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办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63
颗粒名称: 勤俭办学
分类号: K292.1
页数: 5
页码: 149-153
摘要: 本文讲述在中小学开办初期,由于经费短缺,师生们通过自编、自刻、自印、自己装订教材和想办法解决教学用品来保障教学需要。学校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黑板擦、自制黑板、借用乒乓球台和篮球架等。学生使用土台当课桌,值日时只能先捡起废旧纸片等杂物再洒水。直到1973年夏季,学校才结束了使用土台的历史。此外,学校还自己动手制作床铺,用土坯和长凳子做底托,将秫秸把子排在一起当床铺,铺一层厚厚的麦秸,再铺上新苇席。尽管住宿条件艰苦,但师生们却把精力全部投入在了教学上,没有人计较住宿条件。
关键词: 宁河县 后勤中学 杨树森

内容

1969年2月至1971年12月各中小学基本上没有教材,学校就组织老师们自编、自刻、自印、自己装订。语文教材主要是鲁迅作品,有《狂人日记》《药》《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其中《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公社修配厂副厂长董如昆给帮忙刻的。其余几篇是童继红、许克明老师刻的。数学教材内容有函数、数列、三角、三视图等,由马如蛟老师编写、刻印、装订。我刻印的是农村实用数学,如丈量计算地亩,现在记起来的有“量地用米绳,长宽两相乘,补零加一半,小数多四名”。用五尺弓作工具的口诀是:“打地不打亩,先打一二五,长宽乘一遍,三归定地亩”。还有农机站丈量土地用地长弓数乘以地宽弓数再乘以3375,然后把小数点往前挪6位,就得到土地亩数。经调研我给出解答:其丈量土地的弓是4.5尺(1.5米),而3375是15的立方所致。再有土方、石方、粪方计算,粮囤、粮堆重量计算,涉及立体、几何的柱、锥、台体及拟柱体体积计算,猪的体重估算等。其他各科老师也都自编自刻自印了不少教材。当时老师们白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编写、刻印都在晚上进行,那段时间老师们没有夜间12点之前休息的。
  建校初期,学校连一两角钱一块的黑板擦都买不起,校长杨成恩就从公社粮站要来一些破麻袋片,撕下一块卷起来当板擦,师生们戏称叫“杨氏板擦”。黑板也是自制的,用白灰掺麻刀抹在墙上再涂上墨汁。没有三角板和圆规,练习徒手画图,数学老师无论初中高中,都有徒手画图的过硬本领。物理化学老师只能在黑板上讲实验。上下课的“钟声”,是用铁棍敲打挂在树杈上的一片拖拉机废旧犁头发出的,老师们轮流“打钟”。
  没有体育器材,也靠自己想办法。1969年3月,校长杨成恩从东棘坨小学借了一副乒乓球台子,他和张国华同志一起用小拉车拉回学校。1969年春利用东白扬水站施工的机会,让工地的木工师傅给打了一副篮球架子。我带领孙万义、杨树华、杨志旺、张国桐、张会岩,把木料送到工地,篮球架子打好以后,又是我和几个同学用小车拉回来的。往返20多里路。篮球架子安装好后,看到学生玩儿得很开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教室盖完以后没钱买砖铺地面,只好像生产队溜场一样,先把教室地面轧实浇点水撒一层麦壳再用碌碡轧平。没有课桌就用土台代替,先用大坯垒成一排排二尺高的土台,土台上铺高粱秫秸帘,上面抹一层厚泥,干燥后再糊一层报纸,就是“课桌”了。学生蹲坐在自带的马扎或小板凳上上课。刚使用时地面还比较坚硬,踩踏一段时间就尘土飞扬了,只能一天几遍洒水息尘。学生值日不能扫地,先把废旧纸片等杂物捡起来,平整一下地面然后洒水。直到1973年夏季,上级从解散的河北劳动大学给我们调拨了一批桌椅,学生们用土台当桌椅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1972年2月23日,我在东棘坨小学参加公社教育工作会议时,会前文教组干部通知:“县文教局给你们后勤中学分配6名教师(3男、3女),下午就到,你们赶紧给安排住处。”一起来开会的杨成恩校长对我说:“树森你就别开会啦,回学校安排去吧。”我当即就笑了说:“我回去可以,别说床铺,连木板都没有,咋安排住宿呀?”“那你就看着办吧!”杨校长说完开会去了。
  我回到学校,正好有十几名来校参加义务劳动的学生,我一说要为6位新来老师解决住宿问题,大家集思广益有了办法。于是立即动手,腾出两间屋子,用土坯和长凳子做底托,将秫秸把子排在一起当床铺,铺一层厚厚的麦秸,再铺上新苇席,两个大通铺做成了。然后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老师。下午,6位新老师到了,男老师是张志华、宋恩波、王孝元,女老师是孟惠玲、李春珍、王会芹。这种宿舍冬春两季还算比较暖和,到了夏季特别潮湿,有时屋子漏雨,人无处躲,行李无处放,男老师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宿舍住了一年,女老师则住了一年多。杨成恩校长也住校,开始时和公社敬老院的老人们睡在一个大炕上,后来找了两块铁板自己动手在厨房的一角搭了个简易床铺。当时,我们把精力全部投入在了教学上,没人计较住宿条件,条件虽然艰苦,心里更觉宽敞。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杨树森
责任者
杨树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