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需要中建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711
颗粒名称: 在时代需要中建队
分类号: J722.211
页数: 3
页码: 220-2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杨拨村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秧歌会名村。过去,村里经常组织花会和扭秧歌等文艺活动,青年们参与其中,群众文化非常活跃。然而,在三年困难时期,文化活动几乎停滞。但在1965年,“四清”运动展开后,杨拨村的青年们通过文艺形式扩大宣传,重振了村里的文化氛围,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并且演出了一些节目。1967年,正式成立了村里的文艺宣传队。
关键词: 秧歌会 花会 扭秧歌 文艺活动 四清运动

内容

我们村是个秧歌会的名村,相传有上百年的历史。过去逢年过节都要组织花会活动,串村进城扭会拜年。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青年们扭秧歌、打篮球;拿着广播筒宣传“大跃进”,上夜校扫文盲等,群众文化十分活跃。但在三年困难时期,这些文化活动几近停滞。
  1965年7月,“四清”在全县铺开。进驻我们村的“四清”工作队的指导员是杨万合,队员有静海县的机关干部、部队军人和天津师院的师生。他们一边发动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教育,一边利用文艺形式扩大宣传,组织青年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爱社歌》《工作队下乡来》等歌曲。1965年9月,工作队挑选骨干排练,为全村社员演出《社员都是向阳花》《贫下中农扛大旗》《我的算盘好伙计》等节目,青年张启省、张文耀、张云芝等登台演出,就连村里在天津上大学的高贵林也参与其中。这在业余生活枯燥的农村是个不小的轰动,它首先激活了村里的沉闷气氛,调动了广大青年的参与热情,学唱歌、爱唱歌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十分活跃的文化“小气候”。
  到“四清”后期,村里建起了青年俱乐部,购置了扩音设备,安上了广播喇叭,选配了广播员,每逢节假日都播放歌曲和戏剧,青年真正有了活动的场地。1965年秋,我正在宁河半农半医学校上学,被召回接受“四清”运动教育。凭着那时的一种单纯,我十分真诚地投身现实,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先后担任了农业技术员、民兵排长、青年团干部,并入了党,成了村里的骨干力量。1966年春节期间,廉庄“四清“分团举办文艺演唱会,我和张文存、傅中山等14名青年,被团支部指定参加在高坨村礼堂演出《五好红花寄回家》《十送红军》等节目。可以说“四清”阶段的文化宣传,为群众业余生活增添了色彩,促进了农村文艺活动的开展。
  1967年7月,根据当时政治宣传的需要,按照公社武装部和团委的意见,村里正式组建文艺宣传队。队长由刘臣(团支部书记)担任,大队党支部指派支部委员、民兵连指导员张启省主抓并兼任乐队队长,我负责节目创作和报幕演出。当时团支部是根据政治标准、每人特长,采取推荐选定和自愿报名方法,经过实践调整,最终确定了24名队员(男14名、女10名,),一支富有朝气的业余文艺队伍应时而生。
  建队之初,我们时常安排骨干骑车到汉沽文化馆、天化文工团、芦台农场文艺队求教学习,那年8月,芦台二中文艺队应邀来村,戴冠伟、霍德富、邢金英、闫淑华分别在创作、舞蹈方面热心教学,队员们十分用功,加之县文化馆老师们的日常培训指导,全队的演出水平明显提高。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本文记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为人熟知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百余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映现着时代的沧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记录着生活的风雨,熔铸着拼搏的辉煌,也彰显宁河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特别是一张张浸洇着时代风云的珍贵照片,多维度、多层面地回顾了历史,记忆了生活,述说了奋斗,见证了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傅连波
责任者
傅连波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