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县剧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82
颗粒名称: 我在县剧团
分类号: K825.78
页数: 16
页码: 204-219
摘要: 本文讲述了窦国山是一位评剧演员,他在宁河县评剧团度过了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他的童年时期受到戏剧和电影的影响,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时,他加入了评剧团,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他描述了评剧团在东北演出的艰辛和演员们的生活状态,强调了演员们为生存而付出的努力。他的回忆录也展示了评剧团在当年的演出和生存压力下的艰难处境。
关键词: 宁河县 评剧团 窦国山

内容

作者简介
  窦国山,男,1949年2月23日出生于唐山市开平区,1950年随父到宁河县芦台镇。1956年在芦台一小上学,1959年加入宁河评剧团当演员。曾演出过《青烟火焰闹灵霄》《分水岭》《刘宝忠》《蓟运河边》等几十部戏剧。1976年到宁河卫生局救护站工作。1985年宁河县中医院工作直到退休。曾荣获天津市读书演讲大赛一等奖,天津市市民朗诵大赛获一等奖,并被选为全国朗诵大赛的参赛人员。
  我在宁河剧团的日子不算长,前前后后加起来才十几年,但几十年过去了却一直难以忘怀。
  随迁芦台
  1949年我出生在唐山开平出生。当时父亲在唐山戏班里,家属住在开平镇。父亲开始是演员,以后改行演奏打击乐。听母亲说,我家是1950年经我师爷介绍来宁河县芦台剧社的,住在芦台现在的沿河路老影院的后院东厢房,那里是芦台最早的戏园子。那时剧社的社长是王心田、李筱舫。主要演员有王曼玲、石月楼、花金香、白玉明、吴艳霞等。
  小时候,记忆最深的剧目有古装戏《云罗山》《相思树》《牛郎织女》等,现代戏有《刘巧儿》《小女婿》一个戏叫《捉妖记》,听说是剧社演员吴兴修编写,是那时配合反对迷信活动排演的,还有由吴艳霞主演的与国民党斗争的戏叫《红霞》。
  1955年,芦台建了大礼堂,原有的戏园子就改为电影院了。我家仍住在原地,电影院后门直通观众席,为我开了方便之门,没戏就偷偷去看电影,一看就是一天,电影不演了才回家,因为这个没少挨母亲的吓唬。剧社在公私合营时改为了宁河县评剧团,张云祥被派到剧团任团长,陈道华、李树茂任文化教员。我记得陈道华教演员们唱歌认字,张云祥同志在剧团任职不到一年就调走了,随后傅德朋到剧团任书记,李筱芳任团长,李树茂任副团长。我的童年耳闻目睹的除了戏剧就是电影,培养了热爱戏剧的情结,也为我后来加入剧团打下了基础。
  加口入剧团
  我是1959年秋季芦台剧团在东北一带演出时加入剧团的,那年我才10岁,是剧团里年龄最小的一个,人们都喊我“小不点”。当时父亲把我带在身边,剧团领导见我喜欢戏剧又挺伶俐,就破格把我留在了剧团。一听说要我在剧团当演员,我欢喜得不得了,每天在老师指导下,苦练基本功,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戏中小孩、书童、当时挣的是学员工资,每月18元。
  当时宁河县评剧团规模在65人左右,主要男演员有李筱舫、刘福安、李安邦、康志英等,女演员有吴艳霞、陈娟娟等。演古装剧目有李筱舫的《六国封相》《空印合》《杨乃武与小白菜》,马玉珍的《孙记皋卖水》《情探上下车》,吴艳霞的《红霞》《画皮》。还有不少如《闹严府》《吕布》《鸳鸯被》《三节烈》《桃花庵》《凤还巢》《杨八姐游春》《打狗劝夫》。那时候剧团一出去就是一年左右。正月初一到十五是黄金季节,农闲加上过年,没事都到城里看戏,剧团就在家乡给父老乡亲们演。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始出门啦,向东北方向沿着铁道线的城市由丰南、唐山加上唐山的几个矿、滦县、昌黎、北戴河,一直向东北方向走。那时运输条件非常的艰苦,转台都是演员一起忙着装车卸车,装台卸台,能力强的多干,女演员干轻的或少干,从来不攀比。到了条件好的剧场,有宿舍演员住宿舍没有宿舍剧场就是宿舍,大幕一拉,女演员睡台上,男演员睡台下,两个椅子一对,行李一铺就睡。第二天行李一卷放到后台,不影响演出。有的带小孩的,尽可能找宿舍,实在没有宿舍就住旅馆。条件再差一点的,就得睡水泥板了。
