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会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48
颗粒名称: 河西会战
分类号: K292.1
页数: 4
页码: 106-109
摘要: 本文讲述了在1977年7月,张志忠被调到岳龙公社武装部工作。公社党委书记先是郑宝生,后来是孙德玲。为了响应中央的农田基本建设号召,县革委会组织了河西大会战,岳龙公社参与其中。指挥部成立并参与会战的准备工作,包括搭建工棚、组织人员、卫生及保卫工作等。最终完成了会战任务。
关键词: 宁河县 地方武装 张志忠

内容

1977年7月,我被调到岳龙公社武装部。当时公社党委书记是郑宝生,副书记有曹德利、张玉芳。不到半年郑宝生同志退休,孙德玲来当书记,革委会主任刘更田任副书记。副主任安树生,武装部长王宗满。不久,中央召开了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号召全国“今冬明春要大搞一下农田基本建设”,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县革委会组织了河西大会战。蓟运河西的东棘坨、赵本、大辛、廉庄和宁河5个公社在县的西北部,多是盐碱地,低洼易涝,粮食产量非常低,加上这里人少地多,劳动力紧张,因此,靠他们自己的力量改造那里的环境,提高生产能力是办不到的。所以,县革委会集中全县的力量搞了这次会战。县革委会在7月份下发了文件,全县立即行动起来。岳龙公社成立了以刘更田副书记为总指挥,我和王永琪为成员的河西会战指挥部。9月中旬派人去工地做前期准备工作,搭锅建灶搭工棚,到月底全部准备完毕,9月30日全公社1000多人浩浩荡荡开赴李花毛、毛毛匠的会战现场。那时三四里长的工地上红旗飘扬,标语牌到处都是,高音喇叭不时的发出指挥部的声音。我们的口号是:“高举红旗学大寨,抓纲治国拼命干,大干苦干一冬春,不争红旗心不甘”。指挥部做了分工,刘更田抓全面,王永琪抓施工,我抓后勤及保卫工作。还给配了一个卫生员,又给配了一个四轮小拖车。全公社22个工棚,22个伙房,我每天带着卫生员去各伙房、工棚检查督促卫生,检查防火安全,给指挥部伙房买菜并帮助做饭,晚上还要参加指挥部会议,通报和讲评伙食卫生、防火安全等工作情况,等大家都休息了我还得检查一遍才能睡觉,到12月初圆满完成了会战任务。
  我于1982年5月离开家乡,在铁岭县党校、工会和房产工作直到退休。我的三个子女,儿子在部队是总队的后勤部长,大女儿南开大学毕业后先在天津工作,后来去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家公司当了部门经理,小女儿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他们都已成家立业了。我的家人们包括弟弟,妹妹,侄男,外甥女们个个生活得很好,我从心眼里为生在这个好社会感到幸福和自豪。退休以来,经常去旅游,现已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几年来我已经写了20多万字的回忆录,几十首诗歌和旅游记。
  温故而知新,每当我回忆起在家乡武装工作的经历倍感亲切和欣慰。虽然我离开家乡到铁岭工作已经30多年了,但家乡的一草一木始终在我的心中,特别是当我看到家乡蒸蒸日上的变化,到处都充满着活力。看芦台高楼大厦林立,乡村公路纵横,村村都铺上了柏油路,盖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有线电视,有的家庭还开上了轿车,作为一个宁河人为家乡感到骄傲。在这里借《百老话沧桑》这个平台,衷心的祝愿家乡更加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祝愿家乡的人民,和谐共进,生活幸福安康。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志忠
责任者
张志忠
相关人物
郑宝生
相关人物
曹德利
相关人物
张玉芳
相关人物
孙德玲
相关人物
刘更田
相关人物
安树生
相关人物
王宗满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