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战火中走来的宁河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53
颗粒名称:
战火中走来的宁河邮电
分类号:
F632.9
页数:
18
页码:
102-119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河邮电在战火中艰难前行,由刘桂永接管邮局,并实行了新的邮资政策,同时调整了邮政区域和整顿了乡村投递服务,以增强邮电实力。
关键词:
宁河邮电
刘桂永
接管邮局
内容
作者简介
刘桂永,男,1933年3月26日出生,河北省滦南县谷字营村人。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任唐山市保险公司办事员,1953年至1954年10月在唐山市邮电局任报务员,1954年10月至1969年1月在宁河县邮电局任报务员。1969年至1979年在宁河县海河指挥部工作,1979年8月至1993年在宁河邮电局保卫科工作至退休。2009年2月9日去世。
战火中走来的宁河邮电
接管邮局
刘桂永(77岁)
1945年日本投降后,我县除了军粮城、北塘、汉沽、芦台等城镇被国民党占领外,其余广大乡镇为解放区。1946年1月18日,冀东邮政管理局在遵化县城正式成立。在区党委、行署领导下统一接管伪邮政,领导全区邮政工作。于同年三四月先后接收了宁河(宁河镇)邮政局、东丰台邮政局和埋珠、板桥代办所。这个时期,这一地区是解放区交通邮政,属冀东邮政管理局管辖。
冀东邮政局成立后的具体任务:寄送冀东地区内人民及党政军民机关团体之公文、信函;送交书报、刊物及各种出版物品、宣传品;办理内地汇兑、转送包裹。行署设冀东区邮政管理局,专区设邮政办事处,县设邮政局,区设不脱产的邮政代办所兼办业务,由县局提请专区邮政办事处核准。各级邮政组织,在行政上、业务上、人员调动上,受同级政府领导,但同级政府不能改变上级邮政的决定。
1946年10月13日,冀东区党委决定邮局与交通队合并。冀东邮管局即为区党委交通科,各地委设交通股。任务主要是为公家服务,在不影响公务的情况下,也为群众邮寄信件。一般信件由战勤传递,关于秘密信件,应由内部负责传递。公文不贴邮票,利用一种代替邮票的标识,私人信件仍需贴邮票。
1947年2月,为适应战争环境,加强战时通信工作,我县邮政局改为县委交通队,工作人员20余人,队长是王岐民。1948年4月,中共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在赤峰开会,为更好地为战事服务,决定成立冀察热辽军邮总局。冀东成立军邮分局,各专区成立军邮办事处,各县成立军邮局。各级党委原有交通科、交通队的全部人员、马匹、资产等统归军邮局编制,统一领导和管理交通工作,统一接收新解放区的旧有邮局。我县军邮局于1948年8月成立,归冀东军邮分局管辖。
1948年8月10日,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晋冀鲁豫边区邮务管理总局在石家庄正式合并为华北邮政总局,受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领导。1948年12月14日,芦台解放,冀东区军邮分局派余新、赵勋、陈山、于景田等人接收芦台邮政局、电信局。
实行新邮资
1949年3月15日,华北邮电总局执行以人民券作标准的新资费规定,所有党、政、军、民机关团体无论邮寄任何邮件,一律按章收费,原冀东军邮分局规定的收费办法,即行废止。使用在总局印制的5角、1元、3元、6元人民券票面价值的邮票。新资费表规定:平常信函每重16公斤或每续重13公斤及其零数,本县以内就地投递者人民券3元,本区及个解放区互寄人民券6元。单挂号信函,本县以内就地投递人民券9元,本区及各解放区互寄12元。双挂号信函,本县以内就地投递者人民券21元,本区及各解放区互寄24元。小包印刷品,重量125公斤以下,行署区内,人民券5角,本区及解放区互寄,人民劵1元。大批印刷品,重量125公斤以上每重125公斤及其零数,行署区内人民券5角6分,本区及解放区互寄,人民劵1元6角。查询邮寄费,每次(查询手续费及补回执费合计)人民券24元。欠资,按不足的资费加倍收取。小包印刷品重量以125公斤为限。大批印刷品重量以125公斤以上至5公斤为限。每件邮费,计出总数后,其零数不足5角者按5角计,超过5角不足1元者按1元计。
1949年4月10日,冀东邮电管理局通知,自即日起,本区唐山、胥各庄、芦台、汉沽等8个局。开办包裹业务,并代订《人民日报》。同年4月13日,冀东邮电管理局通令,自4月20日起,在区内唐山、芦台、汉沽等22个局,开办汇兑业务。并对华北区的晋南和山东等区开始办理互相通汇业务。同年5月20日,冀东邮电管理局紧急通知,奉华北总局指示,自5月20日期增加邮资。平信:县内10元,国内20元,国外100元。新闻纸:县内5元,国内5元,国外25元。单挂号:除收普通邮资费外,另加国内60元,国外300元。双挂号:国内80元,国外400元。
