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025
颗粒名称: 谈古论今
分类号: I267.1
页数: 3
页码: 68-70
摘要: 本节收录了洛阳才子他乡老、天一阁藏书楼两篇文章。
关键词: 杂文 文学作品 七里海

内容

洛阳才子他乡老
  叹贾谊
  付培湘
  一提起贾谊,人们就会在心中涌起许多复杂的情感:他的少年得志、才华如海,无不让人钦慕,可他的怀才不遇、命运如烟,又让人扼腕。唐代诗人韦庄的“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就是贾谊的人生写照。
  贾谊的早期经历可以用少年得志来形容。在中国古代,贾谊的悲剧与其他文人迥然不同,他没有什么悲凉身世和坎坷经历,他十八岁成名,二十余岁时就被征召为博士进入汉文帝的智囊团,其才情禀赋可想而知。《史记》记载,每次上朝,帝若有问,贾谊则据理答之,旁征博引,切中要害,群臣哑然无语,很像战国时期的屈原,楚怀王之令必出自屈原之手,内献计于王,外使令于臣,因此贾谊深得汉文帝赏识,据说曾经一天中连升三级官阶,一年内累计升了五次,最终升为太中大夫,差一点升为公卿,可以说贾谊很完美地实现了“出名要趁早”的格言。
  世间万物古今一理,福兮祸所伏,贾谊少年得志也不可避免地招来嫉妒,那些戎马一生的老将、殚精竭虑的文臣奋斗一生才可能获得的显爵,贾谊一年就实现了。这就为贾谊的悲剧埋下了祸根,“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悲剧似乎要在年轻的贾谊身上上演。
  文帝也算一代圣主,他和他的儿子开创的“文景之治”实现了西汉初期的中兴,后世也比较认可他的圣明。唐代王勃说“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虽然这句名言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多种多样,但其中有一点却说明了汉文帝是一代明君,他之前对贾谊的赏识完全出于识才爱才,正是他的识才爱才成就了贾谊的少年得志。
  说贾谊才华如海是当之无愧的。才华如海、命运如烟都是后人评价“陆机、陆云”两兄弟的,用它来形容贾谊也非常恰当,贾谊的才华如海主要表现在作品和治国两方面,且不说他那些直追屈宋的汉代大赋《吊屈原赋》、《鵩鸟赋》,且不说他那些有先秦诸子遗风的政论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且不说他那些不乏散文特质、积极用世、富含儒家风范的治国策论《治安策》,只要看一看他“诸侯各回封地”的果敢决断,只要看一看他“疏者必危,亲者必乱”的独到见解,只要看一看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远见卓识,就可以了解这位年轻人的政治远见和非凡胆略。后来景帝时期晁错的“削藩政策”和武帝时期主父偃的“推恩令”都是贾谊治国策略的继承,都能看到贾谊思想的影子。但很遗憾,依靠老臣拥立登基的文帝非常老练,他知道“削藩推恩”意味着什么,他不想以这种雷厉风行的方式解决当时的尖锐矛盾,也许他更不想给老臣们留下“不仁不义”的骂名。作为高祖刘邦的后人,文帝确实很精明,相较而言,贾谊却表现得那么书生气,那么天真,那么率直。
  到景帝时期,西汉因诸王的实力恶性膨胀而最终酿成了“七国之乱”。此时人们的第一反映是晁错替贾谊承担了杀头之罪,但更多的人们尤其是有识之士猛然想念起贾谊来,他那么年轻,且在那个时代就有那样的政治远见,实令后人折服。如果文帝听从了贾谊的建议,“七国之乱”也许不会发生,国家和百姓也许就不会遭此劫难;即使一定会发生,也许不会来得那么快。当然,历史就是历史,它绝不会给人以任何重来的机会,甚至连重来的借口都不会给予,正因为这样,人们才会在饱经离乱之时想起并铭记贾谊的伟大。清代的黄遵宪在赞誉梁启超的才华时,曾用才华如海的贾谊与之对比,其在《长沙吊贾谊宅》中曰:“寒林日薄井波平,人去犹闻太息声。楚庙欲呼天再问,断流空吊水无情。儒生首出通时务,年少群惊压老成。百世为君犹洒泪,奇才何况并时生。”
  贾谊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遭到了群臣的嫉妒,其次是治国思想触怒了功臣,最后是得罪了小人邓通。
  遭群臣嫉妒主要是因为这位洛阳才子才思敏捷、对答如流、风头占尽、平步青云。贾谊是继苏秦之后又一个举足轻重的洛阳人,他们都不是驰骋沙场的将领,却是“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奇异之士。他们都以非凡智慧和雄辩口才深得君王信任,也因此遭身边人诟病,如当初有人讽刺苏秦“巧舌如簧”一样,西汉也有人说贾谊是“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言下之意是“不过是些耍嘴皮的洛阳人”。宋代袁说友在诗中写到:“诸老谗言人,长沙远地留。一闻天子议,众嫉少年谋。自堕奸谀术,谁宽痛苦忧。至今言绛灌,犹为孔门羞。”由此可以看出群臣对贾谊的排斥与嫉妒。当然后世对洛阳文人的评价大有改观,流传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洛阳纸贵”等佳话,但都离贾谊太远太远了。
  触怒功臣主要是他“削藩”、“推恩”的治国思想肢解了诸王的封地,削弱了他们的力量,损害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历史上有许多改革家就输在这里,商鞅的改革其功至伟,但就因为触犯了贵族,最终在贵族的诬陷声中惨遭车裂。王安石的变法也可谓轰轰烈烈,也因得罪了显贵而被迫废弃,因此他不无遗憾地想起了贾谊,认为自己还没有贾谊“幸运”,诗曰:“一时谋议略实行,推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而得罪小人邓通加速了他怀才不遇的进程,常言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是贾谊的疏忽,也是贾谊的率性。邓通是汉文帝的宠臣,是给汉文帝吮吸过屁股上的脓疮的小人,与这样的人争斗,文帝当然只能牺牲贾谊了。牺牲贾谊,文帝可以交待几方面的人,可以化解几方面的矛盾,于是贾谊的悲剧开始了,最后贬谪长沙。
