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不开的“农”情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63
颗粒名称: 化不开的“农”情结
分类号: F303.3
页数: 17
页码: 135-15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孙连祥对农业有着无法摆脱的情结。他建立了农技中心,负责培训农技人员,并进行土壤普查和壤监测工作。他致力于推广先进技术,同时还承担了一些科研项目。
关键词: 孙连祥 建立农技中心 培训农技人员

内容

作者简介
  孙连祥,男,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1945年8月出生,天津市宁河区丰台镇东村人。1951年至1957年在丰台小学读书,1957年至1960年在丰台中学读书,1960年至1963年在芦台一中读高中,1963年至1968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读书,毕业后去解放军农场锻炼。1970年分配到河北省河间县工作。1978年调回宁河县农业局搞农业技术工作。1983年调董庄乡任副乡长、乡长、农工商总公司经理。1983年12月调回农业局任副局长,主抓农业技术工作。曾多次荣获农业部、市、县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科技进步奖,2006年退休至今。
  化不开的“农”情结
  孙连祥(73岁)
  我在本县农业部门工作30多年,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对农业发展有着深刻的记忆,借助“百老话沧桑”的平台,我重点回忆一下农业科技工作的基础建设、土壤普查和水稻种植等方面的情况。
  建立农技中心
  1978年我调回宁河时,因1976年大地震县农林局办公用房全部震毁,都暂时在芦台北街原造纸厂院内的临建房办公。我被分派到土肥化验室工作,住宿在院内大席棚内。随后县里在新华道给农林局建一座三层办公楼,每层10多间办公室,农林还没有分家,所以办公场所仍很紧张。
  当时国家支持科技兴农,开始投资建设农业综合服务机构,经县努力争取,宁河被列入了第一批市级建设计划。当时经县农委张润臣主任协调,在大赵庄村西征地58亩,开始筹建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由周郁文副局长主管,技术科长李笃乡具体负责筹建。建了平房5排40多间和有带伙房的小礼堂一座,院内打了机井,建了井楼。院内有吃饭、住宿、办公、实验、培训等房间,院外是生产实验基地、温室等设施齐全。1979年秋农林局下属的农技推广站(技术科)、土肥化验室、植保组及与原五七干校、良种场一起的农业科学研究所都迁来这里,形成了集农业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教学培训五位一体的综合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当时有各专业技术干部和后勤职工30多人,经费由市县财政拨给。
  1991年,县农技中心又被农业部列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国家级重点计划。于是又将位于205国道北的原商业局大车店征用,其面积25亩,有两排平房。又由部、市、县共同投资在此地建农技综合服务楼一座,建筑面积1580平米。配备了土肥、植保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称中心北院。1997年又由农业部植保站投资建设植保植检楼,即现在的农技中心服务办公楼。
  为了增强农业技术服务的技术干部力量,完善县乡农技服务体系,经市政府批准,于1989年和1991年分两批将乡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科技骨干,经考核转为全民合同制职工干部39人。在1982年,种子公司系统还招转了18人。这些人主要驻乡农科站或片站,一部分人还被抽调到局各科室,充实了科技人员队伍。乡镇农科站行政受县、乡双重领导,县农技中心对其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后来有些乡镇还为农科站建起了服务站用房,如岳龙、板桥、苗庄、宁河、赵本、东棘坨、大贾、造甲、俵口、任凤等,使农科站工作人员搞技术工作有了阵地,为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有偿经营服务创造了条件。
  培训农技人员
