗人创作的诗。那是一种信仰,一种宣言,一种因理想而派生的前进动力。
  妻来了,像一只蝉\带着羽翼下的伤和飞翔的剪影\歇在树叶落尽的枝头\以清脆的歌声为我疗伤\\我从此茂盛起来\以一把绿色的吉他回报\为幸福的意外和意外的幸福\陪伴她从这一天清晨\直唱到满天繁星\\……妻像一只蝉\歌喉一展就能擦亮明媚的春天……(《妻像一只蝉》)。诗人的责任就是歌颂人生、歌颂生活、歌颂爱情,挽着理想,抨击时弊,惊叹愚纯,彰显正气。打开尘封的记忆,展望未来,于是就有了诗,诗的内在与外在,体现着人的精神追求,发现美,创造美,赋予美,从而让读者享受到美。
  岁月如蛇\蜷缩而行\踽踽的脚步\蜕变成一场肆虐的口号\刻骨铭心的痛\高扬起响亮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季节\\寒风撕碎的那具蛇蜕\已成最后一页经历\张贴在满是裂痕的大街\\一段冷凝的日子\幽幽而眠的血性\翻转为结\痛与不痛早已落冢成堆\一个叫亡灵的亲人\正守候在下一个路口\等待春天的献花\\时光的痛楚\正如一条被风雨打湿的蛇\匍匐在母性大地的胸腹\一身鳞光闪闪\席地而卧,凝眸而行\把头昂成一张弓\以舌为箭\猩红的信念\无穷的威力\总是让那些相机而出的家伙们\惊恐后退,抱头鼠窜\\岁月如蛇\极目远眺\耳畔一声呐喊——\借我一副眼镜吧\不为凶残\只为看得更清走得更远(《岁月如蛇》)。
  诗人的诗作最显著特点就是富有人生哲理、含蓄、凝炼,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诗人的深沉与可爱,真诚与勤勉,忧伤与激动,而在其欣赏诗的内在情绪流动中体现,不是强加于你接受,而是引起受众情不自禁的情感共鸣。
  我想,诗人的诗,诗人的寓意一如沙海中绿阴下的流泉,不仅美妙悦耳,而且思想清纯,更重要的是诗提供的情境影响读者的情绪。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宁静、平和的心态;挽着全新的理念,激扬文字;张扬一种民族奋发自强的精神,这种智慧仿佛与生俱来,但又是自身修养的造化,时代与性格赋予诗一种职责,心静如水的思考,激情荡漾地创作,虔诚地挖掘诗的意境,诗的情调和诗的哲理,用心血的才气给读者展示如坐春风的一个精神家园!
  二、走近诗人
  走近诗人,欣赏他的诗,沿着诗人思想的长廊,穿越诗园,仰望星空,在诗人创作的境界中留连忘返。蝉的叫声,在夏的午后\一声紧似一声\像疾驶的消防车\鸣彻长空\\几片树叶\已无法遮挡太阳的长舌\舔舐蝉的喉咙\嘶哑声\一阵高过一阵\仿佛这年月\到处都是火情\\在没有绿荫的街上\踽踽而行\把袒露的身心背入行囊\在炽烈的阳光下\仍感到火辣辣的疼\\纵火者总是藏匿于背后\这一点,蝉和我可以相互作证\而此时,跑丢的那缕春风\在我们需要你的时候\你又在哪里煽情\\我也闹不清\手持两柄利刃的螳螂\螳螂背后觊觎已久的黄雀\黄雀背后的那把弹弓\以及高举弹弓瞄准的那个家伙\到底谁是真正的元凶\\在烦而燥的季节里\太阳正哧哧地喷着火星\呐喊已无济于事\能找个地方歇脚\就是很高级的生命享受\\只待秋风袭来\哪怕落叶飘尽\成为高挂在树杈上的蛹\被拾荒者折下,送进药铺\我们也是一付良药\足以令人清醒。(《蝉之思》)。
  我仿佛看见诗人向我们起来,左手托起太阳,给无限激情给人以温暖;右手抱起月亮,给人以宁静;内心深处的灵魂拥有灿烂辉煌的愿望,关注生命与生存,关注忧伤与不幸,关爱命运长河里的每一朵浪花。永远以诗人的气魄和诗的思想关注人生!