  贾谊的命运如烟从贬谪长沙开始。贬谪长沙的三年几乎毁了贾谊,“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是他的不祥预感,这种奇特的预感与宋代的秦观很相似,当秦观咏出“飞红万点愁如海”之后,有人就说秦观将不久于人世,果然没有多长时间秦观便辞世了。
  贾谊从长沙回来后,汉文帝还是非常器重他或说是想念他。在未央宫的宣室与之长谈,话后汉文帝喟然长叹:几年来,我以为我的才能可赶上贾谊,但还是赶不上啊,贾谊太有才!但此次交流并未关涉治国之道,故李商隐诗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对有经世济国之才的贾谊来说,这种打击无疑是摧毁性的,昔日与文帝一拍即合的投机,现在变成了贾谊的一头热,不知文帝是不需要向他问苍生,还是不屑向他问苍生,文帝只是让他做梁怀王的太傅去。梁怀王是文帝的小儿子,文帝甚是疼爱,择师而教,但这对贾谊来说无疑是另一种贬谪,虽算不上是明珠投暗,但也是一出买椟还珠的滑稽戏。年轻气盛、胸怀儒家治国思想的贾谊,可能早就预想到自己政治生命的终结,加上梁怀王偏偏不幸堕马而死,贾谊最终没能站起,年仅三十三岁的贾谊彻底倒下了。
  倒下了一个贾谊,结束了一段历史;倒下了一座丰碑,演绎了一出悲剧。于是余友《叹贾谊》曰:“洛阳牡丹花灿灿,湘江水流波悠悠。怀王无端亡堕马,贾生有意愁中愁!”
  天一阁藏书楼
  杨晓璐
  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杭州的文澜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淙阁,都是《四库全书》的藏书楼,以上七阁,每阁都藏有《四库全书》一部,每部36300册。
  以上七阁的名称中间一个字,都与“水”有关,意在以水克火,体现了古人的消防意识。
  书籍本来就怕火,更何况《四库全书》是一部皇皇巨著,需要格外地重视防火。因此该书在当初编成之后,乾隆皇帝就下令仿照宁波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分别建造了以上七阁。之所以模仿天一阁而不是模仿其他藏书楼,是因为“天一”二字出自《易经》“天一生水”之说。
  不过在以上七阁中也有一阁较为特殊,可以允许其不带“水”,那就是建于镇江的文淙阁,它也可以被写成“文宗阁”。但这并不是说这一阁就不需要以水防火了,而是因为镇江历史上多水患,防火绰绰有余,恐物极必反,酿成水灾。
  天一阁创建于明嘉靖40年至45年(1561—1566)之间,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藏书楼,其主人是嘉靖年间的兵部左侍郎范钦。
  天一阁西大门有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此联为宁波籍著名书法家沙孟海所写,意在告诉游人天一阁的历史及其重要地位。走进西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范钦故居,一座影壁上刻着“东明草堂”四个大字,为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处。范钦故居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外面,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再进一道门才是天一阁之所在,是一幢六开间的两层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阳光充足,前后开窗,空气流通。楼下分隔为六间,陈列着天一阁的部分藏书。天花板的藻井图案绘着水纹或古代的水兽,同样象征着以水克火。楼上是一个通间,门窗紧闭,一般不对外开放。
  天一阁内有天一池,用以蓄水防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兴文又于此建一池亭,池周种植竹木,并以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神情逼真,惟妙惟肖,拙中见巧,别出心裁。
  天一阁的藏书之所以能历四百余年尚完好无损,经五劫而不散,主要就是因为范氏家族几代人为保护这些珍藏订立了种种规矩和制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范钦与其长子范大冲。范钦在建阁之初就做出了“烟酒切忌登楼”的家规,范大冲为此放弃了万两黄金的继承权,毅然继承了需要再花费万两黄金去保护的那些藏书,随后又订立了许多家规,以防子孙后代个人占有、支配那些藏书,从而避免了藏书的分散。
  天一阁的藏书还得益于它的“若看辞蠢,曝书去湿”等一套行之有效的藏书保护手段。江南温热潮湿,特别是每年长达月余的梅雨季节对藏书极其不利。天一阁始终坚持在每年梅雨季节过后将所有的藏书晾晒一遍,以散霉气。收回时再于书中夹放些芸草,以驱蠹虫。如此年复一年的操作,方使所有的藏书虽历经数百年而不朽。
  范氏家族十三代子孙,始终传承着对天一阁和藏书事业的执著精神。也正是这种执著精神,维系着这个家族的威望,维系并支持着天一阁藏书事业的发展。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戴雁军
责任者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