1949年5月19日,华北总局指示,根据业务繁简、事务多少确定邮局等级。局的等级分为一等甲、乙两级,二等甲、乙两级,三等甲、乙、丙三级。其营业很少,不够局条件的称为邮站,分为1、2、3等。据此,我县芦台为三等甲级局,汉沽、宁河为三等乙级局,东丰台、军粮城为三等丙级局。同年5月26日,冀东邮电管理局通知,自即日起取消以前乡镇局归县局领导的规定,今后各级局统一由管理局直接领导与供给,一切问题直接和管理局办理。分局不分等级,一概归各所属县局领导,邮站也归所在县局领导。宁河、芦台、汉沽、东丰台都是管理局直接领导的局。东丰台局于1946年10月关闭后,至1949年3月重新建局,局长余新。
1949年6月6日,冀东行政公署令,为了便于领导,提高效率,决定自6月份起冀东邮电分开,今后各级电信局、站归唐山电信指挥局领导;各级邮政局、所归冀东邮政管理局领导,宋晋为唐山电信指挥局局长,杨振五为邮政管理局局长。芦台邮政局局长余新,东丰台邮政局局长王国华,宁河县(即宁河镇)邮政局局长张国卿。
1949年8月20日,冀东邮政管理局通令,华北邮政自本年8月25日起调整邮资,信函:本埠20元,国内50元,国际650元。明信片:本埠20元,国内30元,国际150元。双挂号:本埠150元,国内150元,国际800元。双挂号:本埠250元,国内250元,国际1300元。另对快挂、四执等邮资都有明确规定。
调整邮政区域
1951年12月10日,邮电部河北省邮电管理局在保定成立。我县邮电机构,自1952年1月1日归河北省邮电管理局领导。在此之前,邮政管辖区域范围,不受行政管辖区域限制。现在华北各省邮电机构已合一,分别成立了省级邮电管理局,各省管辖的邮电区域范围,应以省、市行政区域为根据,如有不符,应即予调整。县也要以行政区域为根据,调整邮政区域范围。同时邮、电也要合并。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撤销了东丰台、宁河、芦台等邮政局,芦台电信所、塘沽电信分局芦台营业处,也同时撤销,成立了邮电部芦台邮电局。东丰台、宁河改为邮政营业处,茶淀也由代办所改升为邮政营业处,均归芦台邮电局领导。原芦台电信所主任张维殿为芦台邮电局局长,原芦台邮政局局长王玉山为副局长。东丰台邮政处主任张雪臣,宁河邮政营业处主任刘文志,茶淀邮政营业处主任元乃惠。财务李景阳,报务员李承祜,封发员刘云海,业务员张士铎、陈玉群、林德奎,营业员潘伦、潘金城、张国贵,话务员张殿还、杨恩荣、任汉生、臧国武、信洪章、邵海明,发行员孙少泉,统计员马文娟,汇兑员王继先,线务员许文清、常鹤、王大亮,邮运员启明、肖焕清、刘志存,市投兼接车肖杰三,接车员胡延祥、高学良,市投孙安昌、李树茂,分邮员陈山、于庆林、李成有、刘庆沛、韩绍广、董士奎、陈广、廉玉祥、牛占元、张敬恩,电报投递员吴玉。炊事员周肃斌共46人。这些人分布在芦台、宁河、东丰台、茶淀4处,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三年经济恢复,为邮电事业默默地做着贡献。
1953年1月1日,取消国内快递函件业务。是日,开始实行“新制普通汇票剪格办法”。新制普通汇票开发后,发汇局不向兑付局、所寄送汇款申请书作为核兑据,兑付局、所见票即兑。不但节省人力、物力,而且便利群众。新制普通汇票剪格办法,不但可以控制内部少报汇款,而且可以防止外界篡改款额。新制普通汇票开发限额,无论大小局所一律定为300万元(旧币)。不再按“汇一”“汇二”“汇三”等志号划分。1月5日,调整航空函件资费,由每10公斤收1500元,减为每10公斤收800元人民币(旧币)。本月,根据邮电部指示纠正资本主义经营方向。不顾国家政策的单纯营利观点,局领导检查了经营思想、邮电服务方向和官僚主义作风。并发动群众查找问题,从各个环节中进行检查,开展自下而上的批评,纠正在发展业务中强迫摊派的偏向。1953年10月,全县建立农村收发站368个,消灭了乡邮投递工作中的捎转现象。1953年10月17日,副局长王玉山南下,充实中南新区工作,其爱人实习业务员李世云一同赴调。
