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腐防变更需练好内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921
颗粒名称: 拒腐防变更需练好内功
分类号: D262.6
页数: 2
页码: 32-33
摘要: 本文探讨了腐败问题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文章认为党员干部应该注重内在修养,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制度、体制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的作用。但是,文章认为内在修养更具有根源性,因为内在修养不够,即使处在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也难以抵制金钱、实物和美女的诱惑。因此,党员干部应该通过不断修炼内功,成为一名初心不改、能担重任、廉洁奉公的权力使用者、为民服务者。
关键词: 腐败 内在修养 制度

内容

毛主席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过一个观点: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绝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把这句话做进一步的抽象,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因与结果”这对范畴,可以概括为: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也就是说任何现象的产生都必然是由另一现象所引起的。党员干部贪污腐败、堕落变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和存在也是有其原因的。
  腐败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点:内因和外因。所谓内因主要是指领导干部主体的内在修养,包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业务能力以及心理品质等等;所谓处因就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制度、体制以及整个大的社会环境等。诚然,腐败问题的出现是这两方面相结合的结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哪一点更具有根源性呢?或者说我们应更多地将腐成问题归咎于主体内在修养不够还是制度、体制不健全呢?党员干部在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上应更多的依靠练好内功还是加强外在约束呢?其实,马克思早就给出了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明确强调:“反腐倡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但从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一个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觉悟高、理想信念明确的人,即使处在何种不堪的外在环境下,也会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气节。
  俗语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行贿、买官之人不会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一个两袖清风、秉公执法的党员干部,同样道理,一个人一旦内在修养出现了问题,就像有了裂缝的鸡蛋,无论处在如何完善的制度环境下,也难以抵制实物、金钱和美女的诱惑,逐渐走向身败名裂的万劫深渊。曾经轰动全国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说过这样一句话:“制度条例再好我也不怕,最怕的是领导干部没有爱好。”当然,这里不是说党员干部有爱好不好,而是一旦爱好成了交易的秩码和工具,它就变成了“蛋”上的“裂缝”。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党员干部会腐化堕落,罪魁祸首应该是权力、金钱和美女等,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念,才有了社会上流行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万恶的金钱”、
  “红颜祸水”等说法,但是,仔细推敲、深入剖析,这种说法是带有片面性的。首先,权力、金钱也好,美女也罢,它们本身并不具有任何价值属性,甚至,美女在更大程度上是具有褒义色彩的,如果非要给它安一罪名,那也只能用一句时髦话“美丽有罪”来解释。权力、金钱和美女等只是由于有了人的参与才被赋予了好坏、善恶的价值属性。绝对权力之所以导致绝对腐败,其原因就在于人没有达到完全的自律;金钱、美女之所以成为堕落的诱因,其根源也在于人失去理性控制的无休止的贪欲。因此,将罪名强加给外在的权力、金钱和美女,就犹如有人拿一把菜刀杀了人而将罪名归于菜刀一样,这是不合道理的。其次,
  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不同于动物,动物由于缺乏意识,它们的行动完全受控于生理上的驱动,而人是有理性会思考的,他有着是非观念、善恶判断,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选择和判断,正是人具有的这种自由选择性,才导致了以李荫奎、陈良宇、黄胜等为代表的贪污腐败分子,和以沈浩、牛玉儒、李方洪等为代表的时代先锋,这样两类截然不同的人的出现。最后,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服从,他可以进行主动地改造和变通,所以我们说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正所谓“一个人的心地可种花卉,也可长稗草,全凭自己的把持、耕作。诚如西方一句谚语所说:命运是一架钢琴,一切取决于自己的弹奏'因此,任何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拒腐防变更需练好内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甲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其中,不想腐是最高标准、最严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自身修养作为大事来抓,通过不断修炼内功达到百毒不侵的程度,才能使自己在中华民族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成为一名初心不改、能担重任、廉洁奉公的权力使用者、为民服务者。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亚楠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