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工艺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26
颗粒名称: 指导工艺厂
分类号: J314.2
页数: 4
页码: 59-62
摘要: 本文描述了张宗泽在天津外贸恢复传统工艺品出口业务后的工作经历。作者在丰台公社建工艺厂,协助画厂师傅设计画稿,年画外销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年画市场逐渐萧条时,作者研究国外市场需求,亲手设计制作了一批传统的民间玩具,包括阿福、兔爷、动物等系列,使丰台工艺厂扩大了生产规模,连续3年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此外,作者还承接了市外贸工艺品公司的仿旧彩木雕佛像出口业务,并建立了天津四郊五县的生产点。丰台工艺厂还成为了乡镇利税大户。
关键词: 宁河县 根雕 张宗泽

内容

1972年天津外贸恢复传统工艺品的出口业务,当时天津地区把宁河东丰台的木版年画列入挖掘项目,在丰台公社建工艺厂。当时我在县商业局办公室工作,领导委派我到丰台工艺厂作技术指导,做好画工培训、商品验质把关、样品设计等项工作。我愉快地接受任务,陆续在丰台公社北村、西村和岳龙公社于潮村建起3个画厂,并协助画厂师傅设计画稿,由原来的10个品种增加到60余种,年画外销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最兴旺时,年订货3万余张创汇10余万元,在当时是可观的副业收入。
  我调入县外贸局后,可以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丰台工艺厂。70年代末,年画市场逐渐萧条,生产面临困境,如何让工艺厂生存下来,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民间艺术功底,开动脑筋,研究国外市场需求,亲手设计制作了一批传统的民间玩具,包括阿福、兔爷、动物等系列。20几件泥玩具拿到天津外贸工艺品公司,他们看后很兴奋,立即把样品带到广交会天津展厅,受到外商的青睐,使丰台工艺厂扩大了生产规模,连续3年经济效益逐年增长。
  未雨绸缪,泥玩具市场若有变化还能搞些什么,我不断的开拓思路,我创作的根雕作品中有佛像作品。一次我把自己的部分根雕作品拿到市外贸工艺品公司,主管业务的同志们看后倍加赞赏,并耐心解释说,根雕作品每件形态不同不宜批量生产,因此外贸暂时不能经营,将来作为礼品可组织少量出口,但是他们看到作品中雕刻的各种佛像和菩萨后眼前一亮,说你雕刻的佛像菩萨非常好,随后便认真地跟我介绍,市公司现在经营的仿旧彩木雕佛像出口业务和外销市场特别好,有时供不应求,这类货源主要由河北曲阳提供,因生产点离天津较远,市公司想在天津四郊五县建点生产,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立即答应,接下任务,带回样品,我只用10天就把复制样品雕好,送市公司验收合格,拿到订单,在县领在县外贸局建雕刻车间,在丰台工艺厂建雕刻厂。我传授雕刻技艺,第一批订单按期完成,很快投入了批量生产。而后我带队去河北曲阳雕刻厂学习石刻艺术,请来北京师傅传授牙骨镶嵌艺术,丰台工艺厂每年收入可观,雕刻厂成为乡镇利税大户。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宗泽
责任者
张宗泽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