  为解决农技知识老化、不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问题,每年都分级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县选科技骨干去参加农业部、天津市农林系统、市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举办的培训班。我在1980年至1991年多次参加部和市在北京农业大学、江苏海安、市农校、市科技中心的科技培训班,每期时间都在半月以上,且进行考试,成绩公布于市县主管部门。当时学得很认真,成绩也优秀。通过学习掌握了许多新技术,解决了知识老化的问题。
  县级培训主要是面向乡镇村领导,技术干部、农民科技骨干、科技示范户等。由县技术干部自编教材、备课、当老师。如在1980年至1983年间的冬季,由县政府主持,在农技中心举办了乡镇长领导干部农业培训班,吃住都在农技中心,我们技术骨干给他们上农业技术课。岳龙的王永岐,丰台的魏洪禄,苗庄的崔永恩,大辛的董印明,廉庄的胡永军,赵本的王永沛、刘士国,东棘坨的孙庆礼,俵口的马起山等乡干部都参加过培训。1981年,农业局又成立了农业广播电视函授学校,对乡村干部进行中专学历教育,至1991年10年校庆时共办学历教育班11期,毕业学员1400多人。如县领导陈作忠、县农委主任孙德玲,苗庄科技大户马国富、王德芹等科技典型都是县农广校的学员。还通过培训考试先后为960多名农村科技骨干颁发了农民技术员证书和绿色证书。他们在乡村搞的新技术试验示范田为农民亮出了样板,在技术推广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县乡村领导的重视,全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为了搞好技术培训,便于向农村传授农业技术,技术干部还将各项专业技术资料打印成册或印成单页明白纸。如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地膜棉高产栽培技术,还与电视台一起录制电视录像带,发到乡村,供农民学习。还编印了重点水稻品种模式化生产图,发给农民,用于指导水稻生产。
  土壤普查
  1979年全国开始第二次土壤普查,国务院成立了全国农业资源普查委员会,王任重任主任,各相关部委领导为成员。天津市也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开始部署这项工作。我县普查的领导机构由张克俊县长挂帅、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主抓,财政、科委、农委、农机、农林、水利、气象等有关委局领导为成员。先派骨干小组参加天津市专业集训。
  土壤普查是在武清培训练兵,经考试验收后回本县搞试点。1980年,我们先在赵庄乡搞试点,试点经市验收合格后全面铺开。1981年逐乡开展外业调查,挖取土壤剖面,取土壤样本、地下水样本。搞室内土样处理、成分化验、数据资料整理、编绘图表,总结编写土壤普查报告等,报市县审查。1982年7月通过天津市验收,土壤普查工作基本结束。整个工作历时两年多,先后有36人参加,其中有8人参加了普查工作的全过程。吴志超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具体主抓了这一工作的始终,并亲自执笔编写了实施方案、土壤普查报告、专题报告、工作总结等文字资料16万多字,还编制了各类数据表册,设计各类成果图。
  土壤普查工作是严格按照市县领导的指示和市土壤普查办公室的指导,遵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进行的。共挖掘土壤主剖面661个,按剖面的层次进行观测取样,并做出详细记载;挖掘检查剖面514个,定介剖面303个;取诊断土样2712份,纸盒样本661个,整段样本9套,各种水样602个,测土壤容种539个。土壤耕层(0~20厘米)农化样894份,土壤微量元素样本50份。总分析项次达4万多,取得各原始有效数据2万多。然后把野外调查数据资料,土样、水样化验结果进行列表汇总,编绘成土壤分类图、土壤养分含量图、分区图、点位图等五万分之一的县级成果图20幅(种),乡镇万分之一的成果图133幅(种),编印了土壤养分、盐分、障碍因素、氮磷钾比例等资料分册并发至各乡镇供农业生产参考应用。
  通过普查,我们找出了土壤中障碍农业生产的因素,并根据调查的资料,按土壤类型、理化性状向县里提出了土壤规划利用分区的意见。建议蓟运河东为优质粮、菜、棉、经济作物发展区;河西蓟运河沿岸优质稻麦区;东棘坨、赵本、潘庄等河西为粮牧发展区;七里海周围为稻、苇、鱼发展区。
  对土壤障碍因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针对土壤质地通体粘重、保水保肥力强的特点,提出了适宜发展水稻生产的建议;水稻种植施肥可采取重施底肥一炮轰的做法;土壤氮磷比例失调应增施磷肥;应增施锌肥解决水稻缺锌缩苗的问题。这些技术措施的落实,在后来的农业生产中都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受到了市县的嘉奖。在普查各阶段的工作汇报推动会议上,市土壤办都是让我县重点发言,介绍经验,并把我们的图表挂在会议现场,为各区县进行示范。
