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斗日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72
颗粒名称: 智斗日寇
分类号: K825.2
页数: 4
页码: 155-158
摘要: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位勇敢智慧的老太婆,她隐藏着两支盒子炮,在抗日宣传中展示出非凡的枪法和智慧。她通过巧妙的计策帮助人们逃离被围困的城市,并成功解救了一批被关押的犯人。她的英勇事迹赢得了村民和军队的尊重和支持。最终,她的儿子成为晋察冀军区纵队第五支队的司令员,而她自己则担任参谋长。
关键词: 双枪老太婆 抗日 枪法

内容

在她的腰裙下,常掖着两支盒子炮,能够双手同时开枪,而且百发百中。有一次,她在一个村子里宣传抗日,来了日本鬼子,寡不敌众,跑又来不及了,她就机智地蹲在了路边,把盒子炮藏在腰裙下,走过的日军用脚踢她,这样的老太婆,日军不感兴趣,村里的很多农民也看不起她,以为她只是一个瞎吹牛皮的老太婆,冷嘲热讽说:“你懂什么打仗,你这老太婆!”她没有争辩,天近傍晚时,她叫农民跟着,走到村外,直到一座小山旁,斜阳的微光里出现了三个骑马的的日军巡逻兵,她一句话也没有说,从腰裙下抽出那两支盒子炮,瞄准后当当两枪,只见两个鬼子从马上栽下来,另一个仓皇逃跑了。这下子,村里的农民都服气了,表示跟着赵洪文国走,到她儿子的部队去打鬼子了。
  她不但枪法准,胆子也大,而且非常的有智慧。如北平陷落时,她用了两个计策使被日寇围在城里的100多弟兄秘密逃出城,集合到城外的一座庙里。当时,北平的流氓被日寇雇佣了,经常在街上闲逛。她就叫手下人学着流氓的样子,穿小褂裤,将长衫搭在肩上,小褂的纽扣上下错位,竟然有一部分人顺利混出了城。另一个法,对于不能化装混出城的人,她雇了两个老太太,每人带十几个人,敌人盘问,就说是自己的家人子侄。至于武器,一般都裹在行李卷里。有一次,出城时,由于紧张,年轻人跑得快,将提着一箱子武器的赵洪文国和那两个老太太抛在了后面,这种现象引起了敌人怀疑,伪警察就追了上来,把提着箱子的赵洪文国和另外两个老太太拦住了,问她们是干什么的,她暗示另外两个老太太不要说话,她抢先回答:“我们都是逃难的。”“为什么这样跑?”“城里都让日本人占了,我们害怕,为什么不跑啊?”“上哪去?”“不知道,我们乡下老太太,也不认得路,哪儿没有日本兵,我们就上哪儿去。”看伪警察仍犹豫,她就以攻为守反问道:“兵荒马乱的,你们拦着我们干什么?”“我们对你们有疑心。”“嗨嗨,几个逃难的老太太你们疑心什么,要是惦记着我们的东西,这些包裹箱子的你们尽管拿走!”她的从容镇定和大度,一下子把伪警察镇住了,找不出破绽就灰溜溜地走了。再看那两个老太太,已经吓得老脸苍白,浑身冒冷汗了。赵洪文国用手掸掸身上的土,拎起装着武器的箱子带着人去原定的庙里集合去了。
  还有一次她穿着黑色的斗篷,指挥一支便装和制服混杂的队伍,来到德胜门外的第二监狱的大门外,穿制服的人上去叫门,说日本大使来了,要看犯人,以便执行死刑。监狱里关押着好多的犯人和一批马上要被处决的囚犯。看守一开门,她手里的双枪就朝狱警和鬼子点了名,队伍一轰而进,里面关押的犯人也跟着呐喊和用力砸门。守卫的日本兵一下子慌了,不曾交战,就被打死打伤和缴了械,得了好几挺机枪和不少手枪、步枪。她命令打开所有牢门,把犯人全部放出,足有500多人,问这些人愿意干什么,回家和参加队伍打日本都行,结果这些人知道她就是双枪老太婆后,都一致表示参加游击队。这以后,双枪老太婆的名声传得更响了,民间也因她抗日救国,纷纷支持她。因她坚持抗日斗争,受到贺龙、聂荣臻等首长的称赞和支持,1937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亲自邀请华北国民抗日军合作抗日,并派八路军总部代表吴伟、晋察冀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委邓华与赵洪文国会面接洽,于同年8月将国民抗日军编为晋察冀军区纵队第五支队,事先征得赵洪文国的同意,由她儿子赵侗担任司令员,她任参谋长。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于连满
责任者
于印桥
责任者
赵洪文国
相关人物
贺龙
相关人物
聂荣臻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吴伟
相关人物
杨成武
相关人物
邓华
相关人物
赵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