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童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661
颗粒名称: 苦难童年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110-1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个贫困家庭在农村生活的艰辛。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靠租种几亩薄地和做临时工为生。家境困难,生活艰辛,经历了农田洪涝、旱灾等灾害,甚至被迫外出逃荒。然而,母亲始终坚强乐观,努力抚养三个年幼的孩子。这个故事也强调了母亲的无私和爱心,以及亲情的重要性。
关键词: 贫困家庭 农村生活 艰辛 母亲 亲情

内容

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家里没有一分地,靠父亲租种东丰台一家地主的几亩薄地和做些临时短工维持生活。天有不测风云。在我3岁那年,父亲因积劳成疾,患上了重病,又无钱医治,不久就去世了。父亲没了,家里也就塌了天,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身上。当时我大哥12岁,小哥不满9岁,我不足3岁,一个缠脚的小脚女人带着3个年幼的孩子,可想而知生活有多么艰难。
  母亲是坚强的女性。虽然父亲没了,但母亲为了把我们抚育成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继续租种地主的几亩薄田。她和壮年男人们一样从事着从种到收的繁重农活,12岁的哥哥帮母亲拉耠子、点种、锄地,9岁的二哥也到地里帮着母亲干农活,帮着拉边套。耪地时,二哥拿不动带杠的锄,就将锄杠卸下来,用手拿着锄钩,猫着腰连滚带爬地耪地。当时家里没有多少粮食,累了、渴了、饿了常常是就地找点吃的喝的东西,挖些野菜吃下去,趴在沟边捧点水解解渴,就这么饥一顿饱一顿,艰难地生活着。
  那年月,非涝即旱,十年九灾,赶上灾害年头,租种的几亩薄田交完租子,根本维持不了一家人的生计。记得有一年,丰台一带闹洪水,好不容易种的庄稼全被洪水淹没了,遍地汪洋,整个村庄被水包围了,连村里的大街小巷都进了水,凄凉的场景太吓人了。大雨还不停的下着,家里的粮食已经断了,甭说能吃饱饭,就是高粱皮子都成了奢侈的食物。哥哥偶尔在屋后钓几条小鱼,白水煮熟,那便是极美的佳肴了。从夏到秋,大水一点没有退,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一直到了冬天,遍地的洪水结了冰,像一望无际的冰场。
  冬天来临,为了活命,母亲就领着我们去外地逃荒了。一路向北,朝着鸦鸿桥、玉田方向一路要饭一路走。不满7岁的我,干瘦的小脚踏上了冰滑的远征路,不知摔了多少跤,跌倒了再爬起来。西北风一吹,又冷又饿,也不知哭了多少回,母亲用粗糙的手把我的眼泪一次次地擦干,牵着我的手,艰难地前行着。北风吹过来,打在脸上,如同刀割,吹在身上寒风刺骨,看着我幼小的身躯,更刺痛的是母亲的心,可是有什么办法呀!
  到了傍晚,我们走在鸦鸿桥东大街上,遇到一位好心的大娘,把我们领到她家,暂时住了下来。我已精疲力尽了,躺在大娘的炕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当我醒来,天已经大亮,听到大人们在说话,原来那位大娘是村的妇女主任,姓王,是共产党员呢。那时我不知啥叫共产党员,只感觉到她是位和蔼可亲的好人,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她家也不富裕,所以母亲带着我们白天四处讨要,晚上就住在大娘专门为我们腾出的一间屋里。母亲手很巧,做出的活计又结实又好看,常帮左邻右舍做些针线活,周围一些农户的主妇也都来找她,她从不推辞,有时忙到后半夜。出去乞讨,有时空篮而归,晚上空着肚子睡不着觉,母亲就把给人家打夹纸剩的浆糊给我吃几口充饥。在乞讨的路上,我多次被狗咬过,也曾被淘气的孩子戏弄过。
  后来,母亲为了不让我再受罪,一狠心,就把我送到一个有饭吃的人家去了。哥哥知道后,哭着喊着逼着母亲把我要回来了。哥哥说就是饿死,也要死在一起,千万不能把弟弟送人!母亲的眼流着泪,心里淌着血!我明白要离开母亲了,就猛地扑到她的怀里,紧紧地搂着她委屈地哭个不停,不肯留在那个人家。没有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人,是难以想象当时的惨景的。就这样,我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继续过着乞讨的生活。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百老话沧桑 第六集》

本文记述了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以来为人熟知和鲜为人知的史料。百余篇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映现着时代的沧桑,镌刻着历史的印痕,记录着生活的风雨,熔铸着拼搏的辉煌,也彰显宁河人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特别是一张张浸洇着时代风云的珍贵照片,多维度、多层面地回顾了历史,记忆了生活,述说了奋斗,见证了发展。

阅读

相关人物

胡焕章
责任者
胡焕章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