  我们祝福诗人,诗人也祝福我们,这是一个互动的世界,我想说:在饥寒的年代,人的理想是温饱;在战争的年代,人的理想是和平;在和平的年代,人的理想是繁荣。在繁荣的年代,理想就是诗的浪漫,心性的自由,人的尊严以及人格魅力。
  祖祖辈辈崇尚太阳\从含苞待放的那一天起\就每天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仰视太阳的轨迹\\除非阴天\除非雨之手无情地遮掩\除非风之舌狠狠地舔舐\从未泯灭过心中的美丽\\是不是对阳光贪得无厌的家伙\总会很快地老去\暮色像一块橡皮\正以它荒凉的面额\假惺惺地利用着夕阳的余晖\擦拭着抚慰着\一棵已转过身去\低头不语的向日葵\\背负着背叛太阳的罪名\惊恐着融入黑夜的惊悸\辉煌之后的静默\正一点一滴地穿透\凭生的经历\\曾成功躲避过老喜鹊的啄食\也从不理睬闲人说客茶余饭后的鄙夷\\可时光竟噼噼叭叭地剥落\成熟的资历\饱满的思想\再也堆不就一副昂首挺胸的身躯\\暮秋,一棵老去的向日葵\牙咬着牙,昂扬地说\只要根须还在\即使失去头颅\孤零零地站成一棵光杆\也能指挥千军万马\为蓄势待发的子孙\打好旗语(《暮秋,一棵老去的向日葵》)。一首好诗之所以感动人,说明诗人的情趣修养,就像从心底流出的血,鲜艳灿烂。浓缩语言文字的精华,站在时代的前沿放声歌唱。
  文章应事而创,诗是适时而作。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文明,而文明的标志就是诗。是的,人类最早期的文化应该是诗,诗也承载着历史的演变。人类的精神财富,文化传承应该说诗歌的作用功不可没。文学创作的繁荣的确是从诗开始的,而诗却在现代人的思想意识里要排在小说、散文之后,从我们的祖先懂得了语言和利用文字时代起就开始了诗的创作。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就是这样,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的鼎盛繁华到宋词的婉约豪放,一直到新体诗《女神》,发展到现代人的浪漫朦胧诗。
  我们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一直在中国人以及历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的诗和诗人是值得歌颂的,也是伟大的。在这样的年景想起父亲\使我明白自己\原本就是他种在田里的\一棵疯长的高粱\\从小被他\用粗朴的亲情\眼巴巴地养育\他那满脸阡陌一样的阅历\守护我走过童年……(《想起父亲》)。诗之所以吸引着诗人,是因为诗意的意境魅力。意境能够感动人,才能诗意深远,叫人回味。不管是淡淡的忧愁,展示美好生活,给人生指点迷津,抒发情绪,还是哲理悠悠,情意绵绵,或悲或喜或忧或愁,总能引起读者的内心共鸣。诗人之所以让人爱戴,也是因为诗人创作的诗篇振奋精神。很难说,如果生活中没有诗,我们的生活该是多么枯躁乏味。
  有的人极力想让社会承认,有的人想让历史记住。其实,就人本身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人们所关注的只是你在社会上创造了什么或拥有了什么,人生才具有价值和意义。比如一首好诗不仅仅是语言流畅,诗还应该具备情境优美的境界,诗意和哲理。包括回味,包括激情,包括爱,等等。