  每天上午是学员练功的时间,中午演出散戏后,学员继续练功,有时晚上散戏还要练一遍功,基本上一天练三次功。我如今69岁了,还能打闪腾挪的,应该感谢那时的刻苦练功。
  过去老人都说“唱戏无孝子”,其实,不是不想尽孝,只是到时候身不由己。记得1959年我们在东北锦州演出,老家来了一封电报给父亲,说我奶奶病危,要我父亲速归,可是接到电报的当天,是我们团到锦州的第一天演出,正是“打炮”的节骨眼儿,剧团有规定,无论到达哪个新地方,头3天的演出非常重要(行话叫打炮),戏要演好的,演员都是一流的,且演出时要分外卖力气。因为头3天演红了,后边的戏就好演了,如果演砸了,后面的戏就没人看了,也没法演了,这不仅关系到剧团的收入,也关系到剧团的名声和以后能不能在此地站得住脚。所以尽管领导为难但很坚决,说3天过后,你可以回家。父亲也明知自己走不了,因为那时司鼓就他一人,没有替手,只好演出完才走,奶奶早已入土为安了,父亲没有见到活面,只能痛心地在奶奶坟头嚎啕大哭。这事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剧团原来是个很有规矩的地方。
  辛勤演出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表面看演员们演出美哉悠哉挺潇洒,其实演员们非常的辛苦。演不好让观众叫了倒好,那就没了声誉。白天演出一天了,晚上散戏要继续拍新戏,我们小一点的孩子坚持不了就睡在台上,演戏时再把我们叫醒对戏,没办法,为了生存,有时一天要演12个小时的戏。
  记得那是在天津劝业场六楼大观园剧场演出,是计时收费,上午9点半开演,一直不停的演到晚上9点,每天是四五个戏,观众爱看哪个戏,到点就去看,票是有时间的刻度,进门售票员在票的刻度上打勾,不想看时可拿票出来,售票员按进、出时间收钱。一般情况白天人少,晚上人多。演员可以轮换演,乐队人员就累了,司鼓、琴师可以换一回,搭下手的人员就得一直坐在那里12小时不替换,两顿饭可以替换着吃,会有人把饭送上舞台的。
  如果说收入不好,还要分包演出,就是把一个剧团分成两个团,走小剧场演出,演员要在两个剧场来回跑,可是就这样紧张,演员们不管老的小的都没一句怨言。
  记得在河北省胜芳镇演出,演员走旱路,服装道具布景走的水路,押水路船的人员是全体乐队,父亲那时是乐队队长,刚一开时,顺风走的很快,后来风向转了,使不上劲船速就慢了下来,按预定时间晚上演出,这样到不了,所有船员就下船拉纤,连我也帮着拉,保证了晚上演出。
  胜似亲人
  一年中,我们差不多有八九个月奔波在外地演出。一次,我们去东北一带演出,记得在绥中县,第一天的演出就很成功,观众反映不错,领导很高兴。第二天剧团伙房师傅买来的小驴肉,晚饭给大家伙炖着吃,改善伙食,每人一份不多给,演员们都很高兴。不料,半夜女演员先发现的,一个一个的往厕所跑,上吐下泻。有人上医院找来大夫,来了很多医生护士,前台后台宿舍都是输液的演员。我在台上转来转去看着玩,还想我吃了两份,父亲那份就吃两块,都给我吃了,我怎么没事呢?没想到天亮了,我就趴在台上不动了。现在回忆,我都没打吊针,是大夫直接用大针管,在我的胳膊静脉直推。犯得晚,数我最重。全团70来人,就两个人没中毒,一个王艳波没吃,一个是武功演员张义志,抵抗力强顶过去了。这件事发生,全体剧团人员有个深刻的感受,就是那里的老百姓太好了,当地领导、大夫、护士、普通老百姓都牵挂着我们的安危,大夫、护士们寸步不离,连饭都顾不得吃,为我们打针输液。还有,我们剧团有几个演员爱打篮球,有王玉龙、王凤林、裴学谨(弹琵琶的)、王长会(画布景)、崔清泉、李俊和(武功演员)、赵万成(乐队队长)、王汉臣(拉大幕的),无论去东北县城、矿山都和当地的篮球搞友谊比赛,跟地方搞的关系都很好,在绥中县剧团人员食物中毒,不光是戏迷,还有许多球迷专门来看望我们呢!
