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塘坨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10
颗粒名称: 东塘坨往事
分类号: K29.21
页数: 11
页码: 22-32
摘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陈洪霞在东塘坨村参与财会工作和各个时期的经济变革和发展的经历。互助组是当时为解决劳力、耕畜、农具缺乏困难而组建的生产小团体,农户玉米、高粱产量高于单干农户,但仍未摆脱小农经济模式。初级社是自愿报名的互助组升级而成,农户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入社参与分红,劳动工分“分红”高于土地和生产资料所得的“分红”,但中农以上户并不乐意入社。高级社由初级社合并直接转成,全村农户和土地全部入社,小社和个人大型农具、牲畜等登记评估后由村里统一管理,生产资料按比例“分红”,劳动工分“分红”比例略有提高。
关键词: 宁河县 东塘坨往事 陈洪霞

内容

作者简介
  陈洪霞,男,1934年10月出生,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东塘坨村人。12岁参加村儿童团,以后转民兵组织。1952年参加县政府会计培训班,1953年至1956年任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记工员、记账员。1959年至1979年任生产队会计、村企业联办会计,1983年任村12个生产队联办会计,1988年任村三个个体企业会计。1972年至1977年受聘于潘庄高中教授会计、统计课程。2006年离职养老至今。
  我叫陈洪霞,家住潘庄镇东塘坨村。我解放前念过几年新式小学,属当时村里的“知识分子”。1952年,村里推荐我参加了宁河县政府会计培训班,从此我从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时就是记账员、工分记录员,后来又当生产队会计和大队企业联办会计,干了一辈子的财会工作,参与和经历了村里各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经济的变革和发展,尤其对解放初期的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记忆犹新。今天把它讲出来,就是让现在的人们和后来人对那时的农村发展状况多一些了解,也算是增加点历史记忆吧。
  互助组
  东塘坨农业生产互助组,是为解决劳力、耕畜、农具缺乏的困难,自愿组建起来的生产小团体。实行互相帮助、共同劳动、分散经营的办法,一些生产资料和收获的产品仍归个人所有。联合协作力量大,能产生新的生产力,组内农户玉米、高粱产量一般高于单干农户,但它仍然没有脱离生产资料的私有体制,经营管理仍然是小农经济模式。
  翻身解放分得土地的农民,迫切需要提高生产力,搞好生产多打粮食增加收入,而老辈子遗留下来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已经很落后,束缚着劳动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同年秋天,本村干部李连巨开始联系李永颜、于克青互相帮助,秋收和种秋麦,属季节性劳力互帮互换,就是换工形式的临时互助。到1953年春天,政府介绍外地互助组经验,号召成立正式的互助组,从农药、化肥、籽种、生产资金等方面优先扶持,有很大的优越性。李连巨又吸收了李景中、李荣中、李迎祥几户参加,成立了东塘坨第一个正式互助组。一开始还是带农具互助帮工形式,土地、庄稼、农具都是私有,互助合作,帮工干活事主管饭,收获归事主。由于这个互助组的典范作用,村里各户纷纷效仿,很快就成立了十几个互助组,是潘庄区成立最快、最多的村,我家也联合了两个老表亲和周围几家邻居组成了互助组。
  1953年秋后,李连巨互助组扩大到了十几户人家,把临时互助改成了长年互助,并且以家家出钱的方式集资买了一匹小骡子,引起全村轰动,也受到潘庄区的通报表扬。
  到1953年底,全村推选两个互助组参加全县表彰大会,李荣中代表李连巨组,我代表我们组参加了会议,两个组也被评为模范互助组。
  初级社
  互助组虽然提高了一些生产力,但还束缚着全村土地改造、水利建没、科学种田等诸多改革的实施,更不能带领全体村民致富。因是自愿结组,村中的孤寡老人、人多劳力少困难户都被甩在了互助组以外。在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下,各地农村纷纷组建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也叫小社),东塘坨村被列为潘庄区的建社试点村并派来了工作组。开始是自愿报名、自愿组合,入社的户还是不多,原因是有车、马、驴、船的户怕吃亏,没有啥的户又不好意思加入,怕别人说找便宜。后来区委和工作组组织大家学文件、学习宣传苏联的经验,并要求党团员、积极分子和干部带头,而后又制定了生产资料入社参与分红的办法,打消了一些人的顾虑,使入社出现了好势头。
  东塘坨村农户较多,全村先后成立了3个小社,李连巨互助组因具备小社性质所以直接转成小社。我们组联合了庄西头5个组建了庄西头小社,后街几个组也联合起来组成了后街社。开始建初级社时,一般中农以上的户由于财产农具多都不乐意入社,有的还把大车藏起来,把牲口牵到外村去。还有对孤寡老人、贫困户和地富家庭,各小社都不乐意要,潘庄区委、工作组和村干部做了很多工作,后来采取按住处地点就近入社的办法得到解决。在合作社实施中,收获除交国家公粮、留种子和一部分储备外,剩余部分按人口、土地、劳力投入(工分)和参与分红的牲畜、农具等项比例分配。生产资料按比例“分红”,社员参加劳动采取工分制,劳动工分“分红”稍高于土地和生产资料所得的“分红”,并留有一定的积累用于再生产和购置公共财产。我们村西头小社开始定的是5比5比例,后来调整为出工劳动的工分占5.5,其余占4.5比例。