外面雷雨交加的时候\我才知道\电话那端一场心雨\竟会下得很凶\我情愿就这样淋着\把自己淋成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傻乎乎地饮着度数很高的老酒\让醇而又醇的情感\把我醉成一个匆匆赶路的行者\在冷冷的月光下\在嘤嘤的哭泣里\把路走得弯弯曲曲\\眼泪早已风干\在你湖水般清澈的瞳仁里\我分明看到一朵怒放的花\格外鲜艳\鲜艳得让人不再感到茫然\\人生不是一台匆忙收场的戏\我们的路还很远很远\无论长亭外古道边\无论蜀道之难与蓟运河畔\我们有太重太重的情\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怨……\\还不是互道珍重的日子\随心涌动的慰人的温情\就这样让我们彻夜无眠\心的底片叠印着所有眩晕\我们是早已长大的少年\\应该微笑着走好后面的路\紧紧地拥你在怀里\让我们相搀着\去浇灌共同珍视的心园《守望心园》
  包宏纶是有着充分的文学准备的,我从他的诗作当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诗。不仅仅是现代人的思想与情感,他还拥有深厚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与修养,对于唐诗宋词也有着深刻地理解,甚至是情有独钟的偏爱。
  一个诗人除了天赋之外,那就是拥有知识储备、感觉敏锐、情绪荡漾,甚至忧郁,甚至愤怒,甚至善良,甚至博爱。总之,功夫在诗外。我欣赏诗人的诗,也在《七里海》杂志上编发了多次,同行们看了也是格外赞赏。像秋麦一样活着\渴望保护性耕作\不管老天有没有好的政策\活着就是惬意和快乐的\\生命从晚秋开始\秋冬春夏为人生四季\\当大地累了脱掉衣衫\准备冬眠的时候\一场大雪\像是父亲送来棉衣御寒\身心可能偶遇挫折\根却感受着故园的火热\\不钟情于春阳柔和的目光\细雨几丝\是临行前母亲的泪水\披一身绿装\让青春的拔节声啪啪作响\\初夏的暴雨\摧残不垮昂起的头颅\雷电的叩问\却送来更多的营养\\象秋麦一样活着\在秋天到来之前\每一棵麦穗都带着身孕\走上历史的T型台\其实它们只想把籽粒奉献出来\令田野激动的胸脯\起伏如波浪\\象秋麦一样活着\不争执不忧伤不沮丧\简单而生简单而熟\是一种很高级的生命享受\保持沉默是最好的语言\等待收割是最大的理想(《像秋麦一样活着》)。
  诗的情感真纯,哲理深刻,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对往昔的怀恋,寄语未来,面对现实,既要幻想无边,又要脚踏实地,正因如此诗人的诗才有可读性,在诗作里让你感受到春天的希望,夏日的激情,秋天的思智,冬季的冷静,诗人对一草一木都怀有亲切的情感,诗人也是美的使者,不管是城市乡村、春花秋月、小桥流水、还是风霜雨雪,蓝天白云,诗人的创作与发现就在于赋予了一种真情实感,怀抱一种美好的愿望,把爱标新立异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诗的意象与灵气是读者能够感觉到的,通过欣赏诗人的诗作引起情感的冲动,诗意的外延与内涵叫人爱不释手。这是每一个诗人共同追求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与丰富的想象,那么就是一首好诗。诗人做到了,而且做的格外出色。
  三、欣赏诗人
  包宏纶的诗短小精悍,每首诗都是诗人心血的铸造。我感觉:诗作不在长短,也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唐朝数以万计的诗篇长廊中,李白的诗意浪漫最具代表性,杜甫的忧患意识高举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大旗,实际上,任何时代都会出现英雄人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代表人物,既然历史选择了你,那么你就具备了被历史选择的条件,因为什么,不仅仅是命运的安排,最重要的自身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雨丝在长\也长不过老楞叔肚里\用酒壶灌不满的牢骚\老楞叔的心很硬\拿一把蒲扇\
