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集体农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245
颗粒名称: 建集体农庄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66-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初期中国学习苏联的情况。在服装、文化和生活等方面,中国人都向往苏联的现代化生活。在村庄名称上,合作社改为集体农庄,但经营管理体制、方法、内容没有改变。农庄仍建有生产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人员设置、工作分工及活动安排等基本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相同,但在出入庄办法、记工评分、奖惩制度方面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做了补充和完善。评工记分方面采用“死分活记”和工作定额制,奖惩制度方面对劳动积极和刻苦钻研技术的庄员进行表扬和奖励,超产队(组)也可以享受按比例的奖励。
关键词: 宁河县 集体农庄 窦俊华

内容

解放初期,我们跟苏联学习,特别是在1952年,更是“学苏热”。服装上,姑娘们穿起连衣裙,男士们穿起列宁装;文化上,唱起苏联歌曲,跳起交谊舞;生活上,向往着苏联的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村庄名称上,村合作社的名称改为集体农庄。虽然名称改了,但经营管理体制、方法、内容没有改变。合作社的主任、副主任改名为农庄主席、副主席,仍由杨兆庆(主席)、杨振儒(副主席)担任。农庄仍建有生产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两委会”的人员设置、工作分工及活动安排等都基本与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相同,有所不同的是农庄在出入庄办法、记工评分、奖惩制度方面,借鉴苏联的经验做了补充和完善。
  如在出入庄方面,入庄自愿,但须经庄员大会讨论同意;出庄自由,但须在秋后结账以后方可提出;出庄者可以带走自己原有数量的耕地、畜力、农具和赢得农副业收益,但不准带走公益金。如果在出庄者的土地上已由农庄投资打了水井、建了渠道或改良了土壤,则须向农庄缴纳如数的建设费后方可出庄等相关的条款和规定。
  在评工记分方面,全庄除农庄主席和会计外,所有劳动人员一律编入各耕作队参加田间劳动,报酬以“死分活记”为主,实行工作定额制。“两委会”主任则按庄员中工分最高的予以记工。
  在奖惩制度上,对劳动积极和刻苦钻研技术的庄员,以口头表扬、黑板报表扬和物质奖励等方式予以兑现。超产队(组)可以享受按比例的奖励:超产100斤以下的,50%奖励给劳动者,50%留作公益金;超产100斤以上,200斤以内的,70%奖励劳动者,30%留作公益金;超产200斤以上的全部作为劳动者的奖励。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窦俊华
责任者
窦俊华
相关人物
杨兆庆
相关人物
杨振儒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