1953年全县有邮电局1处,营业处3处,代办所27处。代管站(宁河电话站)1处,系地方投资恢复通话,仅通二区(宁河)、三区(丰台)、四区(潘庄)、五区(南涧沽),宁河电话站到芦台有中继线一对,六区(军粮城)从军粮城邮电局交换机接电话,通过长途线路与县通话。虽然每个区只有一部电话机,又是单线,通话质量差,但总算是有了比较先进的通话设备。宁河电话站当时由芦台邮电局代管,所以称代管站,初设5门交换机。代管站有话务员1名,线务员1名。有自行车邮路1154华里,市内邮路3公里。除4区潘庄隔日到区外,其余区都是逐日到达。全县共有村374个,乡邮员每天投递一次的48个,2天投递一次的326个,芦台镇每天投递两次。邮政设备:天平秤3个,分拣柜5个,邮袋6182条,其中(110--140)3124条,(210--240)3058条,保险柜4个,铁皮柜2个,信箱34个。电信设备,有电报音响机一部,长途电话交机25门一部。市内电话交换机100门2部。本年完成业务收入120142元,支出42059元,税金支出3003元,收支差额75080元。
整顿乡村投递
1954年,对乡村投递及代办所进行整顿,即对私商和私人经营的代办所,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县局为此专门成立工作组,深入基层对乡邮及代办所进行全面检查。当时全县有乡邮员11人,乡邮线15条,长1564华里,均为自行车班。除4区潘庄隔日到区外,其余都是逐日到区,隔日到乡到村,乡政府以上的机关企业报刊已基本做到了直投。共有代办所32处,代售处4处,其中私商和个人代办的22处,基层供销社代办的12处,机关学校代办的2处,乡邮员存在积压邮件报刊和动用公款等现象。对业务量不大,代办所设立较密,从当地的政治、经济情况分析,没有存在必要的,征得当地政府同意,予以撤销。有8处代办所问题不大,业务量虽小,从当地政治、经济情况分析,仍有设立必要的,经过说服动员撤销后,转当地基层供销社代办。通过整顿改造后,还有18处代办所,全部转到基会供销社代办。同年7月1日,由军粮城邮电营业处投递的东郊区务等50个村庄,划给天津邮局。10月1日,芦台农场设邮政营业处。9月24日,张维殿局长调离,由副局长冯志发主持工作。于1954年底上级又派来军队转业干部张懋武,任我局第二副局长,日子不多,就到省局学习,转业就留省局工作。
1955年3月8日,宁河县委组织部给邮电局的函称:经地委批示副局长冯志发担任你局局长职务。芦台邮电局接函后,于3月9日报告给河北省邮电管理局,管理局4月1日,以[(55)人字第714号]通知任命冯志发为芦台邮电局局长,并免去副局长职务。同年2月7日河北省邮电管理局转业军人宋树檏为芦台邮电局副局长。本年度代省局培训实习人员和新录用人员以及转业军人共15人,占全局人员的20%多,至年底全局职工66人。是年,宁河县邮电局(1955年7月芦台邮电局改称),被评为河北省邮电管理局先进企业。本年增设清河农场支局,东丰台、宁河、茶淀、军粮城、芦台农场等营业处均改称邮电支局。并增设两处邮电所,潘庄邮电所和八号营房邮电所。上半年,对农村投递和代办所加强了监督检查和指导,以巩固1954年的整顿成果。制定制度,健全手续,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杜绝甩村甩点、积压延误、丢失损毁,防止贪污挪用公款等现象。同时在全县建立义务信报站334个,收发点47处,农村投递工作和代办所工作,更加完善,使安全、准确、迅速、方便的八字方针落到实处。
宁河县邮电局被评为省局先进企业后,当年10月在北京召开全国邮电工作会议,全国有4个县局参加,其中就有宁河县邮电局,冯志发局长代表宁河局参加了这次会议。当时人民大会堂尚未建设,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期间,要宁河局摩托车邮运线路图纸和资料,我记得当时王继先和我连夜画图写文字材料,第二天送到北京。1958年真的给了两辆摩托车,一辆K175,一辆K58,均是苏联产。从参加这次会议之后,宁河局在国内外有了名气。1958年苏联专家莫洛佐夫来宁河局,1963年越南邮电代表团也曾来宁河局。50年代到60年代,宁河局各项工作始终名列前茅。70年代至80年代,宁河局的管理工作也是首屈一指。
增强邮电实力
1955年有自办局所9处,其中设在农村的8处,代办所11处。自行车邮路1157里,自行车18辆,邮运员、投递员17名。电报路1条,人工电报机1部,报务2名,送报1名。长途电话线路3条,长途电话交换机1部25门,市内电话交换机200门,实站容量128门,话机总数110部。农村电话交换处2处,交换机总容量70门,军粮城50门,宁河代管站20门,电话机军粮城26部,宁河6部。话务员9名。100门交换机2部,50门交换机1部,20门交换机1部。市内线路7杆程公里,架空明线29对公里。农村电话线路72杆程公里,架空明线54对公里,机线员6名。营业局所9处,营业员11名,封发员、接车员5名,报刊发行员3名,会计员1名,经济员1名,生产人员共57名。局长、副局长2名,支局长6名,办公室人员1名,管理人员共9名。邮电业务总收入130731元,其中邮政收入91074元,电信收入39657元。邮电业务支出46507元,税金3268元,收支差额80956元。
