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庄抢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500
颗粒名称: 八里庄抢险
分类号: K292.1
页数: 3
页码: 238-240
摘要: 本文记述1977年7月,杨拨大队接到公社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前往北引河八里庄段抗洪抢险。作者带领20名基干民兵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抢险地点。在险情危急的情况下,大家奋战一夜,保住了大坝。
关键词: 宁河县 张文臣 八里庄

内容

1977年7月,连降暴雨,7日上午10点左右,公社防汛指挥部来电,要求杨拨大队派强有力的抢险队伍,去与宝坻县搭界的北引河八里庄段抗洪抢险。大队把抢险任务交给了我,让我挑选了20名基干民兵,出发时雨还在下,道路泥泞,没有交通工具,只能靠步撵,大队长给了两匹马,用来驮干粮等,以减轻大家的负担。
  八里庄在东棘坨公社境内,走大路约60里,走小路可近20里,但比较难走。为了节约时间,大家决定走小路,经李花毛、大从庄、赵本奔八里庄。我们一路急行军,到了李花毛后,沿着一条干渠走下去,到了尽头没路了,大家就在高粱地和荒地里穿行。高粱地还好些,荒地里到处荆棘丛生,许多人的腿和脚被荆棘划破。大从庄刚走过去,一条泄洪沟又挡住了去路,如果绕行就耽误时间了,我们决定年龄稍大的刘少平牵马绕行,其他人涉水过沟直奔八里庄。
  下午,我们终于到了离八里庄不足2里的抢险河堤上,隔河的宝坻县黄庄洼已经一片汪洋了,脚下4米高的堤坝没在水中,露出水面不足一尺高,水还在涨,有可能漫过坝顶,冲毁大坝。情况危急,时不可待,大家分头用草袋装土、搬运,水涨埝也长,一气干到晚上8点多钟。天黑下来,乌云滚滚,大雨又下了起来,指挥人员再次下达命令,要求各村队抢险人员连夜作战,保护大坝安全。看着脚下波涛滚滚的洪水,队员们不用号召,都急眼了,一夜没有合眼,奋战护堤。天亮时,放晴了,我们战胜了险情,大坝保住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我从马背上解下干粮袋子,干粮吃到嘴里已经变味了,但个个狼吞虎咽,因为太饿了。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术明
责任者
张文臣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