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宁河历史两个全国第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900
颗粒名称:
宁河历史两个全国第一
分类号:
K825.6
页数:
3
页码:
16-18
摘要:
该文章介绍了宁河区的两个全国第一,分别是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座天桥——芦台火车站天桥和中国第一家党报——《东北工人报》。芦台车站建有天桥一座,也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座天桥,此桥是1921年由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张志潭指示修建的。而《东北工人报》则是中国第一家党报,1918年由陈独秀创办于宁河区岳龙镇岳川村。
关键词:
宁河区
全国第一
天桥
内容
(一)中国铁路史上的第一座天桥——芦台火车站天桥
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是英国人修建的,是以英国道路公司的名义修建的吴淞铁路,全长十二公里,仅做观光和展示用,但不久就被拆除。实际意义上的第一条商运铁路是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这一段铁路始建于1886年,这是中国第一条商运铁路,它为北洋铁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887年唐胥铁路延修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使芦台成为唐胥铁路延长线上的一个重要枢纽。芦台车站建有天桥一座,也是中国铁路史上第一座天桥。此桥是1921年由时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张志潭指示修建的。
张志谭是丰润县欢喜庄乡大齐坨村于清光绪年间考中举人,曾充任陆军部候补郎中,1917年在北洋政府先后任内务部次长、国务院秘书长,1921年任交通总长。张家在茶淀有土地7万亩,并在芦台镇开有“张凤叶堂”商号,由其母张九老太常住管理地租和商号。据传说,张九老太乘车出行过铁路时,不小心崴了脚。张志谭为了方便家人和民众乘车,命交通部门修建了这座天桥。
芦台火车站天桥是我国铁路史上最早建成的一座铁木结构的天桥,初建时为1孔,跨越2股铁路。1957年改建复线自动闭塞装量时,增建1孔至第三站台,2孔跨越4条线路。2005年铁路电气化改造,天桥高度不能满足设备要求,将原天桥拆除,在原地上新建1座钢筋混凝土,彩钢结构的天桥。该天桥呈封闭式跨越5条线路,全长54.81米、宽3.30米、高8.10米。
这样就更加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二)中国第一所地方小学
——芦台镇小学堂
济台镇小学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校舍由三官庙改建而成。三官庙为道观,内供天宫、地宫、水宫三神。三神分主赐福、赦罪、解厄之职,故称"三官庙”。因此,这所小学堂被人们俗称为”三官庙小学”。
创办人王照(1859-1933年),字黎青,号小航,芦台镇人;是抗英英雄、清代著名三总兵之一王锡朋四世孙,当时任清廷礼部主事。他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主张兴办新学,故于1897年春回乡创办学校。
按通用的吴洪成主编《中国小学教育史》的说法,中国近代小学的开端是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创办的正蒙书院内附小班,中国最小的公立新式小学是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四院之一的外院。但不管是正蒙书院附小班,还是南洋公学外院,都不是单独设置,也没有明确“小学堂”之名。芦台镇小学堂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标示“小学堂”的教育机构,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小学。1991年出版的《宁河县志》,2013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近代天津教育图志》,均明确表述“芦台镇小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地方小学。”这所小学的创办,还为清末1904年实施癸卯学制提供了成功实例。
由于建制和区别的变动,芦台小学堂曾12次更名。2015年更名为“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第一小学”。
从建校至2017年,芦台一小已走过了120个春秋。它经历了多次教学改革、多次课程改革、多次学制改革,它也获得过市级以上荣誉称号50多项。
这120个春秋,它桃李芬芳,人才辈出。其中杰出校友中有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氢弹之父"、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于敏,著名书画家李仲耘,人民艺术家张瞳等。
经120年的探索和传承,芦台一小积淀了“真”文化,这是对学校创始人王照先生提倡的“说真的吧”朴素理想的遵循,也是对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主体的探索,更是这所百年老校对“真”不断的追求和传承。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振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