  能赶走酷热的夏天\揽一缕阳光\敢对抗冬天的严寒\这么多年,多少天灾人祸\自天而降\也没将他的腰压弯……(《老楞叔》)。
  无所谓欣喜\柳枝吐芽、小草吐绿、野花吐蕊\都是这个季节流行的插图\况且岁月\本身就是一部很耐读的书\\愈是干旱\太阳就愈明亮\渴望就愈灿烂\霏霏小雨无法润湿你干涸的笑河\作为你\苦闷是一种经历\沉闷是一种风度\\一群被称作鸟的东西\自远方飞来\口口声声喊着“布谷”\虽然表情后面\还隐藏着去年秋天\多穗的故事\而你的心\同它们一样很少着陆\\春天不需注脚\总该温暖常驻\无论生肖属虎抑或属兔\无论威风凛凛\抑或性格活泼却步履踌躇\人生总会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总会有相机而出的蛇或老鼠\\不要怨恨和孤独\记住夏天来临之前\修修雨天常漏的屋顶\想想心中茂盛的古树(《写在春天》)。
  人们说诗人的心是晶莹剔透的,情感也是丰富敏感的。他们在平凡之中发现美,又从美中观照人生的价值,岁月的无情。不管是商场上的失意与官场上的落魄者,还是爱情的幸福与苦闷者,都能从一首好诗中得到一种情绪的释然与精神上的莫大安慰。可见人生不是物质财富的独特享受,而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
  诗在思想与艺术上不是单纯地描景喻物,而是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注入新的含义。诗应该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体现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展示优美而深远的意境。
  地里收红萝卜的时候\便想到童话世界里\小白兔眯着眼高兴的样子\红萝卜收到家的时候\便想起垂涎欲滴的口水\以及那倒楣的海鲶鱼被人与萝卜同炖\鱼眷恋的从来都是大海\那是它的祖国\至少是海边的汪子\那是它的小家\\这个季节\归海的人载着满仓海鲶鱼\就像小白兔抱着整棵的红萝卜一样\兴奋不已\当然\嘴急的人们见了海鲶鱼炖大萝卜\表情不必多提\\想起海鲶鱼便想到自己\其实我就像一只曾经被焖在锅里\使大厨看不上眼\被脏兮兮的胖手铲出锅外的海鲶鱼\是一只既被剖膛抠腮又刮肚牵肠\捂着受伤的心\逃离煎熬\直立行走在大街的海鲶鱼\\在一群打着饱嗝的食客面前\我有着自己的脉搏与呼吸\有大海般五彩斑斓的梦\当然做梦不像做人\需要给自己秀一套富丽堂皇的面具\\我也深知\为鱼和为人一样\总有一天要离世界而去\只是有着不同的结局(《想起海鲶鱼》)。诗人将深邃美丽的真实世界提高到艺术氛围之中,传播着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思想诗人的审美观点,导引读者探寻其中美的真谛。诗人的思想和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具有哲学家和美学家的目光的。我们继承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是的,一代又一代的伟大诗人呕心沥血,矢志不多地追求探索,这本身就说明了诗的巨大魅力。
  诗的长和短不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朦胧诗人代表顾城曾经创作了两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此作引起争议和轰动,应该说诗人的诗不仅仅是哲理性,它还喻指历史,让人联想无限!
