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丈夫岳家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05
颗粒名称: 我的丈夫岳家祥
分类号: K825.46
页数: 12
页码: 10-21
摘要: 本文讲述了李桂珍丈夫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农村办学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仍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的故事。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作者和丈夫仍然坚持着认真教书。村民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很高,送孩子上学的热情也很高,丈夫每天从早忙到晚,点起油灯备课批改作业直至深夜。他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关键词: 宁河县 教育工作 岳家祥

内容

作者简介
  李桂珍,女,1932年11月2日出生,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人。1953年随丈夫到大北涧沽乡独立村生活,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期间为贴补生活用缝纫机做服装被褥约20年。1983年全家返县城芦台镇生活至今。
  丈夫岳家祥走了已经10年了,我时常想念他。人都说盖棺可以定论,总结丈夫的一生,可以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他原来是芦台一中初中毕业生,1951年我们结婚不久,经家族的二哥岳守成介绍他参加了人民教师队伍。先后在大王御史村、东崔庄村、独立村、大北涧沽村等任教,他有许许多多看似平凡却又令人难忘的事。
  高粱秆做橱柜
  建国初期,农村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想象不到的。开始,丈夫到独立村去教书,村里找了两间厢房当学校,招了20多个学生上课。房子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和一个破木板门,白天也是黑洞洞的,只好天天开着门采光。没有黑板,他就找几块小木板钉成当黑板讲课。虽然艰苦,但丈夫的教学工作却非常认真,时间不长,学生们就学会了写字、算算术,学生家长都很高兴,来上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小厢房就挤不下了,村干部就操持建新的学校。
  最初,我和女儿随丈夫到独立村,住在一位姓苗的村民家的厢房,生活条件比学校的条件更艰苦,吃的粮食和做饭用的柴草都很少。刚到了村没几个月,村里的人还不太熟悉,就发生一件救我一命的事。
  1955年5月13日儿子出生,丈夫没在家,临盆时幸好被邻居发现,我记不清是谁了。就是这位好心人把村里李维全的媳妇找来给我接生,我儿子岳志新顺利出生。第二天,我起来想烧水,一把柴禾都没有。我就找个褂子蒙着头到打麦场上拣来不多的芦苇叶子和高粱穰子回来,用水壶烧水。可能是没有烧开,喝了以后就拉肚子,大便的颜色都是黑的,肚子疼得站不起来,几乎昏迷。这时,刘景齐的老伴来我家串门,看见我病成这样就哭了,连连说:“老师娘子你这是怎么了。”我对她说:“我不行了,我要走了……”她劝住我说:“老师娘子你等着,我去找药。”说着拔腿就跑,回到家她安排刘景齐连夜赶路,到芦台赶火车到外地,从他的亲戚家寻找到药。第二天赶回来,刘景齐老伴给我熬好药,赶热给端来让我服下。结果一剂药我的病就好了,是刘景齐一家人救了我和儿子的命。村民知道我的情况后,都伸出援助之手,有给米的、有送面的、有拿来鸡蛋的,还有送柴草的,困境得到了缓解。
