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治碱打头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262
颗粒名称: 改土治碱打头阵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201-2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70年代的岳会村,铁姑娘队们为了改土治碱、发展农业生产,勇敢地接受了挑战。她们不怕苦、不怕死,代表全村妇女和铁姑娘队表决心,誓为农田基本建设作出贡献。在工地上,她们与男劳力一样分工,用扁担量、抬筐倒土、挖锨甩土,每天工作长达六七个小时。尽管岁数小、力薄,但她们仍然坚持到底,嘴啃泥、手上的血泡都没有抱怨。大队杨书记对她们的称赞也成为了她们努力的动力。最终,到1973年,她们实现了土地的台田化,粮食产量达到550斤,让天津日报专门报道了她们的事迹。
关键词: 宁河县 李桂英 铁姑娘队

内容

我们岳会村属于北部大洼地区,70年代前,十年九涝,土质盐碱程度严重,到地里一走,鞋上会粘满白盐碱。那时种植的作物就是高粱、玉米,好年头,粮食产量也不过百斤,一遇大涝,几乎绝收。当时改土治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铁姑娘队”成立不久,村里召开“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誓师大会”,大会由书记杨庆祥主持,并作了“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都要为农田基本建设作贡献”的动员报告。会上,民兵连长李笃华、团支部书记杨洪臣分别作了表态发言,我也上台,代表全村妇女和“铁姑娘队”表决心,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出大力,流大汗,与男的比着干,誓为发展多贡献。
  那时我们村制订的计划是,用3年时间将3302亩土地全部实现高标准台田化。台田的标准是,宽挖深渠,取土垫地,提高地面高程,相对降低地下水位,形成宽沟与土地相间的地块。台田宽30米,长300米,挖沟渠开口4米,深1.2米,底宽1米。我们在开挖沟渠的时候,是半幅半幅的干。第一层、第二层的土用筐抬,满铺地面;第三层的土则用锨甩,用来培坡、做棱。每天每抬儿分15米(指两人一副抬筐),分段儿不用米尺抻,而是用扁担量。我们和男劳力分的一样多。那时大队部每天早晨4∶30响广播,开始操持人们上段儿;中午队里送饭到地头,吃的大多是高粱、玉米窝头和咸菜;晚上要干到六七点钟。有时干完当天分的段儿,还要“放卫星”(指多干上几米)。那真叫顶着星星去,戴着星星回啊。长时间的“扁担炖肉”、挖锨甩土,我们人人练成了“三铁”。即铁肩膀、铁手掌、铁脚板。肩膀、手掌、脚板上的茧子老厚老厚的。岁数最小的杨淑芹、李秀敏人小力薄,开始抬筐倒土,经常连土带人一块儿倒出去,有时弄得嘴啃泥,手上的血泡,老的没好,新的又添,回家都不敢让父母看。就那样,她们从没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句累,轻伤不下火线是常有的事儿。一次陈玉静在工地上鼻子突然流血,她就用纸堵上接着干,血又从嘴里往外流,在大家的再三催促下,她才去了卫生所看。没用两个时辰,她又返回工地抬上了大筐。
  当时大队杨书记常大会小会地对社员们说,为啥流动红旗总在铁姑娘队,人家那是玩命干出来的。到1973年我们村土地全部实现了台田化,粮食产量达到550斤,实现“跨黄河”,记得天津日报还有过专门报道,还特别提到了我们“铁姑娘队”呢!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洪军
责任者
李桂英
责任者
李桂英
相关人物
杨庆祥
相关人物
李笃华
相关人物
杨洪臣
相关人物
杨淑芹
相关人物
李秀敏
相关人物
陈玉静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