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赵家店与赵密烧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文化》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880
颗粒名称:
赵家店与赵密烧鸡
分类号:
G112
页数:
3
页码:
12-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丰台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位于宁河县东北部,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丰台镇地势较高,成陆时间早,是京津滨海地区人类繁衍生息较早的地区之一。关于丰台的历史和地名的由来,说法很多,其中一种说法是,在明朝初期,有四大家族移民到此,分别落户于丰台镇的四个方位,形成了“四家村”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在元代时期,丰台这一地名就已经叫响,成为了当时元大都的物资流转中心。
关键词:
宁河区
赵家店
烧鸡
内容
位于我区东北部的丰台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重镇,明清之际曾经有着“京东首镇”之誉,民间还流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卫)三丰台”之说。据《宁河县志》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土著居民在丰台镇一带繁衍生息了,可以说在京津滨海一带丰台应该是人类繁衍生息较早的地区之一。一是古代人类生存必是依水而居,而丰台镇是古蓟运河、还乡河、黑龙河、泥河四水汇集之所,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优越的先决条件;二是丰台地势较高,成陆时间早,古城中心位置海拔近7米,原六门遗址位置海拔约5米,在洪水泛滥的洪荒时期人们自然要选择高处安居。
关于丰台的历史和地名的由来,说法很多。有地方文史学者称丰台为古“沙土国”,而究其出处终无凭证。关于丰台地名的由来,本地流传有凤凰降落之说,传曾经有一只彩凤落于丰台十字街心,加之此处地势高耸,遂称“凤台”,后演化为丰台。无独有偶,镇区内“起凤”、“落凤”两座古桥也源于此说。另据丰台本地望族家谱记载:明初,曾有张赵陈齐四大家族迁居本地,分别落户于丰台四方,因此又有“四家村”之说。而根据1937年出版的《北宁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描述,丰台镇“为还乡河下流最大码头,附近输出入之货物,在昔大都以此为汇集之地”。从这段文字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早在元代丰台这一地名就已叫响并成为当时元大都的物资流转中心了。四家村之说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在元末时期,因战乱本地居民大量减员,明初四大家族移民本地,是以有此别称。
在丰台的诸多别称中,最热的称呼当属“六门庄”和“赵家店”。六门庄的称呼主要源于古丰台城曾经建有六座城门,六门分别设在大小十字街的街口处,成为古镇别具一格的建筑景观,千百年来一直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赵家店泛指丰台城还乡河西部,即现在的丰台镇西村。关于赵家店这一称呼的由来,本地流传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明洪武大移民之时,迁居而来的赵氏家族落户于此,因户大人多,遂以赵姓命名。另有一说,丰台镇所辖西淮沽村有一赵姓人家,因大风卷走窗户,家人随风追赶至丰台城西,窗户落于此地。赵姓一家以为天意指示,遂迁往此处落户,成为本地最早人家,因而称为“赵家店”。从地理环境上讲,西淮沽村地势比丰台低洼很多,历史年代无法与丰台城相比,因而此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综合前面“四家村”之说,赵家店的叫法应源于明洪武移民的赵姓大族。
两宋金元时期,由于连年征战,使得作为南朝北国边防前哨及水运枢纽的丰台镇一带人烟稀少,哀鸿遍野。自大明帝国建立以来,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巩固北方经济,明朝政府发动了延续50年的移民活动。根据地方史料记载,丰台镇自明洪武三年至永乐二年,由山西及江浙一带迁入大量移民。这些移民中不乏一些大姓家族人丁数十口组团移民,落户此地。据资料考证,在落户丰台的移民中,为首的有张、赵、陈、齐四大家族。四大家族分别落户于丰台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即现在的东、西、南、北四个村,其中赵姓家族落户丰台镇西部,也就是现在的丰台镇西村。据说,赵姓家族落户本地后,最早从事的是客栈生意,直到现在年纪稍长者还都将丰台镇西村呼作“赵家店”。
赵家店是传说中丰台镇最早的一家大型客栈,具有住宿、存放货物、餐饮等综合服务项目。在赵家店的餐饮项目中,烧鸡一直是客栈的主打品牌。赵家店熏制的烧鸡骨软肉酥,香味馥郁,鲜嫩爽口,风味独特,历经数百年而经久不衰。据说,赵家店的烧鸡之所以深受人们青睐,是因为赵家祖传有熏制烧鸡的保密配方,从不外传,因此当地人就将赵家的烧鸡戏称为“赵密烧鸡”。后来,这一说法通过赵密烧鸡的传承人口中得到了证实。赵密烧鸡自问世以来,不仅得到了过往客商的高度赞誉,同时也受到了本地达官贵族的青睐。特别是明洪武二年任职宝坻指挥使的单良高家族,以及清康熙朝浙闽总督刘兆麒家族,这两大家族都与赵家同住在丰台镇西部,由于近水楼台的关系,两大家族每年都要在赵家店定制数百只烧鸡。此外,清末民国时期权倾朝野的陈之骥家族,乃至本镇名门望族也都对赵密烧鸡情有独赵密烧鸡起源于明代,历清代民国,传承至今,六百多年来从未停业,经过二十几代技艺传承人的辛苦经营,如今已发展成为享誉京津冀的传统美食。赵家店自明永乐年间开业,一直经营至清朝末年。庚子(1900)以后,赵家店后裔赵振山眼见大清帝国风雨飘摇,时局不稳,战火纷飞,于是决定将赵家店关张停业,一心在家里经营起烧鸡行当。民国时期,赵振山之子赵晓枫继承了赵密烧鸡的手艺,赵晓枫又将手艺传授给侄子赵子仁。后来,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赵密烧鸡一度停业。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赵子仁才重操祖业,并将这一古老的技艺传授给儿子赵兴海。赵兴海在传承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对制作工艺技法与配方进行了科学改良,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归纳总结出一套烧鸡的制作心得,创新并完善了工艺程序,并将新一代秘制烧鸡正式定名为“赵密烧鸡”。经过改良后的赵密烧鸡形色完美、骨软肉酥、香味馥郁、鲜嫩爽口、风味独特,可谓形、色、香、味、补一应俱全。2021年4月—6月,在天津国展中心举办的两次“都市全国农产品购物节”暨“赶大集”活动中,宁河区丰台镇特色赵密烧鸡前后两次出现持续十几天的火爆热销。
赵密烧鸡作为我国民间古老饮食文化的优秀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赵密烧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的赵密烧鸡已经成为京津冀热销的美食佳品。2021年,在天津市饭店协会主办的吾悦杯“名店名厨名菜”争霸赛中,赵密烧鸡一举夺得金牌菜奖与工匠奖两项大奖。时至今日,赵密烧鸡的改良者赵兴海年事已高,而他的两个女儿赵艳艳、赵艳芳均已掌握了赵密烧鸡的制作技艺。在此,我们衷心地希望,这项古老的传统技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知识出处
《宁河文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文化的情况。内容包括乡村锣鼓、风物掌故、服务广场、艺术长廊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桂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