  不到一年的时间,在村子偏北的地方,村里盖了三四间房,其中一间作为办公室,其余作为教室。虽然,教室里连讲桌都没有,但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我和丈夫都很高兴。这一间房的办公室,既是丈夫办公备课的地方,又是我们全家4口人生活的唯一居室。屋里有一铺土炕,灶台就在教室的后边,每天趁着学生没在学校抓紧做饭,以免影响学生上课。我家那时没有一件家具,只有一只手提箱子。办公室里连放碗和筷子的地方都没有,我就找来6块大青砖和一大把剥好的高粱秸秆,靠着墙边垒了一个土碗架。用高粱秸秆当作木板,和泥用手抹平,晾干后糊上报纸,前面再粘上报纸当帘子,一个碗橱就可以使用了。房子的后边是一望无际的芦苇塘,尤其是夏天一到晚上蚊虫满天飞一抓一把。上课的学生没有桌椅,只是在地上搭有一排排矮矮的土台子,放上柳树锯开的木板,就是桌子。学生自己带小板凳、木墩或坐砖头。4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坐在一间教室的指定地方,我丈夫分别给几个年级的孩子上课。讲的内容都不一样,讲一年级的课,一年级的孩子听,二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教室里就是这么混杂着上课。那时候就是这个条件,我丈夫就是这么坚持着认真教书,这种复式教学现在几乎不见了。
  “天上的星星出全了”
  独立村村民基本上都是穷苦人,没有文化。解放后生产队连个记账记工的都没有。全村人对文化知识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迫切希望孩子们有文化,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热情非常高。丈夫每天从早忙到晚,点起油灯备课批改作业直至深夜。他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的学生小贪玩,乘着课间跑回家,丈夫就挤时间把他找到,领回教室,有时忙不过来,我也帮着看管学生。礼拜六下午,他常要去芦台或大北涧沽公社开会、取书等等,我就帮他组织学生上自习、写作业或复习功课。随着时间的延续,孩子们有了文化,能够读报、写信、算算术,村里的干部群众都非常感激我们夫妇俩。
  村书记邵福生和村民们常到我家里问寒问暖,送些瓜果蔬菜,提供各种帮助。有一个叫杨华的村民,在困难时期还常把食堂的饭票接济我们。学校在村外,教室的边上有一座坟墓,村干部担心我胆小害怕,在我们搬到独立学校之前,就与墓主家商量好,铲掉上半部分,变成自然土堆,每年清明也不填坟,只在远远的地方祭奠,为的是不让我们知道教室边上有坟墓。这是我家离开村后很多年才知道的,到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有说不出的温暖。
  周末丈夫去芦台开会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我就找来村里女孩作伴。村里的马号与学校隔着一条小路,生产队的饲养员马会岭老师傅在夜里给牲口添草料时,经常来到教室附近“打更”。他总是自言自语地念叨:“天上的星星出全了”“天快亮了”,意思是告诉我,你们安心的睡吧,我在外边给你们“巡逻”呢。
  为了方便生活,在学校还没有建好之前,村民张宝顺又让我们住进了他家的西厢房。那时的窗户没有玻璃,是用纸糊的。有一次窗户潲雨,张宝顺就把盛有半袋子小米的麻袋倒在了地上,并喊着“老师娘子你别害怕,”说着就冒着雨把麻袋挡在窗户上用木头叉子支好。你可知道那时的室内地面是土的,接触了土的小米要怎样的处理才能食用啊!
  我儿子两三个月的时候,学校建好了,我们就搬到了学校办公室居住,烧柴是个大问题,我就借了镰刀去割柴草用来做饭。到了地里我先找了一块软草的地方,把割下厚厚的草铺上一层,铺上尿布,再把我儿子放在上面,让3岁女儿看着。村的石俊兰看到了,把我儿子抱走,闺女也被带到了她家,并帮我割草,还让我们娘仨在她家吃饭。更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石俊兰家给送来一牛车干草,解决了我家做饭用柴问题。
  1959年,因为工作需要,丈夫调到大北涧沽中心小学工作。我们要离开的消息一传开,村干部和学生家长纷纷到家里看望,有送米的、有送豆子、窝瓜的,还有一家送来了一罐子鸡蛋。临走的那一天,村里用大马车拉着我们全家行李物品,送行的干部和村民男女老少还有学生近百人,有学生说:“岳老师您调走了我们真舍不得啊!”丈夫说:“好好学习,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有的拉着我的手说:“师娘,别走了,就这住着,这就是你们的家。”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只好说:“你们老师没人照顾,哪行啊!”我们几次劝大家回去,他们还是依依不舍跟着马车送行,已经送出近3里路了,还是在一个村干部的劝说下,大家才行礼握手告别。每每忆离开独立村,乡亲们送行的情景时,总是勾起我和家人的感动。儿子说:“这样的场景我只在电视剧中见到过,没想到60年前,我们家离开独立村的真实场景就这样啊!”
