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家乡面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404
颗粒名称: 改变家乡面貌
分类号: K292.1
页数: 4
页码: 6-9
摘要: 本文讲述张连会在1952年回到家乡,担任村民兵连长和村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他带领村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修建灌溉渠道和排水河,使庄稼产量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他关心孤老户和老人,为他们提供帮助和照顾。在“四清”运动中,他被认为是一个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关键词: 宁河县 抗日战争 国家情怀

内容

1952年丈夫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回到了家乡。当时农村土地改革基本结束,他决心要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开始当村民兵连长,积极组织基干民兵参加各项活动。195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完成上级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当时全村6名党员,他积极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在群众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使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当时村里土地盐碱,加上没有相应的水利设施,一下雨就涝,庄稼产量低,可以说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
  他召开党员大会,率先提出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构想,组织社员群众变冬闲为冬忙,打冻土开沟渠,开展劳动竞赛,男女同工同酬,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那些年月在田野里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经过数年的苦战,全村1200多亩土地实现了条田化,经他多方筹集资金与邻村联手共建了第一座有规模的排灌站——林庄排灌站,修筑灌溉主渠道3条,挖排水河6条,形成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保障体系,确保了粮食的稳产高产,彻底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
  那时村里有5户孤老户,他们没有自养能力,丈夫很牵挂他们。李点老两口一辈子没儿女,又无近亲。一年夏季连雨天,他家的破房子倒了,无力再盖,丈夫把村里的库房腾出1间,让老两口搬进去。史家老奶奶大半辈子守寡,靠寄宿别人家过日子,丈夫把自己家6口人的住房挤一挤,让史家奶奶搬到自己家住。平日里,村上老人们的家里是他经常去的地方,总是及时为他们送去干柴和粮食。下雨老人们的房子漏不漏,冬天他们灶下的火旺不旺,炕头的火盆暖不暖,他都要过问,发现有困难就及时解决。为让这些老人日子过得好一些,他把每年底政府发放给他的24元残废金拿出几块,分给老人们买过年所需。看到老人们生活好了,他比老人们还高兴。
  1963年开展的“四清”运动,丈夫也“上楼”接受“四清”工作组的调查,通过多方调查,认为他经济上干净,村账目清楚,公共财产没有流失。当时的“四清”运动工作组组长张连升在工作总结大会上说:“张连会同志是一个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从此丈夫和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四清”运动结束后,张连升回到了天津,他们还有书信来往,在1976年大地震时,张连升专程来村里看望丈夫,带来很多生活用品,使我们全家深受感动。
  1980年丈夫因在战场上受过的伤,加之关节炎、风湿病、肠胃炎等疾病,工作上是心有余力不足,从村党支部的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不忘把精心培养的年轻干部扶上马送一程,他转任村支部委员、治保主任,维护全村的安全稳定。1983年6月12日他走完了一生最后的历程,终年59岁。
  丈夫一直告诉我,他在部队就是一名普通战士,在整理丈夫遗物时我才知道,他是个战斗英雄,看着他精心保存的多枚军功章,我再一次忍不住流下思念的眼泪。
  追寻丈夫的一生,感觉他的脚步好像仍在前进的路上登攀。我时常告诫孩子们,一定要像父亲那样对党忠诚,对祖国忠诚,对人民忠诚!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奎文
责任者
张术明
责任者
张连会
相关人物
李点
相关人物
张连升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