  比如《深秋》、《雕像》、《紫蟹》、《小村信筒》、《走近东丽湖》、《留住这场雪》、《最后一次箴言》、《有关乌鸦和鸡的联想》、《阳光,穿过这扇小窗》、《暮秋,一棵老去的向日葵》、《探听太阳与月亮的消息》、《清晨,我端详一棵树的面容》等等。
  星月交辉的夜晚,满腔热血,风雨中的玫瑰,飘飘荡荡的白云,人世间的爱情,人们的内心世界,都会被诗人反复使用而流露出一种特定的文化艺术的积累,并非诗人信手拈来。
  诗,首先应该贴近生活,而不是凭空臆造的多愁善感。不管是古体诗和现代诗,尽管形式各异,风格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诗来源于生活,诗歌的诗意来源于诗人对世界、对生活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而不是来源于词汇的堆积和无病呻吟。
  我不知道诗人在创作的道路上能走多远?但有一点我相信,诗人是具有天赋的,是感情充沛的,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也是有思想准备的。对诗的痴情,对诗的理解以及对诗的探索,从诗大量的作品中可以体现出来。
  文学不会消失,也不可能消失。一如诗不会灭亡。诗的形式会变,随着历史的演变,诗也会发展。诗作寄托诗人的理想,就是殉道者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应该感谢古老的民族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生存乐趣,精神氛围。诗人在学习借鉴中西文化的精髓的同时发扬光大民族文化从而走向世界。诗人的创作,追求一种完美境界将永远伴随着人类,对于生活着的人类和那些生活中存在缺憾的人们将永远具有不可替代的慰勉价值。我一直这样认为,我想诗人会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也是一种抒情艺术,抒写真性情的诗有着永久的艺术感染力。诗分抒情诗和叙事诗。包宏纶的诗多属于写实的,涉及面很广,也许是诗人的个性气质决定使然,欣赏他的诗,感觉诗人很有激情,字里行间给人愉悦,祥和的气息,也许内心燃烧着一把火,那种激情蔓延让人觉得如在盛夏的原野上吹来一阵清风。拨动着心灵的诗句,传达的诗意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仿佛内心的诗意情结如血流溢出来。其实这就是诗的魅力、感情的力量。有人说:真正的诗来源于情感。包宏纶的诗的确是用情感为我们创造了美,在情感的波动中,让你深深的感受到了那种蓬勃愈发的激情在富有哲理情趣中凝聚着善良与智慧的光芒。
  父亲回乡下了\那里有他的老屋,还有许多未出栏的\猪们,嗷嗷待哺\在圈里挤在一起,昂首蹭痒\身份还不低呢\\鸟们却从很远的乡下飞来\如今,地里长出的粮食都囤起来\喂猪了,鸟们遇到了天大的灾荒\觅食于此,歇脚在楼间的电线上\叽叽喳喳地相互耳语\看不出一点委屈的模样……(《父亲回乡下了》)。诗歌是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和反映现实生活、情感世界、人生哲理,诗人饱含激情,寓于想象;情景交融,富于音乐美、意境美。但他的写作风格以及诗情特征,不同程度上折射了现实、创造了美好的物象。不是靠写诗的技巧而是用心和读者交流。在题材上,视野是那么开阔,思想是那么深邃,诗作是那么令人欣赏。诗人把握独特的人生感悟。情景交融,持之以恒,给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情境。
  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在历史的非常时期,文学往往是思想解放的先导,而诗更是冲在时代前沿的先锋。包宏纶在北方诗坛上创作了20多年,从一颗新星到成熟,厉炼了自己,用隽永、飘逸的诗作,抒发从春天走来的心声。诗的色彩明丽轻快,春意盎然,清新飘逸,诗篇充满对人生的拷问,诗人在为情感而歌时,显示出的那种慈悲为怀的善良人性。