  发黄的笔记本
  大北涧沽中心小学是当时的“小宝塔”学校,任务是给上一级学校输送尖子人才。校长是李学义,丈夫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还兼任大北涧沽公社文教组总会计,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他教学认真,学生们也爱听他的课,尤其是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安排为汉沽市(当时是宁河县与汉沽区合并为汉沽市)全市骨干教师大会上做示范演讲。
  丈夫不但教书出色,会计工作更是一丝不苟,整个大北涧沽公社教师的工资、差旅、布票、棉花票、自行车票、副食票证发放工作没有出过差误,工作30多年很少休过寒暑假,加班没有报酬,只是默默地奉献。我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一年春节前,老师们都已经放寒假回家了,那时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啥都短缺,到春节每位教师凭票供应半斤带鱼。供销社不管分,老伴就统一买来,然后在家里一秤一秤给分开,用报纸包好放在院里的大缸里冻上,等着老师们随时来取,一直到大年腊月二十九还有老师取带鱼,他有事出去还不忘叮嘱我,一定要在家中热情接待。我这辈子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全力地支持了丈夫的工作。
  前两年,我偶然见到丈夫操持大北涧沽中心小学建设校舍时用的笔记本,50余年的岁月,笔记本皮的颜色早已褪去,但里面的内容字迹依然清晰。他自调到大北涧沽中心小学后不久,除日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负责大北涧沽中心小学村以及后来大北涧沽公社中学的基建工作,这个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记载了那时的每一项开支。
  那时,财政紧张给教育方面的支出也比较少,一分钱真要掰成两半花,建筑材料来源,檩木门窗等木材国家给的很少,缺空的只好到唐山、丰润等北边山区采购。新的原木运来先要整体放到水沟里浸泡,用泥压在水里进行除虫去皮处理来年备用。那时的差旅费才几角钱,为了节省开支,他就常带些干粮充饥,不去领取公家补助。
  三块六毛钱
  1976年大地震,大北涧沽公社的中小学校舍全部倒塌。他接手建设大北涧沽公社中学的临时校舍的任务,并担任该中学总务副校长。由于工作任务太重,他就把公社文教组总会计工作交给一个年轻的李老师。
  多年后,我在县城见到了那个曾经接手总会计的李老师,他已经调到县教育局,提起丈夫,他讲起当年在交接时发生一件令人难忘的事。
  李老师讲,交接工作那天,李老师到了他的办公室,见到文教组十七八年的财务账本,内容清晰完整,装订规范,收支平衡无误。但在有一年的账目出现了3元6角8分的余额,这钱用纸包着,粘贴在这一年账本的最上面,纸包上写着一个老师的名字。他说,这是应发给这位老师的钱,由于钱到的晚,等钱到时,那位老师早已调到外地。那时,信息闭塞,长时间联系不上,就把钱包着放这里已经8年了,总是希望能联络上那位老师,把钱发给人家,现在把这钱转交给你,一旦有可能把钱发给人家。李老师说:“我看着发黄的纸包和褪色的钱币,心里非常感动,你别小瞧这3块多钱。那可是当时百分之十几的月工资呢。因为当时教师月工资24元的不在少数。”
  丈夫已经去世10余年了。他认真做事,默默奉献,对党忠诚的品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人并得以传承。我们岳家后人,有从事法律工作,更多的人从事教育工作,他们秉承正直忠厚、好学上进、兢兢业业、努力进取的家风,均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岳志新
责任者
李桂珍
责任者
岳家祥
相关人物
李桂珍
相关人物
李维全
相关人物
刘景齐
相关人物
杨华
相关人物
岳志新
相关人物
邵福生
相关人物
马会岭
相关人物
张宝顺
相关人物
石俊兰
相关人物
李学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