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学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57
颗粒名称: 拜师学艺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4
页码: 133-136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烙画艺术上的学习和探索历程。作者通过与孙克岐老师和赵保国老师的交流和学习,提高了自己的烙画技艺,并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如《雄风》、《粉墨春秋》、《隆顺榕四位创始人》和《华夏医药之尊》。作者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和创作经历,总结出了学习艺术需要持之以恒、勤奋努力和不断创新的道理。
关键词: 宁河县 烙画 张如良

内容

好在我开始作树皮画不久,就已经重操旧艺——烙画了,添置工具,购买板材和有关资料。但旧时的烙画工具、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都已落后于时代。后来,一位同事的亲属来芦台探亲,此人叫孙克岐,是东北艺术家,画油画的,也搞木板烙画。孙老师告诉我使用什么工具,采用什么板材,还当场示范,展示烙画的各种技法。
  1998年在全国民博会上,一幅作者为赵保国的烙画作品《雄风》将我吸引住了,巧的是我与赵保国先生在展厅内不期而遇。我们一见如故,围绕烙画艺术聊得非常投机,我表示拜其为师,他爽快地答应了。赵老师在市内红桥区,我在宁河芦台镇。开始,只能在周末和节假日到赵老师家学习,直到退居二线后,便有了充裕的时间,全力投入到烙画艺术上了。我吃住都在赵老师家里,他布置作业一丝不苟,还特别注重发挥学员的长处和特点,留给学员自由展示的空间。每次老师做示范时,我都认真观察每个动作细节,仔细琢磨其中要领,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由于烙画用的是大烙铁,手握烙铁柄时就下意识地用力,时间一长,手指肚上就起泡,如果不理它继续烙画,就会起重泡或血泡。这些手指肚上的泡结成茧后,不像手掌上的茧能够留得住,日子不长就会脱落,于是又起泡、结茧、脱落……大伏天里本来就很闷热,再加上电烙铁这么一烤,更是酷热难耐,我的前胸和后背都长了痱子,但是手上的烙铁却一直没有停下过。就这样,我在赵老师家学习长达13年。
  为了进一步夯实书画基础,提高内在功力。我在花甲之年又走进“天津市老年人大学”的校门。从芦台到市区,为了避免堵车不迟到,每次上课,都是早晨四五点钟起床。一次下暴雨,路面的积水没过膝盖,我掉到没盖盖儿的下水井里。上车后,觉得腿很疼,撩开裤腿一看,腿被划出乱七八糟的几道口子,流着血,到学校时腿都肿了,但仍然坚持着把一天的课上完。我在老年大学先后学习了山水、工笔人物、素描、行书、写意人物、写意花鸟等课程,现仍在天津老年大学坚持学习,进而使烙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和赵老师共同完成的多幅烙画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粉墨春秋》被天津、四川电视台做过专题报道;《隆顺榕四位创始人》被中新药业天津隆顺榕制药厂收藏;25米长的《华夏医药之尊》被达仁堂京万红药业集团收藏。
  2013年,在母校芦台一中百年校庆时,我送了一幅大型烙画《难忘当年小石桥》。画面重点刻画了当年学子们最熟悉的、去学校的必经之处——小石桥。创作这幅画时,原有的场景早已消失,可参考的资料一点也找不到。我在老伴的陪同下,带着相机、画夹去公园,去河边,把那些大树、小草、芦苇、石块、流水、小路等资料取回家,根据主题意向进行取舍整理。第一稿出来后,多次征求当年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反复修改二稿、三稿后,才最后定稿。然后在木板上精心烙制了一个多月,最终作品完成。这幅烙画学校领导很重视,特意把它刊印在学校资料汇编的封面上,还印制成卡片发给大家留作纪念。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如良
责任者
张如良
相关人物
孙克岐
相关人物
赵保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