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旅游开发的框架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970
颗粒名称: 七里海旅游开发的框架问题
分类号: S759.992.21
页数: 2
页码: 57-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七里海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框架问题。
关键词: 七里海 旅游开发 框架问题

内容

七里海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古海岸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津京唐三角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天津最大的后花园,也是我国唯一的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世界三大古海岸之一。宁河有名气关键靠七里海,宁河成大器关键更靠七里海。七里海已经列为全市八大旅游景区之一,在旅游开发上具有广阔的前景,她将成为宁河的最大经济亮点。下面,我就粗略地谈谈七里海保护区旅游开发的框架问题。
  一、总体开发思路
  以湿地和古海岸遗迹生态保护为前提,建设发展原生态下充分体现北国水乡特质的以乡村休闲度假,湿地和古海岸观光、参与性水游乐、影视文化等为表现形式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一是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和培育水生野生动植物多样化,将七里海建成天津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具有生态品质、拥有特色文化风情的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二是利用七里海牡蛎滩等古海岸遗迹,建成国际间科普研究教育基地。通过充分挖掘七里海拥有的红色文化、湿地生态文化、丰富的地热资源、淳朴的民风民俗等内涵,将七里海建成天津青少年教育基地。三是通过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特别是利用大面积苇田养殖野生河蟹,将七里海建成“北方阳澄湖”和津东最大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二、总体功能定位
  以湿地观光、湿地游乐、水乡生活体验为主,结合融红色旅游(方舟故居、影视城)、古迹旅游(科考)、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使之成为我国北方、距离城市最近的水乡生活的经典代表。
  三、功能分区项目策划
  功能分区和目的概括为“一廊、二城、三园、四带、五区”。
  一廊,是指潮白河十里画廊。沿潮白河岸边修建步行栈道,建观景平台、休息厅、露天茶座等简单服务设施。开通水上游线,让小船、渔舟穿行于碧波绿苇之间。
  二城,是指七里海旅游度假城和北国水乡影视城。度假城占地2000亩,以原任凤乡政府所在地为起步区域,范围为南至津芦南线,北至曾口河,东起任凤路,往西是农用地,发展空间很大。度假城为七里海旅游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其主要项目包括:玉麒麟度假中心、旅游购物中心、七里海风情街、生态娱乐园、十馆一厅(会议馆、音像馆、书画馆、游泳馆、洗浴馆、健身馆、餐饮馆、住宿馆、水族馆、歌舞表演厅)等。影视城占地140亩,以红旗谱影视基地为依托,集北国水乡之精华。整个景区分为风月洲娱乐区、水陆社戏区、临河店铺区、冯贵堂地主庄园、红旗谱老村等。影视城注入表演性、戏剧性游乐活动,邀请游客参与表演。影视城西侧,建梁斌纪念馆,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设忠诚战士、文学巨匠、人民作家、书画名家、大地之子等五部分。
  三园,是指七里海生态园、国际型生态农业观光园和古海岸地质公园。生态园选址在东海水库以北,占地5万平方米。设高架网罩,集湖、溪、苇、路、岛于一体,形成七里海的浓缩景观,让游人观看此园后就可领略到整个七里海的风光。生态农业观光园选址在津塘运河引渠以西,津芦南线以北,占地2000亩。建轻钢结构式温室,种植世界各国和国内各省市特色农作物或经济作物,供游人观光、采摘,也可供全市中小学生上农业课,还可成为蔬菜等农副产品批发基地。
  地质公园占地300亩,设在俵口村南。利用七里海牡蛎滩、鰛鲸骨、麋鹿角等,建大型展馆,让人们了解海陆变迁历程。展馆旁,建沧海桑田世界论坛会址。
  四带,是指曾口河原生态观光带、宁河民俗风情带、湖塘渔家美食休闲带、古籍旅游带。曾口河观光带建设以曾口河为轴线,两岸布点,在潮白河与曾口河交汇处建码头,往东沿河游至任凤村头北桥头,往南修深槽至七里海度假城。民俗风情带建设,在曾口河沿岸,建民俗馆,展示宁河及七里海风土人情,各种捕鱼办法,50多个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建宁河名人馆,展示从清朝以来46位著名革命先烈、爱国将领、文学家、书画家、科学家、学者、高官乡宦、革命干部等宁河名人。包括天津共产党创始人于方舟、“氢弹之父”于敏、汉语拼音发明人王照、清朝著名爱国将领王锡朋、著名作家罗兰、天才女画家周思聪等。美食休闲带位于津芦南线路南一侧。建园林形态的蟹湖餐厅、湖景美食长街,品尝七里海原产美食。古籍旅游带坐落在西海,恢复七郎坟、潘仁美九九八十一墓、宋代造币厂、八卦沟等名胜古籍景点。
  五区,是指七里海核心保护区、湿地游乐区、古海岸遗址保护区、水乡温泉区、七里海鱼蟹垂钓区。先搞东海核心区生态恢复工程建设。东海核心区有2.5万亩苇田、水面。为结束原来分户割据经营状态,由县七里海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或大的集团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打通环海深槽、拆除乱架的杆线和乱搭的建筑、迁走乱埋的坟头,发展苇田养蟹,恢复原有的整体性,再现昔日碧水茫茫、芦荡莽莽、百鸟云集、蟹舞鱼跃的美景。湿地游乐区设在东海核心区北侧,依托现有坑塘,扩大面积,进行景观改造,建游乐设施。古海岸遗址保护区设在俵口村南,挖掘牡蛎滩大型剖面,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再现古海岸及贝壳堤形成演变过程。水乡温泉区设在津芦南线以南,通过发掘七里海地热资源,建温泉疗养院等。七里海鱼蟹垂钓区设在津芦南线北侧,建大规模连片盆景式鱼池、蟹池,供游人垂钓。
  目前正按照以上旅游发展框架,由市规划院紧锣密鼓地搞着七里海保护与发展总体规划,有的项目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就可进行实质性运作,喊了多年的七里海开发问题终于有了着重解决的头绪。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志刚
责任者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