  这次普查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县土壤资源的类型、分布、数量、组成、现状、肥力状况等。搞清了浅层地下水的分布、质量、化学组成。普查中还注意了边查边用,及时用于农业生产。如1981年为了指导种麦生产,及时为县小麦工作会议编印了土壤化验数据小册子,有效地指导了生产。又如通过普查发现,我县绝大部分土壤严重缺磷且氮磷比例失调,经过大量宣传、推广,增施磷肥普遍引起农民重视。由于增施了磷肥,我县农作物单产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凡注重应用普查成果的,都有显著的增产作用,普查成果不仅有历史资料的价值,而且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1982年7月,市土壤办在我县芦台饭店召开了大型土壤验收会议,对我县土壤普查工作进行审查验收,并授予天津市1982年度“科技改进”二等奖。
  土壤监测
  1991年至1992年,县里按照天津市农业区划委员会统一部署开展土壤监测。这一工作由我主持,从县农技中心抽人组成专业小组来承担。取样、分析化验、整理图表、编写报告这一系列工作完成,历时一年多。
  这次按土壤类型挖取土壤剖面20个,采取全量土样86份,测土壤容重20个,取测地下水样20个,耕层土壤农化样773个。对全量样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其速效值,全盐、代换量、ph值等13个项目进行了化验。农化样化验了有机质、氮磷钾等7个项目。微量元素由北农大化验了锌、锰、铁、镁、铜、铬、钙、硼、铝等9个元素。加上平行重复化验总量达1.4万多次,获有效数据8000多个。经10万多次的计算、分析,整理出数据资料20多套。编绘成果图8种,编写3万多字的检测报告。
  这次监测搞清了全县土壤养分、盐分、地下水质等11年来的动态变化,摸清了低产田的限制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意见,为科技兴农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资料用于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土壤监测工作得到主管县长刘焕义、区划办主任张庆森的支持,市区划办杨春城主任及有关专家给予了指导,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并予以表彰。1992年经南开大学邢金铭教授、顾方乔教授等专家小组鉴定,认为我们的监测工作达到国内同类工作的领先水平,并获科技成果奖。本人获1992至1993年度“科技兴农先进个人”,1995年度“双五工程先进个人”。
  先进技术推广
  当时在水稻生产中,首先推广的先进技术有改进水稻育秧方法、改进插秧方式和本田水肥管理等。水稻育秧由水田育秧到半干旱育秧、旱育秧、地膜育秧、盘育秧、水稻育秧调试剂的研究与应用,提高秧苗素质,打下了“好秧半年粮”的高产基础。插秧方式推广扩行缩距拉线插秧,本田管理模式化,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苗庄水利农场水稻亩产达1300多斤),水稻简化栽培抛秧技术,晚稻化控带孽壮秧高产技术。其次是配方施肥技术。包括增施磷肥,晚稻重施底肥,增施硅肥、钾肥,缺锌诊断,增施锌肥,缓解水稻缩苗。再次是水稻化学除草,水稻病虫害联防联治。在病虫草害防治上,积极引进推广新农药、新技术,防治效果明显提高。水稻育秧及本田中应用一次性化学除草,解决了稻田杂草的难题。对稻蝗、稻飞虱、稻水象甲、水稻二化螟等虫害由市统一调飞机进行机防,统防统治。防治费用市财政、县财政都有补贴。我县每年飞机防治面积10多万亩,防治效果百分之九十以上。植保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保证了水稻的稳产高产。在稻飞虱爆发那年,由于全县上下总动员,县乡干部包村推动指导防治工作,每天县委县政府领导都听取下乡工作组的情况汇报,并提出相关的措施要求,由于防治得力,尽管稻飞虱十分猖獗,全县水稻生产仍取得了较好的收成。
  承担科研项目
  我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引起农业部、天津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注。1990年天津市市长聂璧初来我县视察科技兴农工作,由我向聂市长在苗庄汇报了宁河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他们对我们的工作予以肯定,一些重要农业科技项目都把我们列入计划,让我们承担。我们县乡领导对农业科技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1990年9月17日我县召开了历史以来的首次大型科技兴农工作会议,陈洪林县长作重要讲话,部署科技兴农工作。在县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拿出资金对农业生产及科技工作予以支持。