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互助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243
颗粒名称: 组建互助组
分类号: K825
页数: 4
页码: 161-1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大陈庄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老村庄,解放前人民生活苦难,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村南建兵营,为防止八路军掏“老窝”,规定兵营500米内不准老百姓种庄稼,加上苛捐杂税和各种剥削,老百姓根本维持不了基本的温饱。解放后,政府帮助村民建立了新政权,并建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通过互助合作,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当时杨振庭等人积极响应,建起了4个互助组,共同经营360亩土地。虽然其中一个组因为水灾而散了,但其他组仍然坚持下来。这些互助组在政府的帮助下,组织起来,合伙捕鱼或做短工,度过了灾荒。
关键词: 宁河县 互助组 窦俊华

内容

听老人们讲,大陈庄始建于“燕王扫北”时期,人称“占山户”,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位于宁河区芦台镇东南3华里,原属宁河县董庄公社,现已归属芦台镇管辖。
  解放前,这个村的土地比较多,但大多都集中在财主手里,加上军阀混战、日本侵略、国民党统治,老百姓没有过上一天安宁的日子。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在村南不远建有兵营,为防止八路军掏“老窝”,规定兵营500米内不准老百姓种庄稼。由于地势低洼,土地盐碱,收成较好的年头,除去苛捐杂税和各种剥削,老百姓根本维持不了基本的温饱。“沥涝白茫茫,天旱秃光光,屋里空荡荡,糠菜半年粮”就是那时人们生活的写照。全村80多户人家,有近半数的户去逃荒要饭,有的去唐山下煤窑,或扛活打短工,有的甚至去了东北“闯关东”。
  1948年秋天,大陈庄解放,从此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分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外出的农户都纷纷回乡建设新家园。1949年春,宁河县委派来了工作组,帮助村建立了新政权,杨兆庆被选为村长。工作组积极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农民联合起来发展生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当时有农民杨振庭、杨树槐、杨凤清、杨振生等人积极响应,建立了农业生产互助组。由于缺少资金,村长杨兆庆就和大家商量,决定采取“借大布”的办法,解决了资金难的问题。“借大布”就是向亲朋好友借布或钱,一个布108尺,合款28元。这4个人要建立互助组的消息一传出,力量单薄的人家,大概有50多户,也感到还是联合起来力量大,就纷纷要求参加。后来经过商量,就以杨振庭他们4人分别为组长,采取自愿结合的办法,建起了4个互助组,共同经营360亩土地。
  当时的经济条件都不行,一般人家很难借到7个布8个布的,所以时间不长,就有3个互助组散了。坚持下来的只有杨振庭一个组,这个组共11户,经营的土地全部种植了水稻。杨振庭还从外村借来了一台柴油机,水稻长得叫人眼红,眼瞅着要大丰收了,这些户高兴的不得了。不料,水稻就要熟时,发生了严重水灾,水稻和全村的庄稼都泡了汤,颗粒无收。政府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农民们就积极组织了自救互助组,在政府的帮助下,把劳力组织起来,一部分合伙捕鱼,没有渔网和船只,就凑钱购买或租借;另一部分劳力搭帮儿去铁路上做短工。这样,全村人都度过了灾荒。群众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好处,涌现出一大批互助合作的骨干,入村工作组也抓紧时机,从骨干中发展党、团员,为全面发展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
  1950年春,政府建起皇姑庄电力扬水站,使村在日本占领时期开垦的2000多亩荒地有了灌溉条件,在工作组的帮助下,重新建立了7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他们向政府贷来种子和化肥,栽了1000多亩水稻,获得了丰收,亩产达到了500多斤,这下子全村人的生产互助的积极性都起来了。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窦俊华
责任者
窦俊华
相关人物
杨兆庆
相关人物
杨振庭
相关人物
杨树槐
相关人物
杨凤清
相关人物
杨振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