1956年4月11日,县委任命许文清为宁河县邮电局副局长,免去其军粮城支局长职务。并于即日到职工作。宁河支局长王守义,于1956年8月2日到军粮城任支局长。宁河支局长由宁河支局营业员李树茂提升。
全县邮电机构:在县局以下设有支局6处(东丰台、宁河、芦台农场、军粮城、茶淀、清河农场),邮电所2处(潘庄、八号营房),自办机构设在区所在地有4处,除芦台郊区外尚有一个所在地未设自办机构。另有代办所11处(均是供销社代办),义务信报站334处,收发点47处,义务发行站5处,其中义务发行员12人,均设于国营农场与中等学校内。国营县内邮路21条,1484里,群众自办邮路47条,180里。县内邮路班期已作到当日到区,20%的乡当日到达,80%的乡隔日到达。
在电话设备方面:县局设有磁石市话交换机2席,容量200门,实装117户。长途交换机1席25门,通达天津、胥各庄各1路。军粮城支局设50门交换机1席,实占39门,系长、县话合设,长途线同天津、塘沽。宁河支局设地方电信交换机20门,安装8户。各区均装有电话单机,除宁河、军粮城外,其余各区均是1条单线,地方电信线路为73杆程公里,93公里。乡、社均未安装电话。另外芦台与清河农场两个国营农场,均设50门交换机1席,芦台农场中继线通达县局,清河农场通达汉沽。
在报刊发行发面:1955年报纸平均期发数为5724份,平均54人1份,杂志平均期发数5439份,平均52人一份。679个农业合作中543个社订有报刊,站社总数的80%,共订报纸549份。杂志224份仅占订阅报刊合作社的41%。
社会发展及对邮电工作的需要: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鼓舞了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全县已实现高级合作化。1956年春耕前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达48809户,占总农户的99.6%。农业生产合作社数达269个,均系高级社。
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农业合作化的迅速发展,给邮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乡社迫切需要安装电话,增设邮电机构,并要求加强邮电服务工作,在此新形势下,暴露出原有乡村邮电机构设置及邮电设备,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于1956年3月增设了五区南涧沽邮电所和七区皇姑庄邮电所,还建立了农业社邮递点68个,达到了区区有邮电自办机构,乡乡有邮递员。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于1956年4月在北街大礼堂门前,设报刊零售亭1处,同年3季度又增设零售车1辆(人蹬三轮)。市内电话装机比1955年增加20部。不论邮和电业务量均成上升趋势。全局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主动揽收业务,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增收节支,很好地完成了1956年的任务。全年收入136190元(报刊推广除外),为年度计划的104.3%,比1955年实际完成增长17%。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桂永
责任者
刘桂永
相关人物
王岐民
相关人物
赵勋
相关人物
陈山
相关人物
于景田
相关人物
宋晋
相关人物
杨振五
相关人物
王国华
相关人物
张国卿
相关人物
张维
相关人物
王玉山
相关人物
张雪臣
相关人物
刘文志
相关人物
元乃惠
相关人物
李景阳
相关人物
李承祜
相关人物
刘云海
相关人物
张士铎
相关人物
陈玉群
相关人物
潘伦
相关人物
潘金城
相关人物
杨恩荣
相关人物
任汉生
相关人物
臧国武
相关人物
信洪章
相关人物
邵海明
相关人物
孙少泉
相关人物
马文娟
相关人物
王继先
相关人物
许文清
相关人物
常鹤
相关人物
王大亮
相关人物
肖焕清
相关人物
刘志存
相关人物
肖杰
相关人物
胡延祥
相关人物
高学良
相关人物
孙安昌
相关人物
李树茂
相关人物
于庆林
相关人物
李成有
相关人物
刘庆沛
相关人物
韩绍广
相关人物
董士奎
相关人物
陈广
相关人物
廉玉祥
相关人物
牛占元
相关人物
张敬恩
相关人物
吴玉
相关人物
周肃斌
相关人物
李世云
相关人物
张维殿
相关人物
冯志发
相关人物
张懋武
相关人物
宋树檏
相关人物
莫洛佐夫
相关人物
王守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