每年都组织县乡所有领导去视察农业试验示范田,并进行讲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工作的开展。1992年农业部推广总站张站长也来我县视察农技推广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1986年我县被农业部列为“七五”期间优质稻生产基地,1991年被农业部列入“八五”期间优质棉生产基地,1997年被国家计委、农业部确定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承担的主要农业项目:1990至1992年天津市50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工程(宁河15万亩),1991年天津市6万亩棉花优质高产示范工程,其中1万亩亩产皮棉200斤,1992年天津市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项目,1997年市水稻育秧调试剂研究与推广。在1990年县第一次科技兴农工作会议上提出1991年至1993年水稻3202工程(3年推广旱育稀植水稻20万亩,增产2千万公斤)、稻麦接种工程、玉米吨田工程、万亩高产地膜棉等农业四项工程,还有优种的引进与推广,蝗虫、稻水象甲等病虫害防治,蔬菜515工程(5年推广15万亩)等农业技术项目。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技术干部的努力,农业科技工作获得丰硕成果。每项都通过了市有关专家组的专项验收,并分别获得部、市科技成果进步奖和荣誉奖,县农林局农技中心及许多技术干部受到表彰。县农技中心,1992年被全国推广总站评为先进集体,1994年被市政府命名为科技兴农先进集体,1995年被农业部、国家科委、人事部、林业部、农业开发办、财政部等6部委命名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
  为了推广我们的先进做法,市农林系统曾多次在我县召开现场会,由我们向大会介绍经验。北方水稻协作会议曾两次在我县召开技术研讨会,观摩我们的水稻生产。一些外省市县农技人员,如河北的柏各庄农场、芦台农场、汉沽农场、津南区、塘沽区、武清县、蓟县、宝坻都曾分别来我县参观水稻旱育稀植节水栽培、棉花高产栽培等。
  80年代以后我县水稻种植的品种有中丹2号、6702、中系8215、金珠1号、中华9号、中作321、9017及市水稻所的津稻1187,这些品种不仅稳产高产、抗性强,而且品质优良。为保证水稻良种供应,天津市在我县建立了水稻原种场,我县也建了第一良种场培育水稻原种。后来又在东棘坨开荒建立了第二良种场,在史庄子租用土地建第三良种场,全部生产一级种子供全县水稻种植,实现了全县水稻生产的优种化。
  我所经历的80至90年代,全县农业生产是以粮棉作物为主,农业技术也主要是面向粮食和棉花的种植管理。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全县每一个村庄,每一块土地。为了推广新技术,包片驻乡,常年活动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生产。风里来雨里去,冒严寒顶酷暑,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汗,正如有人说“农业技术人员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炭的,一问才知是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为宁河农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和贡献。随着改革开放,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种植结构的多元化,高效设施农业的发展,原来的农业技术已跟不上新农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工作才有活力。我相信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一定会比我们更好,一代更比一代强!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孙连祥
责任者
孙连祥
相关人物
张润臣
相关人物
周郁文
相关人物
李笃乡
相关人物
王永岐
相关人物
崔永恩
相关人物
胡永军
相关人物
王永沛
相关人物
刘士国
相关人物
孙庆礼
相关人物
陈作忠
相关人物
孙德玲
相关人物
马国富
相关人物
王德芹
相关人物
王任重
相关人物
张克俊
相关人物
吴志超
相关人物
刘焕义
相关人物
张庆森
相关人物
杨春城
相关人物
顾方乔
相关人物
聂璧初
相关人物
陈洪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