  高级社
  进入1956年,初级社刚组建一年,上面加快了合作化运动的步伐,要求要“跑步”进入社会主义,东塘坨3个初级社合并直接转成了高级社,名称是潘庄区西塘坨乡新华农业合作社,李福洪是社长,李汝生是会计。
  这次入社是全村所有农户、土地全部入社,小社和个人的牲畜、车辆、大型农具进行登记,村里专设评估小组评议作价,由村里办事公正、认真负责、威信较高的人担任评议委员。我记得评议员有于江、陈洪柱、李如孟等,我还是记账员。当时评议标准是:全套车马300至600元不等,单个大车(花轱辘铁轴车)100至200元,骡马150至300元,驴100至180元,木船80至200元,大艚子价更高,耠子、木耙几十元不等。对财产评估作价按新人民币(刚实行元、角、分新币)额度入户主的入股投资账,待年终分配时按投资平均额找平,高出部分参与分红或退给本主(实际上并没有认真执行)。
  对收回的七里海苇田无条件地全部交村归公,实行公有化。苇田及苇制品收入和渔猎收入归集体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纸苇(小苇子)卖给纸厂收入归社员,部分现金,作为生产费投资记入名下,为社员入股基金。开始几年,退了一些高于平均线的股金给社员(账面一直存到八十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1956年成立高级社时,全村有245户1315口人,土地不足2000亩(那时七里海前海全部是苇地,还没有退苇成田),入社后社员私有土地转为集体所有,耕畜、大车、木船等大件农具也都作价入股或充公。高级社实行由集体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使用劳力,统一使用生产资料,统一分配劳动产品。在劳动报酬和收入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分配,进而,体现出了集体的优越性。为解决劳力不足,全村妇女劳力组成几个突击队,承担后海筑堤圈地的土方工程,她们靠铣挖肩抬,开展劳动竞赛,大干近1个月硬是把后海400亩耕地围了堤埝,又在堤边栽了柳树,涌现出很多先进标兵和摸范事迹,村里为她们发了毛巾等奖品,她们的事迹受到潘庄区委的通报表扬,并上报了县政府(文件现存于区档案局)。
  当年所圈400亩耕地第一年试种了水稻并获得了大丰收,给全体社员带来了入社后丰收的喜悦。现在村里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们讲起此事来还津津乐道,洋溢着敬佩之情。妇女筑建的堤埝几十年来挡住了多次洪水的冲没,为保住全村人们赖以生存的口粮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她们当年栽种的近1000棵柳树长大成材,高大粗壮,曾成为本地区的一景。
  当会计
  我因几次参加县里、区里举办的会计培训班,成立了互助组就当记事员,成立初级社、高级社时被指定担任记工员、记账员和会计。当时的账册主要有总账、现金账、工分账、物资工具账、入股财产账、预支账,还有社员工分手册,我对这些是轻车熟路,干着一点不费劲。
  我每天都和社员们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晚上还要开会学习和记工分,只利用阴雨天和挤点时间整理账目,社里给我的报酬是每月补一天半的工分,我记得当年分值合新人民币是8分钱,这样我每月多得1元2角钱。初级社的分配(分红)是一年两次,第一次是麦秋前后,社员只领粮食,鱼菜、柴禾等实物。第二次是秋后至年底,这次既有实物还有现金,操作过程非常繁琐。年终结算相对分粮、分物就费事多了,也是社员们最关心的,它决定着各家各户一年劳动的成果,关系着各户一年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因为每家每户都有记工本,个个心里都盘算着能分多少红利,所以我当会计的更是格外仔细,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出现差错。而且账目公开张榜上墙,要做到家喻户晓。一要公布各户全年工分账,二要公布上半年预支账,三要公布参与分红的比例分红账,四要公布分配前的扣留,五要公布全年收入支出账,六要及时公布上边拨的专项资金支出明细。另外还要公布预分配方案,经社员们讨论后再报上级批准,最后公布年终分红决算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那时公布账目,不光是大队公布,每个生产小队也要定期公布。
  初级社从成立到转成高级社只有1年多时间,只进行了一年的结算分红,没形成啥经验和制度,像劳动力分配、工分评定、男女同工同酬、田间管理等都没有得到完善和解决,后来人民公社化以后制度就越来越完善了。
  吃水不忘挖井人,好日子不能忘党恩。我现在儿孙满堂,老伴身体硬朗,生活很幸福。我每天到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和老伙伴们唠嗑、看电视,有时也说道说道过去的事情,唠唠国家的形势,大家都感谢共产党和政府,使我们这些年过古稀之人过着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连中
责任者
陈洪霞
责任者
陈洪霞
相关人物
李连巨
相关人物
李永颜
相关人物
于克青
相关人物
李景中
相关人物
李荣中
相关人物
李迎祥
相关人物
李福洪
相关人物
李汝生
相关人物
于江
相关人物
陈洪柱
相关人物
李如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