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载史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246
颗粒名称: 发展载史册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的经历,特别是在组织合作社方面的成功。通过采取明确的奖惩制度和科学技术的运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调动,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庄成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越来越大的力量,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建立文化俱乐部和图书股等,农庄也在文化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篇回忆文章希望能够记住大陈庄曾经的辉煌,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不忘初心的情感。
关键词: 宁河县 史册 窦俊华

内容

组织合作社(农庄),走集体道路,唤起人们当家做主人的热情,采取的记工方法明确了奖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杨振儒耕作队成员,个个出满勤,人人使真劲,努力钻研科学技术,实行科学种田,精耕细作巧施肥,丰产田水稻亩产超千斤,创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纪录,杨振儒被评为全国丰产模范,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向他颁发了奖金、奖状和奖章。1952年11月29日,河北日报上发表了省农业厅总结的《杨振儒耕作组的丰产经验》文章,在全省推广。1952年遇到咸水灾害,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采取斗子淘、盆子端的办法开展抗灾斗争,全村种植的700多亩水稻仍然获得了亩产500斤的好收成。在收割稻子时,许多社员白天坚持上班,晚上加班挑稻谷,连60岁的孟吉荣老大娘也出了31个劳动日。
  合作社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贡献越来越大,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1年,在爱国捐献和优属工作中,全村捐款300万元。1955年向国家交公粮92万斤。1951年到1954年,全村共提取公共积累5万余元,先后建起了办公室、饲养室、仓库、文化俱乐部、学校等房屋达70多间,还建立大型养猪场。社员劳动日值从1951年的1.8元提高到1955年的4元,比国家干部和正式工人挣得还多许多,村里小伙子们找对象娶媳妇根本不用发愁。农民杨树祥全家9口人,1950年全家收入800元,1955年一下子增加到3600元,比1950年增加了三倍半。村里家家有电灯,户户有余钱,吃上了大米白面。青年们更是风光无限,穿上了时髦的服装,秋有秋衣,夏有夏装,冬天还有绒衣、毛衣,有的甚至买得起呢子大衣,并骑上了崭新的自行车,百分之八十的户都买了收音机,就是老百姓说的电匣子。当时有个顺口溜,“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吃穿不用愁,老婆孩子乐悠悠,劳动生产更上一层楼!”
  当时社员是“白天战斗式的劳动,晚上文化式的休息”。1953年农庄建立了文化俱乐部,设有文艺、宣传、图书3个股(科),每个股7至8人。文化股有30多名演员,村里给买了各种乐器、戏装、舞蹈服装,可以排练演出20多出戏;图书股有大量的图书和报刊杂志,达到上百种。俱乐部还办文化补习班,到1955年时,全村就基本扫除了文盲。就这样,我们村的名声很快响亮起来,各级领导纷纷来参观视察,连外国人都曾经来过。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一部分村民已经离开祖辈居住地迁入新区,往事也随着年轮的更替渐行渐远,借助百老话沧桑的平台,我写下这篇回忆文章,惟愿浩瀚的历史能记下大陈庄曾经的辉煌,籍以表达我的乡愁、不忘初心和对故乡的眷恋。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窦俊华
责任者
窦俊华
相关人物
杨振儒
相关人物
孟吉荣
相关人物
杨树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