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建筑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01
颗粒名称: 成立建筑队
分类号: K292.1
页数: 3
页码: 240-242
摘要: 本文讲述建筑队最早是大队建立的。晏凤桐成为建筑队的技术总管,作者当队长,各队抽调了20多人,其中有9个女的。建筑队完成的槐扬水站很好,5月开工,7月初完工,汛期排水正好发挥作用。在施工期间,女工张长梅突发急性脑膜炎,作者立即组织将她送往医院抢救。后来作者又带队盖了廉庄粮站,给大队创了不少收入。
关键词: 宁河县 张文臣 建筑队

内容

建筑队最早是大队建立的。60年代初,在芦台建筑公司工作的晏凤桐下放到我村,他有建筑手艺,正好村里会泥瓦匠木工的比较多,大队想成立一个建筑队,他就成了建筑队的技术总管,我当队长,各队抽调了20多人,其中有9个女的。建筑队成立的第二年春天,我们承建于槐扬水站(我们称其为二扬)。为保证进度,在施工现场搭工棚住宿。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的很好,5月开工,7月初完工,汛期排水正好发挥作用。
  在施工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一天早上正挖机槽子,女工张长梅忽然头疼,有人给了她头痛片也不管事,疼得她在地上打滚,我一看不是一般的头疼脑热,急忙用小拉车,和几个民工一路小跑把她送到了最近的赵本卫生院,正好院长张汝林是我们村的人,立即组织抢救。原来是急性脑膜炎,大夫说多亏送来的及时。事后,家属感激我们,连所有参加建站的民工也都感到温暖。后来我又带队盖了廉庄粮站,给大队创了不少收入,民工们也都高兴,因为既在村里记最高工分,又得补贴,最高时一天能得几块钱,那时是很了不起的收入啊!
  盖完粮站不多久,就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盖新房有了更高的追求。1983年9月我在村里操持成立了建筑队,有20多人,设有木工组、瓦工组、钢筋组。一名施工员,一名预算员,我任队长,张文福、刘云田、刘静然任副队长。吸纳了村里的能工巧匠,做队里的骨干,招用了村里在外搞过工程的技术人员负责设计。先后为村里乡亲们建房500多间,后又建了廉庄中学及各村的小学校,还承建了县粮食局仓库,水利局砌河坡及修管道闸涵斗门等工程。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术明
责任者
张文臣
责任者
张文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