  芦汉合分
  1959年,由于区域变化,芦汉剧团合并,两团各自都精简一部分演员。我当时和父亲同时都留在了团里。傅德朋任书记,汉沽剧团张树起任团长。李筱舫、李树茂、汉沽团的杨伯英、还有一个人叫什么名字记不清了,任副团长。
  1962年芦汉剧团分开,宁河重新组建评剧团,这时我又重新回到宁河评剧团。那时剧团书记是县里派来的叫田俊卿,团长由李筱舫担任,分过来的演员都是原宁河团的老人,原团唱三花脸王凤林重新到外地招收演员,女演员主要有单美霞、筱美英。男演员辛虹声、王桂全、刘福安,又招收了本地京剧票友王玉龙、董恩尚等。人员形成规模后,恢复原有的老戏,一边演出一边排新的剧目。
  记得观看了河北省梆子剧院《宝莲灯》(原劈山救母),文武带打的戏,找对方要了剧本,改成了评剧。由李筱舫的女儿李曼担任三圣母的主演,那时李曼才15岁,前段刘彦昌由辛虹声老师扮演,后段由李筱舫扮演。尤其是灯光布景非常的漂亮,在唐山演出时,一拉开大幕,展现宝莲灯的灯光布景,观众们就响起了掌声,很成功。一直在东北演了一路,受到了好评。这是分团后排的第一出新古装戏。
  在1962年,重新组团去东北演出,经过滦县,经过雷庄矿演出,当天我们装完台后,听当地老乡说,这座山顶有一凉亭,从山底下洞口进去,可以达到山顶凉亭,洞里面有舞台,石桌石凳。我们很好奇,第二天,我和辛虹声老师、董恩尚、王全贵4人就钻山洞去了。一人抱一捆树枝,打手电进洞了,凡转弯处放一根树枝做记号。没想到差一点出不来,午6点左右,不见我们回来,团长着急了,将此事汇报了矿井保卫人员,然后保卫人员全副武装,马上出去找我们,半路上碰到了我们,拉着矿井保卫人员的手,我们感到了温暖,尽管没耽误演出,却挨了一顿狠狠的批评。
  演现代戏
  1963年以前,现代戏和古装戏有比例的演出,现代戏占6成,古装戏占4成,奔东北演出,边演出边排新戏。1962年底进团女主演筱美英在沈阳剧团时,演出过现代戏《八女投江》《黛诺》两出戏,就这样去东北的路上排了这两出戏,后又在北票县城排了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斗争的一出戏,还记得1958年,国家搞大跃进运动,大炼钢铁、兴修水利,宁河县评剧团为了紧跟形势配合运动,由剧团画布景的师傅吴兴修编写了一出现代古装戏—《青烟火焰闹灵霄》剧情是反映当时人民大炼钢铁,兴修水利的高度热情举动,扰乱了龙王天宫的正常生活,龙王和其他的众神仙纷纷到玉帝那里告状,玉帝降旨来到了人间,制止人们搞建设,打了起来,后神仙被人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热情而感动,是一出有文有武的神话古装戏。当时由剧团的女主演马玉珍扮演火焰,由武生演员刘福安扮演青烟。
  合并团时,新编现代戏《刘宝忠》,主人公刘宝忠是汉沽天化一名工程师,为歌颂他大胆改造大烟囱排烟污染浪费能源的先进事迹所改编。这出戏刘宝忠由李筱舫扮演,袁素珍演刘的妻子,我扮演刘的儿子。
  我们还去过宝坻县小于庄,那里出现了一个铁姑娘队,为了歌颂铁姑娘队的先进事迹,我团创编剧本。当时创写剧本的有咱宁河的李佑生、陈道华,我们演员到村里体验生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又创编了《邢燕子》剧本,这两出戏没演几场就放下了。
  1958年底在天津,当时天津某京剧团有厉慧良主演的现代戏《火烧望海楼》非常好,票房极高,我们想学演,但找不到剧本,怎么办?这时领导作出决定,由李树茂带领有文化的演员买戏票在台下边看边做笔记,看了几场,终于抄完,由演员自己创唱腔,画布景学创曲,反复的排练。其中有一个男主角马洪亮,由剧团一名普通男演员赵贺明扮演,其中有一个动作,用脚踢辫子后绕在脖子上,非常难。经过他刻苦反复练习,最后演出非常的成功,得到了好评,由此就登上了男主演的位置。火烧望海楼里有一府台大人,没有唱,就由我剧团书记傅德朋扮演,也很好。我在此剧中扮演一个被洋人迫害的孩子,叫龙儿,是剧中男主角马洪亮的外甥。