  纵观诗人的诗歌艺术,是人性的流露。诗情的外延,是诗人性情的流露和挥洒,情境之美,意象之美,诗情之美,仿佛有惊雷闪电,猛禽大兽;也有黄钟大吕,豪风壮雨,江海奔腾,主体意象却是孤云野鹤,瑶台林壑,天地无极,怀仁养德。可以领略到它的遒丽朴逸。诗的本质是意境美,而包宏纶意象的核心是:一缕太虚清气,一抹太极静气,一股太真和气。追求和谐之美、中和之美,完全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禅意。他的诗,总让人联想到旷野中古拙苍朴的幽松虬柏。用自己目光探求着充满佛道意味的幽玄空灵,以达到“以物观物”。他的诗也能体现淡泊宁静,潇洒自如的清逸之气,这是苦心孤诣的思想火花的自然绽放,弥漫着特有的文化气。洒脱清丽,风骨飘然,书卷之气,溢于行间。这是包宏纶独特的修养和气质决定的。超凡脱俗的目光,书写着飘然宕逸、清雅高古的作品。他从读大学时就迷恋老子思想,从少年时代就受惠于古典文化的陶冶,对中国文化经典著作情有独钟,更使他心境开阔静虚,回归无邪的天真,回归无尘的自然。让理想的旗帜在心灵的绿野永远飘扬。
  四、尾声
  诗人是勤奋的,作品曾多次获奖,1986年《妈妈,我约会去了》获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爱祖国,颂天津”诗歌大赛佳作奖;1989年《界域》获全国“长城电视杯”抒情短诗大赛一等奖;1993年《一张没有重逢的站台票》获天津市庆祝引滦通水十周年征诗大赛二等奖;2004年《写在春天》获天津市第13届文化杯诗歌大赛一等奖;2005年,被天津市和平区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授予“诗歌成就奖”荣誉称号;2007年在“北斗杯”07津门诗歌大展中,获“津门桂冠诗人”称号;《根在乡村》2007年获天津市第16届文化杯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走近东丽湖》2007年获天津市首届“东丽湖杯”全国有奖征稿大赛优秀奖。迄今已在省地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首],并有诗结集出版。系天津作协会员。
  诗人说,“虽然生长和生活在还不算富足的乡村小镇,当我轻轻拭去蒙蔽在家乡头上的尘埃时,竟然发现自己原本生活在如此灿烂而辉煌的文明胚胎里,它所结的诗歌之果与那些灯红酒绿的诗歌作品是多么的不同。我不敢对当下的诗歌生态妄加判断,但我反对那些没有血性,想象力贫乏,干瘪的让人作呕的分行文字。尽管‘诗人’在当下时常被人称为神经病或刁钻怪的代名词,甚至成为被嘲笑的对象,但从人类美好的情感出发,它比玄玄乎乎,打牌泡吧,坑蒙拐骗,更有实在意义,或称时代意义。由此,我常常感到,作为一个诗人是何等的幸福!”
  “一个人的写作总有一个故乡的根。我时常想,故乡是一个人永远的背影,是一个人的出发地,也是一个人的归宿地。我所有的文字都与自己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的氛围发生着隐秘的联系——无论小村、乡亲、老宅和亲人,还是周围的一草一木,它总能让我安宁温暖、祥和,使我在内心的焦虑中总能找到一条表达的途径。我深信,一个磨难重重的人,一个心系生活底层的人,其血液是粘稠的,其情感是炽烈的,其意志是坚强的,其诗歌的骨质是坚硬的、粗壮的。
  (阿吾诗十首)等近期作品已经表达了我的认知和生活。”
  “轻装上阵,登高望远。把写诗作为一种渲泄,背弃那些异路者。以一个诗人的责任,把一些无形的秘密定格下来,重复喊出一些不为人知的卑微的哲理,以此证明一个诗人对于一个时代并非没有意义。我坚信,一个关注乡下,精神向上的诗人,一个接通自身于大地之气的诗人,他的内心是强大的,他的脚步是坚实的,他的作品会让现实充满想象,让历史还原真实,让诗歌永驻一个人的内心。”
  包宏纶始终注重品德的修养,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他说人生最大的快慰是在先贤圣哲的境界中有所得、有所悟。人生最大的享受,是在与先贤圣哲的心灵对话中,得到的那份精神馈赠与灵魂升华后的清爽。
  包宏纶也是一位善于把握自己、把握命运的超脱者。他亲切自然,宁静平和,诗写得耐人寻味,想象他如一缕淡淡的墨香,敲打着键盘,诗作如山间流水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我坚信,在诗人以后的创作路途中,在大气度诗的技巧方面,心胸会更博大,气势会更恢宏,会给人以痛彻心骨的震憾。我想随着他创作的不断深入,他的诗歌作品也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赢来越来越多的读者青睐。我也在期待着,并真诚地祝愿诗人走向辉煌。
  (责任编辑/向南)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