  1963年以后就不演古装戏了,都是现代戏。有《八女投江》《千万不要忘记》《结婚前后》《青年一代》《社长女儿》《南海长城》《春光曲》《敌后武工队》《夺印》《红灯记》《龙马精神》等。
  1964年搞“四清”剧团不再外出演戏了,在本县各村巡回演出,县政府负责给开支。那时候新排剧目《三世仇》《刘四姐》《椰子姑娘》《老两口学毛选》《收租院》(反映天津三条石故事)。记得有一次在205国道以东的某个村,我们演出现代戏《三世仇》演反面人物女地主由滕美荣扮演,表演非常到位、逼真。看戏的观众忘了自己是看戏,拿起砖头往台上砸地主婆这个演员,给演员头砸了一个包。很多乡亲同情穷人,激动得哭,那种场面真是叫人感动受教育。
  1964年秋后,我们排《分水岭》一出戏。接到剧本,演员要了解剧情,我们正在宁河西关演出,县里来电话,县影院正放映《分水岭》电影,接到通知后,夜间演出完,连夜借老乡自行车去往县城看电影,剧团领导安排我用自行车驮着辛虹声老师的爱人刘玉兰去。那时都是土路,骑不好就摔跤,还好那天有月亮,我骑着大水管车子,摔了两个跤,到县城,电影院是特意给我们演员放的,看到半夜又回到西关睡觉。后来剧排成了到各村演出。
  离团工作
  1965年“细线条四清”开始剧团人员精简,由原来60多人减到30人。部分人员被分配鞋厂、水泵厂、电机厂等,剩下的人员都编入“四清”工作队,不演戏了。剧团演员都分配到俵口的5个大队,还有洛里坨、后辛、兴家坨3个大队搞运动。我分配到分团当通信员。每天往各大队发文件,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那时文件办公室打字员葛孚贤、胡德瑞,我们经常在一起,没事时就帮他们印文件,钉文件,再有空就去分团伙房帮忙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团人员回到县里闹革命,后来父亲怕我出事,叫我和弟弟国岭骑自行车回老家,450里地,骑了两天,我们哥俩在老家呆了一个阶段,回来时剧团编排一场戏曲联唱有舞有唱,演完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宣布剧团解散了。
  剧团人员分配有邮电、电力、商业,当时我不愿去商业,剧团书记田俊清找到商业局,项局长说我们下属单位生产经理部有两台汽车,司机都是合同工,想找一个正式编制的人学开车,机会很好,叫我去上班。我答应下来,到了县生产经理部学开车了,我当时工资是28元,没有对应这个的级别,就又给我涨了一块五,工资长到了29.5元。
  1970年学唱样板戏,我又被调回剧团,一开始分到乐队,因缺少武功演员,我又被转到演出队,在《艳阳天》里饰演马之悦。到了1976年大地震,剧团再一次精简人员(只留下30人),我被分流到宁河县卫生局救护站开救护车,1985年调入县中医院开车直到退休。
  回想几十年来走过的生活道路,不胜感慨。陆续在剧团演出这二十几年,后来虽然离开了剧团,但热爱戏剧表演的热情依旧。加上我在剧团学习的基本功,使我退休后至今依然活跃在文艺演出的舞台上,如多次参加戏剧、曲艺、小品等演出并获奖。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窦国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